-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永宪录
永宪录
追复一等公鄂拜爵。以孙大福袭。
上谕。昔圣祖皇帝称鄂拜功大。劳绩甚多。但因罪重。不得已将伊等治罪。伊之孙达礼善。朕甚欲施恩培植。但其人甚庸。行止不端。故时时降旨怜悯之。朕数年来。惟闻鄂拜甚是僭妄。擅权作威。无人臣礼。而未悉知伊之功劳。昨因大福引见。朕始知其人可用。及阅世祖皇帝实录。见鄂拜功劳超卓之处甚多。五十二年。圣祖特旨查明鄂拜之子孙。施恩赏给头等阿思哈尼哈番。皇考既已施恩。将鄂拜之罪宽宥。应将鄂拜所得之一等公复行赏给。着大福承袭。授为散秩大臣。鄂拜着谕祭一次。其施恩立碑之处。该部查例奏。鄂拜即见前之鳌拜。圣祖践祚。拜居辅孤四臣之例。后以擅权处死。乾隆初续封四辅遏必隆孙讷亲为一等果毅公。因孝昭皇后戚属。或亦追念也。
署河东巡盐御史顾琮报盐池献瑞。
盐池每于四五六月人力浇晒种盐。一交八月。风转西北。日色渐淡。即各停工。今自八月初三至十一月初七。八十余日。不需人力。自然滋生。至七百余万觔。形色巨洁。味甘如饴。为千古未有之奇征。盖末盐出于海。人力所煎熬而成。颗盐则出于天。畦田既成。决水以灌。俟南风起。自然凝结为颗。惟解州有之。即医药中之青盐。【本草言。青盐乃成盐生于土。出西羌。又有光明盐生于川之山崖。即水晶盐。又有石盐生于石。木盐生于树。蓬盐生于草之地。】
前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掞卒于京师。
大学士启奏。得旨该部知道。
兵部尚书何天培罢。以吏部左侍郎嵇曾筠为兵部尚书。仍留办副总河事。户部左侍郎史贻直为吏部左侍郎。刑部额外侍郎何世琪为户部左侍郎。
曾筠字松友。江南武进人。康熙丙戌进士。五年之内由编修至尚书。寻晋大冢宰。总督北河。十一年。拜大学士。又领河南总督。浙江海塘兴造。复往代浙抚。以督塘务。卒于工所。虽作相而未尝一日列于朝右。子潢。乾隆中官至侍郎。贻直号铁崖。江南溧阳人。祖鹤龄、父夔皆先朝文翰近臣。举庚辰进士。二年已位少宰。转徙三载。仍还故官。八年特旨署两江总督。富贵归故乡。时人荣之。十年。进兵部尚书。乾隆九年大拜。两朝倚注。迈于同列。世琪字垣园。山东新城人。甲子举于乡。至己酉始成进士。外任历司道巡抚。亲贤下士。所在有声。贻直在江督任。以江宁之溧阳与丹阳田土绣错。奏改归镇江府管辖以便民。而苏抚尹继善又于是时奏淮安之山阳、盐城各割其半为一县。驻海滨庙湾城。以镇海疆。距府东北百六十里。扬州之江都事繁地冲。一官难以综理。亦分为二县。钦定名曰阜宁、甘泉。按山阳有钵池山。王子晋炼丹处。或阜宁所取义。甘泉城西北之山名。
甲午。天下守土官始行岁祀关圣大帝礼。
前有旨。每年五月十三日致祭外。天下府州县卫等地文武守土官春秋二祭。如文庙仪制。牲用太宰。着为令。甲为刚日。外祀也。三皇庙同。
督学山西翰林院编修励宗万请每府试竣。即以举黜优劣报部。以杜奉行不力。令通行直省。
敕部院督抚提镇密封副本揭帖咨呈。以防露泄。
上谕。向来督抚提镇陈奏本章。例有副本报递通政司。又有揭帖知会关涉之部院。往往紧要之事。未达朕前而已传扬于众口。又如内外咨呈。文书往来。该衙门尤易疏忽。以致匪类探听多生弊端。要犯远扬。遂致漏网。随后一切本章以及咨呈文书。其有关系要紧之处。应密封报递。该营官谨慎办理。以防露泄。倘有疏忽。将露泄之人及该管官从重治罪。其稽查交与科道官。如不行查参。并加处分。大学士九卿详悉定例具奏。
宥法海斩罪。发往插汉拖徽效力水利工程。
上谕。法海原系革职发往军台效力之人。伊到军前。并无出力之处。惟极力钻营。阿附允禵。自谓有所倚庇。辄敢擅自回京。又有种种不法之处。本应按律正法。今从宽发往插汉拖徽。交与通智、单畴书管辖。听其差委。在水利处效力。一切事宜无许干预。如仍不实心任事。狂妄虚诈。通智、单畴书即行参奏。八年。召海回京。护守景陵。卒。插汉拖徽宁夏地。后设县名新渠。寻省。
兵部奏浙省武举应停会试。谕以士习浇漓不干武途。照旧举行。
疏言。文武互试。恐浙江文举就试武科。上以文生难习武技。况浙省文有余而武不足。毫无不便之处。
再定捐纳贡监学臣约束之制。
应行褫革事属督抚者。地方官申报督抚转咨学政。事属学政者。地方官申报学政转咨督抚。使各有约束之责。
赐拣选江南举人陈人龙进士。一体殿试。
敕查州县隐匿税课。从前多收。免其究追。
往例。民间买当田房。赴本州岛县纳税印契。课无定额。有司多私饱。此后用布政司契尾过户纳粮。以杜隐漏。税银解藩库。从河南永宁令赵国用所条奏。
复设河北参政。辖彰德、卫辉、怀庆等。理河务兵备。驻武陟。
四川乌蒙土知府禄万锺叛。云贵总督鄂尔泰会兵袭击。大败之。万锺诣川陕军门降。诏与镇雄土知府陇庆侯解赴滇督。治勾通作逆罪。改镇雄为州。设流官。隶云南。
上谕。征剿乌蒙捣其巢穴。系云贵官兵奋勇。总督鄂尔泰调度之功。然非川陕总督岳锺琪将冕山、凉山等处不法之番彝剿抚。去其犄角之势。则云贵官兵亦不能成功如是之速。白女底禄未甲敢于抗拒官兵。鄂尔泰屡遣禄鼎坤招抚禄万锺。而万锺不就抚。及势穷又至岳锺琪军前投到。欲以巧脱重罪。甚属狡诈。着解往云南质审。白女底禄未甲擒获之时。亦着解往云南质审具奏。又谕。四川土司陇庆侯向与禄未甲勾通作恶。今复唆使逃匿。着解送云南审结。镇雄地方改为流官。凉山为乌蒙。高广百余里。土人夏月于此纳凉。故名。
改四川直隶雅州为府。设附郭县曰雅安。增属州天全、清溪县。
雅州原设三县。名山、荣经、庐山。打箭炉则在荣经治内。为通番之咽喉。天全旧为六番招讨司。雅州有雅安山。而青衣江在名山治内。或分设县名清溪也。十年后又改直隶嘉定州为府。设附郭县曰乐山。辖峡江、峨眉、洪雅、犍为、荣县、威远共七属。直隶潼川州为府。设附郭县曰三台。辖射洪、盐亭、中江、遂宁、蓬溪、乐至、安岳共八属。威远、安岳皆复设县。
严经承库吏责成。
上谕。州县钱粮之亏空。不出侵欺、挪移二项。经手之经承自无不知。不禀阻而怂恿。以便作奸分肥。迨至本官监追。而经承反悠游事外。朕意凡州县官到任。先栋选殷实老成吏胥一人。以充钱粮总吏。通详报部。凡征收即令随征报解。不得存留。承办五年无亏空者。将总吏咨部。以九品杂职用。如本部少有亏空。该总吏力行禀阻不听。许赴司院呈明免罪。若该吏不行禀阻。致本官以亏空纠参。即将经承一同监追。罪减本官一等。其如何详察定议之处。九卿会议具奏。
令有罪解回原籍交地方官管束之犯。仍生事被人殴毙。将下手之人分别减等治罪。
辅国公阿布兰有罪削爵。圈禁于家。
宗人府奏。隆科多向阿布兰将王牒清底要求收藏。上谓不知是何意见。布兰革爵。其情由饬隆科多回奏。
以蔡珽之奸诈晓示在廷。
上谕。从前朕用岳锺琪为陕西总督。蔡珽奏岳锺琪不可深信。朕谕之曰。岳锺琪之父素与年羹尧不合。岳锺琪受国家厚恩。赤心报效。断无违背君父而有瞻顾游移之理。及岳锺琪到京。则甚称蔡珽。此时蔡珽诸事尚未败露。是以未将蔡珽谗谄之处向岳锺琪明言。年羹尧用兵之时。蔡珽应运粮饷。年羹尧欲借此陷害之。故意将岳锺琪所统之兵纡道往来调遣。使蔡珽转运不及。而岳锺琪则予中设法周全。即此岳锺琪有大功于蔡珽。而蔡珽不应以谗言报之也。至于平定青海。实系岳锺琪之功。年羹尧不过坐镇指挥而已。岳锺琪进京过保定时。蔡珽向伊言。怡亲王甚恼。傅鼐嘱伊留心。以此无稽荒谬之言。不过欲惶惑岳锺琪之心。使其茫无定见。得过于朕前。以实其前言也。蔡珽诈伪彰露之后。朕面加诘问。乃仍敢于欺罔。坚不承认。岳锺琪奏愿与伊面质。朕批示岳锺琪曰。以朕股肱重臣。岂肯令与市井小人质对。所奏朕已知之。今继舒来京与伊面质。理屈词穷。自认不讳。似此大奸大诈。负国负恩。内阁九卿可将此旨宣谕之。其前后议罪。汇为一本。定拟奏。 会议珽罪斩监候。命俟四川案件案结日请旨。
夏四月丁亥朔。
上时享于太庙。
戊子。策试天下中式贡生彭启丰等二百二十五人于太和殿。赐殿试中式贡士彭启丰、邓启元、马宏琦进士及第。邹一桂等出身有差。
启丰字瀚文。江南长洲人。祖定求。字访濂。丙辰会状两元。祖孙继美。前此未有。而定求弟宁求亦壬戌探花。启元字幼季。福建德化人。宏琦字景韩。江南通州人。一桂字原褒。江南无锡人。本朝科名盛事。如昆山徐干学庚戌探花。秉义癸丑探花。元文顺治己亥状元。为同胞。德清庚戌状元蔡启僔、康熙壬戌状元蔡升元。常熟庚辰状元汪绎、康熙戊戌状元汪应铨。金雍正癸卯状元于振、乾隆丁巳状元于敏中。【父枋字小谢。雍正甲辰进士。】 皆叔侄行。吴县康熙申辰状元缪彤。子日藻康熙乙未榜眼。溧阳康熙癸巳榜眼任兰枝。子端书乾隆丁巳探花。乾隆丙辰状元金德瑛。壬戌状元金甡。皆仁和。丙辰探花秦蕙田。己未榜眼秦勇均。皆无锡。浙江沈氏康熙甲辰会元珩。戊辰状元廷文。壬辰榜眼树本。戊戌探花锡辂。雍正癸卯会元榜眼昌宇凡五人。皆可媲美前代林伦之盛。徐父坦庵。母顾氏。当明末兵乱。有武将俘妇女数十人。扃徐别室。顾氏设计纵火出之。及三子登第。人谓阴德之报。申穟。亦举顺治庚子江南解元。联捷成进士。至今科第绵长。曾记其厅事一联。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加以外甥宅相。女婿门楣。人人得第。诚足传也。【乾隆癸酉科江南五魁。镇洋县有三解元。胡瑢吴氏师也。二名吴维谔。四名吴桂。父子也。亦盛事。附志之。】
饬在籍刑科掌印给事中前督学山东陈沂震捐银三十万两。修筑松江海塘。
上以沂震前任山东学政受贿。又夤缘抚臣李树德保题留任三年。因年已老。今监其子追比。沂震号犹亭。江南吴江人。庚辰进士。未几忧悖卒。康熙中凡任学政而操守欠清廉。率派修城治河以惩之。此例也。
吏部尚书查弼纳降罢。仍理兵部尚书事。以左都御吏傅敏为吏部尚书。吏部左侍郎查郎阿为左都御史。
弼纳保举部属效力水利。滥举故罪臣赫寿与兵部郎中舒申。忤旨降五级。 按是时文渊阁大学士嵩祝已去位。兵部尚书孙柱已大拜。皆未详其时事。
擢拣选教职孝廉方正广东海康举人陈居隆为工部都水司主事。仍准会试。
拣选各省举人鹿启、周颐元等三百余人为学正教谕官。抚臣以次铨补。
上谕。向来教职因循偷惰。全不以教训为事。朕屡降谕旨而积习如故。因于尔等下第举人中。择其文理明通者命往。务须勉力供职。六年之内。果有成效。督抚题荐。朕格外加恩。如仍前怠惰。一经题参。朕不姑容。着继准条奏。教官月课诸生一次。一次不到责惩。三次不到除名。人命失盗。虽兄弟不同居时不得为苦主失主。每年取具并无欠粮事讼。五人互结。上之学正。所以严束士子者至矣。端士习、正人心。舍是蔑由也。
令条奏各官曾经发议允行者吏部记档。后因事被参。将建言之处写签本内进呈。酌量宽减。使人受敢言之效。共知勖勉。
诏直省州县教职等官保举贡生生员引见擢用。
上谕。朕即位以来。加意旁求。凡所以延访擢用之道。尽朕心力。因念学校以养育人才。爰命学臣保举贤能。并闻于朝。乃直省学臣草率塞责。不得副得人之实。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义。其中岂无行谊醇笃。好修自爱。明体达用之人。着州县会同教官。将府州县学之贡生生员内。居家孝友。行止端方。才能办事。而文理可观者。秉公确查。一学各举一人。于今冬初申报该上司奏闻请旨。其僻远小学实无可举者。知县教官具结。该督抚查奏。朕举此旷典。所以斥浮华而资实用。州县教官尚敢轻忽滥举。照溺职革职。徇情受贿则加倍治罪。八旗之满洲蒙古汉军。将人品端方通晓汉文者。该佐领各举一人。如不得其人。佐领亦具结令该部统汇奏。各项保举于八年八月皆停。以举多非其人。殊负旁求至意。是举。江邑与选者管弘进。引见授县丞。
停军政举劾千把。
优者随时拔补。劣者咨部斥革。使该管上司不得于军政以微员参劾塞责。而总河标下拔千把亦停引见。大计卓异增杂职。军政举劾去千把。皆制之最善者。
有功官弁。优恤被伤兵丁。命议云南剿彝
上谕。彝蛮妄行。大干法纪。其倡乱要犯刁如珍等五十余人。及助恶诸凶百余人。悉已擒获。招回彝户三千余户。在事官弁奋勇效力。殊属可嘉。交部议叙。其被伤害兵。着鄂尔泰分别优恤。刁如珍等交督抚提镇严审定拟奏。
谕督抚纠参亏空官员。将挪移侵欺分别审结。毋使借移挪脱罪。
总督河道齐苏勒请沿河徐、邳等十七州县官。取就近属员会督抚拣选题授。以重河务责成。
向来沿河府州县正印官不隶河工。河务紧急。每征取柴草木料。州县官率多推诿。故请并隶总河衙门。而以熟谙河务承办巨工者任之。于是河南、山东、直隶沿河州县皆归沿河诸臣会题。至乾隆中。此例又有改易。
设宝丰、新渠二县。隶宁夏。
乾隆初省。
敕江南督理水利诸臣。刘河、白茆为太湖归海要道。务深广径直。以复故址。无许土豪地棍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