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宪录

沿河各报河清。诏加恩内外臣工。
上谕。览诸王大臣奏。称河水澄清二千里。期逾两旬。为从来未有之瑞。天人感应之理自非无因。朕统临万方。励精图治。全赖臣工各矢公忠。殚才力。有实效及于吏治民生。方可感天和而锡繁祉。数年来荷蒙上天、皇考迭赐嘉祥。应是内外臣工能体朕宵衣旰食之怀。洗其阳奉阴违之习。分猷渎职。有数端上合昊天、皇考之心。是以锡之福庆。以励将来。京官自大学士、尚书以下主事以上。内大臣、都统以下参领以上。外官督抚以下州县以上。将军、提镇以下参将以上。俱各加一级。其王公管理部院、都统事务者。应如何加恩之处。宗人府议奏。自兹以往。各当益加黾勉。共矢勤慎。仰求上天、皇考之眷佑。则受福孔多。永永不替矣。又降谕。法敏奏称。韩城令龚之琦详报雍正四年十二月初十日黄河水清至十五日止。今岁正月初七八日河水又清。所报河清二次。似属牵强。即据所报第二次。亦未声明于何日止。似此地方官于本地方事务全不留心。随意厥词。不求确实。法敏转饬据实查奏。并察议从前含糊之地方官。又降谕。德明奏称。山西各州县呈报雍正四年十二月初九十等日凿冰取水。冰清异常。至五年正月十二三等日气暖河开。水实清澈。其水清止于何日。并未声明。且黄河之水势虽浊。而结冰自清。今以冰清为河清之据。未免牵强。恐有掩饰之弊。况从前未行详报。则有司官于地方事务全不留心。今见各省奏报。始行具详。又复草率不求确实。甚属不合。德明将沿河各州县官察议。并实在情形再行查奏。又降旨。命总督河道齐苏勒会四省抚臣勘明河清实在情形。合上之。而加恩之典并及编、检等官。
复允在外诸臣进献方物。
上以查嗣庭日记中于赏赐进献以无为有。以少为多。妄行讪谤。因禁汉官毋进献以开谄媚之端。大学士田从典等援引旧典。情词恳切。复准行。
戊申。前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世袭二等阿达哈哈番高其位卒。
上遣亲王一人、散秩大臣一人、领侍卫十员赐奠茶酒。再命右翼四旗部院衙门旗下官员、三品以上之汉军大臣俱往吊问。出殡亦然。于恤典外予优谥。盖其位致政后。相臣未枚卜。以待朱轼服满也。子起。十年。以荆南道内召为光禄少卿。进户部右侍郎。拜尚书。
太子少傅三等公总督川陕兵部尚书岳锺琪报擒冕山贼首金格、阿租、关寿等。普雄寨峒诸番悉投诚。诏加恩在事官兵。
上谕。贼番金格恃险肆行。以掠夺为生。煽惑普雄二带番苗负嵎抗拒。当日岳升龙、年羹尧曾请征剿。未获渠魁。前岁因贼蛮阿底加巴等抢夺不法。游击苏凯遣兵追捕。将阿租之父姑姑踢死。遂与其叔金格挟仇报怨。强掳铁厂民人。又将营兵魏国臣砍死。以祭姑姑。干犯法纪。今前往剿抚。岳锺琪悉心调度。赵儒、
【 建昌总兵。】
张成龙
【 化林副将。】
勇敢争先。当寒天冰雪之时。直抵普雄寨。峒贼咸知畏惧。将金格等擒获投献。渠魁既已伏辜。余党宜加安插。地方宁谧。甚属可嘉。在事官兵俱加恩议叙赏赐之。
京城巡捕中营参将陈武年八十有四乞休。以技勇超众。仍令照管三营事。
再设两淮盐义仓于泰州、通州等地。给公捐商人汪晋德等七品顶带。
留任巡盐两淮监察御史噶尔泰题。乙巳纲商人公捐银二十四万两。并公务银八万两。一众归库。以充公用。 
上谕。上年公捐。朕即令于本地建立盐义仓。以裕积贮。今又复公捐。大非朕意。或将此项任伊等资生利息。亦从其便。此后若诸商实至充裕。止可数年举行一次。至公务银八万两。此系噶尔泰应得之项。听其自行支用。伊若不受。任其退还诸商。闻得煎盐灶户皆在滨海之地。一遇歉收。若赴盐义仓运米。多往返之劳。朕意计地之远近。人之多少。酌立数仓于近海之地。积贮以备贫苦灶户缓急之用。令诚实商人经理其事。即于此公捐银两动用。以为建仓积贮之费。
以同年师生之道晓谕群臣。
论为不公。又如陈世侃、世倕本属弟兄。彼此互诋为小人。可见尔汉人各挟偏私。党同伐异。皆由同年师生之见胶结于中也。向时条陈禁淫词小说。小说中淫亵之词其害尚小。至于师生同年联络声气。以私灭公。惑人听闻。其害于世道人心者更大。且尔汉人中师生之情同于父兄子弟。自当教之忠君立身。今乃教之夤缘请托。父兄之所以训其子弟者。固当如是乎。尔等由科甲出身者。动轻别途人才。何项蔑有。古来名臣硕辅。不由科甲者甚多。即皋、夔、稷、契。岂定科甲乎。且不但诋诽捐纳之人。即荐举之孝廉方正。亦讥其不文。岂知孝廉方正者。未尝不讥其不孝不廉也。甚至进士则轻举人。举人则轻生监。不知果能相胜乎。即如江、浙则诋山、陕为愚蠢。山、陕更诋江、浙为柔靡。如妇人女子报复之礼固如是也。若山、陕之人佩服江、浙之文。江、浙之人推重山、陕之武。则文武并济。各展所长。岂不美哉。本朝立贤无方。非若明代专用科甲。若科甲中徇私结党。挠乱国政。朕为纪纲法度风俗人心之计。岂肯容若辈朋比妄行。必至尽斥弃科目而后已。此皆科目之败类有以致之。有议朕不重科目者。朕亦所不恤。若畏浮言而不能果断。此庸主所为也。国家首重科目。朕于一长可用之人尚必录用。况科甲出身乎。且乡会中式。文章知遇。师生礼貌之常。朕亦非概行禁绝。但能以党援为戒。以道义相规。无负名教。共矢公忠。则尔等同受科甲之荣。而朝廷亦收得人之效。朕亦不致受薄待科目之名。诸臣勉之戒之。 #上谕。查嗣庭案内李元伟、刘绍曾、杨三炯私书请托情节。李元伟因沈元佐系查嗣庭同年。求其转嘱陈世倌。杨三炯亦系查嗣庭同年。恳其嘱托牛钮。可见汉人于同年师生党比成风。似此颓风。不知起自何时。夫国家开科取士。原欲得读书明理之人。必期秉公持正。以端风俗。正人心。所谓以同道为朋。于国家方有裨益。今乃往来嘱托。彼此营求。以朝廷取士之途。为植党徇私之薮。败风俗而坏人心。亦何取于科甲出身之人。即如赵申乔乃大臣中有令名者。临终时嘱其子孙。有门生三人从未谒见。不许其登门来吊。以赵申乔清正大臣尚不能免此陋习。其它可知。又如李绂荐举徐用锡。称其人品端方。而年羹尧则参奏其人品不端。后李绂又奏徐用锡为君子。参奏者为小人。及朕询问九卿。佥云用锡实憸邪小人。乃李绂偏执己见。终以
元伟原廉州守。绍曾庆都令。三炯济宁河道。元佐原云南驿盐道。世倕康熙丙戌进士。以御史为河南河道。用锡字长。江南宿迁人。康熙己丑进士。官编修。雍正二年五月。绂奏带用锡赴任。作为教授。训迪西人才。上谕。用锡险僻小人。当年大学士李光地被欺。荐于圣祖。招摇生事。随劾罢之。今李绂复被其愚诈。着发回原籍。地方官禁其出境夤缘。 
李光地为用锡会试座师。用锡与年羹尧则乡试同年。必平时见恶于年而诋诽之。当己卯京闱。主试李蟠、姜宸英贿嘱公行。士子揭其实于朝市。圣祖震怒。宸英以老毙于狱。蟠戍边。覆试揭中中式者。用锡名列一等一人。得无过。余亦多从宽宥。因令下科壬午设官字号。十名中分中一人。以为限制。蟠江南徐州人。丁丑状元。宸英号西溟。浙江慈溪人。丁丑探花。有才名。 
尝见辍耕录中载元时科场作弊。士子揭其实曰非程文者。刊刻以传于世。稗官并及街谈巷议如此。今亦从其例。并附录之。朝廷科目原以网罗实学。振拔真才。非为主考纳贿营私逢迎权要之具。况圣天子加意文教。严饬吏治。凡属在官。自宜洗涤肺肠。以应明诏。不意顺天大主考李蟠、姜宸英等绝灭天理。全昧人心。上不思特简之恩。下不念寒士之苦。白镪熏心。炎威炫目。中堂四五家。尽列前茅。部院数十人。悉居高第。若王、李以相公之势。犹供现物三千。
【 王熙孙景曾。李天馥子某。】
熊、蒋以致仕之儿。直献囊金满万。
【 工部尚书熊一潇子本。左都御史蒋宏道子仁锡。】
史贻直、潘维震因乃父皆为主考。遂交易而得售。
【 浙江主考史夔。福建主考潘云鹏子。】
韩孝基、张三第以若翁现居礼部。恐磨勘而全收。年羹尧携湖抚资囊。潜通昏夜。
【 年遐龄子馈一万。】
朱世衍舁督学秽畜。直达寝门。
【 北直学院朱阜之侄。】
励廷仪则畏宗卿要路。兼受苞苴。
【 宗人府丞杜讷子。】
收严密乃修同谱私情。不嫌乳臭。
【 榜眼严虞惇子。】
总是老师分上。且期囊橐之取盈。故舍其侄而独收其。
【 狄宇乃李姜二人本房老师之。】
更恐言路关头。必欲逢迎之尽致。遂因其弟而并及其兄。
【 副宪刘谦子侄皆中。】
尤可丑者。宛平之门私人。亦不敢违其嘱托。
【 王熙西席二人,管当子二人一齐中式。】
所可奇者。总督之长班贱役。致无弗尽其收罗。
【 王朝柱父范总督长班。】
费士龙以居停关说。半现半赊。
【 费为黄编修之舅。】
蒋廷锡馈学道遗赀。如携如取。
【 河南学道伊子托严虞惇馈三千。】
王守烈凭虞山一饯。数月前先结狐朋。
【 王因严虞惇献三千。】
廖赓融恃相国专房。百名外续居狗尾。
【 赓融父凤征为北门馆客。时出入其家。】
张翮许魁选而得羲经之殿。嫌其少也。
【 预报元魁云魁定。张翮以所馈少。名次略后。】
姚观以同乡而兼姻娅之亲。岂为文乎。
【 姚乃宸英妻亲。】
三场代笔。魏嘉谟遂占高魁。
【 魏代熊本终场。本方十四岁。】
午夜夤缘。刘师恕俨居首选。
【 督捕右堂刘国黻数日前夜至李姜寓嘱托。其子遂中式。】
胡承谟之半万均系徽商。李曰永年之八千专为废籍。
【 山东革职阁学李膺廌之子。】
编修岂能荫侄。知借力于家兄。
【 陈恂弟澍馈银三千。遂中北籍。】
佥事诚为有儿。亦贻谋于乃祖。
【 赵继汴济宁道景从之子。皆其祖吉士所通。】
赵熊诏因王以通李。数倍于王。
【 熊诏托王守烈献李银三千。】
徐陈基献靳以媚姜。名先于靳。
【 周颙杭州人。挟赀五千托徐转交姜。二人皆中北籍。】
二贺父子异籍。具大神通。
【 壬辰进士贺子宏道中南籍。孙秉豳中北籍。】
两黄兄弟连名、若合左券。
【 黄宏口、宏湛兄弟各五千。】
魏龙巨万。洵是魁才。
【 魏嘉谟系乙丑进士。专期子龙河家有巨万。】
吴李多赀。果为首选。
【 吴琏徽商。系陈恂说合。李治亦盐商。】
借藏身为活计。徐用锡之阴谋。
【 徐藏身直抚李光地幕中。知县献以关节。】
托假以夤缘。谢绪宏之狡术。
【 谢乃洮岷道储光之弟。假馆于姜而纳贿。】
胡天不吊。任舆独少佳儿。
【 为主考通线索者。张豫章、陈恂、严虞惇子侄皆中。胡任舆无子。但得居间钱耳。】
黄物有灵。叔璥岂真难弟。
【 黄叔琳居间。中其弟。】
不阅文而专阅价。满汉之巨室欢腾。变多读而务多藏。南北之孤寒气尽。取人如此。公论谓何。况夫数世长随。擢居鼎贵。
【 李蟠祖父皆作长随。】
八旬老子。拔置清班。
【 姜宸英年老。】
朝廷待彼。不为薄矣。二君设心。何其谬哉。独不念天听若雷。神目如电。严虞惇抚床而嘱。何偏值受命之辰。
【 严初六日至李寓嘱托。子侄皆中。】
黄梦麟馈参为名。何必在赴宴之后。
【 姜宸英赴宴后。差人至黄取参半觔。中其舅费士龙。】
龙门未启。题目何以喧传。黄榜未悬。元魁何由预报。
【 预报诸名分毫不爽。】
售关节于杀妻之凶犯。岂谓知人。
【 王兆凤本姓贾。高邮人。杀妻问罪。逃至京师。匿良乡傅署中。李姜属意。中为解元。冒北籍。】
寄耳目于瘘痔之怀来。宁云择侣。
【 此番皆怀来县钱安世把持。】
呜呼噫嘻。投身鲍氏。固已薄其为人。
【 李蟠中状元后。投拜内监鲍三老门下。】
不赴亲丧。早已窥其短行。
【 姜宸英亲死不奔丧。】
身辱者心必丧。
【 李。】
孝亏者忠必衰。
【 姜。】
似此败检。贻玷清流。以御魑魅。未足蔽彼厥辜。肆诸市朝。庶少伸夫公道。吾辈进退不苟。死生惟命。务请尚方之剑。斩彼元凶。当路风闻既确。目击又真。何惜弹劾之章。达诸天听。不然。苟白简之迟迟。致群情之汹汹。一旦有义士者挺身而起。或刺之于国门。或杀之于车下。四方闻之。恐笑士大夫之无人也。盖官卷之制。内官三品以上及翰詹科道吏礼二部司官、外官藩臬以上、武官提镇以上之子孙。同胞兄弟。同胞兄弟之子。另编官字号。每举人进士十名派中官卷一名。副榜如之。边省免。
春二月戊午朔。
左都御史裴幰度以前抚江西徇比亏空削籍。命吏部左侍郎沈近思兼领总宪事。
上以江西仓粮亏空。从前之存七粜三。皆为掩饰计。原任布政张楷、陈安策扶同欺隐。令锁解江西。文与查仓吏部右侍郎迈柱与幰度质审。各县亏解官并解任听讯。冲安策时官太仆卿。裴幰度字香山。山西曲沃人。以捐贡筮仕至总宪。本朝制。凡汉官内阁六部九卿及科道吏礼二部司官俱用科第出身。前江苏巡抚宋荦以荫生内升冢宰。具疏辞。圣祖命赴任致仕。上加意作人。立贤无方。不拘成例也。
饬奉天府尹蔡珽前抚川多受馈遗。罚修永平城垣。免傅鼐发遣黑龙江。令至奉天察看珽行事以闻。
丁卯。上赴马兰峪谒陵。命顺承郡王锡保、大学士富宁安留京总理事务。
准江苏巡抚陈时夏奏。命镶黄旗汉军副都统李淑德、前山东巡抚陈世倌、总督河道齐苏勒、两广总督孔毓珣会同时夏踏勘江苏河道。建立闸座。疏浚淤浅。以资灌溉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