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宪录

十年。湖北巡抚王士俊兴修荆州关帝庙。奏请以荆州后裔并设博士。以守帝墓。奉享祀。盖帝被难于荆州。吴葬之而以帝首献于魏。魏武又葬之洛阳。故两地皆有帝墓。遂奉旨三处并袭。窃意荆州既去。帝之子孙自归蜀。而裴松之注三国志载庞德子某随锺会平蜀。尽祸关氏家。殆不其然。今其后裔。荆州有之。洛阳又有之。其帝禅归魏有相从者欤。又成都万里桥南亦有帝墓。则先主招魂以葬者。士俊字灼三。贵州平越人。康熙辛丑进士。选庶常。雍正元年改祥符令。递升巡抚。十年。总督河东。为上所特任。今上登极。以开垦扰民内召为侍郎。并裁总督之官。【设于田文镜在任时。】 乾隆元年。复命巡抚四川。乃疏今上更易世宗成命十事。逮赴京拟斩。旋释为民。饬回籍。当世宗升遐时。士俊闻之。痛哭失声。一夕须发尽白。家口归黄平呰。为苗乱所戕。而感恩图报。言类批鳞。附志之。以见一时难及云。今上广开言路。虚衷乐受。凡国计民生。诸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李慎修、孙嘉淦并称骨鲠。因士俊事并及之。李慎修字思永。山东任邱人。康熙壬辰进士。嘉淦号斋。山西兴县人。癸巳进士。
庚戌。上幸汤山。
壬子。上回宫。
礼部左侍郎郝林以老乞休。诏加尚书致仕。
林字仲□。直隶定州人。壬戌进士。点庶常。父浴。字冰涤。顺治己丑进士。先以御史巡按四川。抗吴三桂。且言其必反。继任两淮巡盐。升广西巡抚。卒于官。以前官积欠帑金六万两。部议革职追补。圣祖特命蠲免。旌其清节。其任两淮时。与诸生讨论文章。荐拔才隽。至今人犹感之。
策出师西域勋。封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富宁安为世袭一等侯。赐御服、帑金、黄扯手、双眼翎。
上谕。富宁安此番军中所行。甚属可嘉。但未得剿灭策妄阿拉布坦耳。富宁安身任将军。一心肫笃。为国家宣力。曾再三以进兵请于皇考。皇考怜念噶尔丹生灵。不忍剪除。未允其请。倘欲剪除。富宁安定能擒灭策妄阿拉布坦矣。历年统兵诸将。声名未有出富宁安之右者。朕为皇考推心置腹。富宁安亦能实心奋勉。不负任使。益彰皇考用人之明。朕实嘉受[爱]。其赐赉御服、暖帽、补褂、数珠。并缎疋、银两、黄扯手、双眼翎子、特行旌赏。封为世袭侯爵。以示殊异。诸臣皆当效法。至祁礼德亦一将军。而行止不端。若欲如富宁安一体恩荣。人岂以朕为是。朕虽不罪之。言之尤甚于加罪也。 
策妄阿拉布坦即曩时叛乱噶尔丹之侄。因以嫂为妻。遂与侄分其部落。妻骁勇无敌。我军以红衣大将军出其不意击其垒壁。因歼妻首。将军孙思克复从山后攻其背。噶尔丹奔窜。不敢投其侄部落。孙思克号齐复。满籍奉天广宁人。为时名将。封公。
丁巳。冬至。上祀天于圜丘。
嗣和硕裕亲王广宁有罪削爵。
冬十二月戊午朔。
督学广东翰林院侍读学士惠士奇任满。荐举番禺贡生胡方文行兼优。以年老。命有司月致羊酒。为士子劝。
停浙江士子乡会试。
上谕。查嗣庭日记。于雍正年间事无甚诋毁。且有感恩戴德之语。而极意谤讪者。皆圣祖仁皇帝已行之事。谁无君父。能不痛心切齿。昔孔子作春秋。历代因之。以为法戒。若悖逆之人颠倒是非。私行记载。则史册皆不足凭。岂非千古罪人。浙江风俗恶薄如此。挟其笔墨之微长。遂忘纲常之大义。则开科取士又复何用。且巡抚李馥等从查嗣庭家中搜出科场怀挟细字。密写文章数百。为查氏子弟如此。浙江人习以为常。不但藐视国宪。亦且玷辱科名。应将浙江乡会试停止。至生员岁考仍旧举行。乡会试既停。且使浙江人中师生同年请托营求为之肃清。将来人心共知改悔。风俗赴于淳朴。朕确有见闻。再降谕旨。朕为风俗人心。不得不严加整理。以为久安长治之计也。内阁九卿等定议具奏。 
会议奏。乡会既停。若三年之内。生员止岁考一次。愈加放旷矣。请将科考照岁考例。以六等考校。不许一名不到。俟风俗稍移。皇上再降谕复旧制。从之。
己酉复准开科。庚戌派中进士七十人。会元三鼎甲皆属浙江。探花梁诗正字养仲。钱塘人。教习内廷。为今上保傅。乾隆十年。官至户部尚书。是科仁和之吴炜字觐扬。号南溪。休宁之张□□字湘筠。为御史。侃侃直陈。晓达政事。归之义理。尤一时建言诸人所不及。 
科场怀挟细字。不独浙省有之。凡业五经者。预藏试院。以供抄写。辛酉福建武生入文闱。以五经遂作解元。人情鼎沸。未几发觉。皆置于理。并停文武互考之例。
张楷罪斩赦免。籍其父兄子侄入怡亲王辛者库。
楷所犯七罪。一、欲将蠲免苏松浮粮内弥补亏空。一、纵容胡凤翚自缢身故。一、保庆元居官甚优。一、请增分县入学名数。一、奉旨驰驿。乃乘轿徐行。一、侵用关税二万两。一、奏章纸色沾染改变。面页僵纶。以大不敬拟斩立决。 
十三年。今上登极复官。六年。巡抚安徽。□分县生员之例。以现在者新旧二学三分一半。不论居址岁科。进取文生二十五人。武生十五人亦各平分。其零数以钱粮多者得之。岁贡二学依次轮贡。选贡二学合试拔取一人。
浙江巡抚李卫奉命籍没利瓦伊钧赀产。劾其贪污。
疏言。抄出元宝四万两。上凿直隶各县名。明系侵盗库帑。寄顿当铺银二十四万两。其余藏匿不吐。应将维钧子李蔓革去荫生。以便追究。再维钧继室张氏乃家奴张大之妇。先占为妾。原与魏之耀认为干亲。现膺诰命夫人。理宜参请追夺。以为无耻小人之戒。奉旨。利瓦伊钧既已获罪。自有定例。何必特行参奏。攻发人之阴私。利瓦伊钧字余山。浙江嘉兴人。以丙子举人官至直隶守道。年羹尧荐为巡抚。兄陈常。字时夏。癸未进士。矫饰清名。官至两淮巡盐御史。乃广殖田园。多畜声伎。其貌甚怪。俗呼为正面蟒。以面长麻而鼻以劓也。及卒。贪婪败露。罚及其子宗仁。维钧阴奉权贵。阳为崛强。上优待日深。乃持两端操倒戈以自固。如参羹尧诸疏。致魏之耀于法。堂下面数其非而其妻曾奉之为义父。诸多丑行。仍以党恶营私致败。可不为行险徼幸者戒哉。
改四川东川军民府隶云南。
饬山东巡抚陈世倌因循瞻徇。回籍守制。
礼部进元旦升殿庆贺礼仪。命停止筵宴。皇后前停止行礼。
庚午。睢宁朱宁口堵筑成功。
辛未。领侍卫内大臣马武卒。
上召内大臣大学士等垂涕谕曰。马武事我皇考五十余年。恪恭谨慎。事事能体皇考之心。朕幼时。伊抱扶服侍。备极小心。以臣子之情揆之。较宣力封疆赞襄朝宁者为更大。且胸怀坦白。性情和平。至于操守。不过交际之间不能一无所取。而枉法贪婪作威作福如阿灵阿、拉锡之所行。则伊所绝无。朕闻其病势沉重。欲亲身往看。而诸大臣合词劝阻。
庄亲王同四阿哥【即今上。】 代朕看视。倘病果不能起。照伯爵赐与恤典。赏银一千两。给与世袭阿达哈哈番秩。及卒。上命怡亲王允祥、诚亲王世子弘晟、内大臣一等公马尔赛、都统佛伦、太监刘进忠、陈福往奠祭。左翼四旗都统大臣及管旗大人俱随行。 武。大学士齐之弟也。满洲镶黄旗人。圣祖时。武为干清门侍卫。东宫之废。武兄弟与有力焉。及复册立。皆得罪拘系。未几再废。兄弟并起。以功名寿考终。齐前后在相位三十余年。至乙卯领首揆如故。家居食禄而已。己未年八十有八卒。相传女为郡王允祹妃。孙女为今上皇后。三朝元老。福寿兼隆。无与为比也。 按马非其姓。满洲皆以名行。今上皇后姓富察氏。一作富蔡氏。乾隆十三年春。上奉太后车驾东祀泰山。后随行。薨于德州行宫。御制挽歌曰。恩情廿二载。内治十三年。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墀边。圣慈深忆孝。宫壸尽钦贤。忍诵关睢什。朱琴已断弦。愁府惟余共。寒暄无刻忘。绝伦轶巾帼。遗泽感嫔嫱。一女悲何恃。双男痛早亡。不堪重忆事。掷笔暗神伤。谥曰孝贤皇后。 
是年正月望夕。土星掩月。如月蚀状。占者以为孝贤升遐之兆云。齐之孙傅恒。时官户部尚书。拜大学士。总统大金川军事。十四年春。功成。封忠勇公。大金川之用兵。因其侵小金川也。而小金川土舍良尔吉阳奉天朝。潜通于敌。漏泄我之军机。张广泗庇之。忠勇公至。立诛其夫妇。督兵步行。踰越险阻。毁碉夺卡。蛮苗震恐。乃降。尔吉弒兄占嫂。嫂名阿拉。大金川酋长之侄女。故构兵。降时。酋长沙罗奔已衰老。子狼卡未出痘。诏俱免赴京。因献番童男女各十人以代报效。于刮耳崖建傅公祠。遵六条之誓约。遂撤兵。刮耳崖最险绝。傅公攻克之卡也。番人以顶经发誓为重。其敢于犯顺之郎多阿郎等缚献军门正法。与各土司一体当差矣。小金川之酋长名泽旺。大金川逼近雅州。自雍正间从征有功。给以土司印信。遂思雄长诸番。每与邻封起衅。荼毒渐近边界。戕我总兵任举。遂大兴师旅以平之。其地至西藏四千余里。亦奉黄教维虔。
浙江巡抚李卫参永嘉举人曾绍嗣败俗伤风。命馥严治之。
疏言。癸巳举人曾绍嗣向在乡塾鸡奸受业幼徒。又宠妾逐发妻。至不能奉养。被父控县。与凌辱业师。皆有案卷。近有伊徒李月桂幼时被其欺奸。伊祖李寿将孙撤回。今年三月月桂完姻。绍嗣往贺宴饮。至夜入房。将月桂抱床狎弄。月桂不从。其祖与堂兄天桂面斥其非。绍嗣率党殴打。复诬天桂与月桂母刘氏暧昧不明事。以污蔑控发。
旌直隶深泽儒童赵元吉妻宋氏、安州生员马树屏妻吕氏均以夫亡殉节。
吏部左侍郎沈近思奏整齐浙俗十事。着巡抚观风整俗使施行之。
一、童生县府试不得求乡绅请托。以端进身之始。违者府县乡绅父师本童各坐罪。一、生员不得奔竞当事投拜门生。通谒显贵乞求关节。及造作揭帖污蔑官民。违者以光棍治罪。一、士子禁刊刻诗歌献媚权势。及淫词艳曲。一、禁生监举贡遇地方事务哭庙抬神。及通私书关节与乡绅显贵。一、禁乡绅关说公事。一、生员不许连名公呈。一、禁无赖棍徒包揽衙门。一、禁衙役作弊勾引乡绅讼棍挟制本官。一、禁士子纸牌马吊及打降等事。一、禁赛神演戏地棍硬派强出。及少林天竺妇女嬉游。男女混杂其中。不遵官长约束。奉旨。据沈近思奏称浙江一省逆种迭生。越水增羞。吴山蒙耻等语。朕谓有沈近思一人不为习俗所染。是洗越水吴山之羞耻。其所陈整齐浙江风俗十事。切中情弊。甚属可嘉。敕照伊所请行。
总督云贵兵部尚书鄂尔泰奏报剿平冕山狆苗。诏在事官兵从优议叙。
上谕。狆苗凶悍不法。数百年扰害平民。今鄂尔泰、石礼哈、马会伯率兵剿抚。成功甚速。地方宁谧。甚属可嘉。如景蒙参将刘业俊。当用兵之际退缩不前。着严察具奏。
左副都御史王之麟前滥举孝廉方正朱遵。降罢。
浙江巡抚李卫参西安孝廉方正朱遵平日出入衙门。继又盘踞省会。包揽茶引。婪分税银二千二百两。及窝娼聚赌等事。奉旨将滥举各官分别降三级调用。之麟前浙江按察使。窃惟皇上搜罗人才。至慎至广。而有司奉行不善。多有轻徇虚声。暗受请托。以苟且应明诏者。考雍正二年得见邸抄之姓名。如山东巡抚黄炳举济宁增生陈樽、定陶增生张谦、蓬莱监生孙焕、威宁廪生李盛唐。浙江巡抚李馥举兰绍举人赵用熙、西安布衣朱遵、浦江生员郑璧、仁和生员李庚星、诸必发。福建巡抚黄国材举闽县举人刘兆基、海澄贡生李五达、南靖廪生王麟瑞、建阳举人徐文灿、崇安贡生江清。两广总督孔毓珣举广西临桂举人杨家修、苍梧举人黎子淳。广东巡抚年希尧举海康举人陈居隆。则由布衣与其选者。遵一人而已。其何所见闻而登之荐剡欤。今上登极。恩诏又令天下保举一次。其散见仕籍者。直隶杨毓芳、江南上元许龙云、吴县沈曾兰、宝山印光任、华亭吴璇、青浦叶本、南汇张味梅、武进钱标、江都史芳湄、仪征吴之彦、盐城沈顼年、桐城娥孔翎、旌德方学成、江西进贤万青选、山东德州李征熊、河南祥符高世荣、湖广武陵刘樵、汉阳陈和、蕲州王国英、永州陆文藻、陕西长安张纶、咸阳刘企俊、山西汾阳田多稼、四川阆中廖曜、贵州汪选正诸人。则乾隆之保举半之。
新授浙江道监察御史谢济世参河南巡抚田文镜贪赃枉法诸事忤旨。令革职。严讯其朋比。
上谕。田文镜秉公持正。乃天下督抚中所罕见。谢济世于天下督抚中独参田文镜。不知何心。从前圣祖仁皇帝见科道官朋比作奸。私卖本章。吓诈赌赛。荐举参劾多由嘱托。及败露之后。借口风闻。以解免其罪。是以屡降谕旨。停上风闻之事。朕即位以来。惟恐政务未能周知。故令文武及科道皆用密折奏事。乃科臣崔致远等挟私妄奏。是以摒其密折。专用本章。犹恐恶习尚存。是以谆谆训诫。若自恃言官。可以白简从事。而胸怀诡诈。颠倒是非。为国法所断不可容。朕岂不知诛戮谏官。史书所戒。然审其缓急轻重。诛戮谏官之过小。而酿成人心世道之害大。古人云。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朕为天下主。岂恃此区区小节。而忘经国之远图哉。谢济世但称风闻。是显悖圣祖仁皇帝之谕旨。而于钦差大臣审定之事。尽欲翻案。并将各案始末情由及田文镜纳贿徇情诸事委曲描写。若所目睹。则其受人嘱托。听人指使。欲假田文镜以快其报复可知。若不严刑讯问。则如鬼如蜮之伎俩得行于光天化日之下。人心风俗何由端正乎。倘有谓言官不应加刑者。即据情陈奏。不得面从而退有后言。 按风闻言事始于唐武后之残害忠良。宋人遂援为故事。失平明之政。此圣主所深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