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宪录

改庶人允禟名塞思黑。
夏五月壬辰朔。
上驻跸圆明园。
令严保甲以弭盗。盗止十名下者。责州县缉获。敕武职处分。使文武不致推委。
以滇川闽粤等省地处边远。选授教职。每至旷缺。命吏部议铨补之法。
部议。将边远省分应选教职人员开列。铨法统计单双月升班选班。截定人数。填写执照。编列字号。令该抚挨次选用具题。其单月报满补班人员。该抚将各员应行到任日期并原发执照按季汇册报部查核。至教谕升助教。训导升经历、县丞等缺。仍归部推。
敕奉天将军噶尔弼斩罪臣鄂伦岱、阿尔松阿于贬所。其妻子为奴。财产入官。从宽免。
亲王大臣于三年秋奉命议三人交结朋党紊乱朝政罪。本上留中。至是降旨处分。本岱不问。鄂伦岱长子补熙。九年。官至都统。上之不弃故旧多如此。
加湖广食盐每引五十觔。
三年春。湖北巴东县北山涌盐泉。抚臣纳齐哈请设引增课。两淮御史噶尔泰以阻两淮引额请封闭。而令行盐湖广者增课偿其数。上复加觔以使裕课。
经筵讲官议政大臣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正白旗汉军都统蔡珽奏职掌太多。命止兼摄兵部。
以户部左侍郎留江西巡抚任裴摔度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户部右侍郎吴士玉为左侍郎。
士玉字荆山。江南吴县人。康熙丙戌进士。十一年。至礼部尚书卒。康熙朝江南负文名操时文选政者。宜兴储欣同人最有法度。桐城戴名世田有颇尚清高。长洲汪份武曹与士玉同时竞爽。皆取裁于何焯屺瞻。焯精于考据。严于文律。而所自作多不传。余子碌碌无足数焉。计数十年间选家身致大官者。止士玉一人。
封右宗正辅国公满都护为固山贝子。
戊戌。两江总督查弼纳赴圆明园请圣安。奏对忤旨。上九炼绑出宫。命果郡王允礼讯问结姻苏努。
上以孝恭仁皇后三周祀典。届期欲亲谒景陵。和硕康亲王冲安等以天暑妨农。请命皇四子今上皇帝赴陵代祭。
议政大臣和硕怡亲王允祥请撤镇西大兵。召靖逆将军武英殿大学士富宁安、都统查克旦等回朝。
疏言。皇上以利害开示策妄阿拉布坦。永相合好。明定边界。将应给之地方给与伊等。其不便给与者画地为界。巴里坤土鲁番之兵丁在外年久。自应撤回。但恐兵丁撤回。策妄阿拉布坦差伊属下前往哈密偷夺马匹。除已发哈密之五百兵外。再派安西兵五百名前往哈密。令副将、游击各一员统领巡哨防守。如贼势众多。则布隆吉尔安西兵即行救援。俟哈密城防修完。将此五百兵一众撤回。其余大兵令富宁安率领回京。再嘉峪关起至西沙州。哈密宜安设军台。递送紧急事件。交与总督岳锺琪、巡抚石文焯妥议办理。其□州□兵亦令都统查克旦撤回。 
是时统兵将军祁礼德、傅尔丹已先后回京。
诛造小抄慈溪民何遇恩、仁和民邵南山。
小抄元年冬已奉禁革。今秋载初五日王大臣赴圆明园叩节。随上登龙舟鼓乐从行。赐王大臣蒲酒。由东海至西海。申刻回宫。蔡珽密陈之。上命珽与法海搜捕各省提塘。而得遇恩等。嗣后小抄永绝矣。
庚子。释查弼纳罪。用为内务府包衣昂邦兼镶红旗固山额真事。逮苏努、七十子孙。监禁刑部。籍没其家。
和硕康亲王冲安等会议得。原任总督查弼纳供。苏努与七十、揆叙、阿灵阿、鄂伦岱、阿尔松阿结党协力。愿将阿其那致身大位。苏努原交结塞思黑。曾说塞思黑气象大。塞思黑又与阿其那相好。结成一党。藐法乱行。再隆科多专擅威权。结交揆叙、阿灵阿。邀买人心。索取铨选官员重贿。奴才畏其威势。与之结交。罪皆万死等语。除查弼纳既据实供出。应宽免外。阿尔松阿、鄂伦岱已经正法。揆叙、阿灵阿已将罪恶勒石示众。均毋庸议。隆科多现在口外。俟回日议罪。苏努、七十系阿其那、塞思黑党乱罪人。虽已身故。应照大逆律戮尸扬灰。阿其那、塞思黑密树党援。窥伺神器。请即正典刑。苏努、七十之家产抄没入官。其苏努之子十人。孙十五人。曾孙十四人。七十之子三人。孙十人。曾孙二人。一众详加查看。有党恶妄乱者具题正法。余发白都纳等处当苦差。 
苏努之四子赫席恒曾官副都统。在甘州军营。六子勒席恒,十子珠尔陈现禁京城。长子苏尔金等俱在右卫。七十之二子傅永等俱禁刑部。七十二年八月发遣右卫。九月死。苏努之死未详时日。弼纳子佐领那清阿为苏努婿。弼纳所供可谓一网尽之。
甲辰。皇后千秋令节。
暴阿其那、塞思黑等恶迹。颁示中外。
上召诸王大臣面谕。阿其那等不孝不忠。结为党援。倍甚于二阿哥。外则与阿灵阿、鄂伦岱、苏努、七十、赫寿等乱臣往来。内则与皇考御前侍卫、邦有阿、太监等交结。若非皇考神明圣智。未有不为所诱惑者。皇考年高之人。而种种激怒。以致圣躬憔悴成病。皆阿其那等不忠不孝奸伪结党种种可诛所致也。皇考曾谓阿其那为吴三桂之再姓。梁山泊之逆党。父子之恩绝矣。伊等得罪于宗庙社稷皇考之人。朕即位以来。宽宥其罪过。封阿其那为亲王。简用总理事务。乃仍不改其觊觎背逆之心。有意败坏政事。以美誉自居。恶名归朕。至在众大臣前发誓。公然诅咒。连及朕躬。其封王时。妻家为伊贺喜。乃云我头不知落于何时。及看守之日向太监云。我向来每餐止饭一碗。今加二碗。我所断不愿全尸。必见杀而后已。岂有身为臣子。而如此暴戾悖逆之理。再阿其那于皇考在日。不能承欢奉事。以叨君父矜怜。不能保其贝勒。不能不犯罪锁拿。不能保伊乳公乳母之首领。不能保其妻子家产。则其才具福分可知矣。以阿其那之不孝不忠。倘至于大位。岂能安宗庙社稷。报答祖父之恩。泽被生民哉。果诚心为大清国之人。未必愿阿其那登大宝也。至塞思黑乃痴肥臃肿矫诬妄作狂悖下贱无耻之人。皇考不比之人数。弟兄辈将伊戏谑轻贱。阿其那知其庸昧无能。引诱愚弄。数年间挺身觊觎大位者。亦阿其那怂恿之所致。朕即位以来。将伊遣居西大同。望其更改恶逆。伊觉朕之宽仁。决不伤其性命。肆行放言。欲激朕诛之而后已。如寄允禵书。有事机已失追悔无及等语。怨望君父。与国为仇。有是理乎。乃贿买棍徒。到处称誉。小人惑于流言。以塞思黑可邀大位。自古未有不自度量。腼颜无耻。可杀如塞思黑者也。至允禵生性胡涂急暴。不知天地之高厚。皇考知伊在家生事。远遣出征。乃信阿其那。塞思黑之唆诱。顿萌大志。而又不顾声名美好。妄费国帑。肆恶贪饕。骚扰地方。又令塞思黑在皇考前巧为设法。娶青海台吉之女。逐日醉饮淫乱。众皆知之。身为大将军。自当勉力粉饰。遂伊愿望之私。乃丑行不法如此。似此伎俩人品。若至大位。何所不为。岂能为万姓造福耶。不过令同党不忠不孝结党乱国之数人侥幸而已。朕即位后。降旨唤回允禵。于未到京时。即露种种狂悖。到京之日。向朕轻躁妄行。状类棍徒。其罪不可枚举。朕皆宽宥。于皇妣梓宫前封为郡王。全不思报朕恩。改其朋党之初心。近者蔡怀玺投伊院内字帖。内有二七变为主。贵人守宗山。以九王之母为太后数语。允禵不行奏闻。将要紧字样涂抹。交与总兵范时绎。令其不论如何完结。其悖乱之行。史书内亦属希有。至于允禵乃一介下贱无耻之人。但知索取民财。争夺买卖。交结内侍。种种劣行。举国共知。阿其那设法牢笼。令其出力。以为羽翼。交结匪类。四处称扬。以为邀买人心之计。遂至人目之为佛。此皆伊等招摇惑众所致也。朕自幼时。诸兄弟皆恭敬朕躬。朕于兄弟中亦并无私嫌。而朕亦从无希冀大位之念。此皇考所深鉴。众人所共知也。昔朕兄弟中往往有得罪皇考者。朕为之解释。以释解皇考之怒。朕非邀名。亦非为伊等。乃仰体君父年高耳。莅位以来。但欲伊等改其凶悖之性。以及于善。设使朕先有希此位之念。今已登此位。又与伊等何仇乎。若朕从前被伊等凌辱。或致朕于恶地。或于朕有亏损。倘有私怒。亦必不能掩众人之耳目。朕甫登大位。因素性不干预政事。臣工皆所未识。恐其陨越遗漏。故自晨至暮。总无闲暇。伊等不能窥朕之瑕隙。于元年、二年间造言谓朕每日早理事。日中即醉饮。又谓日中酒醒。日昃方理事。朕从不能饮。若彼时即降谕旨。似乎弭谤。亦谓流言日久自明。今经四载。而已共知。今郭元进作书抛入塞楞额轿中。内因朕庚属午。遂指马造出异言詈骂。又云十月作乱。八佛被囚。军民怨新主。又云朕即位以来。遭旱潦饥荒之灾。又各处粘贴妖言。内云灾祸下降。不信者即被瘟疫吐血而死等语。观此实乃阿其那、塞思黑、允禟、允禵等朋党之奸逆。以及行乱作恶之书办、皂隶、旗棍等见朕将各衙门私弊革除。不能行其掳掠讹诈之事。始恨于朕。造此悖乱之语也。如谓民心怨朕。有此谣言。即如直隶去岁偶值水灾。朕即发粟数百万石赈救。又令修治堤塘。大开水利。轸念元元。爱民如子。何故反生怨恨。若以惩治阿其那之故。天下军民胥怨。则此辈断不可留于人世矣。今者。内有郭元进之辈。外有蔡怀玺之徒。造作谣言。实国家之蟊贼。不可不正法。我朝太祖、太宗肇造区宇。至我皇考百有余年。满洲世沐恩膏。一心感戴。聆此谕旨。当必骇然共恨。嗣后有如此妄造谣言者。访拿诛殛。以儆将来。倘有隐匿。与犯人一例治罪。从前诸王大臣请将阿其那等即行正法。甚为有理。但伊等种种恶逆。中外及八旗军民人等尚未悉知。故将此辈奸恶不忠不孝大罪备悉言之。使知此辈正法亦属当然。亦不得议朕。即朕姑留之。亦不过数名死人耳。尔等谨记此旨。录出传与京城内外八旗军民人等一体知之。 
相传允禵督师在外。西羌青台吉以诸土随圆和者貌美伺应。禵心倾慕之。及侍饮帐中。此土独不与。乃知女奸伪作男装。奏之以结欢。迨禵内召。此土仍留番中。
辛亥。上斋戒还宫。
甲寅。夏至。上祀地于方泽。
丙辰上幸圆明园。
刑部右侍郎黄炳奉命拘罪犯秦道然赴京。命果郡王允礼等会勘塞思黑亏空各案。
道然系狱四载。所审案件皆无左证。家计贫寒。饷遗莫继。后出狱。及塞思黑败。仍禁江南。乾隆改元始宽免。卒。子蕙田字味经。丙辰探花及第。十年。官至礼部右侍郎。其入官家产复邀今上恩给还焉。
命固山贝子满都护、内务府总管常明驰驿赴景陵。撤回允禑。圈禁寿皇殿。令追思圣祖教育之恩。以待改悔。
奸民蔡怀玺被逮自尽。
复设正定总兵官。
和硕怡亲王允祥奏。正定总兵官辖大定、紫荆二协。龙泉、倒马、固闻、马水等关隘。统保定、大名、顺德、广平等府属。康熙二十七年奏裁。止于正定、大名设副将。隶总督标。督臣鞭长不及。防汛废弛。请复旧制。以重防守。正定原名真定。以避御嫌名改。如仪征、镇安皆作正。复奉旨不避。
夏六月壬戌朔。
定年党罪犯金德蔚、周仁举、崔鸿图应监候。
封皇十五弟固山贝子允禑为多罗贝勒。皇二十弟允祎为固山贝子。
免左佥都御史王廷扬交结允禑罪。
廷扬山西巨商。以知州捐赀效力军前。当允禵为抚远大将军时。曾代甘肃布政使哲尔金辇送馈遗致允禵邸。事发议罪。上以廷扬畏其威势。情有可原。免革职治罪。七年秋起。由通政使转户部侍郎。管理三库。协理直隶水利营田。九年卒。复以侄浙江驿盐巡道钧理三库事。
以督学浙江詹事府少詹事彭维新为直隶按察使。
维新字肇冈。号石源。湖南茶陵州人。朝冠弟。康熙丙戌进士。授编修。时父犹在童子场也。先是督学山东。刻薄矫情。再之浙江。割裂圣经。以命题如毛毛草草之类。且限以晷刻。震以钟鼓以窘之。每试一郡。动经数月。录取招覆。有至七八次者。及刊刻试卷。又无一文可采。莅任二载。岁校未周而去。七年春。以吏部右侍郎查江苏积欠。逾年淮南北水灾。奉命督赈。凡民有一物挟一艺者皆不入册。期于节省。复命晋左都御史。拜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事。年未五十且具庆。十一年冬。果亲王劾之。以结党营私坐斩监候。十三年冬。今上复起用左都御史。以父丧不请卸事。为御史王峻所劾罢归。乾隆七年再召用。终不逮清廉之知。
湖北巡抚郑任钥题所属捐躯尽节湖北粮储道叶映榴等十八人祀忠义。
武昌属册报湖广都司宣德仁、广西宾州牧刘日衷、江南江浦令许立远、辰常总兵徐勇。荆州册报浙江会稽令官抚汉。荆门册报安陆府同知尉之焕。竟陵册报陕西商南令□□□。孝感册报孝感令许文元。襄阳册报上荆南道刘开文、下荆南道甘文奎、襄阳守杨让、襄阳令潘朝仍。南漳册报南漳令姚延儒、南漳训导贺泰来、去任南漳令康士杰以及游击王进中、守备张所蕴。康熙二十七年夏。裁兵夏逢龙绰号夏包子等踞山索饷。抚军柯永升易之。遣役捕治。逢龙等遂反。映榴、永升同日被难。连破二十余城。三省合剿平之。永升字贡阶。奉天旗人。贼逼之。踰垣投井死。映榴号苍。江南上海人。顺治辛丑进士。素为兵民所德。每以逢龙等劝永升宽恤。不从。乃令其妻奉母。并遣家人怀司道等印作血疏从水门逸。只留一仆。兵至。坐堂上自刎以殉。事闻。赐赠恤。谥忠节。乾隆初。诏曾尽节者之子孙保举赴京引见。官映榴后二人。 
忠义祠之建。其先后具题者。安徽巡抚李成龙报宁国协营守备贾大第。顺治十六年。随浙江巡抚守瓜洲。海寇入犯。死之。又宜州李煌授山东莱州推官署胶州事。顺治十年八月。殉海寇之难。泸州府总镇王承业援剿广西、云南、贵州。康熙二十年二月。在云南城下与吴逆相攻。冒刃中伤绝命。安庆协营兵丁万全、储道徐忠康熙十三年调池州建德。与饶逆战。中锋阵亡。湖南巡抚布兰泰报永州守纪国相、九溪协营副将郝尔德、把总何明蛟、靖州协把总李成功等。他未及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