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日记

  陆、结论
  本篇只是从出版市场的经营和消费型态上探讨问题的初始阶段,也是拙著《从商品经济看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中的一个小章节,试图就文学现象赋予不同以往的诠释角度,在资料收集上颇不容易;对于产品的种种研究,目前也正处在详细的统计分析阶段,希望能以量化数据的模式用来说明文学或小说市场上的诸多问题。然而勿论如何,要了解掌握有明一代的总体经济与个体经济间的关系后,才有可能把明代出版业这一个体经济体影响到文学上的诸多问题给予正确的厘清和评估,也是本文有待扩充以及加深之处。至于纯就出版业之个体经济而言,目前存在的部分史料及图书能否十足反映当时的出版文化和现象,我们实在没有多大的把握,主要是世界公私立图书馆及个人的藏书没有充分的反映在图书纪录上,一般纪录的不过是作者和书名,并非针对我们需要而编录,纵使有些图书经过部分专家学者的检视纪录,也不过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再者,书籍藏地遍天下,在无法集中一处对勘比较之下,难免仅窥一隅,而想作整体论述,困难
  度不言而喻。况此等图书,目前皆已列入善本图书,检阅时困难重重,费时费力又费钱,这才是学者遇到的最大困难。因此,在这所知有限的材料上进行推敲论述,所得出的结论难免还有不足的地方或错误之处。只能就手上已经掌握的材料论述,却已经可以约略看出当日的书肆虽然不似今天出版事业体的庞大规模,仍然能够充份说明书坊已有小型资本手工业的经济规模型态,且在市场上展现了企业特有的经营手法和营销策略,若持与今日所知见的大型企业相比,已无多大的差异,只在规模上的大小和现代化的进程与否而已。
  后记:
  本篇论文完成于三年前,其后多方阅读,须待补苴数据甚多,尤其沈津〈明代坊刻图书之流通与价格〉刊登于1996年6月《国家图书馆馆刊》第1期第101~118页,提及明代坊刻图书之流通与价格等珍贵史料,都是第一手的见闻,可供参考论述者不少。陈学文亦有〈论明清江南流动图书市场〉一文载于1998年《浙江学刊》第6期,提及光绪《乌程县志》卷二十九引用《湖录》中的文字,记录书船出乌程织里及郑港、淡港等村落,明中叶如花林茅氏、晟舍凌氏闵氏、汇沮潘氏、雉城臧氏,广储签帙。旧家子弟好事者,往往以秘册镂刻流传。于是织里诸村民,以此网利,购书于船。南至钱塘,东抵松江,北达京口,走士大夫之门,出书目袖中,低昂其值,所至每以礼接之。客之未座,号为书客,间有奇僻之书,收藏家往往资其搜访。这等极为珍贵记载,应当改写入文。至于潘建国 〈南北书肆与古代通俗小说〉一文,刊载于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之《国学研究》第七卷第421~446页,也有部分可资参考之处。又王佩琴 〈明清通俗小说的发展特质与发展倾向:从印刷出版的技术与市场谈起〉一文,载于《书目季刊》第三十五卷第三期第17~31页,对于大木康及矶部彰教授之大作在书价的见解上,存有质疑。凡此数文,应该重加摄取,改写或增入旧作之中,然因已经最后一校,为求不再更动太多的版面,且还不至于影响本文之论述,只好略记如上,暂作补述。
  《元佑秘阁续法帖》云:「元佑五年庚午四月,秘省乞以淳化阁帖所未刊前代遗墨入石,有旨从之。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八月毕工,历时十一年,费缗钱一十五万乃成。」
  沈 津 〈明代坊刻图书之流通与价格〉《国家图书馆馆刊》1996年第1期民国85年06月 第101~118页
  ■104页清朱彝尊《镌紫溪苏先生会纂历朝纪要指南纲鉴》二十一卷首一卷
  ■106页《镌紫溪苏先生会纂历朝纪要指南纲鉴》二十一卷首一卷,明苏浚辑,明万历四十年(1612)熊冲宇种德堂刻本,十册。扉页刻「锓紫溪苏先生标题纲鉴纪要。种德堂。纲鉴一书,坊间混刻多矣。其间纲目不备,旨意不详,实乃□□□□□(字佚去)下。今紫溪苏先生留意删补纲鉴,全备标题,旨意精详,以为举业一助云。命本堂楷书精梓,一字无讹,四方君子买者,玉石辨焉。请认种德堂为记。万历壬子岁秋月谷旦,熊冲宇谨曰」。
  ■106页《镌紫溪苏先生会纂历朝纪要指南纲鉴》二十一卷首一卷,明苏浚辑,明万历四十年(1612)熊冲宇种德堂刻本,十册。扉页刻「锓紫溪苏先生标题纲鉴纪要。种德堂。纲鉴一书,坊间混刻多矣。其间纲目不备,旨意不详,实乃□□□□□(字佚去)下。今紫溪苏先生留意删补纲鉴,全备标题,旨意精详,以为举业一助云。命本堂楷书精梓,一字无讹,四方君子买者,玉石辨焉。请认种德堂为记。万历壬子岁秋月谷旦,熊冲宇谨曰」。
  ■107页四川省图书馆藏《新刊玉堂周易本义》四卷附总图筮议卦名一卷,明万历张闽岳新贤堂刻本。其书扉页刊「玄赏易经本,本堂四书五经悉经校雠再四,与坊刻鲁鱼亥豕者径庭,海内应多玄赏焉。新贤堂张闽岳识。」
  ■107页又上海图书馆藏《新刻御颁新例三台明律招判正宗》卷首一卷,明舒化等辑,明末建邑余象斗双峰堂刻本。其扉页刊「坊间杂刻明律,然多沿袭旧例,有琐言而无招拟,有招拟而无告判。读律者病之。本堂近锓此书,遵依新例,上有招拟,中有音释,下有判告、琐言,井井有条,凿凿有据者了然。买者可认三台为记。双峰堂余文台识。」
  ■107页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锲旁注事类捷录》十五卷,明邓志谟撰,明书林余彰德萃庆堂刻本。扉页刊「书史亦浩瀚矣,不索其要领而读之,譬之理丝者无绪,棼焉乱也。又譬之涉远者无指南,多歧途也。兹编穷古今天地民物而总之,名曰事类捷录。披却导窽,有庖丁之技,走线穿珠,夺天孙之巧。繁而能约,简而能工,诚后学晬盘,举业快捷方式也。买者幸具只眼。萃庆堂识。」
  ■107页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萃庆堂刻《刻注释艺林聚锦故事白眉》十卷,也为邓志谟辑。扉页告白曰:「古人之事,法戒存焉,观兴备焉,讵云灾木,第坊间刻者,非略而不详,则混而失序,博览君子,兴嗟不便久之。迩闻许先生首编故事白眉,分门别类,搜罗无遗,藏为家珍。余走币求锓,以公四方,愿明公共鉴。萃庆堂余泗泉谨白。」
  ■107页 《文选》之目录后有广告云:「金台书铺汪谅,见居正阳门内西第一巡警更铺对门。今将所刻古书目录列于左,及家藏古今书籍不能悉载,愿市者览焉。翻刻司马迁正义注解史记一部;翻刻梁昭明解注文选一部;翻刻黄鹤注杜诗一部;翻刻千家注苏诗一部;翻刻解注唐音一部;翻刻玉机微义一部;翻刻五经直解一部;刘寅进士注,俱宋元版。重刻名贤丛话诗林广记一部;重刻韩诗外传一部,十卷(韩婴集);重刻潜夫论,汉王符撰,一部;重刻太古遗音大全一部;重刻臞仙神奇秘谱一部;重刻诗对押韵一部;重刻孝经注疏一部,俱古版」。末题「嘉靖元年十二月望日,金台汪谅古板校正新刊」一行。
  ■107页 明万历四十年(1612)书林安正堂刘双松所刻《新板全补天下便用文林妙锦万宝全书》三十八卷(藏哈佛燕京图书馆),其书即为刘双松元人所辑。每类一图,颇精。扉页刻「全补文林妙锦万宝全书,兹书本堂原有编科,已有大行。近因二刻板朦,不便命工绣梓,乃恳双松刘君删旧补新,摘粹拔尤,海内识者,靡不称羡。迩来,嗜利棍徒,假票溷卖,翻刻不备,不惟观者无益,且令用者有误。于是,三刻真本,中刻名真万宝全书,票用双松印记,买者查有姓号,方不误认。谨白。书林安正堂刘双松重梓。」
  末又有荷盖莲座牌记,刻「万宝全书一册,本堂已经编刻,大行天下,近因板朦,仍恳名家删繁补新,命工重梓。命阅是书,匪惟令观者醒心,亦且大有裨于便用耳。本堂因被棍徒翻刻删削,不便假票包封,真伪难明,于是中刻真万宝全书,名前缀用葫芦书为记,海内君子宜留心鉴焉。大明万历岁次壬子孟冬之吉,书林安正堂刘氏双松谨启。」
  ■107页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的二部《食物本草》,在广告制作上各有特点。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世庆堂刻本《食物本草》七卷日用本莫三卷的扉页上,刻「镌王宇泰合订东垣食物本草,斯集乃内府秘书,本坊近觅真本,复恳翰林王宇泰先生,严加参订校雠,犁正鲁鱼亥豕,以便士庶知饮食调养法门,口却病延年之秘诀,识者辨之。世庆堂梓行。」
  ■108页 明末南城翁少麓刻本《食物本草》二十二卷首一卷,扉页上刻「镌救荒食物本草纲目,内附急救蛊毒良方。是集乃济世鸿书,厚生急务,实李濒湖先生参补东垣旧辑也。搜罗品物,数倍前编,撷览见闻,诠详后【吉吉】。录形象以别真赝,着出产以明优劣,精图绘以救凶荒,尽烹调以备制度,立类分门,题纲注目,诚有裨日用,无忝编摩。鉴者宜从饮食之恒,知尊性命之正云。南城翁少麓梓行」。
  ■108页 明末清初的贯华堂,曾刻有不少小说、戏曲,著名的有《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七十五卷等。其《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八卷,笔者曾见有扉页云:「沈旭轮先生云,古人远游者归,必以彼中土产珍奇之物饷其亲昵,如俞安期见槟榔树、陆平原遥铜雀台,辄皆以不得相致为恨也。今巷有人从苏州来,而不惠我虎丘茶一罐、圣叹书一部,我真不能无憾于尔也。苏州文起堂识。」
  ■108页 崇祯间翁少麓所刻的《卜筮全书》十四卷(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扉页刻「卜筮全书,阐易斋删补。是书旧本烦溷无绪,深为学者之病。今本坊敦礼百愚先生(按即姚际隆),删其俚谬,益以珠玑,自启蒙而达玄奥,颇得升堂入室之阶梯。海内百家,谅能剖决。南城翁少麓梓行。」
  ■109页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锲王氏密传叔和图注释义脉诀评林快捷方式统宗》八卷,为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书林刘朝管安正堂刻本,除扉页外,又刻有十三名医图,「计伏羲皇帝、神农炎帝、轩辕黄帝、天师歧伯、太乙雷公、神圣王扁鹊、医圣张仲景、国医王叔和、皇甫仕安、报璞子葛洪、良医华陀生、真人孙思邈、药王俞慈藏。」
  ■109页 武林徐象橒(字孟雅)曼山馆也为万历间名肆,其刻《唐荆川先生纂辑武编》,姚文蔚序云:「象橒为吾亡友徐三雅子,其言曰士之子堂为士,不肖以贫故营什一,鬻书为业,庶几,往来皆士人耳。焦先生(竑)怜而欲振之,每出秘藏以资匮乏。杀青斯竟,载之兼两,白拈乌攫,无可奈何。而焦先生施不倦也。复惠此编使流通,以继荆川先生之志。」
  ■109页 明景泰刻本《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一卷,莫刻「差到处州府青田县前急递铺内,见此经发心,请回家侍奉。于丁亥年十二月五日果生一男,有此灵验法,通同妻连氏一娘,今用净财刊板印施,次冀万保,合人口遇诸事吉昌如意者。」
  又有莲座荷盖牌记云:「大明国京都顺天府大兴县靖恭坊居,佛信官孔祥、室人纪氏妙德,于正统十三年五月内,因病患不安,吾申(神)保佑,恭对三宝前,同发诚心,印施『五印心陀罗尼经』一千卷,用保平安吉祥如意者。景泰元年七月日散施。」
  ■109页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陶恩刻本《佛说高王观世音经》一卷,末刻荷盖莲座牌记,「内织染局佥书官弟子陶恩奉佛,因为本官御马监掌印太监陈宪偶遭缧绁之中,弟子谨发虔心印造《高王观世音经》一千卷,保佑本官早得解脱此难,永保平安。嘉靖岁次丙寅仲春吉日施。」牌记外又刻「东四焊楼北边灵床胡衕沈家印行。」
  ■110页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云:「在明本中,连只标定价的也不多见。仅金阊书坊舒冲甫刊《封神演义》(万历)标明『每部定价纹银贰两』。安正堂梓《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一百二十五卷(万历三十九年),标明『好纸板,每部价银壹两正』。可见建本比苏本便宜,故销路较广。杭城李衙刊发《月露音》,『每部纹银八钱,如有翻刻,千里究治』」。
  ■110页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卷六〈钱谷部、地丁搭钱〉云:「地下钱粮,七分征银,三分搭钱,原为流通国宝起见,制钱十文,作纹银一钱。」
  ■110页 《大明一统志》九十卷,明李贤、万安等纂修。明万历十六年(1588)杨氏归仁斋本。此书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共十六册。其扉页刻《大明一统志。御制新颁。刘双松重梓》。并钤有「□□□安正堂松记」印,及「每部实价纹银参两」木记。
  ■111页 《新编古今事文类聚》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书林刘双松安正堂刻本。藏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共三十七册。其扉页刻「宪台校正官板古今事文类聚大全。安正堂刘元初重梓」。另有荷盖莲座牌记,刊「万历岁次丁未季冬月书林安正堂刘双松梓」。及「每部实价纹银参两」木记。
  ■111页 晚清叶德辉《书林清话》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刘氏安正堂《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一百二十五卷价银一两整
  ■111页 明黄凤池辑《黄氏画谱》八种八卷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万历天启间集雅斋、清绘斋刻本,扉页题:「新镌五言唐诗画谱,集雅斋藏板」并镌:「每部实价纹银伍钱」木记。
  ■111页 艾思仁提及哈佛大学塞克勒美术馆藏《新镌五言唐诗画谱》及《新镌梅竹兰菊四谱》「每部定价纹银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