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榆巢杂识
榆巢杂识
○词臣荣遇乾隆时,儒臣以耆年宿学,退居林下,渥承恩眷者,惟沈确士,钱香树为最。凡御制诗章,时附驿寄,命之赓和。壬午南巡,两人同舟迎驾,曾赐以诗,有“二老江浙之大老”句。后沈文恪以梓国朝诗失检,又制徐逆述夔传,被谴。惟钱文端始终受恩无间。上最喜其“鹿驯岩畔当童扶”句。后驻跸香山,适钱奏抵家折至,上即于折内批答,以“香山适接还乡信,即景尤思扶鹿人”二语,随续成全什以赐。词臣荣遇,古未之见。
○丰泽园演耕我朝耕籍之典,除遇巡幸外出,岁必亲临。前期,每于丰泽园演耕,临憩春耦斋,亦旧例也。
○墨刻耕织图盘山农乐轩内,贮墨刻耕织图,系康熙三十五年泐石者。
○八旗兵制我朝满州兵制,以黄、白、红、蓝,正、镶各一,列为八旅,分两翼,各按方居京城。内蒙古、汉军兵亦如之。复抡其精者,为健锐、火器二营,聚居香山西顶,便于操练。外省营制,则用绿旗汉兵分列营伍,而南北诸大省亦间用满洲兵驻守,内外相维,立法尽善,然总未如宋仁宗时百二十五万之多也。
○尖营“尖营”之语,不见经史。今以停跸处为尖营,遂成通称。
○阿里卜阿里卜,回书名。回人之读其书者,必始于此。
○都护遗意元世祖至元时,置畏吾都护。畏吾,即今卫拉特,又名土尔扈特,即准噶尔四卫拉特之一。厄鲁特都护之官今虽不设,然新疆惟伊犁、乌鲁木齐、巴里坤等处置有将军、提督等官,管辖军民。其余各回部,遣大臣、侍卫等轮班镇抚之。虽曰钦差,亦都护之遗意也。
○天禄琳琅乾隆甲子年,始辨订宋、金、元、明旧板书籍,汇为《天禄琳琅》。至乙未重校,凡伪充宋、元椠印者,俱详加别择。内如最善本之《前汉书》,前有赵孟ぽ、王世真像。上亦命写御容于卷端,每部皆钤用“天禄琳琅之玺”。
○郭知达集九家注杜诗宋《郭知达集九家注杜诗》,旧藏武英殿,仅为库贮陈编,无有知其为宋椠者,后以校勘《四库全书》,移所书籍,始蒙鉴赏,列入《天禄琳琅》上等。九家注,乃王文公、宋景文、豫章先生、王源叔、薛梦符、杜时可、鲍文虎、师民瞻、赵彦材,见于知达叙。其言王文公即王安石,宋景文即宋祁,王源叔名洙,薛梦符、鲍文虎即其名,豫章先生盖黄庭坚也。版刻于广东,详见曾噩序。卷后署云:“宝庆乙酉,广东漕司铸板。”马端临《文献通考》载此版亦为善本。
○准部玉盘平定伊犁以后,阿睦尔撒纳叛走。王师追擒,得其所弃玉盘一。径二尺,围六尺有奇,中可受水一石,盖准部琢以盛氵重浆者。戊寅进献。及耕屯既开,壬午春垦地者,复获其一以进。形制、尺寸并同,皆有御制诗纪之。
○五百家注韩昌黎集宋版《五百家注韩昌黎集》,名为“五百家注”,其实姓名可考者,仅一百四十有家。余二百三十家逸其姓氏,合计亦不能足数。而所采用主注更不能遍及。又《柳宗元集》亦有“五百家注”,所载姓名更少于此。
○玛尔岱山玉玛尔岱山,在叶尔羌西南。所产之玉,材质较和阗玉河所产石子,虽精美稍逊,而博大过之,玉工号为“山料玉”。乾隆时制造特磬,专员往采,得大玉,约重三千余斤。由冰面拽运,辇至京师,琢成大玉瓮,集内廷诸臣联句纪事。旁一峰名辟尔山,产玉皆绿色。
○玉泉山泉水北方无不冻之河,惟玉泉山河经冬不冻,以灵泉发皇也。泉水最轻,乾隆时,曾制银斗量之,斗重一两。伊逊水亦然。其余名泉比之,有加重二三厘至一分者,独雪水较玉泉斗轻三厘。凡山下所出之泉,诚无过玉泉者。详见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也”。
○时辰表时辰表,来自西洋,每日上弦一次,昼夜周行,随大小针所指,以定时刻,分数,寒暑无异。按《周礼。挈壶氏》,及冬,则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盖因冬水冻,漏不下,故需火炊水沸以沃之也。今洋表冬寒不冻,无藉爨沃,其法为更精耳。
○历代帝王庙祀典历代帝王庙位次,旧时惟祀开创之君及守成令辟,每代不过一二位。康熙六十年,诏以历来祀典,或祀其子而不及其父,祀其臣而不及其君,未为允协。敕廷臣另议,非大无道失国者皆祀之。又以明之国事,坏于神、光、熹三宗,而不亡于愍帝,谕撤神、光、熹三宗,而祀愍帝。实千古不易之公论。
○虎枪侍卫凡上临幸所至,虎枪侍卫执枪立侧,谓之“仪枪”。虽名以刺虎,实不过效勤当差而已。
○岁朝图乾清宫西暖阁几上虎钅享内,贡吉祥草。乾隆时,曾与回部岁贡苹果、石榴、木瓜三果贮盘,绘为“岁朝图”,因以联句。
○听法松香山静宜园,有二十八景。香山寺中松,盖数百年物,向称“听法松”,定为二十八景之一。
○青芝岫米万钟既得异石于大房山,束牲载书以告。甬东薛冈见之,复代石报米书。二书当时传诵,以为韵事,详见《春明梦余录》。后石弃至良乡县多年,乾隆年间,运至于昆明湖之乐寿堂,名之曰“青芝岫”。
○绰尔齐关外蝉声,较内地宏而直,蒙古人谓之“绰尔齐”,绰尔齐者,胡笳奏曲人也。以蝉声相似,故名之。
○阿达密凡秋列围者,计一千二百人,皆四十八旗蒙古。每入崖口,第一围用三四百人,于平甸列小围,国语谓之“阿达密”。
○旧五代史宋开宝中,诏修五代史。卢多逊诸人同修,宰相薛居正监修。书成,凡五十卷。其后欧阳修别撰《五代史记》七十五卷,藏于家。修殁后,官为刊印,与薛史并行。当时以薛史为旧史,欧史为新史。至金章宗泰和时,始诏学官专用欧阳史,于是薛史遂微。元、明以来,传本渐就湮没。我朝修《四库全书》,词臣于《永乐大典》各韵所引甄录条系,得之八九,复采《册府元龟》、《太平御览》、《通鉴考异》、《五代会要》诸书,以补其缺,卷帙悉符原书。允馆臣请,仿刘晌《旧唐书》之例,列于《二十三史》,刊布学官。薛史文笔虽不及欧史谨严,而叙事详核,司马温公《通鉴》多采用之。
○花翎黄褂汉文职大臣由鼎甲出身者,无赏花翎、黄褂之例。乾隆四十一年,征剿金川功成,大学士于敏中蒙恩赏赍,并与诸功臣绘像紫光阁中,异数也。
○春秋捞玉《西域记》:于阗国玉池每以端午日取玉云云,今无其事,惟以春、秋捞玉充贡。玉以从水捞出者为佳,其产于山者,体质颇大,而精粹不如。
○郊劳平金川将士乾隆丙申,平定金川。凯旋时,上迎劳将军阿桂等于良乡黄新庄郊台。先陈得胜纛于台上,上率成功将士及王公大臣等行礼。是时台下鸣螺,铙歌乐作。拜纛后,将军、参赞趋御幄座次,行抱见礼,抚慰赐赍,皆循旧例。
○午门受俘午门受俘礼,乾隆年间凡四举是典:乙亥六月,征剿准噶尔,先获青海数酋来献,是年十月平定后,复获达瓦齐等,槛解京师;庚辰正月平定回部,函霍集占之首以献;丙申四月平定两金川,逆酋、党羽全就俘获,并御午门受之。
○紫光阁乾隆辛巳年,落成紫光阁。壁间旧列西师战图。平定两金川后,诏择其事最大,战最伟者绘之。凡十六帧,并揭阁壁。
○安远庙蒙古素奉黄教,伊犁之固尔札庙庄严特盛,尤其所尊礼者。乾隆年间,仿其制建安远庙于热河。每岁驻毕时,外藩集此瞻礼,益增欢喜。此亦寓柔怀远人之意也。
○曼殊师利五台山为文殊师利道场,梵语谓之“曼殊师利”。山麓有寺,曰“殊像”,传是文殊示现处。曼殊师利,焚帙读作平声,其音近满珠,故西藏达赖喇嘛等每于新岁献丹书,称“曼殊师利大皇帝”云云,盖以曼殊讹为满洲也。
○千尺雪千尺雪在苏州寒山。乾隆辛未南巡,曾题诗纪胜。西苑、热河、盘山并各仿其制为之。写图凡四,每处E67四卷。
○额赋抵算我朝定制:地方遇水、旱偏灾,视成灾分数轻重,蠲免本年正赋。或未奉旨以前,百姓有已经输纳者,即抵作来年额赋,以纾民力。非若前朝之不准抵算,虚受蠲免之恩也。
○回部伯克伯克,回部官名,而职掌及名号各不同。其曰:“阿奇木伯克”,总理一城事务,若内地之都统:“伊什罕伯克”,协理事务,若内地之副都统。其品级则自三品至七品不等,皆以城务大小为差。
○马政我朝马政,较前史所载殊得实用。凡圈圉之马,分布于上都达布逊诺尔、达里冈爱、乌梁海、大凌河暨左右两翼各场牧放,及各蒙古部落滋牧者,共二十万二千八百余匹,各就水草字育,仍岁有孽生。又满、汉各营及各省驿递、塘站马,共二十二万五千二百余匹,皆月给马乾银,各就所在分饲之。
○御门听政御门听政,原指乾清门,上驻西苑,则御勤政殿举行此典。凡吏部题缺本进呈,往往折角,届期,满内阁学士奏折本。率系背诵,凡记忆未熟,及清语生疏者,每或遗忘、舛错,视为难事。
○赫图阿拉赫图阿拉,以汉语译之,即为“横甸”,在兴京南。乃我朝发祥地也。
○行营营制行营之制,内外各四门。每门植大纛二。镶黄、镶白两旗在东;正黄、镶红两旗在西,正白旗在南,正红旗在北。因北面止有外围一门,故以两蓝旗并于南门,分日植之。内外围列帐,皆八旗护军宿卫。
○永陵神树永陵内宝顶前生瑞榆一株。轮盘郁,圆覆如盖,实兆我大清万年景祚。尊曰:“神树”。
○御用拖床冬日液池,上御拖床。其制似榻无足,似车无轮,以人挽行冰雪中,至便。有施毡幄及饰以龙凤者。
○东珠东珠,出混同江及乌拉、宁古塔诸河中。匀圆莹白,大可半寸,小者亦如菽颗。王公等冠顶饰之,以多少分等秩。凡采珠者,乃打牲乌拉包衣下食粮人户,合数人为一起,谓之“珠轩”。以四月乘舟往,至八月回,各以所得珠纳之于官,如供赋然。
○人参佳者昔陶宏景称人参上党者佳,今惟辽阳、吉林、宁古塔诸山中所产{艹侵}株滋盛,且味厚效神,上党直为凡品。盖神皋奥区,钟毓灵草,亦我朝王气悠长之一征耳。
○混同江混同江发源长白山,国语曰:“松阿哩江”。“松阿哩”,汉语“天河”也。俗呼为“松花江”。江中产玉,色净绿,细腻温润,可中砚材,发墨与端溪同,品在歙坑之右。
○貂皮貂产乌拉诸山林中。索伦人以捕貂为恒业,岁有贡额。第其等以行赏,冬时供御用裘冠。毛色以丰厚纯黑者为上,紫次之,黄又次之。毛润泽而香,由喜食松栗之故也。
○熊罴盛京多窝集,茂密蓊翳,连林数十里,熊罴、每ㄣ伏其中。熊し捷而罴憨猛,皆兽之绝有力者,乾隆甲戌,上行围,曾并殪之。罴重千余斤,熊亦及半。
○堪达汉“堪达汉”,国语“马樊□”也。是兽项下悬肉相似,故名。出黑龙江山中,性喜水,行水则速,行山返迟。似鹿而大,其角可作射<;韦>;,色如象牙,而坚白胜之。<;韦>;间环以黑章一线,即角中之通理,以点细密而匀正者为最。
○海东青黑龙江出海东青。身小而健,其飞极高,能擒天鹅,羽<;方矣>;之最鸷者,《辍耕录》载,演雅言海青,羽中虎也,燕能制之,群集缘扑即坠云云。以小制大,亦犹腰黄啖虎之类也。
○盛京覃鳇盛京之鱼肥美甲天下,而覃鳇尤奇。巨口细睛,鼻端有角,大者丈计,可三百斤。冬日辇以充庖备赐,亦有售于市肆者,都人目为珍品。是鱼出黑龙等江,非钓所能得。捕之者以网围至岸边,伺鱼首向岸,挽强射之,鱼负痛一跃而上,既至陆地,即易掩取。冬日或凿冰以捕,则必系长绳于箭,以掣取之。
○敕书唐始有知书诰,至宋而其权益重。凡除拜谪免,皆有制词。我朝凡文武迁除,皆无之,惟外任大员,得给敕书,第视其品秩,明训数语。即“覃恩封诰”,亦各有成文,并论官不论人也。
○柳公权书兰亭诗柳公权书兰亭诗,惟见于戏鸿堂。墨迹已入内府,列《石渠宝笈》上等。戏鸿堂所刻者,多有阙笔。乾隆戊戌间,诏于敏中就其漫漶阙画者,随边旁补成全字。同原刻本并董其昌临卷,及上所临董卷钩募勒石,共成四册。
○蒙古按塔哈每岁木兰秋,诸蒙古扎萨克王公等毕集,随围典属,向以蒙古“按塔哈”称之。按塔哈者。国语谓“宾客”也。各蒙古本皆称臣,从不敢以宾客自居,然其来时适当鸿雁来宾之时。古所谓“雁臣”者,尤为贴切。
○尊师重道我朝家法:皇子六岁,出就外傅。初入书房,见师傅彼此皆长揖。雍正时,命高安朱文端公轼直书房,持谕于懋勤殿行拜见礼,示尊重也。乾隆丙辰冬,文端病笃,上亲临其第视疾。文端力疾服朝服,令其子扶掖拜户外。上嘉其知礼,后于怀旧诗中称之为可停先生。
○岳钟琪我朝汉提、镇中,有功可录者不乏人,而宣力三朝,名震诸番者,无出岳钟琪右。钟琪,陕西临洮人,初由同知改武,任游击,康熙时已擢四川提督。雍正元年,授奋威将军,征青海有功,予三等公爵,寻迁川陕总督。七年,授宁远大将军,由西路征剿噶尔丹策凌。十年,大学士鄂尔泰劾其玩忽纵贼,奏报不实,上宥之,仍留总督任,护大将军印,降公爵为三等侯。张广泗复劾其怪僻乖方,遂罢职、削爵,付法司鞫讯,拟以大辟,疏留中。乾隆十三年,以总兵衔剿金川逆酋,寻授四川提督。会大学士傅恒经略金川军务,酋畏慑乞隆,钟琪奉经略令,轻骑入番巢,晓以顺逆,示之不疑,莎罗奔即抒诚乞隆。凯旋,仍与三等功爵,赐号“威信”。十九年赴重庆督缉垫江逆匪陈琨等,事竣,还,卒于资州,赐恤如例。钟琪任川陕总督时,湖广逆犯曾静遣张熙投递逆书,钟琪佯与设誓,诱其吐实,即奏逮治。其荩诚智略,有足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