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榆巢杂识
榆巢杂识
○赵晋作弊康熙辛卯,江南主试赵晋以作弊罪斩。时偕左副都御史左必藩往,故江南谣云:“左邱明双眼无珠,赵子龙浑身是胆。”
○生员引见雍正四年,特旨诏直省学臣于三年任满,将生员中实在人品端方,有猷有守之士,大省举四五人,小省举二三人送部引见,亲试录用县令及国子监属官有差。其不称旨者镌学臣级。至乾隆时始罢引见之例。
○蔡嵩雇成天蔡嵩,康熙癸巳进士。雍正六年官内阁学士,因吕严案株连逮治,籍没资囊。得娄县丁酉举人雇良哉六章。上见之,嘉美成天,内召,嵩亦赦免。庚戌赐成天进士,授编修,教习内廷。乾隆初元,奉敕编集《御制乐善堂诗文集》。成,以老辞归。
○学院旧例:除直隶、江南、浙江皆学院,与督抚平行,余省为学道。后由翰林、科、道点差者,亦移学院,间亦给坐名敕书。由部属者,则为按察司佥事,由参议、知府升补者,则为按察司副使。雍正时,有旨:“以但□本官,不论职掌,非是。”乃定议:凡部属等官应学政之任者,俱加翰林院编修衔,使名实相称。任满仍补原班。
○富宁安康熙时,满洲富宁安奉命征西。在疆场逾十年,使策妄归诚,西藏底定。缮城垣、治甲兵以固哈密,厥功甚伟。传言其身材伟壮,勇冠百僚。每夜眠,呼吸如雷,常令仆数人震扰之,使不得熟寝,不然则气厥。诚异人也。
○孔子圣诞雍正五年,诏自今八月二十七日先师孔子圣诞之期,禁止屠宰。按:圣诞干支,为庚戌、戊子、庚子、甲申,周正十月也。又,二月十八日为忌辰。
○黎志远劾年羹尧黎志远,福建长汀人,康熙己丑进士。官御史时,值年羹尧宠荣之际,密奏其专擅贪污事,上寝其疏。及羹尧败,乃出以示群臣,嘉其刚正敢言。历官大廷尉。建言于人所不敢言之时,良足多也。
○各级封册国制:凡册封亲王、郡王与上皇太皇、皇后、福晋等册,用玉、金、银有差。其文皆用镌刻,涂以金与青。若贝勒、贝子、郡君、县君皆纸册,用赭金黄套面、银签。镇国以下,龙边诰命,锦面玉轴,牙签黄带、公侯以下,锦面犀轴。官员诰、敕命:一品玉轴,鹤及狮锦面;二品犀轴,赤尾虎锦面;三、四品贴金轴,瑞荷锦面;五品角轴,瑞草锦面;六品以下角轴,葵花锦面。诰命用五色丝织文,曰:“奉天诰命”,敕命用纯白绫织文,曰:“奉天敕命”。俱织升降龙文及满、汉字。
○约束捐纳之贡、监雍正五年,定捐纳贡、监学臣约束之制:凡应行褫革,事属督抚者,地方官申报督抚,转咨学政;事属学政者,地方官申报学政,转咨督抚。使各有约束之责。
○昆山徐氏昆山徐氏乾学等,以同胞昆弟三人先后得鼎甲,跻无仕,洵为科名盛事。相传徐之父坦庵、母顾夫人当明末兵乱,有武将俘妇女数十人,扃徐别室,顾设计纵火出之。及三子登第,人谓阴德之报。婿申オ亦举顺天庚子江南解元,联捷成进士,逮后科第绵长。曾记其厅事一联云:“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加以外甥宅相,女婿门楣,人人得第;子午、卯酉、辰戌、丑未,兼于丁巳乡闱,己亥会试,岁岁登科。”诚足传也。
○荐举生员雍正五年,特旨命州县会同教官,将府、州、县学之贡生、生员内,居家孝友、行止端方,才能办事而文理可观者,秉公确查。一学各举一人,申报各上司奏闻。其僻远小学无可举者听。倘轻忽滥举,照溺职革职,徇情受贿则加倍治罪。寻于八年八月停止。以举多非其人,殊负旁求旷典也。
○师生同名国初,张桐城癸丑分房,得海盐张英,仕致部郎。每投刺谒师,名加玉傍以别之。马鸣銮,字思讠刃,昆山人,癸丑进士。丙辰以编修分房,得山西马鸣銮。二事特奇。
○禁优人演圣贤优人演剧,多亵渎圣贤。康熙初,禁不得装孔子及诸贤。至雍正五年,并禁演关帝。从宣化总兵李如柏请也。
○禁用谀词雍正五年,副总河嵇曾筠奏沁、黄二河水势安澜疏内,有“洪福齐天,河伯效灵”语。上以“齐天”字样实为越理,即“效灵”亦览之不安,降旨通行禁止。
○居家帽顶雍正五年冬十月,增王公及大小官员居家帽顶之制。
○乡试同考官雍正五年,令嗣后各省乡试同考官,调邻省在籍进士、举人充任,不用府、州、县职官。乾隆丙辰恩科仍复旧制,此例停止。
○沈近思沈近思,钱塘人,少出家隐云林。或劝之就学,举康熙庚辰进士,累官广西同知。雍正时卓异引见,特擢文选司郎中。未逾年,晋少宰。卒赠尚书,谥端恪。
○嵇文敏公嵇文敏,武进人,康熙丙戌进士。五年之内,由编修至尚书,寻晋大冢宰,总督北河。复拜大学士,又领南河总督,督修浙江海塘,卒于工所。虽居揆席而未尝一日立朝右,宦迹颇奇。
○盐之种类河东盐池,每于四、五、六月人力浇晒种盐。交八月风转西北,日色渐淡,即各停止。雍正五年八月初三日起,至十一月初七,八十余日不需人力,自然滋生至七百余万斤。形洁味美,为未有之奇征。经巡盐御史顾琮奏报。闻海水由人力煎熬成盐者,谓之末盐。颗盐出于天畦陇,既成,泱水以灌,俟南风起,自然凝为颗。今解州之盐是也。按:青盐乃池盐,生于土,出西羌。又有光明盐,生于川之山崖,即水晶盐。又有石盐,生于石,木盐,生于树;蓬盐,生于草之地。
○魏廷珍骨鲠魏廷珍,直隶景州人,康熙癸巳探花。精于算法。赋性骨鲠,累遭世庙训饬,而向用不衰。总督漕运时,上命国师文觉往南朝山,仪卫尊严等王公,所过地方,官员膜拜如弟子。至淮督关,年希尧首先行此礼,大学士河督嵇曾筠不得已从之,魏独植立徜徉,且上疏,言臣不能从佛法。上亦不之罪也。
○西藏设官西藏地分前后,相距千余里。后藏西南毗连巴勒布番界,距后藏千数百里。乾隆五十三年侵犯后藏边境,经官兵申讨,畏威服罪,始移驻唐古忒兵丁防守。其设官如名“噶布伦”者,总理全藏事务:“戴绷”管理番兵之职:“第巴”为守土之官;均由驻藏大臣会商达赖喇嘛酌定奏补。外有理藩院司员,由京简放,事司达木额鲁特及三十九族番子事务。其管理刑法头人,番语呼为“朗仔辖”,凡唐古忒番人犯罪者,分别轻重,罚以金、银、牛、羊,即行减免。此国例也。
○西藏西藏与廓尔喀、布鲁克各部落相连。凡系藏边境,设立鄂博,厘成疆域。其世家子弟,称为“东科尔”,遇有大小番目,多于东科尔中,选通晓书算,家道殷实者充补。其余番民、浜丁有出众者,亦准由定奉小头目擢升古奉。又寺中首领谓之“堪布”,凡大寺坐床堪布,可得布施,管理寺内庄田,由熟悉经占者补放。向来藏内商上并不铸钱,专赖与廓尔喀易换。乾隆五十八年,经福康安奏明,商上准其铸造银钱,统用纹银。正面铸汉字“唐古忒”,背面铸“乾隆宝藏”。纹银一两,易换新铸钱文六圆,易换巴勒布旧钱八圆。凡商上收纳及采买各物,概准此。
○冬月奏赈我朝每年冬月,谕各省督抚:有被灾应加赈者,预奏。俟新春元日降旨蠲缓。虽一隅偏灾,亦惠所必施。锡福春祺,率成常例。
○上元呈艺回部以铜绳技为最奇,每于上元节,宴庆霄楼前呈艺,必获厚赏。自乾隆辛卯间,有因醉登竿,遂致颠仆者。上念不以戏伤人命,永停此技。北小花园内侍能育蟋蟀,亦于上元节宴陈设。皆常例也。
○北漠饲马北漠三月马始生驹,取牝马令驹叩乳,少饲之,即执驹别系于长绠,其名曰:“遮勒”。妇人漉马氵重为浆,其名曰:“七格”。至四月初,咸于穹庐中插柳祈福以尝新。于是为□马之宴。盖蒙古旧俗所最重也。
○邹小山题画诗邹小山宗伯工画,尝进呈花卉、山水小册各二十四种,自题云:“画中诗,诗中画”。尤爱其题花卉句。如绿萼梅云:“青山千亩白,流水一春香。”瓯兰云:“静如仁者寿,香比圣之清。”杜鹃云:“翠烟深夜月,锦水旧东风。”夜来香云:“红尘飞不到,玉露夜生凉。”其山水则各系唐诗二句,盖欲自拟王摩诘,因借东坡跋语取义耳。
○先秋麦北方麦收最重,故农谚云:“一麦抵三秋”。有一种早穗者,谓之“先秋麦”。
○古北口无榷司凡关皆有征税,惟古北口不设榷司。康熙时遗制也。
○秋谚南方谓立秋日雨不止,必致秋霖,故有“立秋十八暴”之谚。北地人谓立秋日雨,秋月雨反少,谓之“秋吊”,立秋日不雨,则秋雨必多,谓之“秋傻”。又称立秋前三日雨,谓之“骑秋”,主岁丰,南北占验,亦有不同。
○蒙古话蒙古语谓旧为“波罗”,谓城为“河屯”,谓山之有灵应者曰:“海喇堪”,谓善驰射、能命中者曰:“默尔根”。
○京师粥厂京师五城自十月朔日始,每城设厂二,官给薪米,日炊粥以赡贫民。远近咸集,饥寒者赖以饱暖。至来岁春融始撤,虽丰年亦然。或遇歉岁谷贵,则酌展其期。
○坤宁官祀神国朝旧制:每岁孟冬朔,于坤宁宫立竿祀神。礼成,宣皇子、皇孙,曾并简王公大臣等至内,列茵侍坐,分食祭肉。此锡广惠之意也。
○礼轿旧例:诣天坛斋宫,皆御礼轿。乾隆七年始定乘辇之制。或遇石街积雪,仍从銮仪卫请,乘用礼轿。
○淳化阁帖内府所刻帖,三希堂帖,嵌于阅古楼;墨妙轩帖,嵌于万寿山惠山园中。乾隆癸巳,重刻淳化阁帖成。适长春园中新构文轩落成,右、左廊各十二楹,每楹分嵌六石,即以淳化名轩。尝拓四百部,分赐群臣。内府拓帖,多用乌金拓,独此仿蝉翼拓,犹存古意。
○经筵进讲每岁经筵进讲,例春、秋仲月举行。近以秋木兰,惟行于春仲。凡进讲先书次经,书与经各先清次汉。每讲官一巡毕,即发御论一通,则以清、汉语分讲。是日讲官及侍班官并补服,惟讲官加服领袖袍。
○仿铸钟乾隆己卯年冬间,江西临江得古钟十一枚。诏厘定宫悬声振之节,仿铸入乐。并制特磬,用昭条理。其古钟阙一者,兼为补完十二,贮之韵古堂内。
○御用舟名凡巡幸江西淀津所乘之舟,名“安福舻”,“卧游书室”,则御园内舟名也。
○痕都斯坦回人皆善贾。痕都斯坦,回城一大国。其地当印度绝远,而懋迁每至叶尔羌,故得其玉器充贡献者最多。闻其攻玉,纯用水磨,工省而制精,尤内地所不及也。
○晚香玉晚香玉花,乃西洋种,洋名“土<;香必>;嬴斯”。康熙年间御赐今名。
○普陀宗乘庙普陀宗乘庙,建于热河狮子园东。乾隆庚寅、辛卯间,叠逢国庆,旧藩、新附蒙古诸部落咸集庆祝。诏仿西藏布达拉都网法式,建此迓厘。且蒙古皆重黄教,并寓怀柔之意。梵语“布达拉,华言切音”普陀“也。
○木兰围场木兰,周千余里,本喀尔沁、敖汉、翁牛特诸部地。康熙年间,其王公等以地进献,遂为围场。防近省流民估垦,每于边界依谷口植柳为援,以示限制。
○木兰行围木兰行围,每撤围时,两翼俱以蓝旗为首。每翼数骑,拥纛飞驰,谓之“跑马图哩”。将至看城,喧呼“玛喇哈”,则围合矣。每于围中射得鹿,即燃松枝炙食,并分赐扈行近御诸臣及扎萨克王公等。
○色尔克斯马色尔克斯,为洪豁尔所属界,邻俄罗斯。乾隆年间,土尔扈特归顺,携其所产马贡至天闲。调良适用,御赐名“宝吉骝”。又有名“锦云骓”者,善涉淖。向称哈萨克素产良马,若色尔克斯,更在哈萨克西北,从未通中国。名马远徕,尤为希觏。
○编纂四库全书御花园ゼ藻堂中,本就大内所有书籍分贮四库。乾隆辛卯、壬辰,屡诏访集天下遗书,于是各省大吏、搜集所属呈出者,汇送京师,都下藏书之家及四方仕宦于朝者,咸以书献,人思甄录为幸。复允馆臣请,编校翰林署所贮之《永乐大典》,特命内廷大学士等为总裁,抡选翰林、分司校择。辑书之始,请锡嘉名,命以《四库全书》,就翰林院署设局编纂。其校勘《永乐大典》者,于原心亭列席;校勘遗书者,于宝善亭列席。部曹及子官属,亦有选预纂修者,在籍进士、举人征预分校者五人。特谕内府司官办给饮膳,盛夏、隆冬,颁冰给炭。凡书佳者,悉缮录汇列四库。次则标存名目,附列书末。其不经及伪托者,概从摈斥。书篇仿《永乐大典》式,印界朱阑。选举、贡、监生字画端楷者,就武英殿书局分领缮写。于全书内择其精醇,先为荟要,缮贮ゼ藻堂,即以武英殿纂修翰林分校荟要,选派中书、助教等官,司全书覆校、分校事。每分校二员,设覆校一员,重加磨勘。书内有关学术经济者,咸付刊印,用广流传。仿宋人活版字法,刊成单字排印。书函每以浆气致蠹,易以木匣。经、史、子、集,以青、赤、白、黑四色分别装潢。通计每分三万六千册。凡内外献到之书,皆钤以翰林院印,事竣仍给还其家,并蒙宸翰弁题简端,俾世守珍E67,益增艺林佳话。其时司总纂者,纪编修蒙恩即升侍读,陆郎中改擢侍读,尤为异数。
○扫雪培树大内及御园各处每逢雪后,命步兵及苑户扫取培壅树根,因即行赏,岁以为例。
○赐宴外藩每岁上元节,例于御园西敞处盛陈灯火,赐宴外藩。凡蒙古入觐及朝正外藩、年班回部,皆得列坐预观。亦盛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