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林杂俎

  
  徐枢:
  松江徐枢叔拱,太医院判,宣德元年省墓。上闵其老,诏出宫人陈氏,偕内官陈福、袁亨给事,明年致仕。后没,三人皆从葬。
  
  于谦:
  于少保有寄内弟书,云"薄俸五钱」。
  地师某云少保祖墓当奇贵不可言,少保即驰书其子,令迁葬。另一缄,俟迁葬讫启视。子冕得书,移葬如命,始启缄,则述地师事也。不半载遘祸。今书稿藏于家。(张元岵记)
  
  李秉蒙迎驾诗:
  土木之难,李襄敏从征脱归,进户部郎中,夜梦作诗《送杨鸿胪善迎驾》:「天恩宠渥作盐梅,迎复上皇出紫台。群口潜迹归朔漠,六龙回驾入蓬莱。」明日以语同官,次年八月而验。(《曹县志》)
  
  尹恂(尹直兄):
  尹相国文和(直)作兄恂《墓志铭》云:「以靖州卫吏,任顺天汤山草荡大使、广东回岐巡简司巡简,成化元年正月十六日御口死。」夫尹氏历城人,吏贱役,必远隶靖州,又最下秩,且战没不求恤。先辈虽穹贵,于戚属无私厚,其戚属亦无望其私如此。今才人科第,戚属借粟监例贡,辄思丞倅京幕,羞以吏进矣。故录之以存古道。
  
  杨瑄:
  浙江按察使杨瑄,丰城人,成化中筑海盐捍海塘坚壮,有碑不存。邑人仇俊卿曰:「昔吕梁碑磨泐,可认者止三十六字,人皆惜之,想见禹功。而杨公之勒一字无存,感更为深,自不能泯,当知系人心者不在碑之有无。」万历乙亥,佥事晋江陈诏来修塘,入杨公祠不揖,背像而坐。亡何,诏口作公语曰:「我堂官也,汝敢无礼,我将杀汝。」寻疾作,祷之始愈。(《海盐县志》)
  
  王恕:
  王端毅冢宰日,有御史李兴巡按关中,酷刑杀人。至三原,斥公名而詈之。后罪人多,罪当大辟。又御史韩雍值点郊斋,入部堂,中道呼公名,时议轻薄当斥。公奏兴虽酷无私可免,雍直而有才可超迁,从之(崔铣《洹记》)。端毅配盖夫人,继张氏、文氏,并赠一品夫人。按成化四年南京御史杨智等劾南京刑部右侍郎王恕不顾名节,托本部郎中黄绂娶故刘指挥妻文氏为继室云云。夫以端毅之贤,言动不苟,台抨风闻,断不足信。
  
  王存忠:
  僊居王存忠,成化丁未进士,历御史、口口知府。无钱市靴,诗云「分付儿曹休指望,好将芒履印苍苔。」其清若如此。(《僊居县志》)
  
  杨守陈故宅:
  杨文懿故宅在鄞县南二十里镜川,初未登仕,至公兄弟俱显,接籍盖七人。有野叟献诗曰:「昔年曾向此中过,门巷幽栖长薜萝。令祖先生方振铎,贤孙学士未登科。将军曹氏坟连垄,卖酒王婆店隔河。今日重看新第宅,烟波缓棹听弦歌。」公嗟赏不已,谓叟曰:「此诗诚吾家传也,当珍藏以贻后人。」欲厚币酬之,叟固辞而去。
  
  杨循吉论定:
  杨南峰先生作《子胥鞭尸论》,夜闻山中鬼哭。曰:「腕可断,笔不可改。」
  
  包德怀嫁友人女:
  兰溪通判郑瓘温卿,记乡先达包侍郎德怀在京与同乡胡主事文善。主事疾革,往诀,主事止一女以托,侍郎曰诺。既主事与妻相继没于京邸,侍郎抱归其女,嘱其妻育之如己女。后女长,择婿祝氏将嫁。侍郎居与主事相去二十里,其故宅犹在。乃先令人以竹簟分隔其厅事为三间,己处左,妻与女处右,中设主事神位。至日备祭告嫁事,命女拜。已侍郎长号恸哭,然后行聘遣嫁,奁其皆备。(《金华府志》)
  
  周廷芳:
  兰州周廷芳小泉,守墩卒也。一日读《大学》有悟,遂究《五经》,笃信力行。恭顺侯吴口口请教其子,对以往役则可,往教则不可。志节高峻,言不空发。(《吕泾野集》)
  
  周鉴:
  周鉴字孔明,麻城人正统乙丑进士,授御史。出按江西,有大学士陈循子不法,鉴论之死。迁云南副使,九年不迁。鉴所至汰墨理枉,仍开宝泉坝,积水溉田,多至数万顷。后考绩入京,行江中舟覆,幸无恙。升山东按察使,致仕还乡。乡人布政李正芳、佥事董应轸并有雅望。邑令立耆老堂,凡大事,辄咨此三人也。
  
  陈恪冰清玉洁:
  归安陈大理恪,以方伯家居。岁歉,饘粥不给。荐者谓「冰清玉洁」,孝宗题此四字御屏。
  
  邵宝绝巫:
  无锡邵宝国贤,知许州。弘治癸丑五月,郑州某镇地陷若干丈,水溢,民争攘之。六月,许州小赵镇有巫言龙骨出土中,诳言祸福。邵以惑众毁其骨。督学江西,携试牍归家,久而纸敝,穴地瘗之。
  
  吴翰词:
  吴翰词,字子修,应山人,嘉靖庚戌进士。知枣阳县,清约节爱,不附权势,民爱之。拜御史,任事不避艰险,按云南,风采卓然。当是时,严嵩势张甚,御史报命不胜赂。翰词遂乞告,杜门结友。性耿介方直,一介不苟,燕居整肃,宗人亦不敢近。旧居数椽,比卒敛以敝缊。今枣阳、云南皆有祠。
  
  潘埙:
  淮安潘中丞(埙),口口丁卯举于乡。郡守赵公俊书联「取功名富贵」属对。埙舅氏少司寇虚斋叶贽过而见之,叹曰「才出门,便教以功名富贵」,埙闻教悚服。
  
  蒋信:
  蒋信字卿实,武陵人。诸生时贫甚,郡守怜之,令捧诏属邑,例得津赠,信却之。王守仁龙场之谪,道武陵,从学。然自有所见,不尽主其说。贡南雍,祭酒湛若水俾主诸生教事。嘉靖戊子举南榜,壬辰登进士。历官兵部员外郎、四川佥事、贵州提学副使。以征苗捧檄即往湖北议兵饷不及辞,御史谓擅离职,削籍归。不问生产,辟桃园精舍,与郡中子弟讲业。其教人大抵主慎独,笃伦修,行明理,通世务。在校冈十八年,年七十七卒。临终赋诗:「归去桃冈十八年,歌游多在万桃间。万桃于我浮云耳,愿借西风吹上天。」投笔而逝。世称道林先生,所著《粹言》若干篇。
  
  刘大夏格言:
  刘尚书东山先生曰,财货须务农服贾,凡力得者获用,其余易致之物终非己有,子孙视之亦不甚惜,况官货悖入者乎?
  
  李东阳侑歌:
  李西涯饮陈都宪德卿、鲁司业振之、邵太常国贤、崔郎中世兴、何郎中子元等。酒半,李曰:「国贤吴人,振之楚人。闻皆善歌,歌以相和,可乎?」遂出近诗数十首,俾歌之。(《阳春堂集》)
  
  陈察御史骑驴:
  常熟陈察明远,任御史按蜀乘驴,布按皆跨马,减其驺从。按,御史出巡,旧骑马,后乘舆,不知起于何时,或成化后事。浙有举子王化,大帽见按台某,某呵之。问所起,对曰「即起于大人乘轿之年。」
  
  魏庠厅旁冢:
  昆山魏庠子秀,纳赀任光禄寺典簿。其厅事旁有荒冢,邑令郭楠造而问故,对曰:「其子孙欲售之久矣,予之直。彼不以治生,而弃骨于水火,故宁存之。」令叹曰:「杜氏之葬在西阶,古人之义也,不意今日复逢于君。」咨嗟良久而别。(《归有光集》)
  
  清吏张守约:
  张守约字彦博,岳州人,嘉靖丙戌进士。知华阳县,历崇德,迁南评事寺正,擢知淮安。淮安素难治,守约遣孥归,单车携二苍头之任,辟园植疏,自奉俭约。禁绝官市,常俸贮之帑,间出以赈困乏。性严峻,蓄家人少恩,二苍头日啖脱粟数合,鹑衣拮据。愤恚不得逸,一日乘守约寝刺杀之。僚吏闻变急来视,守约息仅属,瞑目语之故,遂死。检所遗,惟二敝箧,箧中书数束、敝裘数袭而已。衾褥帷幄,咸缀浣污裂靡堪御者。二苍头竟伏法。
  
  朱良育不受封:
  吴县朱良育,积学不第,膺岁贡。子鸿渐进士,官主事。貤封不受,竟明经没。
  
  杜了翁言行:
  庐山老儒杜了翁口口曰:
  「道在《论语》,言忠信,行笃敬,求之四十年未有得。」或曰道岂言行尽耶?曰:「言行,君子所以动天地也。若外言行而讲道,吾不愿闻。」时王阳明先生倡学东南,了翁不至。
  
  熊凤文不跽选司:
  熊凤文以口口推官行取,不跽选司。太宰许进曰:「推官不能诎膝文选,令为御史,肯畏强御乎?」竟拜御史。
  
  桑桂移风社:
  平凉桑桂,成化口口贡士,官大名通判,廉静好古。与同邑彭会、赵天锡倡移风社,序曰:「平凉山水秀拔,人习淳朴,业惟耕读,确有古风。比年丧乱不古,俗信浮屠。诳惑于始死及七七、百百,期年除丧,饭僧道,作水陆大会,写经造像。云为死者灭罪升天受诸快乐,不为者必入地狱剉烧舂磨,受无边苦。是以贫者弗获慎终,惟备神马楮币,斋粳蔬果,经资之费,力不能逮。则浅土经年,虫蠹鼠穿。富者忘哀作乐,谈经馈金,饰俑备器,务为繁胜,倾家破产,迷惑不悟。殊不知生含血气知痛痒,剪爪剃发而灼刈之已不知苦。死乃离形,腐于黄壤,与木石等。神则飘若风灰,虽剉烧舂磨,将安施乎?然浮屠所谓天堂地狱者,盖以劝善惩恶耳。世人亲死而祷浮屠,是不以亲为君子。而例视为积恶有罪之小人,何待亲之薄耶!纵使其亲积恶有罪,岂赂浮屠所能免乎?此则智者所共知,而愚夫滔滔奉信,风靡无已。(桂)等生长是邦,读圣贤书,浩叹颓风,思与易之,相为立礼社名曰『移风』,呜呼?风不可移也,所可移者人心耳。人心虽为颓俗所染,而天理之在,人心终有不能泯者。能以吾心之天,感彼之天,则浇必转淳,邪可变正,曾谓风不可移哉?凡我同志,敦崇礼谊,毋怀彼此,毋间嫌隙。凡遇乡邻朋侪之丧,务为天理开导,法语匡直,断以朱文公礼制为准。熄佛老,尚哀戚,贫者喻以义,富贵制以礼。其间古今异宜,斟酌轻重,一求合乎中正。黾勉戮力,人心欣动,举知为美。始而正一家之风,终而止一国之风,何患礼之不复古哉?虽然,士君子立身,进则有功于君,退则有功于民,奚独丧礼耶?患难相助,疾病相扶,道义相尚,德行相励,过失相规,使行业齐于古人,芳声耀乎当时,而天下之风亦可移矣。夫子勖哉。」
  
  韩昌:
  韩昌,洪洞人,世医。昌精其术,不计赀,施药先贫后富。尝见御者卧道中,怜之。胗其脉伤寒,为移燠室药之,汗愈乃行,资以粥米。洪武初避兵岳阳山中,遇异人授以秘术,遇疾不俟胗视,望之而决生死,时称神医。孙肃七岁,误吞铁钉。昌曰「此儿不死,母忧也。三年而出,他日且生贵子。」后钉果从胁下出,已生文,官户部尚书。
  
  毛中丞里居:
  阳信毛海隅先生(思义),以南京督储都御史致仕。吕泾野先生(柟)问公:「归邑居乎?」曰:「然,茆屋数间对县学。」吕曰:「久宦何尚茆屋?」曰:「自官主事来,俸余一二十金。历三十年,婚子四,嫁女二,又亲丧久外,未治室也。」吕曰:「公归亦何乐?」曰:「予师张先生尚健,友人董某、姻家王某并尚在,与割鸡漉酒以熙余生耳。」(《泾野集》)
  
  景旸孝感:
  上元景司业伯时(旸)母陆太安人晚瞽,数年所至求医,卒得金针于京师,复明。时庭萱倏大如杯。初司业涕泣树萱曰:「萱花母疗,三年不花。」至是花赭。
  
  胡松抄书:
  滁州胡柏泉太宰,少贫无书,时时借抄。手辑《名臣奏疏》置枕,曰「经理天下在是矣」。
  
  郑庆祛蝗:
  嘉靖八年进士长乐郑庆有章,知滁州。夏至,滁及秧,有蝗自西北来,蔽天日,丘陵坟衍麻沸,所至禾黍辄殚,民男妇奔竞蔽野。君简勤敏吏民十数辈,部分之,令各诣蝗所打捕。张帜摐金,举火开堑,又严为禁防。俾勿扰,蝗为衰。其冬下令国中曰:「蝗善滋,土必遗种。兹不掘,害将何极?其发子,毋俾流毒于我兹土,得亡算。」明年蝝果生息,至蕃遍野。复令殴捕,如往年法加密。诸庶人在官者,悉罢遣如初,仅留门子一人侍。又下教曰:「有能捕蝝斗者,官与谷五升,石者与五斗。」以是人争捕,得蝝数百石。蝗倍屣,种几殄绝,有秋。当其时虽不能微怨谩,而潜膏隐泽,其被与要自远矣。(《滁州志》)谈迁曰:崇祯辛未,嘉兴亦募民捕蝗与谷,竟升合不给。)
  嘉靖丙午,延津大蝗,有司遣人捕之。廪生周宦恐人不尽力,乃自白丁人:「有能捕蝗一石者即与钱百文。」人争捕之,不旬日以钱百千置蝗千石,邑境蝗不为灾。(《延津县志》)
  
  王敕云母:
  历城王祭酒竹泉(敕),少得道术。后督学河南,试诸生。见白云出山,急遣人十数里外视云落处,掘得白石如雪,归切片。煮为腐,甘美非常。曰「此云母也」。
  
  徐阶论士:
  徐文贞公曰,欲观士大夫名节,但不联姻富室,不接衽山人,便是端庄之士。(《冯元成集》)
  
  林思承致仕:
  莆田林思承,官淮安同知致仕。所亲止之曰,公旦夕金紫矣。思承曰:「心苟知止,一命有余。若其无穷,三公不足。」
  
  唐枢:
  归安唐枢一庵先生,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重能字。盖人亦有施而不能者,政不善也。
  今人但知颜子不校难及,不知一「犯」字学他不来。弟子谓曰:「何谓也?」曰:「颜子持己应物,决不得罪于人,故人有不是加他,方说得犯。若我辈人有不是加他,必是自取。所谓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也。何曾是犯?我辈未须学不校,须先学他犯字。」(李乐《见闻杂记》)
  
  唐顺之:
  唐荆川先生论易,爻有吉凶,大象独言吉。此圣人示人直入圣道路也。
  
  高拱知人:
  高中玄相国署吏部日,戊辰进士选秀水沈思孝等八人分令广东,俱目瞩得之,并历侍郎,其一中丞。(沈继山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