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林杂俎

  永乐乙未科探花闽县陈景着,年十八。
  正统乙丑科,吴县刘昌、长宁周洪漠。
  正统戊辰科榜眼长洲陈鉴年三十四。平越黄绂、怀安谢琚、博野刘吉、襄陵邢让(俱年长)。
  景泰辛未科,繁昌吴琛年二十七。
  成化丁未科状元铅山费宏年二十。
  弘治壬戌科,海宁许元奎年三十。信阳何景明,年十九。
  弘治乙丑科榜眼会稽董玘年十九。
  正德戊辰科探花莆田戴大宾年二十。丹徒唐鹏、信阳戴冠、弘农王言。
  正德丁丑科榜眼南海伦以训,年二十。
  嘉靖癸未科探花华亭徐阶,年二十一。泾阳秦世显、钱塘孙继鲁。
  嘉靖丙戌科会元赵时春,年二十。
  嘉靖己丑科,荆门罗傅、晋江蔡克廉、梁怀仁、歙县程尚宁、鄞县陈束。
  嘉靖乙未科晋江周天佐渭南薛腾蛟浦城周凤岐。
  嘉靖戊戌科,南海马拯、卢梦阳、兴化陈应魁、莆田林茂植、丰城杜拯、济南张潜、余干李春芳。
  嘉靖癸未科,曲周杨一鹗、峨眉苟延庚、龙游陆瓒。
  隆庆辛未科,慈溪孙成名、钱若赓、高平刘虞夔。
  万历丁丑科,平湖陈泰来。
  万历庚辰科,南靖吴宗熹、番禺谢兴思。
  万历癸未科,永春李开藻。
  万历己丑科,定襄傅新德、晋江林欲栋、同安蔡复一、漳浦吴寀。
  万历乙未科,罗山刘尚朴、江陵朱光祚、临晋荆养乔。
  万历戊戌科,成安王家瑞、晋江林乔相。进士归娶,容考某科。
  万历辛丑科,象山史起龙。
  万历甲辰科,南海李待问。
  万历庚戌科,昆明傅宗龙、东阳赵明钦。
  万历癸丑科状元宜兴周延儒。
  万历丙辰科,德清蔡奕琛。
  万历已未科,武昌彭祖寿。
  崇祯戊辰科,宛平金铉。
  崇祯辛未科榜眼太仓吴伟业。
  
  解元未娶:
  吉水解缙,年十七。淳安商辂,年二十。
  吴县刘昌,年十九。长宁周洪漠,年二十六。
  全州蒋冕,年十五。庆阳李梦阳,年十八。
  南海马拯,年十七。铜陵余毅中,年十七。
  定襄傅新德,年十七。浙川全璲,年十九。
  
  宗室进士:
  宗室乡举,始天启辛酉科。
  宗室进士,始天启壬戌科口口朱慎{坎金}。
  崇祯戊辰科,新建朱统饰(辅国中尉)。选翰林庶吉士,改中书舍人,给假三年。奏复馆员,历国子祭酒。
  甲戌科,新建朱统铚(初名宝符,侯,辅国中尉)。
  华阳朱奉{金伊}(初名{金伊})。皆庶宗,未请名,至是改登《玉牒》(奉{金伊},侯,奉国中尉)。
  丁丑科,新建朱统鐼(辅国中尉)。
  泽州朱充{金聚}(辅国中尉)。
  庚辰科,祥符朱朝垚。
  癸未科,南昌朱议汴(原封辅国中尉)。
  南昌朱统{金筒}。
  稷山朱鼎{沾女}。
  阳城朱廷堉。
  
  兄弟同进士榜异姓:
  万历丁未科进士江宁徐凤彩、余大成,同胞兄弟,大成出继外祖余氏。
  
  进士同姓名:
  永乐乙未科两叶恕。
  宣德庚戌科两王复。
  正统丙辰科两李春、叶景寿。
  正统戊辰科两张瑄。
  正统辛未科两杨瑄、刘璋。
  天顺丁丑科两王道。
  成化丙戌科两徐森。
  成化己丑科两郑宏。
  成化壬辰科两洪汉。
  成化甲辰科两王溥。
  弘治癸丑科两曹琼。
  弘治丙辰科两王言。
  弘治壬戌科两鲁铎。
  正德辛未科两王玺。
  正德辛巳科两王朝用。
  正德丁丑科三张淮。
  嘉靖丙戌科两张守约。
  嘉靖壬辰科两高节。
  嘉靖戊戌科两章焕。
  嘉靖辛丑科两陈善。
  嘉靖乙丑科两陈王道、王三锡、李学诗。
  万历丁丑科两杨起元。
  万历甲辰科两张铨。一大名人,口口口口司参政;一沁水人,以御史殉辽。俱乙亥正月二十八日生,科第、子女皆同,亦一奇也。参政前守兖州,有《登岱诗》。后姜士望使君重沁水,勒诗于石,不知其误。(下原缺一行)
  崇祯丁丑科两陆自岩。
  崇祯癸未科两王曰俞。
  
  武生进士:
  工部尚书刘麟、广西按察副使杨成,俱武生,第进士。
  
  进士异任(附乡举):
  松阳王景科进士、口口程宗,官翰林编修。口口成缙官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俱阉为内侍。
  成化壬辰科进士口口黄谦,官工部主事,削籍。善医,后为太医院判。
  成化辛丑科进士江宁梅纯,以定远知县免归,改袭孝陵卫指挥使,历中都副留守。
  隆庆辛未科进士宋儒,以贵州土官子冒籍定州,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坐免,袭麻哈州土同知。
  天启乙丑进士安岳张任学,以监察御史巡按河进,求改武阶讨赋,遂改口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河南总兵官。
  建文元年,河南解元祥符张信,以兵部右侍郎改锦衣卫指挥同知,终四川都指挥使。
  景泰元年,山西贡士泽州侯爵,以父琎征苗功,袭锦衣卫正千户。
  成化口口口口贡士王宣,袭武功左卫指挥佥事。
  弘治己酉,福建贡士杨瑛,以虹县训导袭汀州卫指挥同知。
  口口口口四川贡士青神余置,以父子俊军功,袭锦衣卫正千户。
  隆庆元年丁卯,福建贡士蔡梦说,袭龙岩所千户。
  又闽县林观,事文皇于潜邸,累功至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嘉其笃实,命署礼部郎中,奉使朝鲜。仁宗即位,敕镇陕西。宣德初名还,仍掌卫事,以金吾署文部,尤奇。
  
  重举乡榜:
  洪武癸酉科,吉水曾秩举江西锁榜,同辈诮之。改名高,乙酉又儒士登科,矢志不仕。
  永乐六年,侯官郑瑛以儒士荐应天,乙未进士,坐违例,谪武当山督役。至十五年丁酉。复荐湖广。
  景泰四年,顺天解元庐陵罗崇岳,冒香河籍被革。丙子复举江西,丁丑进士,历兵部郎中。
  仁和汪谐,窜籍顺天,举景泰癸酉科,被革还浙。举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成进士,历礼部侍郎。
  会稽陶大顺,窜籍顺天,举嘉靖癸卯,被革。重举浙江戊午科,成进士,历副都御史。
  万历乙酉科,北榜余姚胡正道冒籍,革。辛卯改王国昌,举南榜,官鄞县教谕。又洪武三年诏开科,内云"仕宦已入流品,及曾于前元登科并曾仕宦者,不许应试。」而是年福建乡榜,闽县陈信之、林文寿并元进士,再中式。信之怀安学官,文寿长乐学官。建文元年,福建乡魁第二人莆田林泰元,闽县知县。夫建文初扞诏容有之,开国始事,不应沮格。殆不可晓。
  
  优免廪生:
  旧制,廪生斥退者仍追廪米,甚苦之。成化九年,北京提学御史阎禹锡,引考察斥官为比免追,从之。
  
  莆田科甲之盛:
  莆田自洪武庚戌至嘉靖戊子,凡五十二科,乡举千一百十一人,甲榜三百二十四人,状元二人,探花四人,会元一人,解元二十五人。宋时进士九百七十余人,诸科特奏名凡六百四十余人,大魁五人,宰辅六人。
  
  原始:
  乡报急足,始嘉靖口口。其时举子自备青袍,后官给,不知所自。选历科程墨,始万历庚辰钱塘钱谷。谷号丰寰,膺贡,官曲靖知府。会试房刻始万历壬辰。
  
  胪传:
  鼎甲胪传讫,出长安左门,京兆候迎。谢恩毕,宴堂上,南向,京兆北向,席特盛,用太常乐。仍谢恩出,京兆送归私第,茶别。状元同乡宦京朝者,例邀京兆燕之。榜眼、探花不预。(故事,御批一甲三人卷用玉管笔,拆卷在中极殿左。)
  庶吉士到院,阁臣送入,锦衣卫置宴,亦太常乐。
  
  程录称臣:
  乡会试录序皆称臣,外省则否。以两京辇下,外省则考官所自序也。万历初上摘此以问阁臣,欲罪之,江陵具言其故乃止。后各省录序俱称臣。
  
  六预乡房:
  武昌教授陈观子澜,永乐丁酉应天分考。癸卯及宣德丙午预考江西、福建。调荆州又预考江西、福建,正统辛酉又分考应天。凡六预乡试。
  
  三氏学:
  国初立孔颜孟三氏学,设教授司,教授一、学录一,学录即孔氏裔为之。正统甲子,始命宗生听学使考入棘,成化元年许三年贡太学。
  
  学宫祀颜子:
  兖州滋阳县儒学祀宗圣颜子之神,与天下各学不同。(《陋巷志》)
  
  广文变例:
  天启丁卯,杭州府教授饶曰梧求计偕。教授从九品,例不会试。曰梧谓初受秩吏部,给据现在也。上官不能夺,会被劾去。
  崇祯癸未八月,许应天府教授晋江何九云会试,俄登第。
  
  补榜:
  崇祯庚午,浙榜仁和尚观法。「法」字填补,向未有也。初,潘生馆尚氏,冒姓尚观升,补诸生,是年同隽。主考黄道周嫌其昆季,以「观升」改「观法」,观升走诉京师,观法除名。先是隆庆庚午,山阴诸葛一鸣读书山中,见人展一牍云天榜也。问以己名,曰尔在下科。一鸣求增入,许焚楮币虔谢,果秋捷,谓前事诞不足信。又计偕,见前人,曰「若累我蒙谴矣。」一鸣不听,礼闱怀挟被革。事相去一甲子,适相类。观升少年诞肆,屡困有司,遂悒悒不自得以死。
  
  进士:
  进士不可太少,不可过多。太少则雄州剧邑不能充,而无所弹压,过多则不相贵盛,而塞举贡之路。尝见邹孚如着议,以为甲乙不甚相远,请每乡试计偕即奉廷对。间择其甚浅鲜无当者置之,使仍就乡试,而其存者即尽以甲次授之官,庶几用其盛锐之力,不使疲精神于帖括无用之技。且使上不以资格待士而彰瘅明,士不以资格自负自泥而骄怠不作,又可以省公交车数万之费。其论博矣。然士子学有深浅,才有高下,譬诸草木,区以别矣。甲科之设,所以广厉鼓舞,使天下之士精进勉力,而不能自己。前人立此,良有深意。《周礼》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曰造士。《大学》正论选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王者岂故为是繁缛哉?重爵禄、辨官才,如不得已。用人之道也,士取其秀。岂专盛锐哉?今之诸生即秀士也,应举者即选士也,举于乡者即俊士也,进士即升诸司马者也。进士之名,来自成周,定自祖宗,恶能废诸?盖请以后会试,每房取正榜十人,再取乙榜二十人。正榜合之一百八十人,乙榜合之三百六十人。正榜则上亲试,而分三甲,仍照选资。乙榜则请以六十人任州,以二百人任县,以百人为博士长。其京官则尽以升任,不以初除。凡拣选就教等项,一切除去。举人五科不第,皆不得再就试。乙榜有不愿就者,锢之终身。此法比之孚如所议,庶几不甚扞格。(冯时可)
  
  
  
  先正流闻
  
  宋濂攻苦:
  《宋潜溪先生集》有《送东阳马生序》,云自幼嗜学,家贫无书,每假借藏书家,手自笔录。天大寒,研冰坚手,手指不能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不敢逾约。既冠,趋百里外,从乡先达执经问道。先达德隆望尊,门弟子填屋室,立侍左右,俛身倾耳。或遇其叱诧,色愈恭,不敢出一言。俟其欣悦,则又请。当其从师负箧,曳履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雪深数尺,足肤皲裂不知也。至舍四支僵勍,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佩容臭,烨若神人。而己缊袍敝衣处其间,无怍色,云云。噫,先生攻苦如此!读一过,寸阴勤渠,凛凛在目。
  
  周寿谊人瑞:
  高皇帝召耆老谒见,昆山周寿谊居首,年百十六岁,赐宴及钞币。按,寿谊生于宋,而乡饮于洪武六年。其六世孙震,正德中令鄱阳,出《人瑞卷》,士大夫题咏盈尺。上海陆子渊先生(深)以编修使饶,跋其卷曰:「三代而下,惟宋失天下为无罪,惟元兴最为事变。嗟乎!能夷人数百年宗社于强弓健马之间,而不能禁一老坐观其子孙之复睹天日,何其快也。若寿谊公之寿,足以系兴亡之故,岂浅鲜哉?且手挈华夏之礼,以还华夏之主于克华夏之日,何其奇也!公六世孙震字世亨,以名进士筮仕鄱阳令,响往未艾,是能辅毗华夏之道,以昌公之世者,则又不独为寿而已矣,世亨其懋之哉。」
  
  唐伯逸:
  南昌监生唐伯逸,洪武七年任僊居典史,尝谓「取民财如取鹭鸶股上肉。」诚心爱民,一尘不滓。(《僊居县志》)
  
  邹杰复姓:
  洪武九年六月,口科给事中邹杰于东阁奏:「臣祖孙福谦,陕人也,出守嘉兴。元乱,航海举家溺于登州。臣附余板得活,佣于登人邹义。时年十四,养为子,冒其姓。今贡成均进用,乞复姓孙氏。」许之,谕毋忘邹氏。
  
  贾鲁斥佛:
  广西宜山贾鲁,洪武辛卯贡士,授崖州学正,改泸州。性不喜浮图,训子纲、约辈皆儒业。谕以没后当依家礼,毋作佛事,否则必祸汝。后鲁卒,子迫于姻党召僧设斋。事讫焚楮,忽飞烟焚其室。(《平乐府志》)
  
  逯宏言事:
  钱塘逯宏,弱冠时以郡诸生言时政得失,上说之。试《秋柳赋》称旨,赐归后选贡,终松江训导。(《钱塘县志》)
  
  周鲁章蓑笠:
  新喻周鲁章文瞻,洪武末举明经,召为选部主事,不就。上赐蓑笠,令归教民稼穑,因号明农隐逸。(《临江府志》)
  
  蔡新童婢:
  崇德蔡新父为人鸩死,新誓报,奋击之,下狱十三年。家童阿小年十五,秃发,稍识书,吁天求白主冤。积面作饵,携之乞食,至京击登闻鼓,历十三疏始得白。初,阿小北去,家仆婢二人谋逸。婢攘臂曰:「主母茕茕,恃吾二人。若可去,吾当终事之。」日刈草二百斤,半供纺,半曝之待风雨,即孝女不啻也。永乐癸卯,新举于乡,官临淄令。厚赠其婢,年至九十二。(《崇德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