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明季北略
明季北略
温体仁参钱谦益
十一月,上御暖阁,召问温体仁参钱谦益浙闱关节之事。先是,有旨会推枚卜,钱谦益名列第二,而温体仁不与。体仁因参谦益,受田千秋数千金之贿,以一朝平步上青天为关节。取中之,结党欺君,故上召对诘问。体仁与谦益质辩不已。上问诸臣。周延儒对曰:田千秋关节是真。辅臣钱龙锡等对曰:关节实与钱谦益无干。上曰:关节既真,他为主考,如何说不是他。遂命拟旨。钱谦益既有物议,回籍听勘。田千秋下法司再问,科臣章允儒辩体仁以党字加诸臣。是从来小人害君子榜样。上怒其胡扯,着锦衣卫拿下。
袁崇焕陛见
先是崇焕在宁远专主款。六年十月。遣喇嘛僧镏南木座等往大清军中唁,问意欲议和。僧回,上诏曰:喇嘛请劝之书诈也。宜整以备之。无为逊言所愚。七年二月,崇焕奏敌使恭顺求款。上亦谓诚伪未可信。七月。崇焕以主侦敌之说,物议纷纷。遂以病乞归。故和议未就。及思宗元年七月癸酉,召崇焕于平台,慰劳甚至。问边关何日可定?
崇焕应曰臣请五年为陛下肃清边陲。上曰:五年灭敌,朕不吝封侯之赏。时四辅臣钱龙锡等侍立。俱奏曰:崇焕肝胆、意气、识见、方略,种种可嘉,真奇男子也。上悦。赐茶果瓜饼而退,焕出,朝臣问五年之期,当有定算否?焕曰:上期望甚迫,故以五年慰圣心。识者曰:主上英明,后且按期责效,崇焕不旋踵矣。时期议忧毛文龙难驭,大学士钱龙锡,过崇焕语及之,遂定计出,癸未赐崇焕尚方剑。先是降将李永芳,献策于大清主曰:兵入中国,恐文龙截后,须通书崇焕,使杀文龙,佯许还辽。大清主从之。崇焕答书密允,复以告病回籍,乃寝。至是,再任,思杀文龙,则辽可得。因奏减岛粮兵变可图,遂减八万,止解二万八千,后竟不解。时屯田主事徐尔一在籍叹曰:辽左兴师十载,任东事者,如经略杨镐则丧师,袁应泰则陷城,熊廷弼则败逃,巡抚王化贞则失机,总兵刘綎则阵亡,马林则挫锋,其余不可胜述,而投降者,亦不知几许,未有如毛师开镇九年,护持两国,复城献俘者,而庙堂诸臣,反生异议,裁减军饷,军饷一减,则将士灰心矣。遂上疏,竟不省。
毛文龙鸭绿江之捷
崇祯元年,大清朝五王、六王及刘爱塔率兵二万自镇江至,欲报义州之役。文龙以八千人与部下十将御之,爱塔以四百骑战败,降文龙。大清因是密通书崇焕,订前约,图文龙,崇焕信之。
清兵屯锦州塞
二月,清兵屯锦州塞,以都令为乡导,攻克拱兔男青把都板城,尽有其地产,青把都遁免。
大清收诸部落
初广宁塞外,有炒化、暖兔、贵英诸部,蓟镇三协,有三十六家守门。诸部皆受赏。至是中外迎上旨,并革其赏。诸部哄然。会塞外饥请赈,上坚不予。于是东边诸部落,群起扬去。大清遂尽收属建州,而边事不可为矣。此元年七月也。
宁远军哗
元年七月甲申,辽东宁远军,以军粮四月不得,大哗。执巡抚毕自肃、总兵朱梅、推官苏涵,置谯楼上,棰击交下,括赏金得二万。不厌,遂借商民得五万。自肃草奏引罢,走中左所自经。袁崇焕至,宥首恶,捕其党斩十六人。
初,自肃奏请,而户部不发,则罪不在自肃,而在户部明矣。至崇焕斩其党,而宥首恶,颠倒如此,安得不启奸人之心乎?宜不越三月,有锦州之哗也。
锦州军哗
冬十月己丑,朱由检召群臣于文华殿,以锦州军哗、袁崇焕请饷疏示阁臣,曰:「崇焕前云汰兵减额,今何仍也?」王在晋曰:「减汰当自来岁始。」周延儒曰:「关门昔年防敌,今日防兵。前宁远哗,朝廷即饷之,又锦州焉。各边尤而效之,未知其极!今虽予之,当益思经久之策。」朱由检称善,寻下毕自严于狱,削前户部侍郎王家祯籍。
钱文俊激变
流贼所由起,大约有六:叛卒、逃卒、驿卒、飢民、难民、响马是也。天下形势莫强于秦,秦地山高土厚,其民多膂力。,好勇敢斗,故六者之乱,亦始于此,而卒以亡天下。
崇祯初,陕西西安府长安县富林村,有富室钱之骥子文俊,用贿入庠,险恶营利,僮仆恣横,通邑恨之。
时镇守省城总兵官王国兴,招家丁五百人,内有吴荣、贾奇、李兴、张文等,素无赖,贷文俊银九两,已偿利八两,止负本银。文俊屡索,吴等竟无偿。
顷之,闻总戎发粮,遣七人觅吴、贾等,詈而殴之,拥之行府前。诸兵俱忿,追夺而还,钱仆被殴垂毙。文俊白于王国兴曰:「吴荣四人贷银四十七两,本利不偿,击僮将毙,乞总台明断。」
王国兴曰:「家丁甚贫,兄何慨借多金?此言无据,本府修书学院,公断方明。」
钱文俊恐,贿以三十金。
王国兴各拘四人庭讯,吴荣曰:「止负九两,宁有四十七两乎?」
钱文俊持前说,王国兴各笞三十,拟徒,下狱追比,众兵怒。
已而钱仆死者三人,钱文俊驰院控理,兵众哗,拥署前。邢兵宪询所由,兵竟不白,直前欲杀钱文俊。邢兵宪大怒曰:「有理当辩,奈何聚众闹公庭!」即擒数十人笞之,悉下之狱。
众兵将劫狱,入白王国兴,王国兴止之。
王国兴进见邢,备言军心欲变,请贳其罪。时重文轻武,总戎秩虽高,自文臣视之,犹藐如也。邢兵宪谓王国兴曰:「汝纵家丁反,予将奏汝,此罪非轻!」
王国兴惧而谢曰:「下官渎犯。」辞出。
诸兵皆愤,入狱劫吴荣四人去,遂杀钱文俊全家,毁掠室庐。复入察院狱中,劫出众家丁。
邢兵宪知事急,出谕招抚,诸兵见而毁之,遂肆杀掠,各官逃匿。
时兵仅数百人,而飢民及无赖附之者,即有万计,出城结营东山,推才勇十人为头目。
第一闯王高迎祥、第二混天王、第三扫地王、第四整世王、第五塌天王刘国能、第六混世王、第七过天星张五、第八满天星、第九曹操王罗汝才、第十老马守应。焚杀淫掠,殆无虚日,所至之地,人物一空,此为流贼之始。
汉南盗起
十月,汉南盗四百余人,自咸阳两当薄略阳,引土贼三千余人入略阳,逼汉中等处。
白水盗王二
十一月,延绥飢,土府谷民王嘉胤倡乱,飢民附之。时白水县盗王二等,合山西逃兵,掠蒲城、韩城之孝童、淄川镇。
时承平久,猝被兵,人无固志。
陕西巡抚胡廷宴,庸而,恶闻贼警,杖各县报者,曰:「此飢民也,掠至明春后自定耳!」于是有司不敢闻。
盗侦知之,益肆,遂劫宜君县狱,北合嘉胤五六千人,聚延鹿之黄龙山。
志异
三月二十日辛已昩爽,陕西天赤如血,射牖隙皆赤。
五月,西安府城夜坠火数十,大如碾,次如斗。
时出入民舍,民各禳之,不为灾。
浙江水灾
温体仁奏曰:「职乡浙江杭、嘉、湖、宁、诏、台、严七府,自先年七月二十三等日,龙斗海啸,风雨颷至,波浪翻空,飘瓦飞砾,拔木掩栋,势若千军之沓至,声如万鼓之齐鸣。火光烛天,凡七画夜。沿海居民及低潌近水之处,男女老幼淹没飘流,总计十余万。或抱石尸沈,或触木尸碎,或手足交牵而下,或庐舍相蔽而来,或妇不知夫,或母不知子,或一族三百余口褞褓不留,或一村数百余家烟火俱绝。海塘尽溃,一望洪流,舟航遍乎陆地,鱼鳌游于人家。米价腾贵,奸民乘间为盗,父老皆云二百余年未有之变。」
第五卷
崇祯二年已巳
刘懋请裁驿递(懋,兵科左给事)
初上即位,励精图治,轸卹民艰,忧国用不足,务在节省。给事中刘懋上疏,请裁驿递,可岁省金钱数十余万。上喜,着为令,有滥予者,罪不赦。部科监司,多以此获遣去。天下惴惴奉法。顾秦、晋士瘠,无田可耕,其民饶膂力,贫无赖者,藉水陆舟车奔走自给,至是遂无所得食,未几,秦中叠饥,斗米千钱,民不聊生,草根树皮,剥削殆尽。上命御史吴牲赉银十万两往赈,然不能救。又失驿站生计,所在溃兵煽之,遂相聚为盗,而全陕无宁土矣。给事中许国荣、御史姜思睿等知其故,具言驿站不当罢,上皆不允,众共切齿于懋,呼其名而诅咒之,图其形而丛射之,懋以是自恨死。棺至山东,莫肯为辇负者,至委棺旅舍,经年不得归。
祖宗设立驿站,所以笼络强有力之人,使之肩挑背负,耗其精力,销其岁月,糊其口腹,使不敢为非,原有妙用;只须汰其冒滥足矣。何至刻意裁削,驱贫民而为盗乎!
按洪武二十六年,始定水马驿应付马骡船只人夫额数,以供差役传报。通天下血脉,久之弊生,嘉靖三十三年,始分温良恭俭让五字,温字五条,供圣裔真人,并差遣孝陵之往来;良字二十九条,供文武各官公差之内出者;恭字九条,供文武各官公差之外入者;俭字二条,供优卹;让字六条,供柔远。而火牌专供兵部走探军情与边镇飞报,亦分内外换三字,以清楚之,除奉旨驰驿者,不为限制外,余各临时裁酌,递有增减。至万历三年,更分为大小勘合,仍以五字编号。其中王裔文武官员用大勘合,监生吏舍等用小勘合。大勘合例用马二匹,夫十名,船二只,照品崇卑定例支应。或一支六,或一支八,极之一支十而止。小勘合实填数目,不许增减,或四马十二夫,或六马十六夫,极之八马二十夫而止。迨天启末年,援辽援黔,征兵征饷,起废赐环,武台内官,海内驿骚,加以冒滥,驿困实始于此。科臣刘懋遂进裁之一疏,总五字之五十一条,酌为一十二款。
一、衍圣公裁定夫六十名,马十六匹,船二只,如带典籍掌书庙丁医兽等事差有烦简,临时酌给。
一、张真人裁定夫五十名,马十匹,船二只,如带法师二人,掌事一人,驴各一头。
一、颜、曾、思、孟加五经博士,裁定夫二十四名,马六匹,船一只(此崇祯二年五月初三日裁定,其余文武诸臣不及悉载)。
毛羽健论卫军官兵及屯田
四月十一日,云南道御史毛羽健奏曰:太祖高皇帝曰: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钱,夫不费钱之兵,何兵也。即今各省直之卫所军也。其养之何用,原以备征调也。客兵皆转饷,而卫军独屯田。民田皆起赋,而屯田独收粒。此即古者寓兵于农之意。法至深且远也。成祖文皇帝,遣英国公率黔、川、广兵征黎季犁,又调两京及山陕、山东、湖广兵自将,讨本雅失里,此卫军之调,见于国初者也。嗣是而复如马昂之讨水徭,韩雍之讨大藤峡,卫泾之讨西宁酋沙把,白能之讨襄阳贼刘千斤,程信之讨山都蛮,万镗之讨蜡尔苗,潘潘之讨思恩酋岑濬,邹文盛之讨香炉酋阿傍,李化龙之征播州酋杨应龙,凡此皆用卫所军也。然则卫军何尝不征调乎?永乐十二年成祖自统京营兵出王剌河击瓦刺,宣德三年宣宗自领铁骑出喜峰口击厘良哈,此京兵之出征,见于国初者也。嗣是而后,如正统九年,成国公之御大宁朵颜;成化二十年,俞子俊之讨亦思马因;宏治十八年寇大同保国公之镇宣大。正德六年,流贼刘六、刘七、拥众北向陆完、马中锡之次涿州;嘉靖三年,土鲁番寇甘肃,金献氏之出兰州。凡此皆用京营兵也。然则营兵又何常不征调乎?不意废弛至今,祖法荡然,京营之兵,泥于居重驭轻之说,久不从战,既臃肿而无所用,骄悍而不可使矣。卫所之兵,又复因噎废食,有警不即调发,乃更别议召募。至召募而尚可谓有长策乎?夫卫军之食屯粮,即犹京兵之食月粮也。千日养之,一日不得其用,斯已成赘物矣。旦既不用其军,便是征其屯粒以养募兵,而乃不征不调,祇知就穷民议加派之粮,不知就卫所中寻食粮之兵;则亦甚失祖宗立法之初意矣。故今日而讲足食。惟有去客兵用卫兵之一法。欲用卫兵,惟有先清屯田之一法。乃屯田至今日而又弊极矣:军士利于屯田之无籍,可以免征伍也,则私相卖;豪左利于屯田之无赋,可以免征输也,则私相买;管军官利于军士之逃亡,可以收屯利也。则一任其私相买卖,而莫肯追补。经此三弊,屯之存者十无一二矣。今诚以军屯一事,专委各省兵巡道,只任责成,敕令于凡军丁之逃亡者钩摄之,死绝者顶补之,凡屯田之典卖者追还之,隐占者严核之,遇有征调,即令兵巡道同该卫所掌印指挥官提押本兵赴营听用。如此则军既赴调,本卫屯粮,便可取作营中月粮。兵有定额,饷无虚冒,其利一也。人有籍贯,逃之可稽,其利二也。各自顾其父母亲戚,不敢瞋目语难,其利三也。各自认其本额,官将不敢彼此参杂,其利四也。操练有素,临敌不敢鼓噪,其利五也。一举而五利具焉。
毛羽健,号芝田,公安人。天启壬戌进士,授万四川县知县,调巴县,入为云南道御史,劾杨维垣、阮大铖为邪党,坐降级归。崇祯,初起原官,首陈救时急着,谓驿递一事,最为民害,首宜厘革。上深是其言,后坐袁崇焕党,革职归卒。
张延登请申海禁
四月十八日,浙江巡抚张延登奏曰:自去岁闽寇闯入浙中,臣督三区水陆官兵协剿败衄远遁,近据侦探,自李芝奇叛郑芝龙而去其党,若陈成宇、白毛老、赤紫哥、桂叔老,窜入闽粤之界,约船六百余号,釜游不定,彼荒歉无所得食海洋寥廓,顺风一苇可航,万一复来,为害更烈。臣思善后之策,独海禁一节,为目前最急之着。按海寇之始,出于闽民通番之弊,通番获利十倍,人舍死趋之,其流祸遂至不可救药。闽浙海运交界之处,名曰沙堤,以限南北,勒令闽船不许过浙,浙船亦不许过闽。天启七年三月,抚臣潘汝祯奏浙闽俱濒海邻倭,虑奸民勾引,禁船只不许往来,日久玩愒,出入毋禁,以致崇祯元年海寇大举入犯,臣细访闽船之为害于浙者有二。一曰杉木船,福建延、汀、邵、建四府出产杉木,其地木商,将木沿溪放至洪塘、南台、宁波等处发卖,外载杉木,内装丝绵,驾海出洋,每赁兴化府大海船一只,价至八十余两。其取利不赀。一曰钓带鱼船,台之大陈山、昌之韭山、宁之普院山等处,出产带鱼,犹闽之蒲田、福清县人善钓,每至八九月,联船入钓,动经数百,蚁结蜂聚,正月方归。官军不敢问。此二项船,皆与贼通,贼先匿大陈山等处山中为巢穴,伪立头目,刊成印票,以船之大小为输银之多寡,或五十两,或三十、二十两不等,货未发,结票谓之报水。货卖完,纳银谓之交票。毫厘不少,时日不爽。此二项船贯盗贼勾引之囮媒也。至浙人之自为害者,奸船为最。前钓鱼船搭厂于山,系船于海,内地奸民,皆以大小划船假冒乡绅旗号,装载酒米,与渔船贸易,而藏违票硝磺等物以资贼,每获重利而归。穷洋竟同闹市。是划船者,又盗贼兵粮之赍送也。欲清海禁,非严禁三项船不可。或谓水行埠旧有船税,禁船则商贾不通,税何从出?不知旧规,两处商人,俱卸沙埕倒换,货自南来者,如糖靛椒藤诸物,必易浙船以入。货自北去者,如桃枣药材诸物,必易闽船以出。杉木船独不可责之易乎。明禁既行,但有由外洋竟至定海者,即以越禁重处。如此则稽查既易,而税亦不至乏绝矣。或又谓海上居民,以海为业,剥船若禁,樵采何资?臣又访大样剥船只,桅木桨便捷如飞,勾引最易。今须令近海县分有司,按船编号止许两划之小船,近老岸行使,朝出暮归,不许穷洋极岛,船小则不能重载,限日则不能远去,官旗各色,尽行禁革,亦公私两便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