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
能擘窠书,其时牙牌二十四景,半出其手。
汪履之为董公祠道士,性恬淡,有气节,以奕受知于公。值公被逮出塞,汪随之三年。公诗云:“桃花潭上水潺潺,恋客情深诗早传。更有汪伦能送远,八千里外住三年。”后为甘肃主簿,死于长沙。自戴震至于汪履之,皆抱孙宾客也。
“虹桥禊”、“柳湖春泛”,名大洪园。“卷石洞天”一段,在转角桥对过,名小洪园。
洪征治,字魏笏,歙县人。子肇根,字向宸;肇松,字奎芳,并世其父鹾业。
奎芳子锡豫,字建侯,工于诗。
洪肇柱,字殿书,肇根弟,有“佛菩萨”之号。乐施,常以参桂济人。
方本,字立堂,仪征籍。工于属文,善楷书。与弟谷同中己酉科举人。子仕燮,字菊人,仕杰,字月查,并深于诗。婿洪芗林,任侠自豪,能急朋友之难。
吴良,字杉亭,一字笋叔,全椒人。父敏山征君,工诗,久居扬州,著《金木山房集》、《周髀算经补注》。良幼称才子,召试授中书,与金兆燕齐名。
顾天昭,吴人。工于算学。其门弟子顾楷,字妙台,尽得其术。
徐柱臣,字题客,号雅宜,昆山人。工诗文,书法苏、米。来往扬州,主于洪氏。
史梦琦,字□□,阳湖人。进士,官吏部郎中,出为福建汀漳道。洪氏尝延之馆于家。
万涵,字石书,仪征人。工草书,于学无所不通,食有兼人之量。
朱棠,字英轩,苏州吴县人。乙卯副榜,工于诗文。
柳梦チ,字东藜,仪征人。工诗。少游幕,长为巡盐御史所知,声名鹊起,后馆于其家。
法嘉荪,字辛侣,丹徒人。储润书,字玉琴,宜兴人。皆工诗,馆于其家,与应澧齐名。澧字叔雅,仁和人,工诗善书,杭堇浦之婿也。
“柳湖春泛”在渡春桥西岸,士阜蓊郁,利于栽柳。洪氏构草阁,题曰“辋川图画”。阁后山径蜿蜒入草亭,曰流波华馆。馆西步平桥入湖心亭,复于东作版廊数折入舫屋,曰小江潭。皆用档子法,谓之点景,如“邗上农桑”、“杏花村舍”之类。
辋川图画阁三楹,在杨柳间,树光蒙密,日色玲珑,禽鸟上下,水纹清妍。
联云:“此地惟堪图画障(白居易),不妨游更著南华(皮日休)。”
流波华馆后墙在湖ぞ,前荣在湖中,地上庋板,板上以文砖亚次,步之一片清空。联云:“涧道余寒历冰雪(杜甫),浪花无际似潇湘(温庭筠)。”馆右复作板廊数折入湖心亭,左作宛转桥,曲折上小江潭。联云:“竹室生虚白(陈子昂),波澜动远空(王维)。”
冶春诗社在虹桥西岸。康熙间,虹桥茶肆名冶春社,孔东塘为之题榜。旁为王山蔼别墅,厉樊榭有诗云:“王家楼子不多宽,五月添衣怯晚寒。树底鸣蝉树头雨,酒人泥杀曲栏杆。”即此地也。后归田氏,并以冶春社围入园中,题其景曰“冶春诗社”。由辋川图画阁旁卷墙门入丛竹中,高树或仰或偃,怪石忽出忽没,构数十间小廊于山后,时见时隐。外构方亭,题曰“怀仙馆”。馆左小水口,引水注池中,上覆方版,入秋思山房,其旁构方楼,通阁道,为冶春楼。楼南有槐荫厅,楼北有桥西草堂,楼尾接香影楼。后山构山亭二,一曰欧谱,一曰云构。
怀仙馆八柱四荣,重屋十脊,临水次。前荣对镇淮门市河,联云:“白云明月偏相识(任华),行酒赋诗乐未央(杜甫)。”
秋思山房在水树间,联云:“天气涵竹气(张说),山光满湖光(冯戴)。”
忆余昔年夏间暑甚,同人出小东门,打桨而行,浊河浑流,狭束Τ仄,挥汗如雨。
迨出东水门,山气如墨,白鹭翻波。无何,风雨骤至,舣舟斗姥宫,舟几覆。雨小,舟子沿岸牵至冶春楼,上岸入楼中,乃敞其室而听雨焉。园丁沽酒荐蔬,逾时箸落杯空。雨止,湖上浓阴,经雨如揩,竹湿烟浮,轻纱嫌薄。东望倚虹园一带,云归别峰,水抱斜城。北望江雨又动,寒色生于木末。因移入楼南临水方亭中待之,不觉秋思渐生也。
是园阁道之胜比东园,而有其规矩,无其沉重,或连或断,随处通达。由秋思山房后,厅事三楹,额曰“槐荫厅”。联云:“小院回廊春寂寂(杜甫),朱阑芳草绿纤纤(刘兼)。”由厅入冶春楼,联云:“风月万家河两岸(白居易),菖蒲翻叶柳交枝(卢纶)。”楼上三面蹑虚,西对曲岸林塘,南对花山涧,北自小门入阁道。两边束朱阑,宽者可携手偕行,窄者仅容一身,渐行渐高,下视阑外,已在玉兰树{艹票}.廊竟接露台,置石几一,磁墩四,饮酒其上,直可方之石曼卿巢饮。旁点黄石三四级,阁道愈行愈西,入香影楼,盖以文简“衣香人影”
句名之。联云:“堤月桥边好时景(郑谷),银鞍绣毂盛繁华(王勃)。”楼北小门又入一层,楼外作小露台,台缺处叠黄石,齿齿而下,即是园之楼下厅也。
额曰“桥西草堂”。联云:“绿竹漫侵行径里(刘长卿),飞花故落舞筵前(苏)。”堂后旱门,通虹桥西路。
桥西草堂,右由露台一带,土气积郁,叠以黄石,嶙峋棱角,老树眠卧侍立,各尽其状。中构六角亭,名曰“欧谱”,四方亭名曰“云构”。联云:“山雨樽仍在(杜甫),亭香草不凡(张)。”
土人周叟,有田数亩,屋数椽,与园为邻。田氏以金购之,弗肯售,愿为园丁于园内种花养鱼。其子扣子,得叶<呆呆>夫养菊法,称绝技。是园有园票,长三寸,宽二寸,以五色花笺印之,上刻“年月日园丁扫径开门”,旁钤“桥西草堂”印章。
六安秀才叶<呆呆>夫,善种菊,与傍花村种法异。不接艾梗,不植,先去蝼蚁蚯蚓荐食诸病根,松青紫杞,都归自然。著有《将就山房花谱》,以色分类,如“铜雀争辉”、“老圃秋容”皆异艳绝世。<呆呆>夫负性孤寂,酒后耳热,虽名花价值百缣持赠自若,若不屑与,虽重值弗顾也。以独得之奇,思以种遍布天下。岁丁酉来扬,寓是园年余,土人多于其酒酣时饣舌得之,至今尚传其种,然视<呆呆>夫所自植,色减其半矣。
虹桥即红桥,在保障湖中。《府志》云:“在北门外,一名虹桥,朱阑跨岸,绿杨盈堤,酒帘掩映,为郡城胜游地。”《鼓吹词序》云:“在城西北二里,崇祯间形家设以锁水口者。朱阑数丈,远通两岸,彩虹卧波,丹蛟截水,不足以喻。
而荷香柳色,曲槛雕楹,鳞次环绕,绵亘十余里。春夏之交,繁弦急管,金勒画船,掩映出没于其间,诚一郡之旧观也。“文简《游记》云:”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竹木蓊郁,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溪塘,幽窈明瑟,颇尽四时之美,孥小艇循河西北行,林下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红桥原系板桥,桥桩四层,层各四桩,桥板六层,层各四板,南北跨保障湖水口,围以红栏,故名红桥,丙辰黄郎中履昴改建石桥,辛未后巡盐御史吉庆、普福、高恒相次重建。上建过桥亭,‘红’改作‘虹’。“
国初制府于公建虹桥书院,亦纪此桥之胜也。宗定九有《虹桥小景图》,卢雅雨有《虹桥揽胜图》,方耦堂有《虹桥春泛图》,明春岩有《虹桥待月图》,今皆不存。惟程令延《虹桥图》在《扬州名园记》中。
扬州为南北之冲,四方贤士大夫无不至此。予见闻所囿,未能遍记。有游迹数至而无专主之家,以虹桥为文酒聚会之地。谨述于此,以为湖山增色云。
梅文鼎,字定九,宣城人。通天文律算之学,所著书百余种,详见杭堇浦太史《道古堂集》中。尝游扬,和卓子任尔堪无题诗云:“廿四桥边载野航,六铢缥缈浣红妆。生儿应取桃花,鸾尾湘钩出短墙。新词吟罢倚云鬟,清婉争传士女班。红叶御沟成往事,重留诗话在人间。”尔堪,江都人,尝从李文襄公讨耿逆,为右军前锋,有桃花岭、常山、玉山、并压潮、源口诸险之战。六年以母老辞归,放情山水。尝于上巳日与孔东塘、吴[B16g]次、邓孝威、李艾山、黄仙裳、宗定九子发、查二瞻、蒋前民、闵宾连、王武、徵景州、歙州乔东湖、朱恭、朱西柯、张楷石、杨尔公、吴彤本、赵念昔、王孚嘉、楚士允、文闵义行红桥禊。
此在渔洋之前,东塘为主人。鹿墟诗云:“晴暖正逢禊日,泛舟难得使君闲。
庙堂有议还开海,宾客乘时且看山。随苑池塘青草外,杏花楼馆绿杨间。笙歌更逐轻鸥去,遍采芳兰水一湾。“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浙江秀水人。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归过扬州,安麓村赠以万金。著《经义考》,马秋玉为之刊于扬州。
阎若璩,字百诗,山西太原人,侨寓山阳。举博学鸿词不用,用力古学,著有《古文尚书疏证》、《四书释地》、《丧服翼注》、《博湖掌录》、《孟子生卒年月考》、《日知录补注》、《眷西堂集》、《毛朱诗说》、《校正困学纪闻》、《续朱子古文疑》、《宋刘李焘马端临王应麟四家逸事》。身后,子学林聚其未成之书为《潜邱札记》。数来扬州,有怀古诗。
朱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进士,官翰林,督学安徽、福建。以世不明六书,刻许氏《说文》以行于世。庚子在扬州,泛舟虹桥,于安定、梅花两书院中访绩学能文之士。身后刻有文集。
钱大昕,字晓征,号辛楣,一号竹汀,嘉定人。甲戌进士,官詹事。学无不通,谦以下士,尤好奖进后学。著有《潜研堂诗文集》、《廿二史考异》、《金石文字跋尾》、《三统历述》,精深纯粹,合惠、戴二家之学集为大成。弟大昭,字晦之,号可庐,邑诸生,著有《广疋疏义》、《诗古训》、《两汉书辩疑》、《后汉书补表》、《说文统释》。晦之子□□,亦精六书,著有《孟子疏义》。
王昶,字述庵,号兰泉,青浦人。进士,从大将军累建军功,以江西布政使司入为刑部侍郎,经学以郑康成为宗,自名其斋曰郑学斋。奖励后学,好扬人善。
著有《古今金石考》、诗文集若干卷。又类集所知识之诗古文词,订为《湖海诗传》、《湖海文传》二书。侍郎自未第及执政时,往来邗上最多。
沈初,字云椒,浙江平湖人,进士,现官总宪。工诗古文词,江南文士宗之。
总宪有《扬州筱园看芍药诗》云:“筱园北达蜀冈偏,婪尾今看夺众妍。环十亩花浓似绣,坐三间屋敞于船。暖风晴拂香尤酽,清露晨流色倍鲜。携得春光满归肪,自疑袖衫惹炉烟。”又有《平山堂僧房看芍药诗》云:“寂寞闲庭位置宜,不堪相谑静相依。可怜袅袅婷婷里。艳影偏侵坏色衣。佳种园林见者稀,山僧特为数芳菲。小红大白寻常有,珍重称名金带围。”所著有《兰雪堂集》。
袁枚,字子才,浙江钱塘人。幼有才名,举博学鸿词不用,成进士,入翰林,官江宁知县,有政声。罢官筑清凉山中随园,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新齐谐》诸书。年八十余,每逢平山堂梅花盛时,往来邗上,以诗求见者,如云集焉。
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一号西庄,太仓人。进士,官光禄寺卿。幼时才学横轶,雄于属文,敏而好学,勤于著述。有《尚书后案》、《十七史商榷》、《蛾术编》、《周礼军赋说》、《苔岑集》、《西庄始存稿》。吴中后学有所著述,无不以光禄一言以验是否。
金榜,字辅之,歙县人。壬辰状元,官修撰。幼与戴东原从事于江布衣慎修之门,得其《说礼》之旨,著《礼笺》二卷。徽之士翕然从之。
李汪度,字宝幢,浙江仁和人。工诗古文辞,以孝友世其家,官翰林学士,终养归里。甲辰间南巡时,迎銮扬州上方寺前童庄道旁,特邀异数。子,字古陶,进士,官翰林编修;庆曾,字愚公,举人,与兄同年,官教谕。
卢文召,字召弓,号抱经,浙江仁和人。进士,官翰林学士。为冯山公景之外孙,传外祖之所学,所校订有董子《繁露》、贾子《新书》、《白虎通》、《方言》、《西京杂记》、《释名》、《颜氏家训》、《独断》、《经典释文》、《孟子音义》、《封氏见闻记》、《三水小牍》、《荀子》、《韩诗外传》,皆称善本。所著有《仪礼新校》、《钟山札记》、《群经拾补》。来扬州主秦西岩观察家。
邵晋涵,字二云,余姚人。辛卯进士,开四库馆举用,官至詹事。所著《尔雅正义》,可补邢氏之陋略。又有《公羊传》、《孟子》等疏义,未行于世。家居时,甘泉令延修志书。二云以甘泉自雍正间始分,志书宜从此起,而未分县以前,皆入江都县。时有不合其议者,遂未果。
陆师,字麟度,归安人。以时文名家。官仪真令,公明廉能,邑人诵之。尝燕大僚于湖上,席终成四书文七篇,同僚惊以为神。死之后因家焉。其裔宁芝,少聪慧,为邑中名诸生。又戴润字雨峰,仪真生员,工诗,多平山堂游宴诗,传为绝唱。
张书勋,吴县人。丙戌状元。游扬州时,街市妇女,聚而观之,既见其面,一噱而散。张适晤李进士道南,问以故,李曰:“先生为戏剧中状元所累耳。”
张乃大笑。
钮玉,字匪石,元和人。业贾贩木棉,舟船车骡之间,必载经史以随,归则寂坐一室,著书终日,每负贩往来,必经邗上,留与邑中经学之士讲论数日乃去。
周大纶,字理夫,直隶天津人。官彰化县丞。台匪叛,执之,囚数日,骂贼而死。贼平,赠云骑尉。长子琦负骨归葬,至扬,琦卒,停柩湖上两月,为诗吊者甚多。理夫与牛太守翊祖为姻戚,十年前在扬屡为湖上之游,虬须赤面,予犹及见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