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画舫录


  张琴,字桐峰,江都人,文简高弟子。进士,授内阁中书。深明吏治,著有《淮黄交会开浚海口》诸议,及《漕运盐法》诸篇。工诗,有《涉园》、《耐庵》等集。

  宗元鼎,字定九,号梅岑,别号小香居士,兴化人。名世之孙,观之子。名世字良弼,居江都,万历己丑进士,任绍兴教授,行至梦笔桥,梦江淹授三笔曰:“俾尔三世享文名。”后官至工部主事,著《蒙史略》、《含香堂文集》。观字鹤问,副榜,以诗传。元鼎工诗,善才调集,与杨因之思本齐名。著有《芙蓉斋》、《新柳堂》等集。善画,似钱舜举。晚年隐于宜陵,构东原草堂,有古梅一株,名“宗郎梅”。有《冬日草堂洗燕巢诗》盛传于世。手艺草花数十种,每辰担花向虹桥坐卖,得钱沽酒,市人笑之,谓之“花颠”。自著《卖花老人传》。文简与之友,尝画虹桥小景寄之。文简诗云:“辛夷花照明寒食,一醉虹桥便六年。

  好景匆匆逐流水,江城几度沈郎钱。“又云:”红桥秋柳最多情,露叶萧条远恨生。好在东原旧居士,雨窗着意写芜城。“

  费密,字此度,成都人。少遭流寇,窜身西域,后溯汉江,下淮南,居江都野田庄。授徒卖文以自活。跛一足,以“大江流日夜,孤艇接残春”句见知于文简,称之为“跛道士”。晚年往苏州谒孙钟元,称弟子,辑有《宏道书圣门旧章》及自著诗文若干卷。子锡琮、锡璜,皆能文。

  丁宏诲,字景吕,江西南昌人。官获鹿知县,往赠文简诗有云:“风神欺玉树,逸兴问琼花。”后果遇于扬州。

  赵三骐,字乾符,号石渠,江西韩城人。官泰州同知。工诗。文简尝曰:“吾衙官屈、宋矣。”著有《似园集》。马之,字徕,直隶雄县人。为江都主簿,以诗文见知于文简。后补寿张簿。著《诗访》、《张秋志》。

  邹只谟,字订士,号程村,武进人。进士。天资颖异,过目靡所遗忘,上自经史子集,以及天文、宗教、百家之书,细及古今人爵里、姓氏、世次、年谱,无不委记。在扬州,文简与之撰《倚声集》,起万历,迄顺治,以继卓珂月、徐野君《词综》之后。著有《远志斋集》,并《丽农词》。

  许必,字天玉,号星斋,福建侯官举人。工诗。在扬州贫甚,文简有“许必送穷邗水上”句。著《梁园集》。

  顾樵,字樵水,吴江人。工画,尝写文简《平山堂诗》“摘星楼阁浮云里,一傍危栏坐楚江”句为之图,今已散佚。自杜浚至于顾樵,皆文简时往来者。后数十年,复以风雅之称,归诸卢抱孙转运。

  卢见曾,字抱孙,号雅雨山人,山东德州人。父道悦,字喜臣,号梦山,康熙辛丑进士,官知县,入祀乡贤,著有《公余漫草》、《清福堂遗稿》。公工诗文,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形貌矮瘦,时人谓之“矮卢”。辛卯举人,历官至两淮转运使。筑苏亭于使署,日与诗人相酬咏,一时文宴盛于江南。乾隆乙酉,扬州北郊建“拳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揽胜”、“冶春诗社”、“长堤春柳”、“荷浦薰风”、“碧玉交流”、“四桥烟雨”、“春台明月”、“白塔晴云”、“三过留踪”、“蜀冈晚照”、“万松叠翠”、“花屿双泉”、“双峰云栈”、“山亭野眺”、“临水红霞”、“绿稻香来”、“竹楼小市”、“平冈艳雪”二十景。丁丑禊虹桥,作七言律诗四首云:“绿油春水木兰舟,步步亭台邀逗留。十里画图新阆苑,二分明月旧扬州。空怜强酒还斟酌,莫倚能诗漫唱酬。昨日宸游新侍从,天章捧出殿东头。重来禊四经年,熟识虹桥顿改前。潴汊畅交零雨后,浮图高插绮云巅。雕栏曲曲生香雾,嫩柳纷纷拂画船。二十景中谁最胜,熙春台上月初圆。溪划双峰线栈通,山亭一眺尽河东。好来斗茗评泉水,会待围荷受野风。月度重栏香细细,烟环远郭影蒙蒙。莲歌渔唱舟横处,俨在明湖碧涨中。

  迤逦平冈艳雪明,竹楼小市卖花声。红桃水暖春偏好,绿稻香含秋最清。合有管弦频入夜,那教士女不空城。冶春旧调歌残后,独立诗坛试一更。“其时和禊韵者七千余人,编次得三百余卷。乙酉后,湖上复增”绿杨城郭“、”香海慈云“、”梅岭春深“、”水云胜概“四景。署中文宴,尝书之于牙牌,以为侑觞之具,谓之”牙牌二十四景“。后休致归里,有留别诗云:”力惫宜勤敢自怜,薄才久任受恩偏。齿加孙冕余三岁,归后欧公又九年。犬马有情仍恋主,参苓无效也凭天。养疴得请悬车日,五福谁云尚未全。祖道长筵舟满河,绿扬城郭动骊歌。重来节使经三考,归去舆人赋五纟它。绛帐唱酬通籍在,潘门交际纪群多。

  二分明月尊前判,半照离人返薜萝。平山回望更关愁,标胜家家醉墨留。十里林亭通画舫,一年箫鼓到深秋。每看绛雪迎朱旆,转似青山恋白头。为报先畴墓田在,人生未合死扬州。长河一曲绕柴门,荒径遥怜松菊存。从此风波消宦海,才知烟月足家园。榆社集牛歌好,伏腊筵开鹤发尊,痴愿无多应易遂,杖朝还有引年恩。“公两经转运,座中皆天下士,而贫而工诗者,无不折节下交。后赵云崧观察吊之,有诗云:”虹桥禊客题诗,传是扬州极盛时。胜会不常今视昔,我曹应又有人思“。其一时风雅,可想见矣。公子二,长谦,仕至武汉黄德道;次谟,十岁工诗,善擘窠书。孙四,荫浦、荫惠、荫恩、荫□,位皆通显。其时宾客,备记于左。

  戴震,字东原,休宁人。为汉儒之学,精于音均律算。少与江慎修游,得其底蕴。后来扬州,为公坐上客,惠栋、沈大成见之,目为奇人。游京师,秦大司寇蕙田延之纂《五体通考》。乾隆壬午,举于乡,奉诏重辑《永乐大典》。与邵晋涵、周永年、杨昌霖、余集同入馆分纂《四库全书》。戊戌,成进士,赐翰林院庶吉士,官至编修,殁于京师。著书满家,半皆未成之作,曲阜孔荭谷刻其遗书《考工图注》、《七经小记》、《屈原赋注》、《日编》、《水经注》、《水地记》、《声类表》、《孟子字义疏证》、《方言疏注》、《策算钩股割圜记》、《东原文集》。在馆所校之书,则为《水经注》、李如圭《仪礼集释文》。尝注《难经》、《伤寒论》、《金匮》诸书,亦未卒业。

  鲍皋,字步江,号海门,镇江丹徒人。幼以诗见知尹鹾使,极称赏之。举博学鸿词,辞疾不就。公延之署中,著《海门集》。子之钟,字雅堂,进士,官体部郎中。

  惠栋,字定宇,号松,苏州元和人。砚溪先生之孙,半农先生之子,以孝闻于乡。博通今古,与陈祖范、顾栋高同举经学。公重其品,延之为校《乾凿度》、《高氏战国策》、《郑氏易》、《郑司农集》、《尚书大传》、《李氏易传》、《匡谬正俗》、《封氏见闻记》、《唐摭言》、《文昌杂录》、《北梦琐言》、《感旧集》,辑《山左诗抄》诸书。著有《周易述》、《易汉学》、《易例》、《易微言》、《九经古义》、《古文尚书考》、《明堂大道录说》、《山海经训纂》、《后汉书训纂》、《精华录训纂》、《红豆山房古文集》。大江南北为惠氏之学者,皆称之曰“红豆三先生”。

  汪舟次方伯、马秋玉主政两家,多藏书,公每借观,因题其所寓楼为“借书楼”。赠方伯孙祓江诗云:“弓衣织遍海东头,博奥曾闻贯九邱。犹喜遗编仍藻绣,更番频到借书楼。”赠秋玉诗云:“玲珑山馆辟疆俦,邱索搜罗苦未休。数卷论衡藏秘笈,多君慷慨借荆州。”

  吴玉,字山夫,淮安山阳人。精于小学,为公幕友。后入京师,秦尚书聘之修《五体通考》,著有《别雅》五卷、《金石存》若干卷。

  严长明,字东友,召试中书,官侍读。著有《归求草堂诗文全集》及杂著二十六种。子观,著有《元和补志》六卷。

  朱稻孙,字稼翁,嘉兴秀水人。彝尊孙。举博学鸿词,书法得唐人墓铭逸趣,有诗集行于世。

  汪棣,字к怀,号对琴,又号碧溪,仪征廪生。为国子博士,官至刑部员外郎。工诗文,与公为诗友,虹桥之会,凡业鹾者不得与,唯对琴与之。多蓄异书,性好宾客,樽酒不空,一时名下士如戴东原、惠定宇、沈学子、王兰泉、钱辛楣、王西庄、吴竹屿、赵损之、钱箨石、谢金圃诸公,往来邗上,为文酒之会。子晋藩、掌庭,皆名诸生。

  易谐,字松滋,歙县人,居扬州。工诗。筑抱山堂以延四方名士,与公为诗友。抱山者,取孟郊“好诗恒抱山”句也。中年家贫,与东野同其遇,著“抱山堂诗选”。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人。进士,官知县。宰范时,有富家欲逐一贫婿,以千金为宰寿。燮收其女为义女,复潜蓄其婿在署中,及女入拜见,燮出金合卺,令其挽车同归,时称盛德。后以报灾事忤大吏,罢归乡里。尝作一大布囊,凡钱帛食物,皆置于内,随取随用,或遇故人子弟及同里贫善之家,则倾与之。

  往来扬州,有“二十年前旧板桥”印章。与公唱和甚多,著有《板桥诗词钞》及《家书》、《小唱》。工画竹,以八分书与楷书相杂,自成一派,今山东潍县人多效其体。

  李{艹勉},字啸村,安徽人。能诗画,公之高足也。尝为公作《虹桥揽胜图》。

  张宗苍,字默存,一字墨岑,号篁村,苏州吴县人。画山水出黄尊古之门,以淮北盐官为公僚属,与之定友。乾隆十六年南巡,进画册,命入京只候内廷,授户问主事。

  王又朴,字从先,号介山,直隶天津人。为河工县丞,以诗学受知于公,为诗友,著有《大学古木》。

  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别号南阜老人,又自称老阜,胶州人。举孝友端方,为歙县丞,公荐为泰州分司。工诗画,善书法,称三绝。后与公同被逮,抗辞不屈,事因以得白。病Φ,右臂不仁,作书用左手,号尚左生,又号丁巳残人。

  爱砚,著《砚史》。自为圹铭曰:“知其生何必知死,见其首何必见尾,嗟尔!

  死生类如此。“后穷饿死,公哭之诗云:”乞米鸿归笺正裁,俄闻诀去岂胜哀。

  巫咸不为刘ナ下,县宰谁迎杜甫来。落落清华兰社尽,堂堂著作玉樽开。年来衰老愁伤逝,况是凋零仅剩才。最风流处却如痴,颠米迂倪未是奇。再散千金仍托钵,已输一臂尚临池。殷生潇洒谈元日,戴椽昂藏对簿词。见说淮南传故事,遗文争患少人知。“

  祝应瑞,字荔庭,镇江丹徒人。为茫稻河闸官。工诗,著有《见山楼集》,告休后始知之。作诗题其《老渔图》云:“披图重认旧同官,白眼名流谢过难。

  烟月一竿纶在手,而今真作老渔看。“

  张辂,字朴存,江都布衣。少简静,不修边幅,孤直自喜,有雄才伟略,善草书。丧妻不再娶,购一美人画悬帐中,衾影相对。不自炊,寄食乡党中,虽一面之识,造其庐饮啖自若。工诗,年六十作《落花诗》,江外女子见之而死。时公禊诗和者殆遍,惟惠栋不与,辂不和韵,并称于时。辂名由是大起。辂善奕,其友戒之曰:“与转运奕,须胜其一,负其二。”辂许之。及入,四局皆胜,座客为之色变。

  焦五斗,镇江丹徒人,孝然裔孙。尝作《焦山志》,忽失去,其子复得之于郡城骨董铺中。公由是修《金焦二山志》。

  吴均,字梅查,歙县人。工诗,构别墅名青棠观,与扬州二马相唱和。公数招之为诗牌之会。

  沈廷芳,字椒园。

  梁,字文山,亳州人。壬午副榜。馆于公署。书法润泽,骨肉均匀,尺五楼、延山亭额,其手迹也。

  钱载,字坤一,号箨石,浙江嘉兴人。工画兰竹,以诗文见知于虞山相国。

  举经学及博学鸿词科不售。乾隆壬申,成进士,授编修,历官至工部侍郎。著《箨石斋集》。与公友善,居使署一年,多唱和。

  陈大可,字余庭,浙江绍兴人。工篆隶,二十四景榜联多出其手。

  周榘,字幔亭,江宁人。工诗,善八分书,以《松影入窗无》句受知于公,折节造庐,书“德馨堂”额赠之。招来扬州,有《寿高御史生辰诗》,脍炙一时。

  胡裘钅享,字西,浙江山阴人。工诗。贫甚,上诗于公云:“驹隙奔驰又岁阑,萧萧身世托江干。布金地暖回春易,列戟门高载拜难。庾信赋成悲老大,孟郊诗在惜孤寒。自怜七字寒无力,封上梅花阁下看。”公极赏之,遂订交焉。

  金兆燕,字钟樾,号棕亭,全椒人。父榘,字斋,工诗,有《泰然斋集》。

  兆燕幼称神童,与张南华詹事齐名。工诗词,尤精元人散曲,公延之使署十年,凡园亭集联及大戏词曲,皆出其手,中年以举人为扬州校官,后成进士,选博士,入京供职。三年归扬州,遂馆于康山草堂。著有《赠云轩诗文集》。子台骏,字条村,名诸生。孙,字退谷,十二称神童,十五为附生,十六为廪膳生,十七而死。自榘至现,称为“金氏四才子”。

  宋若水,字远仲,号兰石,一号澹泉;弟森桂,字树芳,号立堂,泾县人,兄弟以诗齐名。公延之掌两淮国课。著有《熏篪集》、《西峰唱和小草》。立堂耽吟,老而弗辍。自订诗集数百卷。

  张永贵,字静远,号乐斋,广宁人。举于乡,官淮北监制同知。工诗,公与之多唱和。

  倪炳,字赤文,善鬻古书,列肆天宁街,额曰“带经堂”。为公刻《雅雨》十种。

  文山为静慧寺僧,书学退翁。受知于公,为书苏亭额,公子谟十岁师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