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录

  计开
  一各衙门示文。向俱用木板或席片裱糊悬挂。不得浮贴墙上。以致随处堕落。
  一各店铺及命相星卜之类。招纸多粘于沟渠圊厕之处。货物果正。艺术果精何待招徕。嗣后概不许遍贴招纸。其医生住址。寻人招贴。及善堂催葬传单。不在此例。
  一售卖种子壮阳堕胎各种淫邪丹药招贴。及茶馆说书唱书戏法像声杂耍包摇大会各色招纸。并江湖方技之流托名报恩扬名等单。俱经饬禁。嗣后再有粘贴一经察出着落地保交出本人照例严办。
  一破布头店。城内齐门街。护龙街城外山塘街。马铺桥等处。皆布头店聚集之所。专收碗船餹担。及伪惜字担残书旧簿字纸由粮船夹带至山东直隶等处。又有客贩到苏。贩运各省。造作回残纸张。或作花炮等项。迭奉 抚宪道宪前府及本升府各出示严禁。嗣后如再不遵谕禁仍敢屯积销售者。定即按户严提从重惩治。
  一拾荒担内。检拾纸片。不论有字无字。俱卖与纸作坊。伪惜字担担上假挂文昌宫魁星阁惜字会牌子。凡收回字纸逐类检出旧书账簿卖与破布头店。白料飞花卖与回残作。桑皮纸卖与脚篮漆匠店假洋扇店破文章卖与赁小说店裱夹里黄筒纸卖与匠作打纸筋。仅剩零碎红杂色纸。不能回残者。卖与惜字会焚化。否则竟供炊爨之用。经前府示禁并传谕各会真字纸担。如遇伪担实时扭送各地方官惩治在案。嗣后如再有以伪乱真者。仍前办理
  一纸作坊广收残书账簿字纸。堆贮缸中。用水泡烂。用足践踏。作为还魂纸。苏郡北寺后。沙河荡。退居里。承天寺前桃花坞双塔寺前。四摆渡。各处皆有作坊。其始但收纸店书坊切下纸脚。浸烂回造。其后并收伪惜字担上。白料有字纸名曰飞花。一并回造。入缸时。必加人溺及秽浊之物。字迹乃化。自后各纸作坊不许收买字纸飞花等造作还魂纸一经查出。定将器具销毁房屋入官充赏。
  一齐门外。钱万里桥。纸行家将黄筒纸七都纸。原来纸捆边上印记刨去。重印此地印记其刨下字屑。每年有一千余担之多。各纸行栈房管事俱卖与匠作打纸筋。从前纸行。曾会议刊碑建炉焚化。现今废弛已久究属何故。着各纸行迅加整顿仍旧焚化。毌任散弃。
  一店铺包货纸张。印记招牌字号最易秽污者。莫如香粉肥皂。一经用尽。鲜不弃掷。如零卖糕点茶叶。建烟水烟潮烟杭烟之类。亦必加印牌号往往代作粗纸。陷于厕内。嗣后各铺户包货纸张。概不许印用字号招牌。各自改镌花样图记。葢印纸包以志辨别。至纸店香蜡店所卖粗细纸如雨横葢有字号者务先翦去字迹。再行发卖。
  一槽坊酱园茶馆浴堂以及各色行铺。每书大字于墙。日久粉苏。堕落沟渠。更有墙角恐人小便。或写粉字。或贴纸条尤属污秽嗣后墙上不许写字亦不准粘贴字条。各行铺一概悬挂木牌。以免字迹剥落。多遭污秽。临河无街道者。不在此例。即街头遗弃残缺磁器之有字迹者。亦应随手检起。送入河心。
  一鞋帮内每有店号字迹图记。穿用之人。脚底践踏。尤为不安。嗣后各鞋铺。务将号码等类。俱印于小方布上。或印于小皮纸上。粘贴鞋帮之内。卖时随手揭去。放入字篓。
  一刻字店刷印书文字帖。每将字迹模糊无用者。或以之擦手抹桌。或以之里物糊窗。嗣后各等宜一体敬惜。
  一门首联贴。及报条等项。遇有剥落。或须更换。如用刀帚刮洗。务将残碎字迹。检入字篓。切勿随手弃掷。
  一纸篓所值无多字局散给难周。嗣后各铺户居民。一家各置一篓。留为已用。十家公设一篓悬于门首。使行路之人。遇有字纸即可检入。收字纸者。亦便沿户广收。
  以上各条。地保只准传谕不准讹索。如查有讹索情弊。从重冶罪。道光二十年三月示也。
  赵恭毅公申乔为秀才欲举惜字会每月朔望摄敝衣冠向各家门首揖礼人感其诚踊跃从事公后为巡抚子熊诏大魁天下至今科第不绝皆公之遗泽也

  △惜字拯急会广劝法

  惜字曷为曰拯急也。葢言乎其势之不可稍缓也。夫人当安常处顺。太平无事。何等闲适。一遇有急或溺于水。或焚于火。此□待救之情若何廹切。人非甚不仁未有不狂奔尽气急往救援者也。字纸而藏字篓。犹人之安常处顺也一遇遗弃道途。混入垃圾。甚至杂入粪秽。犹人之溺于水焚于火也。种种践踏。目不忍见。士大夫性多好洁。每不肯从此等处加意掇拾。而工人挑担者。又以其龌龊且不成斤两。亦不暇拾。以故零星字纸一入秽途。大都为乡民扒取垃圾者。杂入秽中。并为粪壅。兴言及此。可胜痛念。欲遍拾则势恐难周。责工人则事有难托辗转思维。窃得一简要劝行之法。惟有心者采择焉。
  子尝路遇乡民扒垃圾者必检其箩担。往往有字纸杂入其中。乡人有知有不知。稍为劝谕。类多感动。又一日至若辈屯聚堆积之所。见有垃圾数十堆。偶为寻视。即得字纸十余张。大都污秽不堪。乃即择其中之年幼者。嘱其翻倒扒转。许以酒钱。其人即为力扒。连扒数堆。即得字纸百余张。大为惊恻。遂即于是晚候其人齐集时。为之反复开导。劝其留心惜字。予并为现身说法。以为我亦生长农家。幼年亦与诸兄同业。不过勤于惜字得有今日。其人率皆点首。讲毕。即与作揖致敬。每人给面筹一枝。以资鼓舞。约七十余人。俱欣然应允而去。所费不过千余文。而可以劝化数十人。其为权巧真无可比。并此法极可推广。愿四方君子。各处集同志共仿行之。 盖劝化后。乡人归去必传作一时佳话一传十十传百。父教子。兄教弟。感化尤当倍速。足开无穷劝惜法门。

  △花样代字说

  原夫书契者。先圣藉以纪事。人一日无字。即一日昏蒙。可抛弃而不惜乎。吾常惜子章程。前人可谓竭其诚敬矣。虽然、犹有未、尽焉。即如各店铺中。皆于纸上刊刻字号图记。或包里货物。或封贴瓶瓮。一入贩夫竖子之手。用以揩拭污秽者有之。用以引火包物者有之。甚至抛弃泥涂。飘落沟厕。字纸之狼藉。可胜计哉。爰造花样数则。听各铺拣择。如欲用红旗报捷。即以红旗为记。而代字样焉。客有见而难之者。曰、子以花样代字。法固然矣。盍审其便与否。而为经营者一熟筹乎。予曰唯唯。客请尽言。予详晰之。客曰花样止五六十则。若此处用海棠为记。彼处亦用海棠为记。得毋虑其雷同。难以分别乎。予曰、花样不比字样。字样一字止此数笔。不能增减。花样虽一。而枝叶之疏蜜不同。花朵之向背各异。即画人物亦然。则一花样。虽用至十余处。自可暗自分别。况花样甚多。更可自出心裁。其变化岂有穷尽。是花样胜于字样。故近日有以和合及刘海等样为记者。则花样之便于通用可知也。客曰、花样自巳纵能分别。恐买主无由认识。主顾或从此减少。经营者能不受累乎。予曰、不然。各铺俱有招牌悬挂。买主必先信其货之真正。方肯进店。况舆论至公。耳目甚近。岂区区于包里上刊刻字号。遂能招之使来乎。则买者必不凭其纸上之空谈。以决去取可知也。客曰、近者巳矣。远省啇贩。必以店号为凭。今改花样。将何以使四远驰名者。生理仍归茂盛乎。予曰、客虑至此。可谓详且尽矣。然不有发票为凭乎。包纸及瓶瓮上。即不用字。其发票上自可详载店号居处也。况四远驰名者。每多冐其店号。他省岂不洞悉其弊。而必恃此以取信乎。即使以此为信。发票岂反不足凭乎。且用花样即可兼刻于发票上。以为暗号对核。如是远客亦必将辨其花样以为凭矣。既积功德。又免假冐。其生意不更茂盛乎。予于六七年前。见香铺及烟铺。其包纸俱用字号。近日皆改用花样。贸易未见其有不便。而生理未尝不茂盛也。岂香铺及烟铺可用花样。而他铺独不可仿用乎。客休矣。其毋以此为虑。客又曰、花样信可用矣。其如世之惮于更改何。予曰、此诚非予之所能知也。虽然、字纸人人所宜敬惜。各铺于包货纸上。本可不用字号。其必欲用者。不过恃此为记认耳。今既有花样可代。刊换一版。所费无几。积德甚大。亦何惮而不为哉。唯愿乐善君子。巳用花样者。切勿更用字样。尚用字样者。皆即改用花样。久久无浪费之字纸。于以销戾气而致休祥。岂不美哉。敢竭愚诚。以资采择。绘图于左。幸各施行。时
  咸丰伍年岁在乙卯季夏之月树德斋散花主人谨跋于雨粟轩上二图系招牌上样式。如欲用此二样。即照此彩画悬挂。或刻于发票上。写明以红旗为记。或海棠为记。俱可详载店号。及开张何处等语。以便对核。至于包里纸上。及封贴于瓶瓮者。止凖用中心花样。不可用字。其方圆大小。临时斟酌。因花样烦多。不克尽绘。画此二则仿用。余可类推。[见图]

  △用花样编号法

  予见各变蛋铺。每以千字文编号。贴于瓮上。后日多落泥涂。兹造花样四十八号。并联作四字句。瓮上既可按花编号。簿上即可按名登记。更可读熟。遇某花样。即知第几号。 假如梅字。系第一号。瓮上刻梅花。账簿上即书梅字第一号。又如松字第十五号。系瓮上刻松树。账簿上即书松字第十五号。此法他铺亦可仿用。况此下花样。即不用编号。亦可拣取刻于帽领各物。以为区别。

  △花样(计六十则)

  红旗报捷【以红旗为记】   四海升平【以海棠为记】   呈祥献瑞【以吉祥花为记】
  龙马负图【以龙马为记】   三阳开泰【以三羊为记】   五福来朝【以五蝠为记】
  葵心向日【以葵花为记】   丹凤朝阳【以凤凰为记】   封侯挂印【以金印为记】
  一品当朝【以天官为记】   平升三级【以宝瓶为记】   进宝招财【以金盆为托】
  玉堂富贵【以牡丹为记】   禄马同居【以鹿马为记】   杏林春宴【以杏花为记】
  太师少师【以狮子为记】   一团和气【以和合为记】   双龙戏珠【以双龙为记】
  金钱满树【以钱树为记】   瑞草灵芝【以芝草为记】   仙童献宝【以刘海为记】
  王母赠桃【以仙桃为记】   鸳鸯比翼【以鸳鸯为记】   棣萼连辉【以棣花为记】
  泥金报捷【以金书为记】   独占鳌头【以金鳌为记】   三元及第【以香椽为记】
  黄甲传胪【以芦花为记】   骅骝开道【以骏马为记】   鱼跃龙门【以金鱼为记】
  榴开百子【以石榴为记】   鹤献蟠桃【以仙鹤为记】   芙蓉接桂【以芙蓉为记】
  金玉连环【以玉环为记】   鸾飞凤舞【以鸾凤为记】   金鸭焚香【以金炉为记】
  和合如意【以和合为记】   着手成春【以佛手为记】   鹿鹿顺利【以双鹿为记】
  竹报平安【以绿竹为记】   双鱼吉庆【以双鱼为记】   四季发财【以月季花为记】
  十全富贵【以古钱为记】   五子夺魁【以金魁为记】   渔翁得利【以渔翁为记】
  日进斗金【以金斗为记】   军书宝剑【以宝剑为记】   桂子兰孙【以兰桂为记】
  吉祥如意【以如意为记】   指日高升【以连升为记】   麒麟送子【以麒麟为记】
  松栢同春【以松栢为记】   羣芳领袖【以梅花为记】   王者之馨【以兰花为记】
  橘中仙着【以棋橘为记】   偃武修文【以桃牛为记】   升平有象【以金象为记】
  天下文明【以孔雀为记】   普天同庆【以铜磬为记】   鹤寿松龄【以松鹤为记】
  梅兰竹菊瓜蝶珠榴[见图]
  柳桥莲塔葵扇松球[见图]
  琴棋书画鸡犬羊牛[见图]
  龙虎狮象蝠鹿蜂猴[见图]
  蒜盘钵锉月戟鱼钩[见图]
  笔镜荔杮钱日银楼[见图]
  以上畧画花样便于仿用其大小生发听人随意画刻印用可也
  干元亨利贞大号 双放 三号[见图]
  上五字以此五花样代之
  帽上欲用大号等字以此花样代之
  前论花样代字详矣而凡所当用处尚未开载兹列于左
  一变蛋铺鞋袜□肚铺香铺烟铺浴堂既用花样切勿更改
  一药铺除丸药方外勿用字包里药材及花露瓶上
  一糟坊勿用字封贴辣椒瓶上
  一纸铺整捆草纸切勿在两旁面页上印用店号戳记
  一花篦铺勿于篦上刻字及花匣粉包上刻店号
  一茶叶铺勿于包纸上刻茶名店号
  一南北杂货铺勿于瓶瓮蒲包粗纸上写字及封贴店号
  一绸缎铺将有字机头剪下送入字篓勿于纸包上刻字号
  一领帽铺勿于领帽及包纸上印店号字样
  一绒线色布铺勿于包纸上刻店号
  一铜钮作包纸勿刻字号
  一伞铺勿于伞上印刻字号
  一桐油铺勿将字样封贴篓上
  一女工勿以书夹绒线愿好善者刷花样夹簿送换、【以上俱宜用花样】
  右开载宜用花样处详矣而更有字与花样俱可不用者再列于左
  一典铺既不用废账蒨簿包封手饰并将木牌小票留下宜永远勿更
  一茶食铺除糕上印字外切勿于包纸上刻店号成说字样
  一估衣局于衣裳卖出时即将衣上店号价码纸条付篓
  一印衣店勿于帐衔手巾上印诗句
  一笔店扇店勿于笔扇上镂字
  一钱庄勿用字包里银洋
  一官私窑户勿于瓶罇盘碗砖瓦上写诗句年号福寿字样
  一纸坊切勿用字纸入槽造还魂纸
  一枕衣套袋孩裤兜肚切勿挑线作长命富贵等字父兄宜禁
  一洋烟铺切勿于包纸上刻古文诗篇
  一医士务自携小枕勿将书籍垫手
  一医卜星相及公门书役勿将招贴告示粘贴湫隘厕墙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