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张省躬
《酉阳杂俎》:枝江县令张汀子省躬。汀亡,因住枝江,太和八年感梦而卒。《文苑英华》(五百十六)有张省躬《对祭星判》。
沈庠
《元和姓纂》(四十七寝):武功尉浩源生庠,监察御史,吴兴武康县人。《定命录》:杜华尝见陈留僧法晃,云:‘开封县令沈庠合改畿令,十五月作御史中丞。’冯七云:‘沈君不窬十日。’经数日,沈公以病告:‘苦头痛,忍不堪。’数日而卒。(《太平广记》一百四十七。)
冯损(又右侧侍御兼殿中。)
赵克忠(又右侧侍御兼殿中。)
韦儇(见郎官封中补。)
《新书外戚传》:杨国忠当国,常领剑南召募使,造戍泸南。岁遣宋昱、郑昂、韦儇以御史迫促,郡县召募。
韦之□
李舒(见郎官祠中,又右侧侍御兼殿中。)
史□
祁顺之(见郎官左外。)
杜敏
《金石录》(目录七)第一千三百六十八《唐蕲州刺史杜敏生祠颂》。(泪粲撰,史惟则八分书,乾元三年五月。《宝刻类编》三同。) 陇州开元寺有开元二十七年杜敏《经幢序》称国子进士。
李□
张(见郎官仓外,又右侧侍御兼殿中,又阴额知杂。)《会要》(五十九):天宝二年六月,殿中侍御史张充太府出纳使。《旧酷吏吉温传》:御史卢弦先与张同台,情旨素厚。
杨□
○碑右侧题名
◎侍御史兼殿中
郑(见郎官金中。)
崔芄(庚午岁。 见郎官吏中。)
唐技(见郎官左中补。)
陈会
《云溪友议》(七):少师李固言相公在成都宾馆,则陈会端公皆远从,可谓莲幕之盛。平曾每与诸公评论,则言笑弥日。 《北梦琐言》(三):蜀之士子,莫不酤酒,慕相如涤器之风也。陈会郎中家以当墟为业,为不扫街,官吏殴之。其母甚贤,勉以修进,不许归乡,以成名为期。每岁饣侯粮、纸笔、衣服、仆马,皆自成都赍至。郎中业八韵,唯《螳螂赋》大行。太和元年及第,李相固言览报状,处分厢界,收下酒旆,阖其户,家人犹拒之。逡巡贺登第,乃圣善奖训之力也。后为白中令子壻,西川副使,连典彭汉两郡而终。《文苑英华》(八百六十八)陈会《彭州九陇县再建龙兴寺碑》:予剖符是郡,星欲二周。当在大中复寺之时。
李玄(见郎官户外。)
崔嘏《授萧邺李玄监察御史制》:敕。御史府居朝廷之中,杰出他署,盖以圭表百吏,纠绳四方。故选其属者,必在坚明劲峭,临事而不挠,不独取谨厚温文修整之度而已。尔等皆以词华升于俊秀,从事贤侯之府,驰声馆阁之中,筹画居多,操持甚固,是宜持此霜筒,峻其风标。使避马之谣,不独美于桓典;埋轮之志,无所愧于张纲。勉服宠荣,无忘职业。可依前件。(《文苑英华》三百九十五。)
张萱(见郎官金中,又见下。)
刘芬(见阴左棱,又见下。)
杨钊(见阴下层,又见下,又阴额知杂。)
《旧食货志》:开元二十五年,以殿中侍御史为水陆运使。《国忠传》:天宝初,擢授监察御史,骤迁检校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 《杨慎矜传》:天宝六载十一月,诏侍御史杨钊等同鞫慎矜狱。 《会要》(八十七):天宝四载八月,杨钊除殿中侍御史,充水陆转运使。
胡曼倩(见右棱。)
李彦允(见左侧,又见下。)
李彦超(见右棱。)
王维(见阴下层,又右棱,又阴左棱。)
柳奕
《旧礼仪志》(四):天宝十载正月,遣太子中允柳奕祭西海广润王。(《大唐郊祀录》同。)
李抗(见左侧,又见下。)
崔伦(见郎官吏外,又见下。)
贺遂回
李宓
《旧玄宗纪》:天宝十三载六月,侍御史、剑南留后李宓率兵击云南蛮于西洱河,粮尽军旋,马足陷桥,为合罗凤所擒,举军皆没。 《南诏蛮传》:天宝十二载,剑南节度使杨国忠奏徵天下兵,俾留后、侍御史李宓将十余万,辇饷者在外,涉海瘴死者相属于路,天下苦之。宓复败于太和城北,死者十八九。《旧杨国忠传》:天宝十载,杨国忠又使司马李宓率师七万,再讨南蛮。渡泸水,为蛮所诱,至和城,不战而败,宓死于阵。国忠又隐其败,以捷书上闻。自鲜于仲通、李宓再举讨蛮,徵发皆中国利兵,然土风不便,沮洳之所陷,瘴疫之所伤,馈饷之所乏,物故者十八九。凡举二十万众,弃之死地,只轮不还,人衔冤毒,无敢言者。
卢霸(见郎官封中补。)
崔审文
赵蕃
《旧李德裕传》:会昌三年二月,上令德裕草制处分回纥事,赵蕃奏黠戛斯攻安西北庭都护府。不言何官。 《唐摭言》:为等第,后久方及第,十三年有赵蕃。 李德裕有《与回纥扼斯可汗书》,称令太仆卿兼御史中丞赵蕃持节充使。
崔冲(见阴右棱,又左侧。)
吴□之(见郎官主外,疑是豸之。)
《旧韦陟传》:天宝十二载,杨国忠引河东人吴豸之谓曰:‘子能使人告韦陟,吾以子为御史。’豸之曰:‘能。’乃告陟与御史中丞吉温结托,欲谋陷朝廷。 《旧吉温传》:天宝十三载冬,杨国忠讽评事吴豸之,使乡人告韦陟馈吉温及权贵。
姚闲
贾彦璋(见阴下层。)
穆庭斐
卢铉(见祠中补。)
《旧杨慎矜传》:天宝六载十一月,诏殿中侍御史卢铉等鞫慎矜狱。 《新王钅共传》:卢铉者,本以御史事韦坚为判官。又为王钅共闲判官,后众疾其反覆,贬庐江长史,卒。 《旧吉温传》:吉温按杨慎矜,侍御史卢铉同其事。铉初为御史,作韦坚判官。又为王钅共闲判官,贬庐江长史,卒。
罗文信(见阴右棱。)
李乔年(见侍御。)
王
张晓(见监察。)
崔伦(重见。)
李抗(重见。)
蔡九皋(见阴下层,无考。)
蒋冽(见阴右棱。)
张光奇(见侍御。)
赵辉庭(见监察,无考。)
贺遂回
赵良器(见郎官仓外,又见下。)
源少良(见阴下层。)
王钅共(见左侧,又见下,又阴额知杂。)
《新杨慎矜传》:钅共为侍御史,由慎矜所引。 《旧传》:王钅共入台时,慎矜为台端,亦有推引。
卢执颜(见阴下层,又阴额知杂。)
郑审(见阴右棱。)
《会要》(八十六):开元二十八年正月十三日,令两京道路并种果树,令殿中侍御史郑审充使。 《大唐传载》:郑公审开元中为殿中侍御史、充馆驿使,令每传舍立辰堠,自公始也。
杨恂(见郎官左中。)
阳润(见殿中。)
姚子彦(见殿中。)
邬元昌(见监察,又见下。钺案:《全文》有部《邬府君墓志铭》,文称唐故侍御史某之次孙,文虽不名,当是元昌也。文又称,长子颂,远北自维扬旋于海昌,则元昌当是海昌里人也。)
李光辅
王佶(见阴右棱,又见下。)
苏震(又见下。)
《元和姓纂》(十一模):虞部郎中、国子司业苏冰生震,吏部侍郎、河南尹。 《新苏诜传》:诜子震,以荫补千牛,累迁殿中侍御史、长安令。 王玙(见殿中,又阴下层。)《新传》:开元末,擢太常博士、侍御史,为祠祭使。(《英华》贾至有《授王玙祠部郎中并侍御史制》。)
任淳
王光大(见郎官勋中补,又见下。)
司马垂(见郎官户外,又见下。)
罗希奭(见阴下层。)
姜超□
蒋演(见阴右棱。)
吕指南(见左侧。)
郑章(见左侧。)
郑炅之(见郎官吏外。)
邵琼之(见监察。)
吴(见郎官金外。)
杜孝友
《新表》:濮阳杜氏玄宗相暹子孝友,殿中监。 《旧杜暹传》:开元二十
八年,杜暹卒,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子孝友遵素约,皆拒而不受。又博士裴■执议暹谥,请依旧为贞肃。孝友又诣阙陈诉上闻,更令所司详定,竟谥曰贞孝。(《新传》略同。)
曾崇颖(见左侧。)
崔□
王兴
杨日休(见阴下层。)
黄□
□□
韩赏(见阴下层,又右棱。)
杨钊(重见,又阴额知杂。)
平冽
《旧杨慎矜传》:天宝六载十一月,监察御史平冽赍敕至大理寺,赐杨慎余死。《安禄山传》:平冽等在幕下,庆绪以平冽为宰相。(钺案:《杜诗石研诗》原注,平侍御者,即此人。) 《石刻》颜真卿《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真卿去岁拜此郡,属殿中侍御史平公冽以河北采访使、东平王判官巡按押至。(天宝十三载。山东陵县。)
郑钦说(见左棱。)
苏震(重见。)
独孤问俗
《旧安禄山传》:天宝中,禄山兼领三道节度,引独孤问俗在幕下。《嘉话录》:赵是姚旷女婿,姚与独孤问俗善,因托之,得湖南判官,累奏官至监察。萧相复代问俗为潭州,又留为判官,至侍御史。(《广记》一百五十二。)
刘汇
《旧肃宗纪》:至德二载正月甲寅,以永王传刘汇为丹阳太守兼防御使。《旧子玄传》:子给事中、尚书右丞、左散骑常侍、荆南长沙节度,有集三卷。《刘滋传》:大历中,官左散骑常侍。 《旧盛王琦传》:天宝十五载六月,玄宗幸蜀,路除盛王广陵大都督,仍领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等路,以前江陵大都督府长史刘汇为副。
员锡
《元和姓纂》(二十文):员太乙生锡,越州刺史,临汾人。 《旧书韦元甫传》:采访使韦陟奏韦元辅充支使,与判官员锡齐名。锡详于讯覆,陟推诚待之,时谓之员推。 《旧吉温传》:天宝十三载冬,温判官员锡贬新兴尉。《罗希奭传》:天宝十四载,以员锡等流贬,皆于始安,太守罗希奭或令假摄。诏决杖,遣司直宇文审往监之。 《新韦陟传》:陟为河南采访使,以判官员锡善讯覆,时号员推,陟倚任之。 《广异记》:开元中,开十八里河,有五色蛰龙,御史员锡拔其一须。 《唐会稽太守题名记》:员锡自职方郎中授充观察团练使,不之任。(《会稽掇英总集》十八。)
王端(又见下。)
权德舆《唐故尚书工部员外郎赠礼部尚书王公神道碑铭》:公讳端,字某,太原人。举进士,宏词连中甲科,授崇文馆校书郎,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工部员外郎。(《权载之文集》十七。) 又《唐故尚书工部员外郎赠礼部尚书王公改葬墓志铭》:天宝十年,拜监察御史。十三年,转殿中侍御史。俄以本官内供奉赞东京畿采访之重。十四年,迁工部员外郎。(又二十四。) 《石刻大唐易州铁像碑颂》:崇文馆校书郎王端撰。(开元二十七年。直隶易州。)《新王绍传》:父端,第进士,有名天宝间,与柳芳、陆据、殷寅友善,终工部员外郎。 李绛《兵部尚书王绍神道碑》:父端,工部员外郎。及公贵,累赠礼部尚书。(《文苑英华》八百九十七。)
□□
赵克忠(见佐侧。)
李彦□
沈震(见左棱。)
源洧(见郎官吏中,又见下。)
杨(见左侧,又见下。)
□□
□□
李晔(见左侧。)
李舒(见左侧。)
张□
冯损(见左侧。)
蔡希周(见左棱。)
韦□□
□□□
李抗(又见下。)
司马垂(重见。)
侍御史【杨慎矜(见左棱,阴右棱,左侧侍御兼殿中,又阴额知杂。)
穆庭斐
王光大(重见。)
□□□
李彦允(重见。)
张萱(重见。)
赵良器(重见。)
王钅共(见左侧,又见上,又阴额知杂。)
郎元昌(重见。)
黄麟(见左侧。)
刘芬(重见。)
崔浩(见郎官封中。)
王佶(重见。)
许远(见左棱,又见下。)
李遇(见左侧。)
许远(重见。)
宋
杨(重见。)
源洧(重见。)
李彦允(重见。)
□□□
裴周南
《新表》:中眷裴氏皎然子周南,监察御史。 《旧高仙芝传》:天宝九载,河西节度使安思顺被代,讽群胡割耳面请留,监察御史裴周南奏之。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时人又以公及贺监、汝阳王、崔宗之、裴周南等八人,为酒中八仙。(《李太白文集》一。)
王端(重见。)
张(见左侧,又阴额知杂。)
□□
李抗(三见。)
元恕□
韦黄裳
《旧肃宗纪》:乾元元年十二月甲辰,以升州刺史韦黄裳为苏州刺史、浙西节度使。《新表》:韦氏逍遥公房河南府参军ぷ金子黄裳,升州刺史。 《王钅共传》:天宝中,万年尉韦黄裳等常于厅事贮钱数百绳,名倡珍馔,常有备拟,以侯王钅共子准所适。 《新韦博传》:祖黄裳,浙西节度观察使。 《广异记》:上元中,衢州刺史韦黄裳与韦广济为从兄弟,黄裳暴卒,其年吕延之焉浙东节度。(《太平广记》三百七十七。) 李白有《赠韦侍御黄裳诗》。(《英华》二百五十一。)
刘芬(重见。)
阮从
《新表》:给事中通理子从,右司员外郎。(《姓纂》:从备,右司员外郎、寿州刺史。‘备’字衍。) 李翱《故歙州长史陇西李府君(则)墓志铭》:夫人河南元氏,寿州刺史从之女。(《李文公集》十五。)
王元□
皇甫先(见右棱,阴左棱有皇甫侁。)
李之芳(见右棱,阴左棱。)
监察御史房休
《文苑英华》(百五十三)向适有《苦雨寄房休(集‘休’作‘四’)昆季诗》。
崔伦(重见。)
郑日进
李□
卢□□
杨式南
郭顺□
□□
□□
○碑额题名(德宗至宪宗)
◎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