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徐履道(见监察,又下二见。)

将(又下二见。)

《元和姓纂》(六十梵):天宝有刑部郎中云,(脱‘将’字。)炖煌人。孙逖《送遂州纪参军序》:遂州参军纪公,吾友云将之令弟也。(《文苑英华》七百十九。案:序云周公之胤,纪为其首。案《左氏经》隐七年:凡伯,《集解》:汲郡共县东南有凡城。《释文》作‘城’,音凡。注疏本作‘凡城’。、古通用,可证今本作‘纪’之误。)

李融(见郎官户外。)

郭虚己(重见。)

李常(见郎官户中。)

苏《授姜昂右司员外郎制》:敕。尚书金部员外郎姜昂、殿中侍御史李常等,励节修身,敏才通识。金曹典事,颇效精勤。白简绳违,久闻坚正。皆能奉职,宜称迁升。昂可尚书右司员外郎、常可行侍御史,散官勋如故。(《文苑英华》三百九十一。)孙逖《授李常殿中侍御史制》:敕。朝散大夫行河南府陆浑县令李常等,坚白持操,通明效官。彰吏迹于神州,著公方于近县。秉宪之职,惟方是与。俾谐佥议,用肃具寮。可依前件。(又三百九十五。)

李(见监察,又见下。)

韦恒(见殿中、监察,左棱,又见下。)

裴敦复(见侍御、监察。)

裴旷(见侍御,二见。监察。)

马元直(见监察。)

评诫惑(见监察,又见下。)

常无欲(见监察,二见。)

李观(见监察,二见。)

苗晋卿(见监察,二见。)

王大钅黄(见监察。)

卢茂伯(重见。)

王灵渐(见监察,二见。)

贾升(重见。)

赵宾(见监察,又见下。)

张具瞻(见监察,又见下。)

独孤通理

《新表》:独孤氏鄂令思柬手通理,殿中侍御史、颍川郡长史。(《元和姓纂》同。)崔祐甫《常州刺史独孤及神道碑》:殿中侍御史赠秘书监通理之第四子。(《文苑英华》九百二十四。) 梁肃《恒州真定县尉独孤君(正)墓志铭》:故殿中侍御史、颍川郡长史、赠秘书监府君(集无些二字。)讳某之少子。(《英华》九百六十。)

薛忻(见监察,又见下。)

崔谭(见监察,又见下。)

王(重见。)

韦虚舟(见郎官左中。)

《旧韦虚心传》:季弟虚舟,自御史累至户部、司勋、左司郎中。

韦恒(重见。)

张利贞(重见。)

萧谅(见监察,又见下。)

徐履道(重见。)

张思鼎(见监察,又见下。)

靳观

王翼(见监察,二见。左棱,又见下。)

李级(见监察,又见下。)

张ピ

《册府元龟》:开元十六年五月六日,唐昌公主出降,有司进仪注于紫宸殿,行五礼。右补阙施敬本、左拾遗张ピ、右拾遗李锐等连名上疏。 《会要》(七十四):天宝元年冬,选六十四人判入等,时御史中丞张倚男奭判入高等,有下第者尝为蓟令,以白安禄山,遂奏之。来年正月二十一日,遂于勤政楼下上亲自重试,惟二十人比类稍优。余并下第,张奭不措一词,时人谓之曳白。吏部侍郎宋遥贬武当太守,苗晋卿贬安康太守,考官礼部郎中裴フ、起居舍人张ピ、监察御史宋昱、左拾遗孟国朝并贬官。 独孤及《唐故朝议大夫高平郡别驾权公(彻)神道碑》:开元十八年,考校书判甲乙丙丁科,公与徐安贞、王敬从、吴巩、裴フ、李宙、张ピ等十学士参焉。(《毗陵集》八。详勋外王散从注。) 《新艺文志》:《开元礼》一百二十卷,开元中,命张ピ与贾登等撰缉。又《初学记》三十卷,张ピ等分撰。

云将(重见。)

范正则

《金石录》(目录六)第一千二百《唐修东镇沂山记》。(范正则撰,并八分书,天宝元年三月。)

许诫惑(重见。)

郑(见监察。)

魏方进(见郎官户中,又见下。)

董琬(见监察,又阴右棱。)

李(重见。)

贾升(三见。)

张具瞻(重见。)

独孤通理(重见。)

赵宾(重见。)

张子渐

《唐会要》(七十六):先天二年,(纬略:元年。)手笔俊拔超越流辈科张子渐及第。(《纬略》同。)《文苑英华》(五百三)有张子渐《对习星历判》。

薛忻(重见。)

王(三见。)

刘遵睿(见监察。)

张秀明(见郎官吏外。)

萧谅(重见。)

裴藏(见殿中、监察。)

张利贞(三见。)

李岗

《新宗室表》:蔡王房河南府法曹士淹子岗。不详历官。 又吴王房信安郡王子、左千牛卫将军岗。 《宰相表》:赵郡李氏东祖房述子,恒山府司马。又司农卿贞简子岗,成武令。(《摭言》七:李绛曾祖贞简,祖冈,官终襄帅。)《续古文苑》(十):赵居贞《春申君新庙记》:輶轩莅部,十有一日矣。猥以薄材,谬承重寄。自淮服半刺,超为江南方伯。初余之拜命表授安喜尉,李岗为支使。(案:末署‘唐天宝单阏岁除日,中散大夫守吴郡太守兼江南道采访处置使柱国天水赵居贞’,岗当是采访支使也。)

李(见郎官金外。)

穆员《刑部郎中李府君墓志》:天宝小,擢进士,调太子校书,以通事舍人转左补阙、监察御史。玄宗季年,逆帅兆乱,乱成于宠,上莫得闻。府君奉使朔陲,复而露奏,其后以直道不可得而亲疏,为诛其不附己者所中,配流卢溪郡。(《文苑英华》九百四十三。)

徐履道(三见。)

张思鼎(重见。)

王翼(重见。)

李级(重见。)

云将(三见。)

杨慎矜(见左棱,阴右棱,又右侧侍御兼殿中,又阴额知杂。)

崔冲(见阴右棱,又右侧。)

张景淑(见阴右棱。)

权彻(见监察。)

姜立祐(见监察,又阴右棱。)

李挺之

房自厚(见左棱。)

崔谭(重见。)

刘同升(见监察。)

杜庭诫(见监祭。)

魏方进(重见。)

吕周(见阴右棱。)

达奚珣(见左棱。)

邢巨(又见下。)

《唐会要》(七十六):先天二年,(《纬略》:元年。)手笔俊拔超越流辈科邢巨及第。开元七年,文辞雅丽科邢巨及第。(《纬略》同。) 《旧文苑》(中)《贺知章传》:神龙中,扬州邢巨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巨监察御史。 孙逖《授邢巨监察御史制》:敕。前守监察御史邢巨,器能通敏,词藻清新。久著令名,兼称利用。终丧有礼,既及于(一有‘外’字。)除。执宪须才,宜居于旧。(一有‘府’字。)可监察御史。(《文苑英华》三百九十五。)

李(见监察。)

郑章(旱见郎官仓外,又右侧侍御兼殿中。)

赵陵阳(见左棱。)

周子谅(见左棱。)

常从心(见左棱。)

崔灌(见郎官吏中,又阴额知杂。)

常衮《授崔灌湖南观察使制》称,银青光禄大夫、前澧州刺史、兼侍御史、义丰县开国男,更于台阁,逢练朝章。(《文苑英华》四百八。)

庚光先(见郎官吏外。)

尹中言

《元和姓纂》(十七准):刑户二部侍郎、御史大夫、户部尚书、天水公尹思贞生中言,京兆府司录,天水人。

徐浩(见郎官金外。)

李抗(又右侧侍御兼殿中,四见。)

《新表》:赵郡李氏安平游击将军恪子抗,阳司户参军。《旧王翊传》:大历五年,迁容州刺史、容管经略使。岭南溪洞首领梁崇牵等攻陷容州,前后经略使李抗等皆寄理藤州,或寄梧州。

王可观

王钅共(见郎官户中,又右侧侍御兼殿中,又阴额知杂。)

《旧传》:开元十年,为鄂县尉。二十四年,再迁监察御史。二十九年,累除户部员外郎,常兼御史。 《新韩朝宗传》:天宝初,使侍御史王钅共讯京兆尹韩朝宗。《旧杨慎矜传》:天宝五载,侍御史王钅共推韦坚狱。

李丹(见郎官户中。)

杜轿

《新表》:襄阳杜氏陕州司仓参军参谟子峤,监察御史。

王抡

《纪闻》:监察御史王抡为朔方节度判官,乘驿,在途暴卒,十五日复生,云至冥司,见杨慎矜兄弟讼李林甫、王钅共等。月余,乃有邢纟宰之事,王钅共死之。(《广记》一百二十一。) 《通幽记》:天宝十一年,朔方节度判官、大理司直王抡巡至中城病死,凡十六日而苏。(又三百七十八。)杜甫有《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诗》(《杜工部集》十一。) 又(十六)有《哭王彭州抡诗》略云‘北部初高选,东堂早见招。蛟龙缠倚剑,鸾凤夹吹箫,历职汉庭久,中年胡马骄。兵戈ウ两观,宠辱事三朝。蜀路江干窄,彭门地里遥。解龟生碧草,谏猎阻清霄。顷壮戎麾出,叨陪幕府要’云云。赵云王初官京畿尉,当为宗室女夫为侍徒。值禄山之乱,事玄肃代三相,出守彭州,替罢有封事于朝,上不报。严武节度东西川,提兵而出,辟王君为幕客。

崔翰(见郎官吏中。)

张重光(见郎官吏中。)

李鼎

《旧崔光远传》:上元元年冬,以李鼎代为凤翔尹,充本府及秦陇观察使。《旧肃宗纪》:上元元年十二月庚辰,以右羽林大将军李鼎为凤翔尹、兴凤陇等州节度使。 二年二月己未,党项寇宝鸡,入散关,陷凤州,杀刺史萧愧,凤翔尹李鼎邀击之。(《新西域党项传》同。) 六月己卯,以凤翔尹李鼎为鄯州刺史、陇右节度营田等使。

薛兢

《新表》:薛氏西祖房华州刺史子(见金中。)兢,殿中侍御史。(钺案:《安禄山事迹》载三司谳刑奏有薛晓一作兢。未知郎是人否?)

吕指南(又右侧侍御兼殿中。)

《文苑英华》(七十二)有吕指南《太常观乐器赋》。 黄麟(见郎官金外补,又右侧侍御兼殿中。)《广异记》:邓成暴死,至地狱,判官乃刺史黄辚。

曾崇颍(又右侧侍御兼殿中。)

《元和姓纂》(十七登):库部郎中、晋州刺史曾崇颍,河东人。

李遇(又右侧侍御兼殿中。)

《新宗室表》:大郑王房太仆卿晕子、御史中丞东畿采访使遇。又蔡王房复州刺史恻子遇。不详历官。 《旧李说传》:父遇,天宝为御史中丞。(《新传》同。)

邢巨(重见。)

窦颢

《新表》:窦氏三祖房右武卫将军镇子颢。不详历官。

崔伯阳

贾至《授窦绍山南东道防御使等制》:侍御史崔伯阳可襄阳防御使,余如故。(《文苑英华》四百九。) 权德舆《唐故朝议郎行尚书仓部员外郎集贤院待制权府君(自挹)墓志铭》:二京克复之岁,制授醴泉尉,寻擢监察御史,充河西、陇右宣慰使、崔中丞伯阳判官。岁中崔复命,迁左冯翊,表为祠曹,且佐州帅。(《权载之文集》二十五。) 《旧李岘传》:乾元二年,凤翔七马坊押官,先颇为盗,劫掠平人,州县不能制,天兴县令知捕贼谢夷甫擒获决杀之。其妻进状诉夫冤。李辅国先为飞龙使,党其人,为之上诉,诏监察御史孙蓥推之。初直其事。其妻又诉,诏令御史中丞崔伯阳、刑部侍郎李晔、大理卿权献三司讯之,(四字《册府地龟》有。)三司与蓥同。妻论诉不已,诏令侍御史毛若虚覆之,若虚归罪于夷甫,又言伯阳等有情,不能质定刑狱。伯阳怒,使人召若虚,词气不顺。伯阳欲上言之,若虚先驰谒,告急于肃宗。肃宗(二字《册府》有。)云:‘已知,卿出去。’若虚奏曰:‘臣出即死。’上因留在帘内。有顷,伯阳至,上问之,伯阳颇言若虚顺旨,附会中人。上怒,叱出之。伯阳贬端州高要尉,权献柳州桂阳尉,凤翔尹严向及李晔皆贬岭下一尉,蓥除名长流播州。李岘以数人咸非其罪,所责太重,欲理之,遂奏:‘若虚希旨用刑,不守国法,陛下若信之重轻,是无御史台。’上怒,出为蜀州刺史。(《新传》同。)《新表》:崔文绪孙伯阳,御史中丞。

阳陟

《文苑英华》(二百十八)有于鹄《途中逢阳陟诗》。(又见二百五十六,作《途中寄杨陟。)

马贶

李华(见郎官吏外补。)

《新文艺传》(下):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挠,州县肃然。为权幸见疾,徙右补阙。

赵悦

《金石录》(目绿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唐淮阴太守赵悦遗爱碑》。(张楚金撰,行书。) 第一千三百三十五《唐赵悦碑阴》。(王昕撰,天宝十四载。)李白《赵公西侯新亭颂》:惟十有四载,皇帝以岁之骄阳,秋五不稔,乃慎择明牧,恤南方凋枯。伊四月孟夏,自淮阴迁我天水赵公作藩于宛陵,只明命也。惟公代秉天宪,作保南台,洪柯大本,聿生懿德。初以铁冠白笔,佐我燕京,威雄振肃,虏不敢视。而后鸣琴二邦,天下取则,起草三省,朝端有声。天子识面,宰衡动听,殷南山之雷,剖赤县之剧。悦强项不屈,(下有脱字。)三州所居大化,咸列碑颂。(《李太白文集》二十九。) 《荣阳县纪信碑》阴有赵悦字子豫题名,时长安二年,官荣阳主簿。又天宝四年,《赵思廉墓志》:子悦,易攵历监察御史、江陵安邑二县令。(《全唐文》九百九十五。) 杨(见郎官户中,又右侧侍御兼殿中,二见。)

康羽

李彦允(见郎官金中,又右侧侍御兼殿中,二见。)

李晔

《新宗室表》:大郑王房淮安郡公子(见户中。)晔,刑部侍郎。 《旧李岘传》:乾元二年,诏刑部侍郎李晔等三司讯,天兴繇令知捕贼谢夷甫决杀,凤翔七马坊押官为监狱,直其事,上怒,贬岭下一尉。(《新传》略同。)《会要》(六十八):至德二载十二月十五日,改凤翔郡为凤翔府,称西京,以李煜为尹。 贾至《授李晔宗正卿制》称,前弘农太守。(《文苑英华》三百九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