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台湾日记与禀启
台湾日记与禀启
附录光绪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奉营务处札饬抚军批
附录光绪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奉营务处札饬抚军批
札饬事:案奉抚宪邵批该委员申报大嵙崁巡阅防番各营情形缘由,奉批:『已于林道请将管带李朝华撤差禀内详晰批示。仰营务处唐藩司饬候另札行知。此缴。』等因。奉此合就札饬。为此札仰该委员即便知照。此札。
光绪十八年八月二十四日陈请销差禀
谨禀者:窃卑职于三月十九日奉到宪札派充全台营务处总巡委员;于二十三日附从宪台按试台南轮船之便,由安平海口登岸,周历安平、凤山、恒春境内设防处所。踰山东达埤南,直抵花莲港。复折回台南,由嘉义绕云林,入埔里,出台湾、彰化,以达苗栗,入大湖内山,遍巡中路。于六月中旬回台北。闰六月又随从总理营务顾道巡阅基隆、沪尾二处防营。南路天气早热;东路水土尤恶;沿海、沿山之路烟瘴尤恶。从人得病,死亡已尽。卑职以巡阅未竣,恐负委任,不敢顾畏,复于七月勉力就道,周历西路澎湖及北路淡水、新竹东境内山宜兰、叭哩沙、苏澳等处。兹于八月十九日回省。所有全台前山、后山东西南北各路,防海、防番、客勇、土勇大小三十一营、二十八哨、二队,均幸巡阅完竣。各处情形均已叠次详悉申报在案。而卑职往来于炎蒸瘴厉之中,已六阅月,屡因感冒,头痛腹泄,周身骨节疼痛,寒热时作时退,渐难强自支持。理合沥情禀请销差,以便医治。为此具禀。伏乞宪台恩鉴;赏准予销全台营务总巡差事。实为德便。恭请钧安!
附录八月二十六日奉批
附录八月二十六日奉批
准予销委。仰候行藩司营务处知照。缴。
上台湾兵备道顾
谨禀者:窃卑职自七月初五日禀辞后,于初七日回抵台北。中丞病虽已愈,去志已决;金沙局遂因人言,遽致纷更。我公想早闻之矣。大嵙崁内山防营,抚、藩二宪均嘱令详察地势有无扼要之处。卑职于十四日入山,周历双溪口、三角涌、阿姆坪、马武督、五指山各隘;于二十三日出山,二十四日回抵台北。计内山防军五营四哨二队,分驻二百六十六堡,绵延曲折几三百里。其实各自守其堡,尚恐或致疏虞,断难责以堵御凶番出草。古讥棘门、灞上军同儿戏;今内山之隘勇更甚于彼,直是鬼混耳。此事议裁、议并、议撤,久不能决;□□不揣固陋,遂发狂言,请尽裁隘勇抚局。我公远在台南,无由质正;附呈一稿,伏乞监核。□□鄙衷前已当面禀明。奔驰过久,贱躯渐觉难以支持;然一差未竣,不敢不勉。拟俟宜兰查毕,即求中丞以不服水土奏请仍回原省,或赏假回籍治病。伏乞我公便中先为一言。明知高堂密室、深居简出、晏安酖毒亦能杀人,不独途长瘴厉能致人死。士当为知己者死,不当有所畏避。然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义有不同,不能不自审择而处之。牛马奔走疲乏,势将倒毙于路,延颈昂首,委转嘶鸣,冀暂宽缰辔,缓驱策,放归枥下,俾得小休,勉图报效于后;主人闻之,当亦恻然。此时情实类此。从人死亡已尽,其明征也。用敢沥胆禀渎;伏乞我公格外监原。不胜惶恐之至!(七月底发?)
禀台湾臬道宪顾
谨禀者:窃卑职于八月十九日由宜兰、苏澳回抵台北,奉到我公初四日手谕,深蒙指示卑职前次禀稿内所论防抚未当事宜;虑事周详,词意恳挚,感激钦佩,莫罄名言!□□于未入山以前,抚台、藩台均再三谆嘱务须察看实在情形及筹善后之法;故就防务利弊约略条陈,而于抚局未及深论,且于防务所以致弊之由亦未穷其底蕴。此固□□之疏,然亦有不便遽形之公牍者。我公素知其狂愚,素容□□妄言,不以为罪,故敢复为我公详悉陈之。淡、新东境,内山新旧设防各堡,全不顾山川形势是否便利,军营声援是否联络,专务保守茶寮、田寮、脑寮,为自私自利之计。无论尺土寸地,一户一民,均须设兵保护,国家无此兵力,无此政体。无论此等零星单弱之防勇,断断不能堵御凶番出草杀人。且有使之不能杀番者,抚垦局是也。抚垦局畏番如虎狼,待番如骄子,惟务以财帛酒肉喂之餍之以悦其意。视汉奸通事如神明、如师保,任其播弄,言听而计从。凶番托名就抚,任意出没,伺便杀我勇、我民,则视为固然,置而不问。我勇、我民偶杀一凶番,通事必播弄其间,令诉于抚垦局以为误杀化番;司抚垦者恐众番因此而怒,怒必作逆,通事更以危言恫喝,迫令营勇、居民出贿与和,必饱其橐而后罢。于是防勇深藏堡中愈不敢出,番出杀人愈无忌惮。此等抚法,不但与防务自相矛盾,传之天下后世以为笑谈,乃是勾诱凶番出杀我民之媒、之饵也。卑职遍察内山番社皆在崇山峻榖之中,并无平原广野。极言抚之利,至令各社一律献土纳地,至矣、尽矣。试问能于其地设官耶?开垦耶?征收其山之赋税耶?何利之有!极言不抚之害,致各社倾巢而出,直抵台北府城下,亦至矣、尽矣。番失其所据之险就平地,我可设法聚而歼之;此我所求其如此而不得者!何畏之有!台湾自议开山以来,十有八年矣。剿则无功;抚则罔效;垦则并无尺土寸地报请升科;防则徒为富绅土豪保护茶寮、田寮、脑寮,而不能禁凶番出草。每年虚糜防饷、抚垦费为数甚钜。明明无丝毫之益,而覆辙相蹈,至再、至三、至四,不悟、不悔;岂非咄咄怪事哉!□□此次周历全台,虽未能悉知山川形势、地方利弊之所在,而足迹所至,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均系实在情形。非敢菲薄前贤,痛诋时彦,好翻成案;诚见今日防务,非先罢抚局无从着手;非先将历年剿防抚垦所以无效之故彻底奏明,改弦更张,以杀止杀,无济于事;故愤激而发狂言。宪意能否照办,我公揆之时势,自能知之,非□□之所知也。至洋人欲自入山煎脑,明系奸商借以恐喝之词,万不可为所摇夺。洋人利权,操纵在握;将来放价收脑,而我民贪利,亡命争入采取,禁之不能,乃意中事。洋人性命不似华人不甚值钱,必不冒险深入;可无虑也。我公以为然否?祈更有以教之。(八月)
上江苏臬宪陈舫仙廉访
敬禀者:窃卑职仆仆道途,不遑启处;每逢令节,未克肃笺禀叩崇安,自愧无状。
转蒙我公远颁手谕,教以防海、防番切要机宜;伟略宏规,不但为台湾今日至当不易之策,且直揭其历年剿抚屡不得手之所以然。我公目营四表,胸具六韬,规划重洋之外,较之身临其地者尤为精详。洵乎智烛几先,明见万里。十读三复,钦慕兼殷。惟过蒙借奖,益令增惭耳。卑职自六月以后,复历基隆、沪尾、澎湖沿海各处险隘,新竹、淡水、宜兰沿山各处营堡;往来于炎蒸瘴郁之中,首尾共六阅月。全台疆域幸已遍历。从人先后道病,死亡已尽;只剩孤身,孑然回省,虽尚无恙,实可寒心。第以足迹所至,察见历年所办剿防抚垦四者利病得失之所在,屡次条陈,颇蒙上台采纳,尚冀稍效千虑一得之愚。乃七月以来,邵中丞因疾久不愈,浩然有归志,局面必将改变。□□亦遂恳求内渡。禀求至再,不蒙允准,复令赴台南充盐务总局提调。台湾道顾缉庭廉访,系□□曩者在吉林时亲临道宪;仍为旧属,义不容辞。前既空劳跋涉,兹复辗转羁留,未获及早生还,仍■〈頴,隶代页〉帡幪,备驱策,殊憾福簿缘悭。而窃有所希冀而祷祈者:台湾屏蔽闽、浙,为海疆要地;圣天子眷顾东南,以筹边防海非畅晓兵机、素多勳绩之大臣不能胜任而愉快,特简我公建节东渡,巡抚海外,作万里长城;卑职得望蜺旌,迎鷁首,请效驰驱。不独台湾之幸,东南数省之幸,亦□□之大幸也。伏乞不时更有以教之!(九月)
致邵班卿
班卿仁兄大人阁下:
前接惠书,因仆仆不遑启处,久稽裁答;抱歉之至!辰维侍祺萃吉,勋祉咸亨:以颂,以羡。九月初旬,曾托家虎臣兄转寄台湾图说二本;想已达左右。弟于台、澎建城置官设险驻兵之处,业已遍历其境;知此图不甚确实。而内山番境,放地太宽,尤误人不浅。番境山峻而溪窄,并无平原广野,沈文肃公谓台地三分只开其一;乃无稽之言也!台湾只后山尚有荒地;而民人至今不满二百户。此图所载通后山之道六,皆同治十三年以后,用重兵、糜钜饷之所开;今已阻塞不复能通,前功尽弃矣。目今通行之道,只有凤山、枋寮之东十五里三条仑新路一缕可达后山之巴塱卫,乃光绪十四年所开;图中未之载也。沿海各口,图中略载水之深浅,与南北风之能否停泊,而说中未言及形势。弟以管见窥之,台北之基隆,乃天生之船坞,最为险要。沪尾次之。台南凤山之打鼓港又次之。轮船可以入口停泊者,只此三处。他如安平之鹿耳门,则淤塞已久。恒春之鹅鸾鼻,虽日本所垂涎,其实轮船不能久泊。后山无可泊轮船之口。埤南之东,有小岛曰火烧屿,可暂泊轮船以避北风:然隔海六十里之远,不相联属。论者谓澎湖之得失,为台湾存亡所系。若为敌舟所据,诚可绝台湾南北海道之应援。然地形散漫,可以登陆之处甚多;且不生五谷,亦无草木,乃不毛之地;无水师而仅恃陆兵,恐难守也。阁下精于舆地之学,识见过人。弟以所略知者证图说以相质正;有当与否,便中幸详示之。论台湾今日之亟务,似当以海防为重。而弟查阅全台客勇、土勇共三十一营二十八哨,防海者三之一,防番者三之二,皆系陆营,并无水师,且无战舰。岂以曩者沪尾击退法兵专恃陆勇,马江兵轮均不得力,遂因噎而废食耶?生番癣疥耳!转耗如许兵力而不惜。殊不可解。自议开山以来,十有八年矣。所办剿、防、抚、垦四大端,弁勇之死于此者以万计,国帑之糜于此者以千万计。而『剿』则如使猫入鼠穴以捕鼠;『防』则尺土寸地一户一民皆欲以兵保护,与乾隆时温福之在木果木以万余兵分扎千余卡者大略相似;『抚』则惟以财帛贿之,酒肉餍之,如养骄子;『垦』则无一处报请丈地升科。而生番出草杀人则年甚一年!明明无丝毫之益,而前车覆辙,后车复蹈,至再、至三、至四,不悟、不悔,岂非咄咄怪事哉!弟自渡台以后,往来于炎蒸瘴炙之中,首尾凡六阅月;从者三人先后道病,死亡已尽,只剩孤身。归述所见积弊已极实在情形于上台。请罢抚局,撤零星防堡三百数十,扼守要隘,见番出则杀以创之;裁冗营,节经费,留备添战舰、增海防之用。非敢菲薄前贤,诋毁时彦,好翻成案也;实见今日之事,非大改弦更张,无以善其后;故不顾险远,不避嫌怨,冀效区区千虑一得之愚。乃事与愿违,求归不得。不但跋涉空劳,徒府众怨,且进退维榖矣。知关绮注,并以附闻。伏乞教之!
九月二十八日
〔适按:最后两件虽是光绪十八年九月写的,因为内容都与巡阅全台防营有关,故提前编在这里。〕
●台湾日记与禀启卷二绩溪胡传
日记(光绪十八年九月初一日迄十月初五日)
复吴鼎卿
复袁行南
日记(光绪十八年十月初六日迄初九日)
禀湖南巡抚部院吴清卿师
日记(光绪十八年初十日迄十一月初三日)
复范荔泉
日记(光绪十八年十一月初四至十一日)
禀复江苏臬宪陈舫仙廉访
日记(光绪十八年十一月十二日迄二十二日)
复范荔泉
复何芝生(二札)
日记(光绪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迄二十七日)
致李丽川
复翁子文
日记(光绪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迄十二月初二日)
复胡虎臣
日记(光绪十八年十二初三日迄初九日)
致范荔泉
复邓季垂
日记(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迄三十日)
致吴鼎卿
致郑季垂
复陈子垣
致翁子文
复胡次樵
致苏冶生
复范荔泉
日记(光绪十九年正月元日)
复邵班卿
日记(光绪十九年正月初二日迄二十三日)
复吴卓臣
日记(光绪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迄二月初六日)
复童米孙
日记(光绪十九年二月初七日迄二十六日)
复范荔泉
复苏冶生
日记(光绪十九年二月二十七日迄三月初十日)
致翁子文程玉堂
致翁子文程玉堂
日记(光绪十九年三月十一日迄十四日)
致邵班卿
日记(光绪十九年三月十五日迄二十六日)
致吴鼎卿
复翁子文程玉堂
日记(光绪十九年三月二十七日迄二十八日)
上皖南道袁爽秋观察
日记(光绪十九年三月二十九日迄四月初三日)
复张月楼
日记(光绪十九年四月初四日迄十九日)
日记(光绪十八年九月初一日迄十月初五日)
光绪十八年壬辰,秋九月初一日,上辕销假;禀谢奉委提调台盐务总局兼办安嘉总馆。谒唐方伯;蒙谕知盐务积弊颇详。
初二日,访张经甫、苏冶生于机器局。作书寄叔祖及洋银二百圆,由协顺昌兑汇于沪;又书嘱秬、秠二儿;又书嘉兄。
初三日,闻飞捷轮船已由福州抵沪尾,将趁赴台南,遂叩谒各大宪禀辞,兼告行于同寅及知交。是夜,王蔀畇孝廉、范荔泉广文、管凌云直牧、苏逵九二尹招饮于管君寓中。席中遇同乡新选石埭训导吴佐卿(即梦元)广文,泾县人也。王君作大江东去一阕赠行:
海天苍莽,送君行何处,蛮烟如织。试问离愁添几许,难信楼船装得。千里寒潮,一尊浊酒,也抵阳关别。丽谯霜柝,数声凄和长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