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南部碑文集成


  立杜绝卖契万丹街李升兴号,有自置水田四宗,址在大湖庄洋内。中抽出买过陈元廉、辛等水田一段三坵,受□□□□厘,带陂水一分五厘,年纳法华寺大租榖一石二斗六升;庄坐落大湖上埔头,东至沟,西至张家,南至林家,北至□□□。又买陈宣兰水田一段五坵,丈八分五厘,带陂水六分二厘,半年纳法华寺大租榖七石一斗四升;庄坐落大□□□□西畔,东至墩,西至沟及林家,南北均至林家田。二共丈一甲,计纳大租共八石四斗。庄今因乏用,将此抽出之□□□□黄正春、洪坑、蒋立文等合买,充作十八庄公田,以为杜君英义祠值年祭祀之费。估时价契面银二百四十员。□□□□升兴号自置物业,与房亲无干,亦无交加来历不明等情。合立杜绝卖契,永远存照。批明:此业原有总契,难以分折,合批明总契后,永为凭据。再照:契内十八庄未及指名,今悉登记,以便□□:□□□□,公馆庄、归来庄、广安庄、大湖庄、柳仔林庄、刘厝庄、龟屯庄、仑尾庄、玉成庄、□□□、砖仔磘、寮顶、滥仔、下滥仔、□□□□、番仔埔、下柳仔林、竹仔脚庄。该田年收小租榖约四十余石,现在买田利息以斗八左右为准。

  同治十一年八月(缺)日,立契李升兴,为中黄再择,代书李誉如。

  即补分府、署凤山县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陈,为申明旧章、再行示禁事。

  本年十一月初七日,据本城内生员叶大伦、张仰□、□□元、港郊李胜兴、课馆合同号、炉主成兴号、职员丁节南暨铺户等佥称:『本城内各轿店,将民间婚娶挨次轮流抬勒轿价,屡闹婚□,□曹前主定价夫头,藉为勒索之由。本年二月间,阿公店局神控□吴前县示禁:毋许轮抬勒索;并谕各里设立公轿,以便婚娶,准人家择抬,杜勒价之苦。经各里遵设公轿。而夫头陈月等不遵,侦知本月初六日大林尾庄民颜旺婚娶,会党截闹,折坏公轿。庄众出较,将王□□□并刀一把,蒙差谕止,将束带案究办』等情到县。据此,卷查前据阿公店局绅王佐才等以『轿店各夫头将嫁倩轿一款,挨次轮流,分地勒索;甚至用车代轿者,亦被迫勒贴费。爰公议共置花轿、乌轿数乘,俾婚娶通用,以绝轮索』等情,呈准吴前县示谕在案,自应遵照办理。夫头陈月等辄敢抗违,纵令小夫向庄民截闹,甚将公轿折坏,实属肆行玩法!若不严予惩责,何以安良懦而儆效尤?除饬差谕□将小夫王惠提究暨呈批示外,合再出示严禁。为此,示仰合邑诸色人等知悉:此后无论何项人等,凡有婚姻喜事,准用公设花轿,已置轿倩人扛抬,听民自便。如该小夫等不敢任意勒索,情愿照价受催,仍听其一体营生;该庄民人等亦不得藉词挑剔。自此次之后,务宜永远遵行!该轿店夫头,倘再仍蹈故辙,一经访闻,或被告发,定即提案究惩,决不稍宽。其各凛遵,毋违!特示。

  同治十一年十月(缺)日,董事黄正春、蒋立文、洪坑暨杜皮庄、归来庄、公馆庄、广安庄、柳仔林庄、大湖庄、刘厝庄、仑尾庄,龟屯庄、玉成庄、砖仔磘寮、仑尾州、顶滥仔、连连庄、下滥仔、番仔埔、竹仔脚庄、下柳仔林同立。

  按:碑存屏东县屏东市天后宫,高一二二公分,宽七七公分,花冈岩。额镌如题。文中同治癸亥,二年(公元一八六三)。

  .祀碑(同治十二年)

  盖闻社稷以神为主,神赖人辅;建祀以业为重,业赖众城。缘竹头崎庄崇祀奉广泽尊王,声灵赫濯,获福无疆;虽无广土乐助,亦可集腋成裘。于是隘首罗陈庆爰同人众出为捐鸠,募建坛庙,在福德祠东畔一座,并置田园二段,作为烟□,逐年寿期演唱梨园,以垂永远于勿替耳。

  一、置黄家田一段,在盐水坑,东至山,西、南、北俱至坑,竹木果子在内。价银八十二元。逐年小租榖十六石,配完屯租榖三斗四升一合六勺,又隘租榖□斗,批明照。

  一、置李家田园一段,在班芝花脚,东至山,西至溪,南至胡、李二家园,北至□并胡家园,竹木果子在内。价银一百四十元。内有本庄天上圣母,备出银五十元帮同祀费。小租榖二十二石二斗,配完屯租榖七斗八升,又隘租榖二石,批明照。

  同治十二年二月(缺)日,隘首罗陈庆、总理温国安、隘丁陈允、胡文定、江良芒、赖清连、郑明知、陈知、江狮、李使、廖纯、邱闩同立石。

  按:碑存台南县南化乡玉山村凤山寺,高一○九公分,宽五五公分,砂岩。额镌如题。

  .凤仪崇祀五子并立院田碑记(同治十二年)

  凤仪书院建自嘉庆十有九年,时朴葊吴公以贡生张廷钦、郑朝清董其成焉。中祀奎星、仓圣,则本于敬字亭。亭盖嘉庆五年奋社同人鸠金而设,并奉二神,尚未有祠以妥之。惟所捐赀,为每岁拾字纸夫费外,概存息产,计至院成之后,置有四千余金,诸同人遂充之凤仪为膏火田。此与文昌帝君合祀所由来也。顾思书院创制,宜崇祀先贤,以正学统;学统正,而后世识所依归。有宋濂、洛、关、闽五夫子,上接洙泗之渊源,下开万古之聋聩,是必增祀斯堂,春秋典礼勿替,何况凤仪院税倍于昔日,司事者其可忘奋社诸君之举,而不重为振兴耶?垂芳自愧棉力菲材,未能于斯道有功;第念先人有志未逮,今者言犹在耳,忍令风气日趋而辞「越俎代庖」之责哉?同治壬申夏,爰请于邑主孙公,未克举行;越□饶公署篆,又未几卸事。癸酉春,卓如李公莅凤数月,推本化原,留心士习,乃复请而行之。并将院田租款立石,以示不朽,且冀后之有同志者。后学蔡垂芳记。

  一、嘉庆二十年,建畲衍元佃租二十石,银一百六十元。二十一年,建董集佃租三十八石,银二百四十六元。二十二年,建陈俊佃租三十二石二斗,又糖六百一十五斤,银二百一十元。建周乌生佃租九石,银六十元。建董朝老佃租五石二斗,银三十四元。建董周佃租六石九斗五升,银四十七元。

  一、道光元年,建董追佃租二十石,银一百零一元。二年,建余水佃租十九石,银一百三十元。三年,建董游佃租七石,银四十二元。以工俱址大竹里苓仔寮洋,年合配正供榖十石零三斗零三合,折银十四元八角六瓣八尖;又带饷银四钱六分六厘,■〈勹外云内〉摊五分六厘,■〈勹外云内〉丁一分八厘五毫。

  一、嘉庆十四年,建黄俨卿、何熙周佃租一百八十二石八斗,银四百六十二元。

  一、道光三年,建黄启东、黄启明佃租三十石零四升,银一百四十元。五年,建郑宣治田一坵,完大租二斗二升,银六十二元。八年,建郑宣孝佃租一百六十四石九斗四升,银一千二百元。十二年,建郑宣治佃租三十八石四斗九升二合,银二百元。以上址崎仔脚洋。十六年,建陈光成山仔脚洋田一甲五分,银二百元。

  一、咸丰九年,建朱英赤山洋田一甲八分,银四百六十元。以上俱址赤山里,年合配正供榖七十四石四斗八升二合,折银二百零三元一角二瓣四尖;又■〈勹外云内〉摊一两八钱九分六厘,■〈勹外云内〉丁一两零九分。

  一、嘉庆二十三年,蒙郑府宪讯黄硕德告郑妈恩霸租一案,将水底寮大租一百二十二石配充本院。二十四年,建蔡廖和佃租一所,银二百三十元,年纳梁头饷银四两,址小竹里梅陇廍洲。建简源水田一甲九分三厘,银八百三十元,年纳连兴学租折银三十九元二角八瓣五类,址凤山里旷地仔洋。二十五年,建吴欣洲园一所,银一百三十元,址港东里后廍洲。

  一、道光六年,建枋寮街张超明园二宗,银五百五十元,年纳三屯馆大租二十五石。十一年,张简选喜完院租十二石,址小竹里考潭庄。十二年,建秦君送田园共四段,银一百八十元,年纳奋社租三石三斗三升,址赤山里坔埔洋。十四年,建陈老番田一甲三分三厘,银二百九十元,年纳三官堂租六石六斗五升,址赤山里三甲六埔。二十七年,蒙邑主将叛产田二甲谕充入院,址观音里檨仔脚洋,年纳正供七石九斗。二十九年,黄朝章喜充水田四分,银一百零八元,年纳徐业主租二石一斗六升一合,址半屏里檨仔林后洋。

  一、咸丰四年,蔡逢源喜充水田一所,银四百六十元,年纳番业主租五斗,址港东里加雾朗庄。八年,蒙罗邑主将草仔寮浮复园三十六甲五分,每甲该配租银一元,充入本院,址文贤里。九年,建简文来水田二分四厘,银七十元,年纳正供二石九斗三升六合,址凤山里涂库洋。

  一、同治元年,建林亮水田五分,银一百三十元,年纳张头家榖二石五斗,址凤山里埤腹内洋。建张水婶水田九分,银二百一十元,年纳马料饷二两一钱四分,址小竹里后庄洋。建朱英园二分五厘,银四十元,年纳黄头家榖一斗,址赤山里寅潮埔洋。三年,建吴心创水田五分,银一百四十元,年纳洪隆记榖三石,址林中洋。四年,建吴心创水田一甲,银三百五十元,年纳石丹记榖六石,址应公口洋。建卢呈芳水田一甲五分,银千零七十元,年纳正供四石八斗五升,址陂仔后洋。五年,建王根水田六分五厘,银三百五十元,年纳正供三石九斗,址土库头洋。以上俱凤山里。又蒙丁道宪将本邑曹公圳每年由总理甲首抽出银六百元充入书院,为师生束修膏火;有地方事,则暂作防堵诸费。十二年,蒙李邑主充入罚款银二百元,建置义学舍一所,址本城内昭忠祠旁。

  大清同治十二年岁次癸酉蒲夏之月吉旦,郡庠生蔡启凤遗命男垂芳敬立石。

  按:碑存高雄县凤山镇凤仪书院,分镌两石,俱花冈岩:第一石高一二五公分,宽五七公分;第二石高一二五公分,宽六一公分。卢尔德嘉「凤山县釆访册」尽录之,惟录文与原碑多有出入。

  .安平第一桥碑记(同治十三年)

  安平第一桥,大清同治十三年十二月除夕日吉立。

  由郡城出大西门至安平镇,路经北势街尾有港焉,阻往来者。郭氏渡以筏,人索钱三,遂专其利。同治壬申夏四月抵任,观海于安平,道由是出。春夏之交,商人、舟子,渔户、农民,赴城市购物者,日且千数百人,筏限以一,每次载六、七人,两岸候而争渡者相衅也。民大不便,乃购木将为桥焉。有止之者曰:『桥成,谁与为守者?恐□讼滋发,而□□徒扰也』。余忍(?)焉。甲戌冬,观察筱涛夏方伯筑营于岸之北,镇海营驻焉。余以建桥之议商。夏方伯曰:『善』!归而料匠未集。□□钦差沈大臣南巡琅■〈王乔〉,亟请于前。□□凌公司其事,鸠工虍材,不十日而成。桥长七丈八尺二寸,翼以栏,如其长之数而两之;广一丈四尺三寸。凡金工、木工、石工、土工之数,灰、砖、杉、□之料,糜白金百八十两。时北军有市骡者,厥驹良,购以酬之。

  夫徒扛与□□□□,守土者责也。台湾南北大溪数十,夏秋暴涨,行人苦焉。余以绌于费,未设法以济之,愧矣!然余心则滋戚矣!

  候巡道台湾府知府绩溪周懋琦记并书

  按:碑原存今台南市西区恊进街与安平路交叉处,民国二十四年(公元一九三五)移置大南门碑林。高二一○公分,宽二○○公分,花冈岩。额镌「安平第一桥」五字。文中同治壬申,十一年(公元一八七二);甲戌,十三年(一八七四)。「观察筱涛夏方伯」,名献纶;「钦差沈大臣」,即沈葆桢。

  .重修大武垄祖庙碑记(同治十三年)

  盖自神灵以世界为念,否极必更以泰来;庙貌以巍峨为瞻,废久当赖以兴继。窃见本保自嘉庆甲子九年先辈诸人造建该处大武垄噍吧哖庙宇乙座三进,前三川,中玄天上帝殿,后观音佛祖殿,暨前后殿左右列位尊神,庇佑以来,莫不沾恩。

  至咸丰十年,历载多年,仝众举议重修。时总理江武成通传各庄头人等劝金,付以廖国珍等主理,召匠兴工;至完竣,单榜所开诸费共银三千六百四十余元。越同治壬戌元年,首尾三载地震,周围内外,甚至倾颓,栋构被湿,栖神不雅,悬延多载,未得振理。于是去年武成等念切,查请魏德辉先生极加妥议,通传头人等到庙,稽阅龙脉,水神俱已散漫。即查庙金,座乙向辛兼卯酉用丁卯、丁酉分金,原水出辛,墓(向流)理作火局;然甲乙方气脉既已怠缓,现气脉即从北方癸甲贯耳而入,而癸之水栏入坤位,流归丁窍,理易木局,方可聚一点精神。谨诹吉日--本年同治甲戌十三年元月初二日卯时启工。该成等备料召匠,同张清泉、黄祯祥等即日兴工,亲造督匠,原壁石基上下俱皆起尽,外基各益阔六寸,料件添补,抽旧从新,庙埕、墙内外以及两边店亭并石■〈石今〉、石路,亦各改造重修;面前造墙,远截山蹄之赤,近掩秽水厝角之嫌,内收随龙元辰之水。大帝殿座回低一尺,金像重整,以配大堂,上仰天苍,下瞻峰案:体势周密,庙貌巩固。神佛诸像以及油漆各皆重新。惟愿神功赫濯,庇佑无疆,财丁广进,福禄来临,庶乎馨香永远于勿替耳!

  今七月初二日,土木完场。至十月初一日,神佛开光。即将各庄所捐缘金姓名、银数勒碑、登签,以及所应开诸费来往条目俱各榜单列明照照。

  同治甲戌十三年吉月(缺)日,重修北极殿五品职员总理江武成、正张清泉、副黄祯祥同立。

  按:碑存台南县玉井乡玉井村北极殿,高四六公分,宽一三一公分,木质笔写。原碑无题。兹据文意撰题冠之。有石质副碑一,见「其它」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