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台湾三字经
台湾三字经
澎湖间,大小岛,五十五,相环抱(澎湖计有五十五屿,澎湖、渔翁、白沙三大岛,鼎立回抱,港门北有大烈岛,南有船篷岛、鸟岛、八罩岛、矮船岛等)。
马宫口,有宫城;于此处,建一厅(马宫港内颇深,宫城在马宫港之北口,乃诸岛首府,前建澎湖厅于此)。
岛之中,乏草木;以鱼类,易五谷(此岛草木甚少,仅有桑树、榕树,然树木多屈曲枯焦,惟粟、高梁、落花生、甘藷、薤、白菜、豌豆、南瓜、西瓜之外,更少生殖,且乏清水之源;因米麦不产,皆以鱼类作交易品)。
琉球岛,珊瑚岩,渔夫住,集渔航(台湾西南有一海岛,谓之小琉球岛,亦珊瑚岩所成,渔夫常住)。
南岬东,红头屿;惟土人,长安处(红头屿距南岬东二十里,周回约十里,其土人与生蕃相类,然性稍温和,惟以渔业、牧畜为生计,未知稼穑,椰子树甚多,人口有一千余)。
火烧屿,多石灰;阔数里,水潆洄(火烧屿距于红头屿北十七里,周回三里许,乃石灰岩所成,有产米谷、玉蜀黍、胡瓜、蔬菜、果实诸类,岛人以树叶葺成为屋,甚好绵布)。
惟龟屿,形最小;如圆锥,住民少(龟屿,西洋人所称为斯梯优岛,在三貂角南五里,形如圆锥,两锋屹立,高有千尺许,居民甚少)。
此全岛,叙分明;作地理,三字经(此就全岛及诸小岛,既叙其分明,以作地理三字经)。
能孰读,非无益;智识开,宜游历(若能熟读,非云无益,然百闻不若一见,欲开智识,宜游历为要)。
王跋
谱弟箴盘,幼有轶才,超然远俗;而简潜沉穆,见义勇为。其师郑伯玙孝廉(家珍)甚器重之。志学后,着有「女学揭要」四种;议论博雅,大有关于世道人心。惜乎乙未遭兵燹,竟付祖龙。去秋大集都人士倡设孔孟之会,遐迩咸慕其人。又为海澄邱菽园先生所钦仰,寄书褒云:『中原大地,乃逊海陬;未坠斯文,其惟吾子』之语;曾撮箴盘所撰缘起,登诸新嘉坡天南报牍,并嘱前横滨大同学校教习陈默庵着论付报,以表彰盛举。噫!菽园于箴盘可谓情文兼至矣。而箴盘此举,岂不足为本岛增光乎!
今年春,箴盘丁外艰;读礼余闲,游历台南北山水以遣幽忧,入野蛮之部落、访太古之遗民。行旌所指,到处逢迎;足迹所经,山川生色。其过大甲铁砧山,题郑延平王庙有诗云:『当年王气已全收,庙食空山二百秋;自古兴亡无定局,鲲洋依旧向东流』。无限感慨,一往情深。此外纪游佳什,予经采登拙著「台阳诗话」,兹不复赘。近回梓,袖出此书见示;深喜老箴此行所得良多。观其书所载,全台景物包括无遗,诚足为初学之津梁,开后生之智识。谨跋数语,以志不忘。
庚子冬日,沧海逸民友竹题。
台湾说略
总说略
台北府说略
基隆厅说略
淡水县说略
新竹县说略
宜兰县说略
台湾府说略
埔里社厅说略
台湾县说略
彰化县说略
苗栗县说略
云林县说略
台南府说略
澎湖厅说略
安平县说略
嘉义县说略
凤山县说略
恒春县说略
台东直隶州说略
总说略
窃维台湾四面皆海,前明始知海外有此地,为郑氏踞之。自康熙二十二年讨平收入版图。盖有清以来,即以台湾名设府。仍以名之。初领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澎湖一厅,厥后此壤渐开,雍正元年拓彰化县,并设淡水同知,共城治理。雍正九年割大甲以北归同知管辖,于竹堑地方设署。嘉庆十五年,以远望坑迤北而东,历苏澳至大小南澳中设噶吗兰通判。光绪元年奏以南路同知移驻卑南。又于极南之琅■〈王乔〉猴洞添设一县,曰恒春县。光绪四年,以中路鹿港同知移驻埔里社。续又奏请专设埔里社抚民理番通判,仍移同知于鹿港。嗣南北分治,在淡水厅辖艋舺、大稻埕,居中之地添设府治,曰台北府。附郭设淡水县。裁淡水同知,改设新竹县,以噶吗兰改设宜兰县,将通判移驻基隆。光绪十四年,闽台分省,复将前后山全局应移、应裁并、应添设者分别筹议。于前山彰化县辖桥仔图地方,建设省会,附郭设台湾府为首府,台湾县为首县,改原有之台湾府县为台南府,为安平县,仍与台湾道同城。裁鹿港同知划嘉义之东、彰化之南添设一县,曰云林县。又划新竹中港以南添设一县,曰苗栗县。又改基隆通判为基隆抚民理番同知。分淡水东北四堡之地归厅管辖。又改卑南同知为台东直隶州知州,驻水尾地方,添直隶州州同一员,驻卑南。添直隶州州判一员,驻花莲港。均隶台东直隶州管辖。按年稽考。开辟日广,田地制宜,规模大备焉。计前山自极北之基隆、宜兰交界草岭顶起,至极南之恒春县辖鹅峦鼻海口止,共计民站八百五十里。其后山南自鹅峦鼻超,至宜兰极北与基隆交界之草岭顶止,共计七百六十里。统计前后南北周围一千六百余里。
台北府说略
台北府,光绪元年奏裁淡水同知,设台北府,就艋舺、大稻埕之间建府治,附郭首县为淡水县。南自中坜,北至水返脚,隶淡水管辖。自中坜以南,至大甲溪,添设新竹县。就淡水厅旧治之竹堑地方为县城。又自远望坑迤北而东,旧为噶玛兰通判分治疆域,改设一县,曰宜兰。即就厅治为县城,并移通判于基隆海口。光绪十四年,改通判为抚民理番同知。计设一府,领三县、一厅。距府城西北有基隆、沪尾两海口,均为通商口岸,税务司、领事均在沪尾。巡抚、藩司因省会城署尚未建就,暂驻台北行台。计东南至宜兰县城民站二百零三里,南至新竹县城一百二十里,至台湾府城三百里。西北至沪尾海口三十里。北至基隆厅六十里。
基隆厅说略
基隆通判于光绪初年移设,兼理通商煤务。十四年分省,改抚民理番同知,析淡水所辖基隆、石碇、金包里、三貂四堡以隶之。距府城六十里。东北滨临大海,轮船出入,不候潮水,四时可泊,不似沪尾口有沙涌积,需雇小船引带也。有洋人与海关委员查收关税,为沪尾海关分口。现由厅南穿山至淡水之大稻埕,创兴铁路,指日商民又将聚集基隆矣。东北八斗一带为产煤之区,计东至三貂溪海边民站八十里,东南由远望坑至宜兰交界之草岭六十里,西南至淡水交界之南港四十里,北至海口二里。
附载驿路(民站)
南路水返脚(二十七里)、城站(二十五里)、龙潭(二十八里)、顶双溪(三十里)、至宜兰辖大里简。
淡水县说略
淡水县为附郭首邑,亦淡水厅旧治,与新竹划地分辖。县西十二里,旧有新庄县丞,早裁。邑本十四堡,自改行省,割四堡归基隆同知管辖。外有观音山、大屯山为屏障,实全台北门锁钥。迤西三十里曰沪尾,为通商口岸,设领事、税务司、海关。此与基隆交界之大磺山左近为产煤之区。西南大■〈山上姑下〉崁一带逼近内山,设局抚循,令交番童,带郡肄业,来归甚众。计东路由番社绕至宜兰交界之粗坑民站四十里,西南至新竹交界之涂牛沟六十里,西北至沪尾海三十里,东北至基隆交界之南港口二十里。
附载驿路(民站)
南路中坜站(二十三里)、桃仔园(三十五里)、城站(出东门三十三里)、至基辖水返脚。
新竹县说略
新竹县旧为淡水厅辖地,自光绪四年析土设官,以大甲溪以北至涂牛沟以南划归管辖。城治、衙署、仓库均仍旧址,而改名焉。嗣十四年分省,又割中港溪以南至大甲溪设苗栗县,隶台湾府,而新竹南界遂以中港为止,距府治一百二十里。邑负山临海,港口大小数处,礁多水浅,不通轮舶,仅祗商船出入。迤东咸菜瓮、三角涌、五指山一带,逼近内山,设局抚循,各送番童出社肄业,成效可期。计东至五指山番界止民站七十里,南至苗栗交界之中港口三十五里,西至海滨十里,北至溪水交界之涂牛沟南止六十里。
附载驿路(民站)
南路中港站(二十五里)、城站(出北门二十二里)、大湖口(四十里)、至淡辖中坜站。
宜兰县说略
宜兰县距府治陆程一百九十里,迤东而南,僻处山后,本噶玛兰旧地,初名蛤仔难,光绪四年改设为县。东北隅三十里,海中浮屿曰龟山,草岭迤东,山若屏障,海滨大石嶙峋,中设一关,曰北关。近于苏澳者,曰南关。两称门户。海口之著者,惟苏澳。轮船至此可泊,但防礁石。邑东北三十里曰头围,设县丞。东南二十里曰罗东,旧设巡检,已裁。自头围历大坪林以达枧尾街至艋舺为旁径,约程百里,称便捷。但山路崎岖,可人行,不通舆马。生番多聚。在西南诸山叭哩沙一带,向设隘寮以防之。今设局抚循,令交番童带局肄业,寓以子为质之意,稍敛嗜杀之风焉。计东至过岭仔海边民站二十里,南至苏澳海口五十里,西至叭哩沙番界四十里,北至基隆交界之草岭六十二里。
附载驿路(民站)
北路大里简站(三十二里)、头围(三十里)、城站。
台湾府说略
台湾府为光绪十四年分省时移设之首府,在彰化县东北二十里大墩桥仔图地方,并设首县曰台湾县。同城奏驻巡抚、藩司,因城垣衙署建造需时,抚、藩驻此待迁。划嘉义之东、彰化之南两邑地界于林圯埔地方,增设一县曰云林。又割新竹县中港溪以南三堡之地,于维祥庄地方增设一县,曰苗栗。其彰化县埔里社通判,前隶台南,现亦改隶台湾府辖。计一厅、四县,形势居中,控驭南北,海口有铁板沙横亘,轮船不能久泊,实为扼要之区。计东至台东直隶州,自云林越山前往三百数十里,中隔生番,现由台南府属凤辖之三条仑行走,民站六百八十里。南至台南府城二百三十五里,西至彰化县鹿港海口五十里,北至台北府城三百里。
埔里社厅说略
埔里社厅为彰化内山大莆地方,共计六社,曰埔里、曰眉社、曰田头、曰水社、曰审鹿、曰猫兰纪埔社者,见黄叔璥番俗六考、邓传安蠡测汇钞,而以姚莹之石甫文集为详。光绪元年,海防戒严,开山识起,始有招抚埔里六社之举。设通判于大莆城,距府治民站一百二十里。又设义塾于各社厅之西南为水社。社东有潭,名曰日月潭。周围二、三十里,潭水四时不竭,四面皆山,潭心凸起小山,曰珠子山。又名浮珠屿。周约一里,高三十余丈,山顶平坦,可容屋十余间,为外人所垂涎,现已设为义塾。山水清奇,诚厅治之名胜也。厅东北并眉社之北及西北角逾山皆北港凶番地界,厅正东及东南角逾山各番均经安抚招徕,计东至史老塌山番界,民站三十五里,南由社仔庄至云林交界之浊水溪止五十里,西至集集街与台湾县交界六十五里,北至大甲溪头与苗栗县交界三十五里。
台湾县说略
台湾县为省会郭首县,本彰化治地,得中权之形势,境内土地沃美,沟洫之利最溥。邑南之南投街,向为盗薮,驻县丞。邑北之葫芦墩,人烟稠密,今以猫雾巡检移设于此。迤东一带,通埔里六社,近海有梧栖港,为商船出入之处,巨船难拢,洋船罕到。北界大甲溪尾,每遇夏涨,内山沙石奔流而下,行人裹足,称天险焉。计东至埔里交界之火焰山。民站二十里,南至云林之浊水溪交界五十五里,西南至彰化之同安岭为界二十里,北至苗栗县大甲溪尾为界七十里。
附载驿路(民站)
北路牛马头站即寓鳌(十五里)至苗辖大甲站。
彰化县说略
彰化县于雍正元年就诸罗划分设县,始隶台南,光绪十四年改隶新设台湾府管辖,距府城二十里,西南面海,有鹿港,别名冲西港,又有番挖港、福安港、王功、二林等港,均沙痕盘曲,仅通商船,为洋船所不易入,亦不能久泊。鹿港向称富庶,商贾辐辏,近年港外沙积,商船渐少,昔驻同知,今裁。其对渡与福建泉州之蚶江为较近,沿海多田,皆坦夷可耕,惟地瘠民强,素称难治。又有八卦山,偪近城之东北隅,俯瞰全城,不得地利。光绪六年间,奏明捐筹经费,依山扩充,围建新城,惜未举行。计东至台湾县交界之同安岭,民站二十里,南至云、彰交界之番挖港六十五里,西至鹿港海口三十里,北至台湾县交界之大肚溪二十里。
附载驿路(民站)
南路挖仔街(三十二里)、城站(出北门三十里)、至台辖牛马头即寓鳌。
苗栗县说略
苗栗县于光绪十四年分设,就新竹县治地,割中港溪以北至大甲溪止,于近后垄之维祥庄地方添设一县,曰苗栗县,距府城一百二十里,邑治不大,为扼内山之冲,东连大湖一带沿山新垦荒地甚多,居民多粤籍。迤西为后垄港,与吞霄、房里、大安及台湾、新竹交界之大甲、中港等溪分流于海,均祗商船出入。西南之大甲地方,驻巡检。计东至十二份社番界民站九十里,南至台湾县交界之大甲溪五十里,西至后垄港十里,北至新竹县辖中港溪为界二十五里。
附载驿路(民站)
南路大甲站(三十里)、春霄(三十里)、后垄(十五里,距县十里)、至新辖南路中港站。
云林县说略
云林县,光绪十四年分设,割嘉治,上自石圭溪水源起,下讫海口止,又割彰治,自浊水溪起至番挖港止,于林圯埔地方添设一县,曰云林县。距府治民站六十里,虽近内山,经理得法,后效可期。番社渐抚渐多,土地渐辟渐广,将来尚可开拓,与嘉义、彰化之一再分割沿海无可添辟者有别。西南二十五里为斗六街,向设县丞,今裁。原设都司,仍驻斗六邑。东南七十余里有极高之玉山,四时云封,偶有开散,色如白玉,或云系霜雪凝积,环山为生番所聚,人迹罕到,界外筑有寮隘,由此以达后山,历番社而至璞石阁、水尾等处,非有番头引带,不能行走。计东至八同关番界民站八十里,西南至嘉义交界之兴化店三十里,西至五条港虎尾溪口一百一十里,北上至埔里社交界之浊水溪三十里,下至彰化县之番挖一百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