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新书

  李佑为淮西将,元和十二年送款归国。裴令公破元济入城,汉军有剥妇人衣至裸体者。佑妇姜氏,怀妊五月,为乱卒所劫,以刀划其腹,姜氏气绝踣地。佑归见之,腹开尺余,因脱衣襦裹归。一夕复苏,傅以神药,满十月生一男。朝廷以佑归国功,授一子官,字曰行循。年三十余,为南海节度,罢归,卒于道。
  河东裴章者,其父冑尝镇荆州。门僧昙照道行甚高,能知休咎。章幼时为照所重,言其官班位望,过于其父。章弱冠,父为娶妻李氏女。及四十余,章从职太原,弃妻于洛中,过门不入,别有所牵。李氏自感其薄,常褐衣髽髻,读佛书蔬食。又十年,严绶尚书自荆州移镇太原,昙照随之。章因见照叙旧,久之谓曰:「贫道五十年前言郎君必贵,今则皆不何也?」章自以薄妻之事启之,照曰:「夫人生魂诉于上帝,以非命处君。」后旬日,为其下以刃划腹于浴器中,五脏堕,伤风遂死。
  王缙为相,为妾造宝应寺,宏丽无比,为识者所嗤。
  郑覃历官三十余任,未尝出都门,便登相位,以至于终。
  贞元初,丹阳令王琼,三年调集,遭黜落。琼甚惋愤,乃赍百金,诣茅山道士叶虚中,求奏章以问吉凶。虚中年九十余,强为奏之。其章随香烟上天,缥缈不见,食顷复堕地,有朱书批其末云:「受金百两,折禄三年。枉杀二人,死后处分。」后一岁,无疾而卒。
  太宗文皇帝虬须上可挂一弓。
  唐李佐,山东名族。年少时,因安史乱,失其父。后擢第有令名,为京兆少尹。阴求其父,有识告佐,往迎于殡葬徒中。归而跪食,如是累月。一旦召佐曰:「汝孝行纯也。然吾三十年在此党中,昨从汝归,未与流辈诀绝。汝可具大猪五头、白醪数斛、蒜□数瓮、薄饼十盘,开设中堂,吾与群党一醉申诀,无恨矣。」佐承教,数日乃具。父出召客,俄而市善薤歌者百人至,初则列堂中,久乃杂讴,及暮皆醉。众扶佐父登榻,而薤露一声,凡百皆和。俄相扶坌出,不知所往。行路观者亿万。明日,佐弃家入山,数日而卒。
  唐韩干善画马,闲居之际,忽有一人,朱衣玄冠而至。干问曰:「何得及此?」对曰:「我鬼使也,闻君善图良马,愿赐一匹。」立画焚之。数日出,有人揖而谢:「蒙惠骏足,免为山川跋涉之苦,亦有以酬效。」明日,有人送素缣百匹,不知其来,干取用之。
  河间王孝恭,才知识略特出于众。初受诏征辅公祏,座上有水一器,倏然变成血,满坐惊畏,左右不测。孝恭曰:「自无负神明,此变应是公祏受首之兆。」座客始安。至淮南,乃枭公祏以献。时人服其先见。
  明皇御勤政楼,下设百戏,坐安禄山于东间观看。肃宗谏曰:「历观今古,无臣下与君上同坐阅戏者。」玄宗曰:「渠有奇相,我有以禳之故耳。」又尝与之夜宴,禄山醉卧,化为一猪而龙头,左右遽告。帝曰:「渠猪龙,不能为也。」终不杀之,卒乱中原。
  元德秀贫时,其兄早亡,有遗孤。期月,其嫂又丧,无乳哺之。德秀昼夜哀号,抱其子即以己乳含之,涉旬而有汁,遂长大。德秀官鲁山令,有清政,化惠于一邑,阖境歌之。
  卢群居郑之圃田,读书业成,东游淮海,求索得千缣,西之长安。闻桑道茂善相术,车马阗门,群倾囊奉之。桑生曰:「吾常以善恶鉴于时,士所惠者涓埃而已。今贶余盖以多,其旨何哉?」群答曰:「少为业已就,西来求官,以天下之人信先生之口,将求一言得乎?」桑生曰:「有何不可?」群曰:「乞自三事以下造问公者,唯言近有一卢群自东来,十年持世间重柄,贵不可及,即是愿一作配。分。」于是桑生昌言于时贤。不旬辰之内,凡京国重位名士皆造群门,同力申荐。代宗闻其名召见,一拜拾遗,累官至郑滑节度使。
  大宗谓虞世南一人而有五绝:「一曰博闻,二曰德行,三曰书翰,四曰辞藻,五曰忠直。」图形凌烟阁,年八十一终。
  清泰朝,李专美除北院,甚有舟楫之叹。时韩昭裔已登庸,因赐之诗曰:「昭裔登庸汝未登,凤池鸡树冷如冰。如何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粥饭僧。」
  长兴四年,李遇奏尹拙自著作佐郎除左拾遗直史馆。谏官直馆,自拙始也。迩后畿赤尉稍不登矣。
  王居敏为秦王六军判官,素不协意。及从策拥兵之际,与高辇并辔,指日影曰:「明日如今,已诛王詹事矣。」
  史洪肇尝与大臣饮于窦贞固之第,以夙愤激苏逢吉,举爵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安足用焉?」三司使王章曰:「虽有长枪大剑,若无毛锥子,赡军财赋,自何而集?」肇默然而散,自此苏史有□。
  阳□起于小吏,及为相,常言曰:「为国家者,但得帑藏丰盈,甲兵强盛。至于文章礼乐,并是虚事,何足介意。」自此后始不在清议。
  王师范,非名族,世承姑息。及其死也而无辞,辄有长幼之序。三川之士多焉。
  汉隐帝赐诸伶锦袍玉带,史肇夺之还官,曰:「健儿戍边,寒暑未有优恤,尔辈不当也!」其凶戾也如此,然至理得中。
  武皇嘉明皇之功,以其属五百骑,号曰「横冲都」,侍于帐下,故两河间目为李横冲。
  于邺除工部郎中,时尚书卢文纪讳业,甚不平,陶铸欲请换曹;其夕邺雉经。卢尚书贬石州司马,于、卢之器固小也,然过在执政。
  赵光逢为司徒致仕,光裔入相有日。省问其兄,语及政事。他日光逢署其户曰:「请不言中书事。」其端静也如此。葛从周有殊功,镇青社,人语曰:「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
  杨尚书昭俭退居华下,自题家园以见志,曰:「池莲憔悴无颜色,园竹低垂减翠阴。园竹池莲莫惆怅,相看恰似主人心。」
  近有锺离令王仁岫,善工算,因集八卦五曹算法云:「用十二文牌子布位,先须正坐其身,以坐位便居北方也。每牌子拘一位,每位从一至十起,坎为初巡指八方,以方为首。八卦既毕,却取其阴,横九竖十,积为前位,常以九九正文,颠倒呼命,瞻前顾后,逐位取了。须是明其九九正文,进退精熟,方可入于诸法,次第加减。一位因望折倍减,五门不杂于五曹,五曹秤尺地仓金,五数悉通于一位。或遇前后隔位,即以辰次而空之。或遇除减并繁,别以闰牌而贴之。□而存亡除留,自然明其向背。既转移而得理,则丝忽而无差。但用诸法径门,取其简要,若类鼓珠之法,且凝滞于乘除。比法乃至开方、立方,求一立一,皆可通其体例耳。」
  法眼姓鲁,雪峰姓曾。或问:「雪峰师何姓也?」答曰:「鲁人不系腰。」却问:「法眼师何姓也?」答曰:「雪峰系腰带。」
  卢文进,幽州人也,至江南,李氏封范阳王。尝云:「陷契丹中,屡入绝塞,正昼方猎,忽天色晦黑,众星灿然。问蕃人,云:『所谓笪却日也。以此为常。』顷之乃明,方午也。」又云:「尝于无定河见人胫骨一条,大如柱,长可七尺。」
  后唐太祖尝随火征庞勋,临阵出没如神,号为「火龙子」。
  王审知起事,其兄潮唱首。及审知据闽中,为潮立庙。庙水西,故俗谓之「水西大王」。
  梁祖初革唐命,宴于内殿,悉会戚属。又命叶子戏,广王忽不掷,目梁祖曰:「朱三,你爱他许大官职,久远家族得安稳否?」于是掷戏具于阶,抵其盆而碎之。
  刘坦状元及第,为维扬李重进书记。好酒,李常令酒库:「但书记有客,无多少供之。」寻为掌库吏颇吝之,须索甚艰。因大书一绝于厅之屏上云:「金殿试回新折桂,将军留辟向江城。思量一醉犹难得,辜负扬州管记名。」未几重进望日,复谒于坦,读之忽悟,曰:「小吏吝酒于书记也。」立命斩之。坦不怿,凡数月,悔而成疾。
  正衙宣枢密使制,自周祖始,汉隐帝嗣位之初故也。
  有米都知者,伶人也。善骚雅,有道之士。故西枢王公朴尝爱其警策云:「小旗村店酒,微雨野塘花。」梁补阙亦赠其诗云:「供奉三朝四十年,圣时流落发衰残。贪将乐府歌明代,不把清吟换好官。」近有商训者,善吹笙,亦籍教坊,为都知。能别五音,知吉凶。复得画之三昧,山水不下关、李。
  王延彬独据建州,称伪号。一旦大设,为伶官作戏辞云:「只闻有泗州和尚,不见有五县天子。」
  马全节为邺都留守,以元城是桑梓之邑,具白□,诣县庭谒拜。县令沈遘避之,节曰:「父母之乡,自合致恭,勿让也。」州里荣之。
  孙光宪从事江陵日,寄住蕃客穆思密,尝遗水仙花数本,植之水器中,经年不萎。
  后唐庄宗年十一,从晋王讨王行瑜。初令人觐献捷,昭宗一见骇异之,曰:「此子有奇表。」乃抚背曰:「儿将来国之梁栋,勿忘忠孝于吾家。」乃赐□□酒卮、翡翠盘。十三读《春秋》,略知大义。骑射绝伦,其心豁如,采录善言,听纳容物,殆刘聪之比也。又昭宗曰:「此子可亚其父。」时人号曰「李亚子」。
  杨恽内侍,字道济。僖皇末,权枢密,出为浙西监军。朱梁篡后,窜身投武肃,居越中。长八尺,有黄白法,善壬课,事馔至精,四季皆榜厨。手写九经三史百家,用蒲薄纸,字如蝇头。年九十余卒。
  四明人胡抱章,作拟白氏讽谏五十首,亦行于东南,然其辞甚平。后孟蜀末,杨士达亦撰五十篇,颇讽时事。士达子举正,端拱二年进士,终职方员外郎。
  长兴元年二月,郊祀赦。内外群臣职带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与改里乡名号。
  伪蜀韩昭,仕王氏,为礼部尚书丽文殿大学士。粗有文章,至于琴棋书算射法,悉皆涉猎,以此承恩于后主。朝士李台瑕曰:「韩八座事艺,如拆袜线,无一条长。」时人韪之。
  朱耶赤心者,或云:「其先塞上人,多以骑猎为业。胡人三十辈于大山中,见飞鸟甚众,□鸠于一谷中。众胡就之,见一小儿,约才二岁已来,众鸟衔果实而饲之。众胡异之,遂收而众递养之。成长求姓,众云:「诸人共育得大,遂以诸耶为姓。」言朱耶者讹也。
  天成中,帝谓侍臣曰:「自古铁券其事如何?」赵凤对曰:「此则帝王誓文,赐其子子孙孙,长享爵禄。」帝曰:「先朝所赐,惟三人耳。崇韬、继麟,寻皆族灭。朕之危疑,事虑朝夕。」嗟叹久之。赵凤曰:「帝王所执,故知不必铭金镂石。」帝曰:「敢不深诫。」
  忠懿王在钱塘,显德中,有民沈超者,负罪逃匿。禁其母,凡百日不出;及追妻鞫之,当日来。首判之曰:「母禁十旬,屡追不到,妻絷半日,不召自来。倚门之义稍轻,结发之情太重。领于市心,军令处分。」又大貂曹公镇青海,有盗魁累犯当死,皆会赦。至公在任又犯,有司以赦文举之。公判曰:「三遇赦文,天子之恩合免;屡为民患,将军之令必行。」乃从极典。
  陶谷小名铁牛。李焘常有书与之曰:「每至河源,即思令德。」唐彦谦之孙也,以石晋讳,改姓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