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南部新书
南部新书
大中四年,驸马崔祀除大理少卿,在司当职。公式令,诸文武官职事五品已上,致仕身在京者,每季令通事舍人一人巡问奏闻。其在外州者,亦令长吏季别巡问,每年附朝集使闻奏,使知安否。
宋守敬为吏,清白谨慎,累迁台省,终于绛州刺史。其任龙门丞,年五十八,数年而登列岳,每谓属僚曰:「公辈但守清白,何忧不迁。俗之人每以双陆无休势,余以为仕宦亦无休势,各宜勉之。」
沙门玄奘,俗姓陈,偃师人,少聪敏,有操行。贞观三年,因疾而挺志往五天竺国,凡经十七岁,至贞观十九年二月十五日方到长安。足所亲践者,一百一十一一作七。国。彩求佛法,咸究根源,凡得经论六百五十七部,佛舍利及佛像等甚多。京师士女迎之,填郛溢郭。时太宗在东都,乃留所得经像于宏福寺。有瑞气徘徊像上,移晷乃灭。遂诣驾,并将异方奇物朝谒。太宗谓之曰:「法师行后,造宏福寺,其处虽小,禅院虚静,可为翻译之所。」太宗御制《圣教序》。高宗时为太子,又作《述圣记》,并勒于碑。麟德中,终于坊郡玉华宫。玄奘撰《西域记》十二卷,见行于代,著作郎敬播为之序。
元和之初,薛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剩,乃狭小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减诸笺亦如是,将名曰「薛涛笺」。
韦绶自吏侍除宣察,辟郑处晦为察判,作《谢新火状》云:「节及桐华,恩颁银烛。」绶削之曰:「此二句非不巧,但非大臣所宜言。」
《晋书.陶潜本传》云:「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尝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即非彭泽令时所栽。人多于县令事中使五柳,误也。《白氏六帖》:「县令门种五柳。」此亦误也。
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天策上将军,太皇在藩时为之。及升储,并是省之。诸道行台,武德九年并省。
贞观元年,改国子学为国子监,分将作为少府监,通将作为三监。
长安盛要,哀家梨最为清珍。谚谓愚者得哀家梨,必蒸吃。今咸阳出水蜜梨,尤佳。□杜间亦有之,父老或谓是哀家种。
崔元综,则天朝为宰相,得罪流南海之南。会恩叙赤尉,引谢之日,授分司御史,累迁中书侍郎,卒时九十九,唯独一身。
北省班,谏议在给事中上,中书舍人在给事下。裴佶为谏议,形质短少,诸舍人戏之曰:「如此短小,何得向上?」裴答曰:「若怪,便曳向下着。」众皆大笑,后除舍人。
卢迈有宝瑟,各直数十万,有寒玉、石磬、响泉、和志之号。
福州城中有乌石山,山有峰,大凿三字,曰「薛老峰」。癸卯岁,一夕风雨,闻山上如数千人喧噪之声。及旦,则薛老峰倒立,三字返向上。城中石碑皆自转侧,其年闽亡。
智永禅师,传右军父子笔法,居长安西明寺。从七十至八十,十年写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每了,人争取。但是「律召调阳」,即其真本也。石本是内降贞观年中也。俗本称「律吕调阳」,误也。盖以草圣「召」字似「吕」字耳,以闰余对律召,是其义也。徐散骑最博古,亦误为「吕」字。
杜佑自户部侍郎判度,为卢杞所恶,出为苏刺。时佑母在,杞以忧阙授之。佑不行,换饶州。
大历十一年,制国子监置书学博士,立《说文》、《石经》、《字林》之学。举其文义,岁登下之,亦古之学也。
武德末,文皇欲平内难,苑池内得白龟,化为白石,故登极后降制曰:「皇天眷佑,锡以宝龟。」
邢曹进,至德中河朔将也,飞矢中目,而镞留于骨,三出之不得。后遇神僧,以寒食饧渍之,出甚易,月余愈。
西明、慈恩多名画,慈恩塔前壁,有湿耳师子跌心花,时所重也。
高骈既好神仙,性复多诞。每称与玉皇及群仙书札来往,时对宾客,或彩笺以为报答。
周宝在浙西,副使崔绾,公之妻族弟兄,雁列于幕中;观察判官田佩,亦其外甥,二人最为贪暴。其次陆谔已下,皆挟势而入,及更变之后,甚者亦多不免也。
时人多使沉碑岘首,唐贤往往有之。按《晋书》:「杜预好为身后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方一作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沉碑岘首,误也,当为沉碑方一作万。山。
鲍照字明远。至唐武后,讳减为昭,后来皆曰鲍昭。唯李商隐诗云:「嫩割周□韭,肥烹鲍照葵。」又元缜诗云:「乐章经鲍照,碑版笑颜竣。」今人家有收得隋末唐初《文选》,并鲍照尔。
袁州蒋动处士作《冷淘歌》,词甚恶,投郡守温公受知。
语儿梨,今俗说甚多,皆不近理。按《万岁历》云:黄武六年正月,获彭绮。是岁由拳西乡,有产儿坠地便语。屈云峰曰:「此处应据《太平御览》,增『因曰』二字。」语儿乡,语儿梨者,殆出此乡也。今由拳属杭州。黄武吴年号,六月丁未,是魏明年太和元年也。黄武以下,旧本错见下二条。黄琴六曰:「应并于此无疑,月当作年,年当作帝。」
临安出纸,纸径短色黄,状如牙版。字误可以舌舐之不污,近亦绝有,盖取多任务鲜而价卑也。
今信州城西街连草市,地名君迁,仍多树木,人皆不辩。余尝通理是郡,召父老询之,皆云:「不知其地名之由。」及披《文选》左太冲《吴都赋》云:「平仲君迁,松梓古度,楠榴之木,相思之树。」注曰:「皆木名。」以此详之,不辩之木,乃君迁尔。
张去华,谊之子。显德年,年十八,着《南征赋》,于淮南行在献之,召试除台簿。未几因台中议事,不得预三院坐,遂弃官归圃田。后状元及第,建隆二年也。
第十卷 南部新书癸
彭蟾,宜春人也,着《凤池本草庙堂丞镜》一百二十卷,广明乱后,遗坠。
高骈在淮南,有贽歌者,末章云:「五色真龙上汉时,愿把霓旌引烟策。」公说,乃辟为从事。乃公遇害,有识者多嗤其言过也。
贞元末,许孟容为给事中,权文公任春官,时称权许。进士可不,二公未尝不相闻。
《襄沔记》云:「卢有疏水注于沔,此水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膝头如虎掌爪,常没水中,出膝头示人,小儿不知,欲弄之,辄便啖。人或有生得者,摘其鼻,可小小使之,名曰『水虎』也。」
濮州刺史曹朔,于汴水岸掘得鄂公马鞭,表进之,不朽。
皮日休,历太常博士,后从巢寇遇祸。子光业,为吴越丞相。子文璨,任元帅判官,入京为太仆少卿卒。子子猷,猷字仲卿,祥符八年御前进士。
滑州有僧景阳碣,在开元寺。其僧不知何许人,刺史令狐公以僧有戒行,以红米饭鱼□施之令僧餐,其□尽化为乳头香。食讫,遣人随之,吐于河内,化为活鱼,踊跃跳出。后迁化,大中十二年二月,刺史李福置。
李绾,咸通中作越察。于甲仗库创楼,名曰「武威」。刻石立文曰序楼文名云:「名楼以武威,兼义也。余之望又出武威。」
荆南旧有五花馆,待宾之上地也。故蒋肱上成汭诗云:「不是上台名姓字,五花宾馆敢从容。」
大中九月十七日敕,徐泗节度使康季荣奏:据濠州刺史刘彦谋状,定远县百姓周裕,女小儿,年九岁,今年七月六日,为父患,割左股上肉一寸三分不落,疮长一寸四分,收得血半斤,父和羹吃。后二十九日,载割股上已落肉,与父吃。其周裕至闰七月十二日身死,至二十五日埋葬讫。其女小儿于墓侧不归,县司与立草庵一所。「伏以寄分廉察,地列山河;获当盛明,亲逢大孝。伏请宣付史馆,并赐旌表门闾。」奉敕:「周小儿方至髫年,允兹志行,俾之旌表,用激时风。宜依所奏,仍委本道量事优恤。」
杜悰、郑颢、于悰,皆是二月一日生,悉尚主。
斛律金不解书,有人教押名云:「但如立屋,四面平正即得。」安禄山押字,以手指三撮而成。
蜀葵□作火把,猛雨中不灭。蜡烛过头把,猛风中不灭。
建中元年,贬御史中丞元全柔,二年,贬中丞杨瑱,皆四月晦日。宪皇擒刘辟、李瘫、吴元济,行刑皆十一月朔日。
韦、路作相,贬不附己者十司户:
崔沆循州李渎绣州萧遘播州高湘高州崔彦融恩州韦颜虔州张渎勤州杜裔休端州郑彦持义州李藻费州唯恩州不回。
韦执谊败,八司马:
韦执谊崖州韩泰虔州陈谏台州柳宗元柳州刘禹锡播州韩晔饶州凌准连州程异郴州。
郑珣瑜为河南尹,送迎中使,皆有常处。人吏窥之,马足差跌,不出三五步。
韦保衡、路岩作相,势动天地。附其势者,有牛头、阿旁、夜叉、捷疾之号。二相败,以累谴者数十人。
长安大内有口味库。干符六年,回禄为灾,自后不置也。
唐末,浙西鹤林寺三桧院、五花亭胜概也。
太和中入皉,皉内都官班中,有抬眼窃窥上者,觉之,班退,语宰相曰:「适省郎班内第几人,忽抬眼抹朕何也?」时裴晋公对曰:「省郎庶僚极卑微,不合抬眼抹陛下。」上曰:「如何?」晋公曰:「即与打下着。」上曰:「此小事,不用打下。」
江西客司韩注,多不礼客。有为进士唐珪谒苏使君,阍人不通刺,因上诗曰:「江西昔日推韩注,袁水今朝数赵祥。纵使文翁能待客,终栽桃李不成行。」
裴相休留心释氏,精于禅律。禅律师圭峰密,禅得达磨顿门。密师注《法界观》、《禅诠》,皆相国撰序。常披毳衲,持钵乞食于妓院,自言曰:「不为俗情所染,可以说法为人。」每发愿曰:「乞世世为王,来护佛法。」后于阗国王生一子,手文间有「裴」字,闻于中朝。
开元宫掖,竞食黄鱼,故打河阳作池养之,故谓之「黄鱼池」者。
卢氏说:「有官人衣绯,于中书门祗候见宰相求官。人问前任,答曰:『某属教坊,作西方师子脚来三十年。』」
贞元十三年,深州奏博野县女子姓李氏,号妙法,年六十六,庐墓经三十七年。初,李少年遇安禄山逆乱,被虏劫他乡。闻父亡,欲奔丧,又以有一子,不忍分离,遂割一乳,留别孩子而奔丧。既而号恸擗踊,遂烧一指,以启告先灵。又以不见灵柩,志欲庐墓。兄弟不许,遂以刀刺心见其志。竟开埏道,见棺榇尘土,以舌舐之,又以发拭棺上尘埃。自是庐舍墓侧,往往有异鸟翔集。其坟上先无树木,李氏手自栽植杂树一千根,并高数尺。初庐墓数年,又遇母疾,渐至危亟。李氏每见母饮,即饮,母食或呕涎唾,并皆尝之。无几亡,李氏自刺血母臂上以为记,其至性如此。其年,又庐州巢县百姓张进昭,母先患,刺左手落,经一十三年乃亡。殡后,进昭自截左腕,庐于墓侧。
十宅诸王多解音声,倡优百戏皆有之,以备上幸其院,迎驾作乐,禁中呼为「乐音郎君」。
归少师崇敬。宅子弟极多,大都不喜肥者。或有之,则庭立之,送归蓝田,供笋蕨,体减方还。多时则妳监泣告,俾归澣濯。
宣皇于内中置杖,内官有过,多杖之延英。宰臣谏之,上曰:「此朕家臣,杖之何妨。如卿等奴仆有过,不可不决。」
大中酷好科名,帝于内中题乡贡进士李道龙。内官近多知书,自文、宣二帝。
李朱崖,武皇朝为相,势倾朝野。及得罪谴斥,人为作诗云:「蒿棘深春卫国门,九年于此盗乾坤。两行密疏倾天下,一夜阴谋达至尊。肉视具僚忘匕箸,气吞同列削寒温。当时谁是承恩者,肯有余波达鬼村。」又一首云:「气势凌云威触天,权倾诸夏力排山。三年骥尾有人附,一日龙髯无路攀。画阁不开梁燕去,朱门罢扫乳鸦还。千岩万壑应惆怅,流水斜阳出武关。」此温飞卿诗也。
归登书《经山碑》,是崔元翰文,唯称此「龟字」。
高祖朝,严甘罗武功人,行劫为吏所拘。上谓曰:「汝何为作贼?」甘罗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上曰:「吾为汝君,使汝穷乏,吾之罪也。」赦之。
郑仁表,泊之次子,仁规之弟。恃才傲物,士人薄之。自谓门地人物文章具美,常曰:「天瑞有五色云,人瑞有郑仁表。」
僖皇即位,萧仿、崔彦昭秉政,素恶刘邺,乃罢邺知政事,出为淮南节度使。是日邺押班宣麻,通事引邺内殿谢,不及笏记。邺自撰十余句,语曰:「霖雨无功,深愧代天之用;烟霄失路,未知归骨之期。」帝为之恻然。邺,三复之子,赞皇门人也。
宁王薨,册让皇帝,凡圹内置千味食。监护使裴耀卿奏曰:「尚食所料水陆等味一千余种,每色瓶盛,安于藏内,皆是非时瓜果,及马牛驴犊獐鹿肉,并诸药酒三十余色,仪注礼仪,并无所凭。」遂减省之。
张循宪为侍御史。长安中为河东采访使,荐蒲州人张嘉贞材堪宪官,请以己官秩授之。则天见,垂帘与之语。嘉贞奏曰:「以臣草莱,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郭太后贵极终八朝:代之外孙,德之外生,顺之亲妇,宪之皇后,穆之母,敬、文、武三帝祖母。
建中中,戴竿三原妇人王大娘,首戴二十八人而走。
大历年中,河南尹相里造剥洛阳尉苗登有尾长二尺余。
贾耽为滑州节度使。酸枣县有一下俚妇,事姑不敬。姑年甚老无目,晨飧,妇以饼裹犬粪授姑,姑食觉异,留之。其子出还,姑问其子:「此何?向者妇与吾食。」其子仰天大哭。有顷雷震发,若有人截妇人首,以犬首续之。耽令牵行于境内,以戒不孝者。时人谓之「犬头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