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养吉斋丛录
养吉斋丛录
旗人不作驿丞、典史,雍正六年,奉旨议定。
三载考绩,文武大臣具疏自陈,袭前明旧制也。顺治间工尿官三品以上及各省督、抚,康熙间增盛京侍郎,雍正间增奉天府尹,皆自陈。乾隆八年,命自陈,乞罢者,举贤自代。
继命宗室王公兼阁部事者,不必自陈。十五年,命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御前侍卫、干清门侍卫,兼阁部及八旗事者,不必自陈。十七年,停止内外大臣自陈之例。二十四年,勅部于京察年分,将尚书至三品京堂以上及直省督、抚军政年分,将军、都统、副都统,驻防之将军、都统、副都统及提督、总兵官,分别缮本进呈,听候鉴察。有以衰庸解退者,皆出自圣裁。
国初,沿明制,以吏科都给事中、给事中,与河南道掌计典。后命各部院堂上官,各察其属之优劣,而等第之,汇送吏部。吏部定期按册点验,谓之过堂。其荐举者,引见后,候旨录用。又京察各官,于吏部过堂时,惟翰、詹衙门不唱名,但称某官几员,则管部事大学士以下皆起立,云请回。俗谓之遇半堂。
外官三年大计,用才、守、政、年四格,始于顺治三年。康熙初停止,四年复行。二十四年停布、按卓异。
附录:康熙二十二年大计,藩、臬与卓异者多。总宪徐公元文上言:旧例藩、臬人觐,虽许条奏地方事宜,然仅由通政司投递。引见一次,辞朝即行,于述职之实,犹有未尽。请令面奏,并加谘访,庶可知其才具之优劣,并以见督、抚所举当否。圣祖是公言。至日,御干清门,科道侍班,通政司引藩、臬官以次面奏。着为令。明年,有旨,藩、臬勿举卓异。
卓异官引见,向例,文职赏朝衣,武职赏蟒袍。盖古者车服以庸之义。日久渐成具文,价浮物敝。乾隆间,遂改为引见,后准卓异者加一级。
云、贵、川、广、福建、甘肃、湖南等省,督、抚、提、镇、藩、臬有丁忧事故,由驿限行四百里驰奏。干 隆二十七年定。以边远省分,非驿递不能速也。
顺治元年,定衍圣公封爵一如前朝,阶正一品,在尚书上。
正一真人 [一]旧袭一品,乾隆时,副都御史梅谷成奏,请量加裁抑。经大学士等会议,降为五品。其时法官娄近垣系四品,高宗谓真人品秩不可过贬,因命视三品秩。
同官回避,乾隆间法始密。其先,如福建巡抚赵国麟与藩司刘藩长联姻,系雍正十二年具奏允行。又雍正间,魏经国为湖广提督,特旨以其子魏瓒为提标中军守备,及为松江提督,以次子魏琨补泰州营游击。其时,固不拘回避之说也。后则部例日繁矣。今复有捐免回避之例。
开列内外官阶衔姓名,汇刊成帙,谓之缙绅。吏部按季呈进,如十二月杪,即进明年春季缙绅,以备观览。曩时缙绅首帙,有各直省舆地图,虽不详悉,而规模略具,今则不复有矣。
附录:阮文达元顺治缙绅册跋云:「余家藏嘉靖缙绅册,得自阙里孔氏。其京职一本,题为缙绅,至外省,则不加之以缙绅之目。此顺治十八年缙绅册则通称为缙绅矣。又嘉靖本,于各省总督、巡抚,皆列于都察院衙门副宪之后,而外省则但自布政司始。此册于都察院既列各省总督、巡抚矣,而各外省又重列之,已驳驳乎不列于京职。故册首叶题日新刊随省总督抚按总镇缙绅。曰新刊随省者,明乎旧之不随省也。此册外省提镇亦列京职,在銮仪卫衙门之后。今亦皆随省矣。」旧制,京官并许条陈。康熙十年,宪臣奏请停止。凡非言官而建言为越职,例当降调。
至言路大开之时,即非言官,亦许陈奏,其不应具折者,准胪举条陈,赴都察院呈请代奏。
国初,尝议裁天下教官,王公太岳疏争之。雍正间,欲设知州、知县副官,鄂文端奏止其事。
岁贡廷试,教官选外省,实为寒儒苦事。国朝改明制,教官铨授本省,岁贡免赴京,德政也。
国初,府、州大县裁训导,小县裁教谕。康熙四年,复设。故教谕、训导有正复之别。
又康熙中,有俊秀监生捐纳教职例。三十年,江南学政许汝霖请,凡捐学正、教谕改县丞,训导改主簿。自后惟生员始得捐,而教授必由科目。
[一]「正一真人」此条原接前条后,据整理稿本改。
顺天府旧设文、武教授、训导,沿明制也。雍正四年,裁武学,统归儒学管束,满洲生员亦属汉官月课。
世祖时,招民授职,费至七、八千两,有至万金者,仍行考试,文理通顺者为知县,不通者改授守备。此捐例之始,然仍行考试,而以文武分途,不失慎重之意。
今制,嘉峪关外南路回疆八城有 :叶尔羌,总理旧疆事务参赞大臣一员,兼管和阑事务协办大臣一员;乌什,办事大臣一员,帮办大臣一员 ;喀什噶尔,领队大臣一员;山南回部初设参赞,治叶尔羌 ,后移此。乾隆三十年,乌什乱,移乌什。五十三年,复移此。道光十一年,仍移叶尔羌。原设帮办大臣,改为领队大臣。库车,办事大臣一员;阿克苏,办事大臣一员;喀拉沙尔,办事大臣一员;和阗,办事大臣一员;英吉沙尔,领队大臣一员。北路各城有:伊犁,将军一员,羼下有协领、参领、防御、骁骑校等官总统南北两路,初为定边右副将军。参赞大臣一员,道光间,张格尔平增设。领队大臣五员;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一员,屑下有协领、参领、佐领、防御、骁骑校等官。参赞大臣一员,领队大臣一员;科布多,参赞大臣一员,帮办大臣一员;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一员,领队大臣二员;乌鲁木齐。都统一员,属下有协领、参领、佐领防御、骁骑校等官。领队大臣一员;库伦,办事大臣一员,帮办大臣一员;治喀尔喀及恰克图、俄罗斯边信箱古城,领队大臣一员;库尔喀拉乌苏,领队大臣一员;吐鲁番,领队大臣一员;巴里坤,领队大臣一员;哈密,办事大臣一员,帮办大臣一员。除伊犁将军、定边左副将军、乌鲁木齐都统外,军机处于每月初五、二十两 次开单进呈。西宁办事大臣、西藏办事大臣亦同开列。每年十月,复将各处期满大臣开单进呈,谓之换班。或留,或别简,无一定,亦有不及期而更易者。
按:乌鲁木齐有提督,伊犁、巴里坤有总兵,哈密有副将,其所属有参将、游击等官,则别为绿营也。又驻藏大臣旧设二员,后裁去一员,乾隆十四年仍设二员。
国初,武职品级较文职为大,康熙三十三年始裁定。又文职自正一品起,至从九品为十八阶,武职自从一品起,至正七品为十二阶,旧制也。乾隆五十一年,以领侍卫内大臣为武职正一品,绿营以提督为从一品,无正一品,其从七品以下五阶,以内外武职微员,按其职守,酌分正从,照文阶一体厘定。又旧制武职正从一品,封荣禄大夫,正二品至从五品,皆封将军。乾隆二十年,更定官制,则皆称大夫,五品以下改称为郎,各冠以「武」字。五十一年,高宗以将军为专阃之重,大夫为文臣之称,名义混淆,不足示后,乃改一品至从二品封将军,正三品至从四品封都尉,正五品至从七品封骑尉,正八品至从九品封校尉,自五品以下,凡从于骑尉、校尉,上以「佐」字系之。
国初,京城裁五军都督府。设八旗都统、副都统等官,外省绿营之提督、总兵皆如旧,仍挂左都督、都督同知、佥事等衔。其时提、镇皆用汉人,后始参用满、蒙,而裁兼衔。
国初有京卫,如神武左、金吾左、金吾右、腾骧右、龙骧卫、燕山左、燕山右、永清左、忠义前、彭城卫,大抵皆沿明旧,旋裁。
国初,提、镇甚多。以顺治十八年官册考之,有挂镇海大将军印,镇守京口都统一。镇守沿江沿海副都统二。镇守京口左路水师总兵官一。镇守京口右路水师总兵官一。随征江南左路提督、总兵官左都督一。随征江南右路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云南团练、火器总兵官一。镇守天津防海,统辖水陆官兵总兵官都督仓事一。镇守真、保各关总兵官都督佥事一。
镇守宣府,挂镇朔将军印,辖七十一城堡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大同,挂印绉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临清等处总兵官都督龠事一。镇守沂州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河北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汝南等处总兵官都督分事一。提督陕西,统辖满兵驻西安总兵官一。
提督陕西,统辖漠兵管固原镇事一。挂印镇守汉、羌、兴安等处总兵官都督龠事一。镇守甘肃等处,挂平羌将军印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延、绥等处,挂印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宁夏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临、巩等处总兵官左都督一。提督江南,统辖满兵,驻江宁总兵官一。总管提督江南、江安等处,统辖汉兵总兵官一。提督江南苏、松等处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苏、松等处水师总兵官都督佥事一。提督全浙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宁、绍、温、台等处总兵官都督龠事一。镇守金华等处缌兵官左都督一。镇守宁波等处水师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随征福建中路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温州等处总兵官都督仓事一。提督江西全省总兵官都督同知 一。镇守九江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南、赣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提督湖广全省总兵官左都督一。提督贵州等处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云南、临沅、广西等处提督、总兵官右都督一。镇守襄阳等处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郧阳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荆州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辰、常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偏沅等处总兵官都督贪事一。镇守湖广、彝、陵等处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湖广、益畅等处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湖广、祁阳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湖广、沅咖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湖南左路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湖南右路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提督福建等处总兵宫左都督一。镇守福建兴、泉、漳等处,驻漳州。兼管温州一府右路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福建延、建、汀、邵等处驻汀州。左路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福建兴、泉、漳等处右路总兵官左都督一。剿抚四川左路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剿抚四川右路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缜守四川川北等处总兵官都督贪事一。镇守四川、永宁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四川、遵义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四川、重庆等处总兵官都督愈事一。靖藩镇、守广东等处左翼总兵官左都督一。靖藩镇、守广东右翼总兵官右都督一。平藩镇、守广东等处左翼总兵官左都督一。平藩镇、守广东等处右翼总兵官右都督一。镇守广州等处,兼制沿海水师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惠州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潮州、饶平等处,援剿无分疆界、闽界挂印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肇庆海防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高雷、廉州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广东碣石水师沿海等处挂印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琼州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广西地方总领官,挂征蛮将军印,提督各路土司,控 制苗夷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广西、全州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定藩左翼,镇守浔、梧、平、乐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定藩右翼,援剿柳、庆等处,兼抚苗夷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潮州等处总兵官都督愈事一,镇守四川建昌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提督四川全省地方总兵官都督同知一。
康熙间,以陕西总兵何天培陕西人。马都统,寻为京口将军。天培遂归正白旗籍。其后温州总兵李华、平阳总兵温州属县,后裁总乓王应虎相继为福州副都统,皆汉人。此当在设八旗驻防之前。
康熙间,以湖广提督徐治都劳绩懋着,援施琅、孙思克授将军例,授徐治都为镇平将军。
是其时将军为提督进阶,非实有其官也。迨后设立八旗驻防,以将军、都统统之,自后将军专为满洲武职一品,无汉人矣。
养吉斋丛录卷之四赐进士出身云贵总督翰林院编修臣吴振棫纂顺治间,大学士等俱内直。诸章奏即日票拟,面赐裁决。十八年以后,辅政大臣、内直大学士等在外,疏奏次日看详。及进呈候旨,止有学士,而大学士不预。康熙八年,从李文襄之芳请,仍复旧制。其后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若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视草。迨雍正七、八年间,以西北两路用兵,设军机房,领以亲重大臣,选庶官之敏慎者为满、汉章京。于是寻常吏事,仍由内阁票拟,大政皆由枢臣面奉指挥,拟旨缮发。
高宗即位,改名总理处。三年,王大臣请罢总理,命复名军机处。其时诏旨皆大臣自行缮拟,次日授所属进之。其后令章京具草,视定进呈,盖自汪文端由敦始。趟瓯北翼云。乾隆十二三年间,满、汉文皆军机大臣属草。迨傅文忠恒领揆席,满司员欲藉为见才营进地,文忠始稍假之。始不过短幅片纸,后则无一非司员所拟矣。汪文端见满司员如此,而汉文必自己出,嫌于揽持,乃亦听司员代拟。
雍正十年,铸「办理军机处」印。乾隆初,换铸清、汉篆,其文曰「办理军机事务印记」。
印藏大内,印钥以领班之军机大臣佩之。有事则直日章京至内奏事处请印,向军机大臣请钥,用印毕,即送人内。乾隆间,军报旁午,难于屡请屡缴,故请印出,则钤就数百封函。
以备取用。自后遂习以为常。凡请印、钥,以金牌为验。牌广约五分,厚一分,修约二寸,镌「军机处:一字。直日章京佩之,封印后,领班章京佩之。若有扈从之役,则先出都一日请印,交领班大臣管带。
旧时,初入军机者,谕旨为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一、二年后奉旨实授,亦有行走年久未实授者。若即奉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不用学习字,特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