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录选辑


  十二月戊子(初七日),刑部侍郎尼满会同驻防京口大将军刘之源等遵旨议奏:『臣等查审「马逢知交通海逆」一案,缘有海贼柳卯于沙浦港被我军擒获,逢知声言系投诚之人,停留信宿,给食赏银;托令往招抚海船,纵之使还。又海逆郑成功曾遣伪副将刘澄说令逢知改服衣冠,领兵往降;逢知声言欲杀刘澄而实未杀,反馈刘澄银两。又差人以扇遗成功,又将申报成功投诚之本先示成功。又蔡正系奉旨发回之人,不即斥逐;私留数月,将蔡正之发薙短,以便潜往。又遣人护送出境,给以银两及狐腋袿、毯子等物并寄成功书札。至劝留刘澄招抚之事,讯之副将赵光祖、岑应元供称:并无见据。又赵光祖等供:刘澄带来信,系逢知之弟马三接自逢知之手,即经裂碎焚毁。是逢知当日叛逆从贼虽未显著,然富海贼率众直犯江南之时,托言招抚而阴相比附,不诛贼党而交通书信,且潜遣奸细往来:此则臣等查审所得之情节也』。得旨:『此所审供词,着议政王、贝勒、大臣核议具奏』。

  辛卯(初十日),叙破「海寇」功,将士升授有差,赠死事者官。

  --以上见顺治朝「东华录」卷七(原顺治三十二至三十六)。
 
东华录选辑二

  康熙朝

  顺治十八年

  康熙元年

  康熙二年

  康熙三年

  康熙四年

  康熙五年

  康熙六年

  康熙七年

  康熙八年

  康熙九年

  庚熙十年

  康熙十一年

  康熙十二年

  康熙十三年

  康熙十四年

  康熙十五年

  康熙十六年

  康熙十七年

  康熙十八年

  康熙十九年

  康熙二十年

  康熙二十一年

  康熙二十二年

  康熙二十三年

  康熙二十四年

  雍熙二十五年

  康熙二十六年

  康熙二十七年

  康熙二十八年

  康熙二十九年

  康熙三十年

  康熙三十一年

  康熙三十二年

  康熙三十四年

  康熙三十五年

  康熙三十六年

  康熙三十七年

  康熙三十八年

  康熙三十九年

  康熙四十年

  康熙四十一年

  康熙四十三年

  康熙四十四年

  康熙四十五年

  康熙四十六年

  康熙四十七年

  康熙四十八年

  康熙四十九年

  康熙五十年

  康熙五十一年

  康熙五十二年

  康熙五十三年

  康熙五十四年

  康熙五十五年

  康熙五十六年

  康熙五十七年

  康熙六十年

  康熙六十一年

  顺治十八年辛丑(一六六一)春三月戊午(初九日),平西王吴三桂奏:平马乃土司,擒其酋龙吉兆。

  乙丑(十六日),授浙江提督田雄二等侯、福建提督马得功三等侯。

  夏四月乙酉(初六日),兵部遵旨议覆:『粤西接壤苗猺土司,诚属要地。都统线国安应以都统、太子少保、三等伯镇守广西,加征剿将军;总管定藩下官兵,再拨与绿旗官兵三千员名,驻扎桂林府。令广西提督杨遇明领广西提标兵六千赴广东,再于广东稍缓地方兵丁酌调一千,改为广东提督标兵;杨遇明以原衔充广东提督。杨遇明缺,应将广西左翼总兵官马雄升补;统原额兵五千,仍驻梧州。原任两广总督王国光应加镇海将军,拨八旗汉军兵二千;每翼副都统各一员、每旗参领二员、每参领下防御二员、骁骑校各一员,俱令携带家口,赴广东驻防。王国光、沈永忠、杨遇明应驻潮州等处要地,着会同平南王尚可喜及督、抚商榷具奏。至军机事务,亦公同酌议』。从之。

  丙午(二十七日),以许世昌为福建巡抚(巡按江西御史内升侍郎)。

  五月乙丑(十七日),广东巡抚董应魁奏:『逆渠邓耀窃踞廉州之龙门历有年所,抚之愈骄,频寇雷阳。臣与平南靖南二王、督臣商调官兵直捣龙门,荡其巢穴。邓耀远遁高趾,交趾发兵逆击,杀贼无算。邓耀削发窜匿粤西被获,应请正法』。下部知之。

  六月戊寅朔,浙江提督田雄奏辞侯爵,兼请解提督任。得旨:『卿擒获福王投诚,功大。又随大兵攻战,劳绩甚多;镇守海疆,宣力有年。故特授侯爵,以示眷酬。宜祗遵成命,并殚忠猷,以副倚任;不必逊辞』。

  癸卯(二十六日),福建巡抚徐永桢奏:『提督马得功剿平逆贼李月高、许于敬,其余党下海者皆掩杀无余』。下部察叙。

  秋闰七月癸未(初六日),安南将军、内大臣达素奏:『据海澄公黄梧招抚郑芝龙属下伪都督万仪、万禄等擒伪中匡伯张进、伪总兵朱受,拆毁所据铜山城垣房屋,率伪官一百八员、兵四千四百名、兵民家口万余渡海来归』。得旨:『万仪、万禄等识时向化,倾心投诚;殊可嘉尚!着从优议叙。海澄公黄梧实心效绩,招徕有方;并着议叙』。

  辛卯(十四日),谕吏部、兵部:『海寇入犯江南时,提督梁化凤奋勇效力,同满兵击败贼众;及贼奔窜往犯崇明,梁化凤星往应援,保全孤城,功亦不小。叙功时,授世袭阿达哈哈番,止足赏其江宁捷功。应再叙崇明捷功,加授世职,以示鼓励。至于崇明守城文武各官,坚心竭力,拒贼全城;深为可嘉!亦应各加世职,以示鼓励。俱着察明。从优议叙。彼时江南数百里内从贼者多,惟安庆固守城池,不肯从逆;亦属可嘉。守城各官,亦着察叙具奏』。

  八月壬子(初六日),吏部遵旨议覆:『尹大器举首郑芝龙在狱私与逆子郑成功往来通信密行事款,鞫勘俱实;授拖沙喇哈番』。得旨:『尹大器,授拜他喇布勒哈番』。

  戊午(十三日),谕户部:『前因江南、浙江、福建、广东濒海地方偪近贼巢,海逆不时侵犯,以致生民不获宁宇;故尽令迁移内地,实为保全民生。今若不速给田地、居屋,小民何以资生!着该督、抚详察酌给,务须亲身料理,安插得所,使小民尽沾实惠;不得但委属员草率了事。尔部即遵谕速行』。

  九月丙戌(初十日),谕刑部:『近览尔部章奏,徐胜等被掳下海、旋经投归,仍按律拟罪。但念此辈先虽从贼,乃能不忘故土,乘间来归;着免罪。以后凡有此等投诚者,俱着免罪』。

  兵部题:『铜山伪都督郭义、蔡禄、罗珰等率众投诚,应请议叙』。得旨:『郭义、蔡禄,俱授左都督,加太子太保;仍给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袭八次。罗珰,授右都督;仍给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袭四次』。

  丁亥(十一日),调浙江总督赵国祚为山东总督、云南贵州总督赵廷臣为浙江总督。改四川陕西总督李国英为四川总督,以山西巡抚白如梅为陕西总督;改江南江西总督郎廷佐为江南总督,以江西巡抚张朝璘为江西总督。以贵州巡抚卞三元为云南总督、内秘书院学士刘清泰为河南总督。改广东广西总督李栖凤为广东总督,以广西巡抚于时跃为广西总督。

  冬十月己酉(初三日),「海贼」郑芝龙并其子郑世恩、郑世荫等照谋叛律,族诛;郑芝豹当郑成功变叛时即投诚来归,并其子俱免死。

  庚申(十四日),以浙江定海县舟山人民内徙,免其顺治九年至十二年逋赋。

  康熙元年壬寅(一六六二)春正月甲午(二十日),平南王尚可喜奏:『逆贼萧国隆劫掠广、肇二府,臣遣兵水陆进剿,自顺治十八年八月至九月,平贼寨武定屯等一十三处。萧国隆穷迫,焚巢投水身死;擒杀贼党一千五百余人,获军器、船马无算。广、肇地方悉平』。下部议叙。

  二月戊申(初四日),浙江总督赵国祚奏:郑逆下伪官柳会春等五十九人率众投诚。

  庚午(二十六日),先是,平西大将军平西王吴三桂、定西将军内大臣公爱星阿等奉命征缅,两路进兵;于顺治十八年十一月初八日,会师木邦。伪晋王李定国先奔景线,伪巩昌王白文选遁据锡波,凭江为险,官兵自木邦昼夜行三百余里,临江造筏;将渡,白文选复奔茶山。吴三桂、爱星阿遣总兵官马宁等率偏师追之,自领大军直趋缅城。先遣人传谕缅酋,令执送伪永历朱由榔;否则,兵临城下,后悔无及。十二月初一日,大军至缅城;缅酋震惧,遂执朱由榔献军前,杀伪华亭侯王维恭等一百余人。总兵官马宁等追及白文选于猛养,白文选降;滇南平。十二月初十日,大军凯旋;吴三桂、爱星阿等汇疏上闻。得旨:『览王等奏,大兵进抵缅城,伪永历及其眷属全获无遗;伪巩昌王白文选逃奔茶山,大兵昼夜追及,白文选并伪官四百九十九员、兵丁三千八百余名、家口七千余名全军归降,获马象甚多。具见王等调度有方、将士同心戮力,克奏肤功;朕心深为嘉悦!在事有功官兵,着从优议叙』。

  三月己亥(二十六日),遣官往浙江、福建、广东安辑投诚官民。

  夏四月庚戌(初七日),福建总督李率泰奏:『定海小埕贼众盘踞,臣密会靖藩各调官兵击走之。又万安所先经迁毁,续被伪镇杨宣等筑垒新城;臣复密会提臣马得功调拨官兵夹剿,贼不能支,扬帆远遁』。下部知之。

  五月癸未(十一日),谕礼部:『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秦、蜀、绥辑滇、黔,抚顺剿逆,茂着勋劳。伪永历朱由榔以明室遗孽煽集党羽,妄称尊号,窃据一隅;历年以来,屡烦王师征剿,疆圉弗宁。今王奉命统领满、汉大兵出边进讨,于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内直抵缅甸,擒伪永历及其眷属、又降伪巩昌王白文选并伪官全军;此皆王殚忠奋力,运筹谋略,调度有方,遂使国威远播,逆孽荡平,功莫大焉。宜加殊礼,以示眷酬。着进封为亲王;应行事宜,尔部察例具奏』。

  辛丑(二十九日),平南王尚可喜奏:『总兵官许龙擒郑成功之弟郑成赐于厦门』。得旨嘉奖,下部议叙。

  六月乙丑(二十四日),谕兵部:『京口水师船发往浙省定海,合浙省水师船,着设提督一员、总兵二员,驻扎定海。福建水师应设提督一员、总兵二员;此水师官兵应驻何处?每处应设官兵船若干?尔部会同大学士苏纳海、尚书车克速议秦闻』。

  丙寅(二十五日),靖南王耿继茂奏:『海逆郑成功因其子郑锦为各伪镇所拥立、统兵抗拒,郑成功不胜忿怒,骤发颠狂,于五月初八日咬齿身死』。下部知之。

  秋七月壬午(十一日),靖南王耿继茂奏:『漳州水师经制兵三千,原设游击二,分为二营;恐兵多不便约束,请增游击一,改为中、左、右三营』。从之。

  冬十月己未(十九日),云南巡抚袁懋功奏:『据车里宣慰使刀木祷报称:伪晋王李定国逃奔景线,染病身死』。下部知之。

  十一月甲戌(初四日),刑部等衙门以朝审情实各犯具奏,内绞犯卫正元一案得旨:『卫正元身为江南巡按,当海贼入犯时,理应前进保守江宁;乃由太平退回凤阳,本当处死。念其在世祖章皇帝时曾经摘发奸弊、纠参贪官卢慎言,今姑从宽免死,流徙尚阳堡』。

  乙未(二十五日),靖南王耿继茂奏:『伪镇威将军左都督杨学皋率所属官兵三千余名、人民家口三万有余投诚,请从优议叙』。得旨:『览王奏,杨学皋率领官兵真心投诚,深可嘉尚!着议叙具奏。其归顺人民,听其自便安插』。寻授左都督,加太子太保,给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十二月丁未(初八日),京口镇海将军刘之源奏:『伪肇敏将军陈文达拥兵海上十余年,今十月中统领舟师抵台受抚;又伪总兵罗永德脱身来归,呈缴伪印』。下部察叙。

  己酉(初十日),靖南王耿继茂奏:『总兵官吴万福奉命招抚伪总兵王士鳌等归诚』。下部察叙。

  癸丑(十四日),靖南王耿继茂奏:『自顺治十八年九月起、至康熙元年七月止,陆续绍抚伪将军、都督、总兵并副、参、游、守、千把总等官共二百九十员,兵共四千三百三十四名,家口共四百六十七名;请敕部酌议:各官给与衔俸、兵丁入伍支粮』。下部知之。

  辛酉(二十二日),谕吏部、兵部:『贵州接壤云南,皆系岩疆要地;且苗疆杂居,与云南无二。其一切文武官员、兵民各项事务,俱着照云南例,令平西亲王管理』。

  丁卯(二十八日),裁福建海澄总兵官。

  命福建水师提督带兵四千,驻扎海澄县;左路水师总兵官带兵三千,驻扎闽安县;右路水师总兵官带兵三千,驻扎同安县。

  康熙二年癸卯(一六六三)春二月壬寅(初三日),湖广提督董学礼奏:『前奉命会剿湖广西山巨寇李来亨、马腾霄、党守素等,随同郧阳总兵官穆生辉、襄阳总兵官于大海、辰常总兵官高守贵统领官兵三万人凿山关道,以正月初五日进至李家店,遇贼兵万余人;各路奋击,斩馘过半,生擒伪总兵宗段,获旗帜、器械无算,贼党焚巢遁走。又别遣夷陵镇将恢复归州、巴东、巫山等处,直达夔州;并抚辑各处洞寨』。得旨嘉奖,下部议叙。

  丁未(初八日),陕西总督白如梅奏:『提督王一正率兴安总兵官于奋起、河北总兵官鲍敬进剿逆贼郝摇旗;至房县横水地方,伪罗军门将万余人拒战。大败之,杀贼兵无算,生擒贼一百七十三人徇于军,大获盔甲、器械』。下部察叙。

  丁巳(十八日),兵部议准平西王吴三桂奏,请将云、贵二省总督、巡抚敕书撰入「听王节制」四字。从之。

  戊午(十九日),授投诚伪侯陈豹为慕化伯,给三等伯俸。

  庚申(二十一日),兵部议覆:『广东镇海将军王国光奏:总兵官许龙标下官兵夺获贼船,生擒伪都督邵应祚,杀贼八十余名,擒贼伙十三名;为数无多,例不议叙。应令该督酌量奖赏,以示鼓励』。得旨:『据奏官兵入海夺获贼船、生擒伪都督,尔部比照陆地以擒杀无多、不准议叙,不合;仍着议叙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