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金门志
金门志
萧重,号远村,直隶静海人;博学工诗。嘉庆间,补兴化莆田巡检,自号三十六湾梅花主人。迁金门县丞,宽厚爱人。金门地硗确,常苦旱。重赋诗祷城隍,是夕大雨,复依韵谢焉。诗学韩、杜,与诸生林文湘为莫逆交,倡和文讌无虚日。书院课士,手自评阅,文士翕然称之。既去任,寓浯江书院,署曰「客燕」;日吟咏其中。贫不能办装,岛人或进薪米,始供朝夕。着有「剖瓠存稿」、「左传乐府」若干卷,门下士为之刊行。
李湘洲,号松岑。道光间,由吏员官金门县丞。性明敏,精习吏事,案无留牍。尝以金门溺女风炽,与右营游击钟宝三、绅士林焜熿、薛师弼、蔡涟清、许瑞瑛辈谋为拯救之法。而地瘠民贫,难充经费,乃先筹款数百,于署西隙地,起盖育婴堂;复百计鸠赀而成之,始终三年不倦。复陞任同安知县,犹与绅士邮书往来,以蒇其事。卒后,岛人为位祠于堂中,春秋祀焉。
殉难(附)
吴瑞兴,同安人。屡从提督陈化成巡洋,以捕盗勇敢,累迁金门右营把总、署千总,为后浦汛防官。咸丰五年十一月初七夜,巡至中港海滨,见匪徒数十乘龙艚小舟登岸,偷挖地瓜;直前捕之,中贼炮伤颈,卒。时护总兵蔡润泽、护右营游击陈宗祥以贼匪无踪,欲捏报别情。而瑞兴长女,日号哭于镇署前;当道不获已,以死事闻,赐恤袭如例。
●金门志卷八
选举表
自乡举里选之典废,而士始以科制为重矣;岂科名果足以重士哉,亦士之重科名耳。金门当启、祯之代,科名为盛;熲黉舍者至百余人,要其可为制科重者不过数人。而其初以经学气节显者莫如宋之邱氏,则非出制科者也。夫汉之举孝弟力田、魏之设大中正,皆乡举里选遗意,使人人束修自重,以为荣进之阶,其风犹为近古。兹编自五贡而上至文武乙科录之,而皆列于荐辟之次,义各有取。其他如封荫、军功至勳阶、武职,以原稿所有、耳目所及者,姑存编末。其不自行举报者,则无从录焉。为选举表。
进士(宋至国朝)
武进士
举人(明至国朝)
贡生(明至国朝)
武举(明至国朝)
国朝武职
明选举
国朝选举
进士(宋至国朝)
宋淳化三年壬辰科:陈纲(有传)。
大中祥符五年壬子科:陈统(纲弟。「县志」俱作邑令洪济子,「纲传」作龚邱令元恺子)。
庆历二年壬午科:陈棫。
皇佑元年己丑科:陈昌侯(统子。见「闽书」)。
重和元年戊戌科:陈良才(楷从弟。「八闽通志」作才良)。
庆元二年丙辰科:陈槱(「通志」:阳翟人,洪济六世孙;着「言行实录」。「府志」:良才孙)。
明宏治三年庚戌科(钱福榜):张定(十七都青屿人。山东布政司参议,居官清谨)。
正德九年甲戌科(唐皋榜):黄伟(有传)。
嘉靖五年丙戌科(龚用卿榜):陈健(有传)。
十四年乙未科(韩应龙榜):许福(有传)。
二十年辛丑科(沈坤榜):许廷用(有传)。
四十四年乙丑科(范应期榜):张凤征(有传)、萧复阳(沙美人,号见心。江西金谿令,擢户部员外郎)。
隆庆二年戊辰科(罗万化榜):蔡贵易(有传)。
万历十四年丙戌科:蔡守愚(有传)、李玑(十七都田墩人,号耀台。高安知县,升都察院经历)。
十七年己丑科:蔡献臣(有传)、蔡懋贤(有传)、蒋孟育(有传)、陈基虞(有传)、黄华秀(有传)。
二十三年乙未科:张继桂(有传)、蔡复一(有传)。
二十九年辛丑科:许獬(有传)、张廷拱(有传)。
三十八年庚戌科:刘行义(刘澳人,号依仁。合浦令、文选司员外、广东左布政)。
四十四年丙辰科:林钎(有传)、张朝纲(有传)。
天启二年壬戌科:陈昌文(有传)。
崇祯七年甲戌科:蔡国光(有传)。
十年丁丑科:龚天池(十七都何厝人,号亨明。庶吉士,改浙江鄞县令)。
十三年庚辰科:卢若腾(有传)、张朝綖(有传)。
国朝康熙六年丁未科:陈睿思(观泰子,住松田。户部主事。按前朝士夫宦后多邑居,又经迁界转徙。「县志」:有『非浯产,以其祖居浯洲,仍列为浯人』;兹亦仍之。新收者不在此例)。
六十年辛丑科:张对墀(有传)。
雍正五年乙未科:许炎(有传)。
雍正癸卯年恩科:许履坦(号基浦,十九都后浦人。河南密县令,改汀州府教授。见「沧海纪遗」。此条续补)。
道光三年癸未科(会试杜受田榜、廷试林召棠榜):郑用锡(附见「义行传」)。
武进士
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邵应魁(有传)。
万历十七年己丑科:周文郁(金门所人,百户。以解元历南京游兵把总、广东都司佥事)。
二十八年庚戌科:刘捷(金门所正千户,陞本卫指挥同知)。
荐辟(附)
荐辟(附)
宋元丰二年己未:陈楷(棫从弟,特奏名。「府志」作晋江人)。
明洪武间:颜辟雍(十九都贤聚人。以明经举授两浙盐运使司同知)、陈德辉(十七都阳翟人。以明经举任安溪教谕,升徽州通判)、彭用干(有传)、洪三友(十八都西洪人。十八年,以经明行修举任武昌府通判,迁北平理问)、颜嗣(十九都贤聚人。以明经举任严州府经历)、陈熙(十七都阳翟人,字靖之。邑令以明经举任漳州龙严学训导)、宋文(十八都人。邑令以通经举任国子监助教。「府志」作国子学正)、周佑(有传)。
明嘉靖间:颜宏(有传)。
国朝顺治间:许元庸(有传)。
道光元年:陈荣瑞(附见「孝友传」)。
同治元年:郑用监(移居淡水。以拔贡举孝廉方正)。
附录
邱葵(不就币聘。见「隐逸传」)。
举人(明至国朝)
明洪武五年壬子科:陈显(有传)。
正统十二年丁卯科:吴大宜(沙美人。直隶涿州判官)。
四年癸酉科:林■〈王已〉(烈屿上林人。寿州同知。一作纪)。
十九年癸卯科:洪敏(十八都西洪人。南京国子监助教)、张定。
宏治五年壬子科:陈兴仁(十七都东埔人。由安溪学,乌程教谕)。
八年乙卯科:吕川(十八都西仓人,字以济。浙江太平令)。
十四年辛酉科:张宜(定弟。恩赐入监,顺天中式。沈邱令)。
十七年甲子科:李煌(前水头人。山东峄县教谕。正德间,分修「县志」)。
正德二年丁卯科:吴蕴(慎子)。
五年庚午科:黄泰(伟从兄。工部主事)、萧冠玉(沙美人。南京盱眙教谕)、黄伟。
八年癸酉科:陈回(十七都斗门人)、黄时懋(十七都东店人,字慎轩。江西太和令)。
十四年己卯科:陈健。
嘉靖元年壬午科:王佐(有传)。
七年戊子科:许福、吴德范(有传)、张明(沙美人。浙江瑞安教谕)、陈温(阳翟人。江西新城令;以清廉忤权贵,弃官归)、张文录(青屿人。由府学,江西万载令)。
十年辛卯科:许大来(福侄、光卿祖。万州牧;有便民之政)、蔡宗德(有传)。王臣(十七都吕厝人。广东新宁令)、黄源(汶水头人。伟族)、吕文纬(有传。「县志」吕误作吴)、许以明(后浦人,字英实,号见海,一作汝明。广西兴业令)、许贽(后浦人;字惟敬,号次浦。湖广城步令)。
十三年甲子科:林可栋(烈屿东林人。历沔阳牧、太平知府、伊府左长史。余俸置田,遂以惠族。晚年应宾筵)。
十六年丁酉科:卢天佑(有传)。
十九年庚子科:杨师颜(十七都官澳人)、王时拱(有传)、许廷用。
二十二年癸卯科:蔡焕(有传)。
二十八年己酉科:陈思诚(十七都东埔人)、阳汝蕃(十八都田央人。浙江常山教谕)。
四十年辛卯科:萧复阳、洪鸣阳(烈屿青岐人)、张凤征。
四十三年甲子科:陈荣祖(有传)、蔡贵易。
隆庆元年丁卯科:李明忠(十九都李厝人;号恐叟。江西建昌令、国子监助教、九江府知府)。
万历四年丙子科:陈荣选(有传)。
七年己卯科:蔡用明(有传)、张廷相(十七都埔头人。汀州永定教谕)。
十年壬午科:张日益(有传)。
十三年乙酉科:蔡守愚、李玑(一作机)、蔡懋贤、陈廷梁(斗门人。由漳州学,上杭教谕。能诗)。
十六年戊子科:蔡献臣、陈基虞、蒋孟育、黄华秀、张继桂、黄华瑞(华秀兄;榜名芝瑞,号育吾。由南安学,宁洋教谕,陞南京国子监助教)、赵维藩(浦边人;号斗南。由漳州学,官清流令)、吕大楠(十八都林兜人;号乔轩。磁州教谕、广西洛阳令。是科有「八鲤渡江」之目)。
二十二年甲午科:张懋华(田墩人;改名懋。由龙溪学)、蔡复一、蔡有麟(琼林人。由龙溪学,山东蒙阴教谕)、许光卿(有传)。
二十五年丁酉科:张廷拱、许獬。
二十八年庚子科:陈士铨(有传)、刘行义。
三十一年癸卯科:李雍(明忠侄;榜名许晏。宿迁令)。
三十四年丙午科:张朝纲、陈士英(十八都新堠人。安仁令,擢五城兵马司主事)。
四十年壬子科:林钎、苏寅宾、吕天畀(十七都吕厝人,徙震崎。有文名)、陈如松(有传)。
四十三年乙卯科:陈昌文、徐绵(十七都东埔人。广东惠来令)。
四十六年戊午科:董文衡(十九都古坑人。由儒士)、张若纲(有传。「台湾志」「流寓传」作由进士,官兵部侍郎)。
天启元年辛酉科:刘廷宪(有传)、李敷明(十七都南安乡人。严州府同知。「县志」作南安寄籍。按:金门原有南安乡)、许逵翼(有传)、许焕(后浦人。由安溪学)。
七年丁卯科:蔡国光、张瀚(大嶝人;廷拱侄)、辛一鹭(十九都后垵人。宝庆府推官)。
崇祯三年庚午科:龚天池、杨期演(有传)。
六年癸酉科:陈观泰(有传)、陈守臣(十七都营山人。中浙江试)。
九年丙子科:卢若腾。
十二年己卯科:颜应奎(贤聚人。由安溪学)、张朝綖。
十五年壬午科:黄策(汶水头人。崇安教谕,一作闽县教谕)、张汝瑚(青屿人。由府学,湖广安陆府通判)。
国朝顺治八年辛卯科:张逢震(青屿人,住府城。由府学)。
十一年甲午科:龚卿佐(十七都吕厝人)。
康熙五年丙午科:陈睿思。
八年己酉科:蔡登龙(十七都蔡厝人。台湾府教授;南京金坛令,将赴任,舟飘殁)、倪周旦(金门所人;榜姓孙。由龙溪学,清流、仙游教谕)、陈有庆(十八都赤后人。由南靖学,初任东明县,改直隶东光县,致仕)。
十一年壬子科:陈士节(榜姓郭;荣选曾孙)。
二十年辛酉科:吕二酉(西仓人;榜姓武,公望子。由南靖学,山西石楼令;内艰,起补溧阳令)、黄晄(有传)、刘夔龙(刘澳人;行义孙,入籍漳浦。南宫令)。
二十三年甲子科:龚之辅(十七都何厝人)。
二十九年庚午科:陈骝先(士铨侄孙;住石澳。由府学)。
三十五年丙子科:洪心澄(有传)。
四十一年壬午科:史大范(「县志」:翔风后王人;本姓陈,住府城。由晋江学,淳安令;未任卒)。
四十四年乙酉科:王孔彰(有传)。
五十三年甲午科:张对墀、洪淳瑛(有传)。
五十六年丁酉科:张星徽(榜姓金;德溥子。辛丑进士,以磨勘革)。
五十九年庚子科:许观海(后浦人,诏安教谕)。
雍正元年癸卯科:王飞龙(大嶝人)。
二年甲辰科:许炎、卢家椿(贤聚人)。
四年丙午科:张宪三(「县志」:青屿人。由晋江学,南平教渝)。
十年壬子科:张德溥(「县志」:十七都青屿人。由拔贡)。
乾隆三年戊午科:陈元章(观泰孙)。
六年辛酉科:陈应瑞(十八都下坑人,住西浦)。
九年甲子科:张时霖(青屿人;璇光曾孙。由南安学)。
十二年丁卯科:许我生(后浦人;字克昂)。
二十四年己卯科:许崇楷(总兵盛曾孙。由侯官学,署绦州分州,补翼城令)。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科:郑用锡(随父移住淡水。子如松,举人。以后不录)。
道光二年壬午科:吕世宜(有传)。
咸丰九年己未恩科(补行戊午正科;周庆丰榜):林豪(字卓人;岁贡生焜熿子)。
光绪元年乙亥恩科:林资熙。
八年壬午科(郑孝胥榜):洪作舟(后浦人;号晴川)。
贡生(明至国朝)
明洪武三十七年戊寅:吕益宗(十八都西仓人。直隶来安令)。
正统五年庚申:陈善(十八都陈坑人)。
成化六年庚寅:蔡瑾(十八都琼林人。由安溪学)。
十年甲午:吴慎(烈屿人。「县志」作填、「府志」作滇。浔州府同知)。
宏治七年甲寅:陈忱(十八都东坑人。云南镇远令)。
正德三年戊辰:陈珪(十八都田央人)。
八年癸酉:陈秉中(十七都东埔人)。
十年乙亥:陈祯(阳翟人。广东长乐训导)。
十二年丁丑:陈光彻(阳翟人)。
十四年己卯:蔡森(十八都琼林人。广东乳源训导)、杨昂(赤庭人)、张鹄(青屿人。二人正德间「府志」未载科年,「县志」入例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