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台湾府志-清-范咸

  李时升:莆田人,岁贡。乾隆元年任;卒于官。

  李嘉仕:建阳人,岁贡。乾隆二年任。

  锺紫帏:武平人,岁贡。乾隆五年任。

  陈绳:闽县人,廪生。乾隆九年三月任。

  彰化县知县

  谈经正:湖广远安人,庚午举人。雍正二年任;三年离任。

  张缟:正黄旗人,荫生。雍正四年任;六年离任。

  汤启声:江南江都人,丙子举人。雍正六年任;七年离任。

  张与朱:山东高唐人,癸巳举人。雍正七年任;八年离任。

  路以周:山东招远人,辛卯举人。雍正八年任。

  张弘章:江南丹徒人,监生。雍正九年摄县事。

  陈同善:陕西三原人,丁酉举人。雍正九年任;秩满,升福宁府通判。

  秦士望:江南宿州人,己酉拔贡。雍正十二年任。

  刘埥:河南许州人,庚子副榜。乾隆二年任。

  许廷璠:广西临桂人,辛卯举人。乾隆五年任。

  费应豫;湖广巴陵人,己酉选拔教习。乾隆六年任。

  陆广霖:江南武进人,己未进士。乾隆九年四月任。

  彰化县典史

  李成林:顺天大兴人,宗人府供事。雍正二年任,八年离任。

  王起龙:顺天宛平人,工部书吏。雍正八年任。

  邢继周:河南淇县人,吏员。雍正十一年任。

  张维周:顺天大兴人,吏员。乾隆二年任。

  唐云汉:浙江山阴人,捐纳。乾隆五年任。

  王兆基:顺天大兴人,刑部书吏。乾隆九年三月任。

  鹿子港巡检

  王洪仁:直隶沧州人,内务府供事。雍正十年任。

  沈钊:直隶东安人,吏员。乾隆元年任。

  鲁弘经:顺天宛平人,吏员。乾隆五年任。

  沈佳瑞:浙江余姚人,吏员。乾隆八年七月任。

  猫雾拺巡检

  杭国荣:顺天大兴人,吏员。雍正十年任。

  吴文龙:湖广麻城人,吏员。雍正十三年任。

  吴宜厚:山西人,吏员。乾隆三年任。

  耿允谦:山西绛州人,翰林院供事。乾隆五年任。

  陈晋琇:山西绛州人,翰林院供事。乾隆八年十一月任。

  竹堑巡检

  董正学:顺天大兴人,内阁供事。雍正十年任。

  王心棠:顺天大兴人,吏员。乾隆元年任。

  胡卓:顺天宛平人,吏员。乾隆二年任。

  徐垣:浙江分水人,监生。乾隆六年任;卒于官。

  章日照:顺天大兴人,吏员。乾隆七年十二月任。

  八里坌巡检

  鲁浩:顺天宛平人,吏员。雍正十年任。

  张锦:顺天大兴人,吏员。乾隆元年任。

  潘绍显:顺天大兴人,吏员。乾隆元年任。

  杭可畏:顺天大兴人,吏员。乾隆五年任。

  虞文桂:奉天承德人,吏员。乾隆九年十二月任。

  彰化县儒学教谕

  陈霞翥:福清人,戊子举人。雍正三年任;七年,升山东临淄县知县。

  陈芳濂:宁德人,辛卯举人。雍正七年任;九年,升山东朝城县知县。

  林炯:莆田人,癸巳举人。雍正十年任。

  萨学天:侯官人,辛卯举人。雍正十三年任。

  邹熊:清流人,癸卯举人。乾隆三年任。

  范正国:上杭人,庚子举人。乾隆六年任。

  蓝孙璇:古田人,己酉举人。乾隆八年三月任。

  董天工:崇安人,癸卯拔贡。乾隆十一年六月任。

  〔彰化县儒学〕训导

  陈梯:建宁人,廪贡。雍正十年任。

  康岳:龙溪人,廪贡。乾隆元年任。

  胡檀生:永定人,廪贡。乾隆六年任。

  朱韶武:顺昌人,贡生。乾隆十年二月任。

  列传

  姚启圣,号忧庵;浙江绍兴人。康熙癸卯,以汉军籍登乡荐第一。初任香山知县,以诖误去。甲寅耿逆作乱,朝廷知其有干济才,起为台州郡佐。寻擢温处道。十五年,随和硕康亲王入闽,为福建布政使。时海氛未靖,启圣每自备衣粮募壮勇,有澄清海外之志。尝曰:『国家声教无外,今逆藩虽已削平,而以台湾一弹丸廑宵旰忧,使沿海居民不遑宁处,罪将谁归会』?总督郎廷相罢去,以启圣代之。于是得为所欲为,而平台之计决矣。

  十八年,移驻漳州。漳与台迩,间谍可施;乃大开招来馆,使随征参议道黄性震董其事。贼降者,无真伪皆纳之;高宴华轩,焜煌于道。令福州同知苏良嗣督造战船,委随征同知林升督粮运。既数月,贼稍有降者,即厚赐与,宠以礼貌,使闻者心动。先是,伪将军朱天贵来归,启圣知其勇,且熟海道、谙贼形势,特疏请朱天贵参军事。至则引入帐中,相与卧起;器用供帐,侈于自奉。天贵感激,竭诚致命,得其死力。遂增置火炮、军器,买上游米石,以图大举。会苏良嗣战船亦报竣,乃夜驰三百里至闽安镇之五虎门,亲自配舟,调遣精炼水师。随又赴漳,使兴化知府卞永誉、泉州知府张仲举往说贼降。而伪行人傅为霖虽约为内应,实心持两端。及为霖见杀,乃作急遽状,从数骑招摇城市;见大屋辄扃之,榜其门曰「某镇公馆」、「某将军行台」,各盛陈供具。得贼侦,则佯曰:『若非某将军人乎?归语而主,某日之期不可爽』。予酒食,遣之归。得他侦,亦如之。海上喧传,自相猜忌,继踵纳款;郑氏心腹,皆人人自危矣。

  十九年二月癸未,乘贼懈,遣兵攻破陈洲、马洲、观音山、石码等十九寨。甲申,复遣随征游击张定国、都司张玺等引兵直抵海澄城下,招伪总兵苏侃为内应,攻拔之,降其众二千二百六十七人,遂复海澄。是夜,遣随征知县黄金从等乘潮分渡,直入海门等处,降其伪统领郑元堂、伪都督黄瑞、伪将军陈珍、伪总兵张雄、伪将军张治等水陆兵一万二千八百八十一人。丁亥,遂复金门、厦门;贼势穷蹙,退保澎湖。

  二十年,启圣自以北人乘舟终非素习,军中不可无帅;具疏上请天子,以内大臣伯施琅为水师提督。既至,与之筹兵料敌,经画方略,于二十二年六月乙酉从平海进兵。癸巳,克澎湖。七月丙申,郑克塽率众归诚,海外悉平。

  启圣制闽数载,前后议剿台湾,独握胜算;一切文移、条教悉出己手,虽溽暑盛寒不倦。每有议论指授,英气激发,义形于色。遇有功将弁及降将,皆开诚奖励,捐金宴犒无少吝。惜推功让能,劳谦不伐。其定谋推毂,亦一时之能臣也。

  陈璸,号眉川;海康人。康熙甲戌进士。

  初为古田令,调知台湾县;清操绝俗,慈惠利民。暇即引诸生考课,以立品敦伦为先。夜躬自巡行,询父老疾苦。闻读书纺绩,则重予奖赏;有群饮高歌者,严戒谕之。念商艘水丁重困穷黎,详请豁免。岁祲,设法赈贷,发仓平粜。旱则日食脱粟饭,去盖步祷,甘霖立至。会水涨溃堤,势逼仓廒,躬自负土石;士民无不争先趋役。

  寻行取铨曹。后由四川督学调台厦道,兼理学政。民闻其再至也,扶老携幼,欢呼载道如望岁焉。璸镇以廉静,两科、岁试土,矢公矢慎,作育人材;士风丕振。凡官庄岁入,悉以归公,秋毫不染。始建万寿宫中殿,奉龙亭,以肃朝贺。捐俸修郡邑文庙大成殿、棂星门、泮池,建启圣祠、明伦堂、朱子祠、文昌阁,规制宏敞。设立十六斋,教士子;置学田,以资师生膏火。诸凡创建,亲董其事,终日不倦。廉明正直,茹水洁清,善政善教见诸实行。

  旋擢湖广偏沅巡抚,调抚本省。一老苍头幞被自随,单骑之任。一切章奏、檄移,尽出己手。起居止一厅事,昧爽治政,夜分乃罢。草具蔬粝,日噉老姜少许。五十六年奉命巡海,自赍行粮,屏绝供亿。凡所经营学宫、祠庙及桥梁、道路、坝闸之类,次第

  毕举。

  以劳,卒于官。当属纩,一绨袍、覆以布衾而已。属员入视,莫不感涕;民有相向哭于途者。特赐帑金归葬,赠礼部尚书,谥「清端」。至今邑治左有去思碑,颜曰「尚书亭」。诞日,台人犹张灯鼓乐以祝,为海疆治行第一。崇祀名宦,又塑像于文昌阁,以志不朽。

  蒋毓英,字集公;奉天锦州人。由官生,知泉州府。康熙二十二年,台湾归命,督、抚会疏交荐,调台湾。始至,见井里萧条,哀鸿未复;躬历郊原,披荆斩棘,经界三县封域,相土定赋,罢不急之役;安抚土番、招集流亡、咨询疾苦,进父老子弟,教以孝弟之义。振兴文教,捐俸创立义学,延师课督。

  任满,迁湖广盐驿道、士民重茧诣大中丞告留。会江右观察使缺,特降旨调补。百姓立碑纪绩,于所建书院塑像祀之。

  沈朝聘,辽东人。初任晋江县,迁四川茂州知州。康熙二十三年,以才能移知台湾县。为人方平廉介,不可干以私。初抵任,不费民间供应;催科抚字,调剂得宜。治奸吏、莠民,法不少贷。以忧去,民醵金资其行,立碑志遗爱马。

  季麒光,无锡人;康熙丙辰进士。二十三年,知诸罗县事。时县治初设,人未向学。麒光至,首课儒童,拔尤者而礼之;亲为辨难,士被其容光者,如坐春风。博涉群书,为诗文清丽整赡,工临池。在任踰年,首创「台湾郡志」,综其山川、风物、户口、土田、阨塞;未及终编,以忧去。三十五年,副使高拱干因其稿纂成之。

  张■〈王尹〉,山西崞县人;岁贡生。康熙二十九年,知诸罗县事。性恬淡,寡言笑。尝知漳浦,去之日,士民抱马足,不得行。及再知诸罗,见邑治新造,多旷土,招徕垦辟,抚绥有方,流民归者如市。三十一年蝗,■〈王尹〉日巡行阡陌间,忧形于色,竭诚祭禳,虽灾不为害。莅诸四年,未尝轻笞一人、慢辱一士。其在位也,无赫赫名;去后,尝令人思。迁河南彰德郡丞,邑人肖其像于郡治竹溪寺。

  靳治扬,镶黄旗人。由笔帖式,历漳州知府。康熙三十四年,知台湾府。抵任,荡涤草窃,招抚土番;捐赀修文庙,详免崩陷田课。尤雅意作人,番童有未知礼义者,立社学延师教之。台人请祀名宦。

  李中素,字鹄山;楚黄之西陵人。以湘乡教谕卓异,擢知闽县。催科不扰,治行着闻。膺荐,调台湾。善听断,遇有冤狱,必竭力申救;至顽梗不驯者,一绳以法,不少贷。尝摄郡学篆,教诸生,谆谆以孝弟为先。长于诗歌,旁及字画,自成一家。以勤职卒于官,台人思之。

  卫台揆,号南村;山西曲沃人。由荫生,知漳州。康熙四十年,以廉能,调知台湾府。每月延诸生分席讲艺,亲定甲乙;建义学,置田三十七甲以资膏火,多士奋兴。四十四年岁饥,详请蠲免本年租课。性廉静,不事烦苛,三年之内民安衽席。秩满,升广东盐法道;以病乞归。

  王敏政,字九经;正黄旗人。由监察御史,外转兴泉道。康熙四十三年,移节台湾。仁厚不苛,事悉就理。尤加惠番民,凡通事、社商有脧削者,严禁之;番车之有滥派者,惩创之。遇岁荒歉,申请赈恤,民赖生全。秩满,升广东雷琼道。寻以病卒,民建祠祀之。

  孙元衡,字湘南;江南桐城人。由贡生,知四川汉州知州。康熙四十二年,迁台湾府同知。性温厚,于物无忤;而秉志刚正,不屈权势。诸不便民者,悉除之。会岁旱,令商船悉运米,多者重其赏;否则有罚。于是南北艘云集,台人得饱而歌。数摄诸县篆,署府符,所在有善政。秩满,迁东昌知府。在台湾所作诗,有「赤嵌集」;深为王新城所赏。

  王仕俊,镶红旗监生。康熙四十三年,知台湾县事。前任陈清端公倡修文庙甫兴工,被命内召;仕俊一至,即捐俸踵成之。复建立义学,延师课士。至听断精明,每多平反。有吴姓者,仇家诬以命案;仕俊讯多疑窦,反复详谳,辨其冤。旧令李中素卒于任,因浥烂仓谷,羁留家属赔补;事逾十载,仕俊恻然代为补苴,旅榇始得归。莅任四年,劳心抚字,清厘夙弊,日不遑给;竟以病卒于官。

  周元文,字洛书;正黄旗人。康熙四十六年,由延平府调知台湾。方正廉洁,佥壬畏若神明。置义学田,以赡寒士。岁荒,详免租课十之三。一切措注,悉本实心。台民至今,犹思其德。

  洪一栋,字石臣;应山人。康熙四十八年,由监生同知台湾府。革除水口积弊,以利商人;豁除逃亡丁赋。值荒旱,多方设法运米,以活饥者。台民感念不置。

  觉罗满保,号凫山;满洲人,康熙甲戌进士。五十年,巡抚福建;饬纪陈纲,综烦治剧,有干济才。未几,总制闽浙。五十二年,奉命巡海,复游塞、置烟墩,相度机宜,绸缪孔固。

  六十年,台匪朱一贵作乱,满保密疏告变;谓抚臣吕犹龙曰:『厦门为控制全台咽喉,当亲往以安人心,为恢复计;绥辑会城,拨济粮饷,请以相属』。五月庚午,由省城疾趋泉州;值澍雨连绵,乘竹兜,从数骑,行泥淖中,人莫知其为制府也。至厦门,严申军令,市肆晏然。已而舟师云集,乃酿酒誓众,声言分路进剿;密授诸将锦囊,戒以开洋后启视,则令其合攻鹿耳门,盖欲散贼党以分其势也。贼果分兵拒战,旬日恢复府治,南、北二路以次讨平捷闻。随调遣能吏安辑流亡,慰抚各庄社民番,台湾遂定。

  后以疾,卒于官。

  陈大辇,江夏人,字子京;康熙丙戌进士。初知粤西永定州。迁福建盐运分司,厘剔鹾政;奉委清丈闽田,平允得民。

  岁辛丑,台匪作乱,大辇督造平底小艘飞渡台港,多所裨助。寻擢分巡台厦道,至则安辑流亡、抚绥部落,生番归化者接踵。会余孽跳梁未靖,大辇悉捕获正法,台民始获衽席之安。校士公慎,拔取单寒。重修海东书院,立课士规程,悉心作养;所得士;登贤书选拔者若干人。雍正二年,以疾卒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