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连城县志康熙本
连城县志康熙本
(注136)鸠材庀:疑漏一“工”字,应作“鸠材庀工”。鸠材,聚集材料。庀工,具备动工条件,开始动工。庀,具备。
(注137)寒潢池之胆:使潢池之胆寒。潢池,池塘,指被迫为盗者。汉龚遂传:“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意谓海滨人民被迫为盗,犹如幼儿盗窃兵器,戏弄于池塘之畔,并非有意为乱。
(注138)意:思。乾隆县志作“忆”。
(注139)斁:yì,厌。
(注140)此三字模糊,难以辨认。
(注141)此三字空白。
(注142)此二字模糊,难以辨认。
(注143)一刖,再刖而三刖:刖,砍,断,古代砍掉脚的酷刑。文中借卞和献璞为楚王所刖典故,喻接连几次提出好的建议而不受信任,反被处分。
(注144)耳:闻,听说。
(注145)此三字模糊难辨。
(注146)此二字模糊难辨。
(注147)干:求取。
(注148)壬辰年:顺治九年。
(注149)渐:流入。
(注150)辛卯:顺治八年。
(注151)迓衡秉钧:常作“持衡秉钧”,以秤称物衡量轻重,喻铨选人材,掌握国政。持衡与秉钧同义。
(注152)拾遗补阙:拾遗,官名,常供奉讽谏;补阙亦官名,职务为侍从讽讠东。
(注153)韩魏公:指宋韩琦,天圣五年进士;仁宗时,任陕西经略招讨史,与范仲淹齐名,为朝廷所倚重;嘉祐中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立,封魏国公。
(注154)蕞尔:非常小。
(注155)荐饥:一再发生饥荒。
(注156)惊鸿:惊飞的鸿雁,喻逃亡的百姓。
(注157)乐只:《诗·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这是称美君子之惠能及下的诗篇,“乐只”即指此诗。
(注158)畏垒、桐乡:畏垒,山名,《庄子·庚桑楚》说,庚桑楚,北居畏垒之山;居三年,畏垒大穰。桐乡,地名,在今安徽桐城县北,汉大司农朱邑曾为桐乡啬夫,为民敬信。如畏垒、桐乡,意思是如畏垒之对庚桑楚,桐乡之对朱邑,尸而祝之,永远崇敬怀念。
(注159)糜至:应作“麇至”,成群而来。
(注160)木皂治外,焦桐治内:以木皂治外,以焦桐治内。意思是,外除污去秽,清除贪官污吏;内以教育感化人民。木皂,树上的皂荚,古时用皂荚去污秽。焦桐,琴,儒家主张以礼乐治国。
(注161)仳离:离别,离散。
(注162)驳勘:驳回复查。
(注163)烝髦:推举英俊之士。
(注164)子衿勿歌姚蔡:有知识的读书人不再歌颂佛教和法家。姚,明初以诵经与燕王朱棣投契而飞黄腾达的僧人姚广孝;蔡,战国为秦相、攻灭西周的法家人物蔡泽。
(注165)《蓼莪》:《诗·小雅》篇名。此诗为孝子追念父母之作,後因以《蓼莪》指对亡亲的悼念。
(注166)载木主如任:把亡亲的神主载到任所。木主,为死者立的木制牌位,即神主。如,往、到。
(注167)忌:忌日。旧俗父母死亡之日禁饮酒作乐,叫忌日。
(注168)锡类:《诗经》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指孝子。
(注169)保:应作“宝”。
(注170)蛇:应作“蜿”。
(注171)寿宁翁令兹邑:查本县县志,宋代皆无沈寿宁为连城令的记载,宋绍兴三年置县时知县事是卓庠。
(注172)缁流:僧徒。
(注173)千祀之故:乾隆与民国县志皆作“千秋之祀”。
(注174)乃富言桥请倩康续记:乾隆与民国县志皆无“桥请”二字。
(注175)石业已砻:碑石已经磨好。
(注176)孔良:甚良。
(注177)孔藏:甚善。
(注178)因:乾隆县志作“固”。
(注179)坐具:梵语尼师坛、尼师旦那的意译。僧人在袈裟下,置片布,作护身、护衣以及护床席卧具之用。文中指建宫观之地。
(注180)长永钦,家连城,为连令:查历代连城县志,宋代皆无沈永钦为连城令的记载。
(注181)绍兴己卯:即绍兴五年。
(注182)士:乾隆县志作“主”,民国县志作“土”。
(注183)诜诜:众多的样子。
(注184)亶:诚然,信然。
(注185)具:应是“且”。
(注186)曲豆:复印本是竖排,疑是丰山之丰的误刻。
(注187)家君:自称父亲。疑指云南新兴州贡士,万历四十四年任连城县令的雷同声。
(注188)万历丙午:万历三十四年。
(注189)高翥长骞:形容建筑物的高耸壮丽。翥、骞,展翅的样子。
(注190)仪物数:应作“仪物之数”。
(注191)万历庚申年:万历四十八年。
(注192)昉:始,开始。
(注193)员:应是“有”之误。
(注194)假馆:借用馆舍,指寄居。
(注195)浚源:起源。
(注196)东山:晋谢安,字安石,早年隐居于东山,故世称谢东山。
(注197)世:继承。
(注198)水木之思:水有源,木有根,水木之思喻对祖先的思念。
(注199)渝:应作“逾”。
(注200)庥光:盛美的光辉。庥,同“休”。
(注201)咎繇:咎,gаo。咎繇,即皋陶(yаo)。
(注202)连阳:连城。
(注203)清阳:清流。也可能指汉县名,宋省入清河县,故城在今河北清河县东。
(注204)良良:其一为衍字。
(注205)莞:同“管”,主管,掌握。
(注206)胤是而降:继此而下。
(注207)丁酉:万历二十五年。
(注208)归命:响应。
(注209)祔:祭名,与祖先合享之祭。
(注210)冬仲:应作“仲冬”。
(注211)赡:应作“瞻”。
(注212)月旦:农历每月初一。
(注213)羔羊:《诗·国风·召南》的篇名,比喻卿士大夫的高洁,後遂用以称贤士大夫。
(注214)柏舟:《清·鄘风》有柏舟篇。称妇丧夫为“柏舟之痛”,夫死不嫁为“柏舟之节”。
(注215)族:系“旌”之误。
(注216)六十:乾隆与民国县志皆作“六七”。
(注217)簿:应作“薄”。
(注218)再一:应作“一再”。
(注219)踈:应作“竦”。
(注220)概:应用“慨”。
(注221)椎鲁:鲁钝。
(注222)物:乾隆与民国县志皆作“魁”。
(注223)假:通“遐”,远。
(注224)太清黄垆:天空和地下。黄垆,黄泉下的垆土,犹黄泉。
(注225)涧:应作“间”。
(注226)文公阙里:朱熹(文公)搜徒讲学的地方。阙里,孔子授徒之所,在洙、泗间;文中指朱熹晚年徙居之建阳考亭,主讲紫阳书院。
(注227)附食:疑指後代子孙之配享神主,祭祠时也一并祭祀,故叫附食。
(注228)俨:庄重,作动词用,犹敬奉。
(注229)饮福:祭毕饮供神之酒,谓受神之福,故曰饮福。福,祭神之酒肉。
(注230)介用:以助吃喝。
(注231)垣墉既勤:建造墙壁,竭尽勤劳。垣墉,墙壁;高曰墉,矮曰垣。
(注232)美轮美奂:形容高大美观,多用于赞美新屋。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
(注233)刑兄弟而御家邦:给兄弟做出典范,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刑,通“型”,作动词用,作典范,榜样之意。
(注234)簪绂:簪,冠簪,绂,丝织之缨带。皆古代礼服之制,以喻显贵。
(注235)宗祐:疑是“宗祏”之误。宗祏,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室,指祖宗之灵。
(注236)世讲:指两姓子孙有共同讲学的情谊。後称朋友的後辈,或老师称学生为世讲。
(注237)邹鲁: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邹鲁喻文化昌盛之地。
(注238)万历己卯:万历七年。
(注239)竖亥履之:健行者用脚步量一量这地方。竖亥,传说是夏禹的臣子,善于走路。履,踩、踏,文中指用步子丈量。
(注240)干止于此:尸骸埋在这里。干,躯干,尸体。
(注241)胙土:帝王以土地赐封功臣,酬其勋绩。胙,赐与、报答。
(注242)都哉:优美啊。
(注243)嚆矢:响箭。响箭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以比喻事物的开端、先声。嚆,呼叫。
(注244)槃槃:大的样子。
(注245)湍■〈氵旱〉:疑为“湍涆”之误。湍涆,水流急速。湍,急流之水;涆,水流疾也。
(注246)成化乙未:成化十一年。
(注247)庚寅之上元:嘉靖九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注248)来兹:来年,也指今後。兹,年。
(注249)祇遹乃考:恭敬地遵循他的已死父亲的做法。祗,恭敬。遹,遵循。考,已死的父亲。祇,本应作“祗”,但古籍中常混用。
(注250)晦翁:朱熹,生于延平,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遁翁,故人称晦翁。
(注251)万历甲午:万历二十二年。
(注252)童三世祖讳1郎者:乾隆与民国县志皆作“童氏二世祖姚罗氏”。
(注253)冰蘖:饮冰食蘖,指生活清苦。蘖,芽枝。
(注254)鹊起:本谓见机远引,引申为乘势奋起。
(注255)纂组:赤色的绶带,指大官。纂,赤色带子;组,丝带。
(注256)贲相望:奋起者甚众。贲,通“奋”,振起。
(注257)启血膋而秉郁鬯:宰杀牲畜并拿郁鬯酒。膋,liао,脂肪;郁 (chn),古代祭祀用酒名。
(注258)骏奔于俎豆间:在祭祀用的各种礼器间急速奔走。骏奔,急速奔走。俎,置肉的几;豆,盛干肉一类食物的器皿。
(注259)监司:指监察地方属吏之官。清代司、道以监督府、县为专责,通称监司。
(注260)灭裂:违背。
(注261)匄:同“丐”,乞求。
(注262)大冢宰:称吏部尚书。
(注263)先啬:古代传说,神农教民始稼啬,故称神农为先啬。啬,即穑,收获,泛指耕种。
(注264)先蚕:传说中开始教民育蚕之神。
(注265)先酒:始创造酒的人。
(注266)先牧:最先教民畜牧的人。
(注267)中雨留:中室,即後来之宅神。
(注268)复印本至此,下缺一页,无法补全。
(注269)徒杠舆梁:可步行通过的木桥和可通车的大桥。
(注270)倍蓰:好几倍。倍,一倍;蓰,五倍。
(注271)不翅左支右吾:不仅各处勉强支撑。翅,通“啻”,仅。支吾,勉强支撑。
(注272)樽缩:节省压缩。樽,同“撙”,节省。
(注273)检柅:约束阻塞。检,约束,限制;柅,遏止、阻塞。
(注274)潴:聚会停积。,疑为“瘀”之误,血液凝积;潴,水流停积。
(注275)刓弊:同“刓敝”,凋敝。
(注276)僦工:雇工。
(注277)此字模糊难辨。疑为况字。
(注278)偪仄:迫近、相迫。也作“偪侧”。偪,同“逼”。
(注279)饯辂:送行和迎接。饯,以酒食送行;辂,yа,通“迓”,迎。
(注280)勃溪:争斗。勃,争;溪,同“谿”,空”室无空虚之地而争斗。
(注281)侯不在疆,里不受馆,单襄公知陈之不兢,子其无讥欤:你当县令的不在边界上(迎送),主管宅里事务的官员不为宾客安排住宿,像东周单襄公了解陈国的不恭敬一样,你难道不会受到指责吗?疆,边界;里,司里,春秋官名,主宰宅里事务;兢,敬;讥,谴责,非议。
(注282)徹:通“撤”,除去。
(注283)发明:阐明。
(注284)雨甘雨:应作“甘雨”。
(注285)戊子:指顺治五年。
(注286)荐臻,频接而来。荐,频,一再;臻,至。
(注287)传舍故事:把官署视为传舍的旧事。意思是像过去的官吏一样,仅是官样文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并不尽心尽责。传舍,供来往行人休止住宿的处所。故事,旧事,旧业。
(注288)竑:疑应作“弘”或“紘”,通“宏”。
(注289)駈:“驱”的俗字。
(注290)靡俸覆饣束:浪费俸禄,不胜任而败事。覆饣束:鼎中食物倾出于外,喻不胜任而败事。
(注291)《王文溪书院记》及下一篇《傅氏墓记》都是後来重印时羼入之文字。因为两篇的作者段昕,是康熙四十七年才任连城县令,而且刻板的字体也完全不同。
(注292)晦庵:朱熹别号。
(注293)麟麟炳炳:光明显赫。麟,与“燐”古字通用。麟麟,光明的样子;炳炳,非常明亮、显著。
(注294)根荄:植物的根。荄,草根,指事物的根本。
(注295)循塗守辙:犹言循规蹈矩,遵守常规。塗,同“途”。
(注296)逾闲跃冶:超越范围而自炫。闲,犹法也,范围。跃冶,喻自炫,求有所表现;语出《庄子·大宗师》:“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
(注297)鹄:箭靶的中心,喻目标、目的,引申为榜样、楷模。
(注298)复印本上,这篇文章至此为止,下缺:下面的文字,是据乾隆县志补上的。
(注299)赏:应作“尝”。
(注300)预:通“与”,参与。
(注301)五季:指唐宋之间的後梁、後唐、後晋、後汉、後周五代。
(注302)斩:通“崭”。
(注303)默相:暗中扶助。相,xiаn,扶助,辅助。
(注304)寝丘:春秋楚邑名。相传楚令尹孙叔敖临死时告诫其子勿受楚王美地,而请封于条件较差的寝丘,可以长保不失。文中喻指佳坟。
(注305)年眠佳穴:迷信说法,谓能使子孙富贵之坟地。《晋书》周昉传附周光:“初,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冈见一牛眠于山汙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
(注306)夫地:疑应是“天地”。
(注307)禩:“祀”的異体字。乾隆县志在“禩”字後有“兮”字。祀,年。
○诗 赋
连城八景咏
(本志八景指三龙井、冠廌山、金鸡山、
天马山、白云洞、放生池、石门岩、滴水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