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志康熙本

  氏黄氏封宜人(注14)
  李元祥 任江西瑞州府经历。历署新昌、高安、上高,政绩可纪。又平华林寇,上司嘉其清慎之操。慈爱之心,九载如一日。瑞州人思慕之,祀于名宦祠。
  黄表 彰善坊为邑人黄表建也,表素封好义,虽横言触之不怒,洵长者也。成化间,建彭坊、江滨、横坑、蒋地屋桥四座,露桥二十六座。弘治间,督建养济院。时议筑土城,表自鬻产以完。及彭坊桥燬,子守约、守慎继志重建。万历三年,知县郭鹏崇入乡贤祠。
  陈琏 字廷器,明经。弘治年间,任湖口县令。筑城,建学,修乡贤祠宇,政通人和,化行俗易,救焚禦御贼,邑赖以安。惜中贼矢,卒于官。政绩见碑记。後知县汪明申入湖口县名宦祠。万历三年,知县郭鹏申入乡贤祠。
  赖超彦 崇祀府、县乡贤:赖公讳超彦(注15),号留斋,早年孝友著声,家世清高,澹泊明志,恬如也。为文清超动人,每试冠军。癸卯领乡荐,惟日与父兄子弟盱衡(注16)今古,研思刻苦,不改少年烧松照读时也。遭甲寅之变,耿藩威召,始以托病告危急,继为假覆舟小陶,得脱然不染。后刘应麟据汀,差官金文陞同邑驻房(注17)罗大胜临屋胁行,则又托父殁哀送,终逃归。遂改姓名,挈眷潛匿清流地方。凛凛乎!清风高节,可泣可歌。及筮仕醴陵,兼管浏阳,廉声惠政,口碑载县。时湖广藩台黄有“醴浏召杜”之奖。康熙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三,勅授文林郎,赠父母爵,封妻孺人。丙子,典试楚闱,所拔皆楚名士。诗房内江芑者,庚辰联翩进士,任汀郡司马。桃李之盛,世服藻焉。及归休数载,谈道赋诗,竟棄人间事,乘彼白云游。于是遐迩追思,两庠崇祀。御史廖莲山先生、太常正卿江采伯先生赠联匾,福建抚台李表之曰“仕学兼优”。嗣子一德,嗜学,工诗文,屡赴棘闱,克绍家学,名卿大夫俱有书匾旌扬,邑绅士公举孝子,府、县详报题表,长孙长,年十二游府庠,余孙能读书。
  李尔象(注18) 字君易,号垣蓭,天性孝友,立行端方,当贫窭时,负米负薪,事父母甘旨不缺,迨父殁沙阳,雪夜奔丧,葬祭尽礼。顺治戊子变乱,从积尸流血中,负耄母,携幼弟,备历艰险,逃难山村。甲寅耿变,伪镇罗、萧辈慕公奇伟,欲授以守备劄,托疾潛逃,不为所染。其忠而能智,人所难及如此。且生平怜贫恤孤,施棺焚券,敬士尊师,葺学宫,修桥梁,以及力黜浮屠,垂训义方,种种懿行,难以备述。所以积厚流光,于康熙四十四年署邑李公讳栻有“孝友”之旌。康熙五十二年,邑侯段公讳昕以孝子通详,督抚各宪表其门曰“仁孝维风”。又邑侯程公讳禄旌以“德建名立”之匾。至康熙五十四年,诸庠士及族里念公硕德高风,阅久难忘,爰将实迹公报于学师富、邑宰程、郡守吴,咸为褒扬;申详学院车,批允崇祀乡贤。其子日章,康熙乙未岁举乡进士;日觉英畏超群;孙光豸,府增广生,国珍府庠士,皆优行立品;而诸孙卓越,人咸以为盛德之报,当未有艾云。
  傅士芳(注19) 字秀野,号毅庵,孝友持躬,温良处世,凡亲族、闾党皆赖藉焉。于康熙庚申补戊午科乡荐,壬戌进士,任山西大同府阳和卫掌印,兼理屯务事,诰授明威将军,历署天城大同前卫暨本学教授印篆。莅任十余载,重修文武两庙、启圣祠、尊经阁、明伦堂、诸贤祠宇、竭力捐俸以成巍巍之观。念其地处边城,风刁俗悍,躬率士民宣讲圣谕。设义学,课农桑,兴利除害,风化顿改。积劳成疾,寿五十,卒于任。士民哀号遍野,佥请山西省各宪崇祀本卫名宦。榇归县,绅士咸慕追仰,佥请署邑李公讳栻申详,崇祀乡贤。其子侄傅大瑛、大珙、大章、大
  琩、大用、大任、大才等,循谨朴茂,承先志而守一经,邑称世家遗范。郡伯方公讳伸颁赐“燕山嗣美”之旌,李、郭二侯历有奖语,并“庆馀堂”之额其族。乃祖评事念公、封君荣公,递传积德,是以巍科焕发,后嗣繁禧,此盖行善昌后之庆也。
  【注释】
  ①獈:乾隆县志作“猛”。
  ②三千军获六万:疑“获”字之后缺漏“辎重”二字。
  ③往:以后。乾隆县志作“时”。
  ④不豫:不安乐,天子有病的讳称。
  ⑤寝不报:止息不答。
  ⑥嶽嶽稜稜:高耸突出,非常威严的样子。
  ⑦鱼鱼雅雅:整齐有序的样子。雅,通“鸦”。鱼行成贯,鸦飞成阵,言其整齐。
  ⑧师:乾隆县志作“获”。
  ⑨折:乾降县志作“斩”。
  ⑩因装订问题,复印本缺一行,“兄卜筑……天资纯朴”的文句是据乾隆县志补出的。
  (注11)浮屠:佛教或佛教徒。
  (注12)贤书:举荐贤能者的名籍。登贤书,指称乡试中试。
  (注13)复印本缺页,此传来完文字及后面许志浩、李庆、童玺传皆据乾隆县志补。
  (注14)此六字为复印本之文字,不知是否童玺传之尾。据乾隆县志顺序,童玺传之后即紧接李元祥传,有可能是康熙县志童玺传尾有记载家人诰封文字已为乾隆县志删去。
  (注15)赖超彦传版面字体不同,且所记内容超过康熙县志下限甚久,显系重印时羼入。
  (注16)盱衡:纵观。原义是举目扬眉。盱,张目;衡,眉上。
  (注17)房:疑为“防”字之误。
  (注18)李尔象传在复印本中除此列于乡贤篇外,另有两篇列入孝友篇中,三篇文字大同小异,而版面字迹均与上下文不同,所记之事超过康熙县志时间下限甚久,显系重印时羼入。今留此篇,删去孝友篇中两篇。
  (注19)傅士芳传,在复印本中列入隐逸篇,而版面字跡与上下文不同,所记之事亦超过康熙县志时间下限甚久,显系重印时羼入。乾隆县志将傅列于乡贤篇,故今将该传移于此。

  ○宦  达
  黄万里 字希鹏,国①初贡,除授监察御史,奏绩马政。蒙君宠及,巡按楚荆襄等处。贞度肃僚,稜稜廌冠②也。後卒于京师。
  魏得福 正统戊午乡荐,初任湖广邵阳县学训导,升教谕。皋比③三十年,训诸生致通显,俨然一文中子④矣。
  沈绍祖 明经,授山东定陶县令。廉勤多異政,屡膺剡荐⑤,因母病告休。去之日,士庶遮泰山而留之。归十余载,一扫公门之迹,盖静者也。
  吴文旭 贡士,表席里下洋人,笃学服古。闻吴康斋⑥倡道江右,受业于其门。授江西安远训导,启迪生徒,教规丕振。会寇作,不道委其剿捕,真抵敌巢,谕以大义,贼乃感服。当道上其事,迁湖广铜鼓卫教授,丁内艰⑦归,尝以不得终养为恨。生平以敬自持,势利不入于心,俗言不出于口,盖陈白沙⑧一流人物也。年八十有七,无疾终。
  林受 贡士,授通政使司经历。正统十年四月,奉诏勅:“是用尔阶文林郎,父仲长赠文林郎,母吴氏赠孺人,妻杨氏封孺人。”
  蒋永洪 景泰庚午乡荐,除徐州训导。引疾归,超然有振衣千仞之想,日与生徒长啸冠廌之高峰,不复问宦津矣,卒之年未妥。
  林华 字廷辉,凤翔之子,领成化丙年乡荐,授都察院司务,再迁大理寺司务。持法不阿,触忤权奸,谪芜湖教谕。及权奸伏罪,迁宿松知县,寻升刑部员外,以襄府长史终。
  黄斌 字德威,贡生,初通州卫经历,迁南京羽林卫。清慎自持,卒于官,行李萧然,囊无一金。
  赖庆 字仲良,明经,授湖广长沙府照唐,月馀遂引归。居家二十馀年,以礼义训子孙,乡人目之为长者。
  黄玉瑺 鸿胪寺序班。弘治十六年,奉勅曰:“兹是用尔阶登仕佐郎。”
  戴景祯 义民。弘治十九年奉勅曰:“国家先务,养民为急。尔能出备粮米,用助赈济,有司以闻,朕用嘉之。特赐勅告谕,旌为义民。尔尚益敦仁惠,表励乡俗,以副朝廷褒美之意。钦哉!故勅。”(景祯非宦,以有勅,因附此)。
  李元瑫 字世玉。父瑗,患痈,瑫吮舐乃愈。寻贡,授袁州府学训导。知府徐琏命往庆宁府寿。忽逆谋作,勒各官传檄。时亦有附者,惟瑫与吉安府训导赵俊不屈,瑫且裂冠碎袍跃身溺水。宸濠义之,卒免,随仝王文成讨贼。
  李华 字景实,明经。方其北上也,有林藩者同舟,中途卒,其妻将鬻二女归榇。华以二十金周之,藩之骨归福清矣。授东阿县丞,奉上诏採王木,秋毫不苟。修河堤,镇浮桥,至今碑石犹存。御史马公、吴公,都御史邵公相继奖荐,升保定知县,卒于官。
  黄康 字惟良,中嘉靖戊子亚魁,授浙江泰顺令,清介执法,不避权贵。时母在,思之切,遂挂冠矣。甫八月,囊槖萧然。士民遮道涕留,不果。抵家,闭门自好,郡邑重之,郡守杨誌其墓。
  林岱 号静庵,明经,授海康训导,升雷州教授,雷士慕之。卒于任。岱,孝女黄珦娘之子也。
  谢魁 字公选,贡士,高淳训导,升惠来教谕。会倭乱,以母病告归。嘉靖辛酉,饶平冠犯连,魁议保刘节推镇守。魁素具大略,寇全多有布画,寇平,岭後馀孽复变,兵巡徐公造庐问策,悉平,旌曰“保障奇猷”。
  童体元 字德先,贡生。初,训导宜春,服阕,补宣平,升望江教谕,徽州府教授,居丧三年,不茹荤酒,不入燕室。久之疾惫,或慰之曰:“可暂释。”谢曰:“心有哀乐,貌必应之。若夫疾病,所时有也⑨,岂以蔬水致惫耶!”及葬庐墓。生平大端恪谨,其自盟有云:“行已耻矜机巧事,登堂乐与素心人。”而节概可知矣。
  李元泰 字见斋,贡士,授太平训导,告归。嘉靖辛酉,饶平寇犯连,泰与谢魁保请郡节推刘公镇邑,协心赞画,率众保守,邑赖以宁。值岁饥,同魁策画,请粮赈济,全活甚众。
  童志德 字伯明,昱之裔,以明经首拔。嘉靖辛酉,流寇攻城,德偕谢魁等佐刘节推,计退之,众获赖全。次年,罗袍贼继起,德谋家丁,乘势斩首级二颗。按院李给纪功帖,初授永丰丞,寻升义宁令,有政声。以终养乞归。
  谢廷翰 字德钦,贡士,训导南雄,升安福教谕,施州卫教授。博雅恬淡,生徒受业其门,多所进益。历三庠,振铎⑩有声。子聘,逮贡而卒,人惜之。
  黄思德 字诚斋,恩贡,临高丞,历署会同、昌化篆,有異政。海刚峰(注11)先生以诗赠,载于集中。因母疾终养,家居五十余年。时邑苦浮粮,协力请蠲。宾筵十次,年九十终。
  谢豸 字东井,幼失怙,事母、兄,能孝、敬。十七游庠,旋廪饩。尝读书小棉庵,村有虎患,禳逐不免,题诗於壁,虎遁去。乡人异之。应隆庆辛未贡,授归善训导,升开建令。建,海蛮荒地也,庠土鲜少,豸请设讲院、立蒙塾以教之。俗例聘娶生卒,有赎价入官,悉除之。以疾告归,建人祠而祀焉。
  黄玕 字上呈,表之孙。以明经历迁延平府教授,振士风,恤贫士。别时,生徒立碑志之。归田二十余载,以疾终。先是邑侯牛公以“四封表率”彰其贤。
  李榆 字春辉,青员之子也。恩贡,授灵山令。著《静观录》,创邑志,奏绩上考,升处州府判;闻母疾,遂谢政归。先是邑中建文塔,蠲浮粮,赖榆首倡其举;岁歉赈饥,发义仓,亦榆之力也。宾筵七次,寿七十一。
  罗师皋 字桂亭,元彦之子。事二亲性至孝,居丧三年,不入卧室。嘉靖甲子拟元,阨于数(注12),及贡,训导连江,清介不阿,课士讲学,务先德行。归里二十年,读书不輙(注13)。以寿终。
  黄思仁 字近斋,明经。事继祖母、继母孝。及贡,授粤海丰训导。贫生关某,婚不能娶;廪生李某,卒不能殡,捐俸助之。其署丰篆,务清净息争。寻升顺德教谕,卒于任。自号近斋,有“不愿积金,惟求树德”之语。
  谢必恭 字节轩。八岁失慈,事继母,抚幼弟,人称其孝。父丧尽礼。邑侯刘公闻而旌之。及贡,廷试授连山训导,造士以诚。建塔、赡贫、助婚,悉捐清俸。匪独士也,即峒民亦感化向学,有祠祀之。寻升平乐府教授而卒。著《正俗四体》行世。
  李焘 字见石,事嫡、庶母皆孝,妻童氏亦如之。以明经令缙云。值岁凶,出赈。总宪李公、侍御王公,有旌记存焉。奏最赴觐,卒于杭。当其在任也,得人最盛,进士郑子寿等四十余人扶榇归。今祠于定安桥左。
  江以澜 字涣泉,南之子也。弱冠补饩郡庠,嗜学敦行,不私干谒。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尝,文宗旌以孝行。万历壬子贡,训浦城,春风敷化,惜振铎未几而卒。
  姚恭 字心翼,寄籍广东海丰县,中天启壬戌进士,任浙江湖州府归安县知县。天启六年三月,奉诰勅:“是用授尔阶文林郎,父应明封文林郎,母赖氏封孺人,妻王氏封孺人。”
  李汤臣 字野修,孝妇沈癸金子也。天启乙丑贡,丞武功。慈惠廉明,内翰张嘉以“治著古邰(注14)”。未竟所学,卒于官,民咸痛之,而且立祠礼焉。
  童志熹 字成之,性孝,侍婺贞(注15)伯母李氏犹母。堂弟志僴蚤世,遗妇陈氏,激励守节。曾受阳明之学于双江聂公之门,任云南都司断事,思母林氏,遂乞解帑之役,便道归里而寿其母也,未获如志,旋德州卒。
  童大猷 号毓江,幼志圣贤之学;及长,恩选入成均,与(注16)宰辅叶台山、宗伯翁青阳、少宰萧玄圃诸公推原道学,相得甚欢。历陵水、大庚令,冰蘖(注17)自持,尤嘉意造士,以阐明绝学为己任。开讲于道源书院,四方授学,有象山鹿洞风,庾人构祠像祀焉。居林下,出赀百金,广祖祠、尝田,族人勒碑颂德,膺府县觯典十六次。读书谈道,接引後学,虽髦不倦。所著有《道源讲录》、《解学篇》等集行世。长嗣可贞生彦深,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