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连城县志康熙本
连城县志康熙本
童 琎(道安县丞)
黄 珏(都司都事)
陈 诚(肇庆卫知事)
姚 勋(安仁县丞)
邓 应(潮州府检校)
罗 纪(潮州卫经历)
罗应昇(河南判官)
官 衡(宁海县丞)
丘 能(归善县丞)
黄景贤(合浦主簿)
徐 寿(崑山县丞)
罗 宗
范景发(吏目)
吴 琨(安州判官)
沈尚忠(黄州府知事)
沈绍祖(府贡,定陶知县)
吴 瑄
罗 俊(南雄府照磨)
林仪凤(昌化知县)
周景昌(琼山主簿)
黄彦琛(桐庐县丞)
周 洪(博罗知县)
罗 申
吴文旭(湖广铜鼓卫教授,见人物)
吴廷赞
徐 元
李 瑶
林凤翔(高邮训导)
蔡 诚
林 清
李万春
丘一桂
谢 让(弘治乙卯中应天府乡试)
黄 斌(南京羽林卫经历,见人物)
陈 璠(归善知县)
罗景芳
陈子亨(宣平主簿)
江景彰(泰和训导)
李 瑞
余 昂
赖 庆(见人物)
谢 哲(萍乡训导)
林 崇
陈 政(望江教谕)
周应祥(儋州训导)
童世坚
丘 巍(严州训导,升高州教授)
童 瑭(房山教谕)
李元瑫(袁州府训导)
李 华(保定知县,见人物)
李 璧(乐安训导)
姚 录(吏目)
李元表
桑景昌
林 瑞
罗得时(安远教谕)
童 甫
童 瑁
傅 相
童 瑞(麻阳教谕,升太仓州学正)
林 岱(唐府审理正)
罗世美(王府教授)
项 资
童 瑰
陈文遂(蓝山教谕)
江弘清(新昌训导)
童希荣
童希召
黄 黻(合浦知县)
童希达(长乐主簿)
李 晏(安吉州学正①)
谢守荣(永康县丞)
余 韶(兖州训导)
沈文波(常熟县丞)
伍 鸢(泰兴教谕)
揭景兴(阳江教谕)
赖 滋(高邮训导)
谢世荣(沂州判)
许承宗(义宁教谕)
黄体中(封州县训导)
陈 震(江都主簿)
丘 鹏(台州训导)
罗 紃(连山训导)
李应洪(惟宁训导)
罗文凤
童体元(宜春训导。居家孝友,林下清操)
谢 魁(高淳训导,升惠来教谕,有传)
李元泰(太平县训导)
陈智乐(太平府训导)
林鹤升(鄱阳训导)
林 嶅(桐庐训导)
李 暑(六合训导)
童志德(广西义宁知县)
林 隆
李青美(浙江乌程教谕)
罗 绍(教授)
谢廷翰(施州卫教授。正己率物,雅志恬修)
罗九经(富州州同)
黄 玑
黄思德(广东临②高县丞)
赖公介(漳州府训导)
谢 元(本省宁洋教谕)
李 早(江西萍乡县教谕,学行俱超)
谢 豸(开建知县)
王 夔(广东南海教谕)
林 彬(广东澄海主簿)
李 梓(建宁府训导)
黄 玕(延平府教授)
李 榆(浙江处州府通判,见传)
林方大(高州通判)
林 安(浙江景宁教谕)
童 训(江西太和训导)
江济邦(河南沈丘教谕)
童绍贤(府贡,江西新喻县丞③)
丘文范(江西雩都教谕,升荆州教授)
李 芝
罗师皋(连江训导)
童大猷(江西大庚知县)
黄思仁(广东顺德教授)
谢必恭(平乐府教授,有传)
李舜臣(广西桂林经历)
童 任(浙江衢州府训导,升广东信宜县教谕)
罗九功(瓯宁训导,有传)
李 檀(福宁州训导)
黄 卷
童绍德(广东永安教谕)
谢必敬(兴化府教授)
黄有容
黄有第
李 榛
赖希舜(府贡)
李 焘(浙江缙云知县)
江以澜(浦城训导)
李天美(广东韶州通判)
童大章(府贡,颍州判)
宋廷表(西④宜春县丞)
李世臣(府贡,漳平训导)
陈 器(府贡,长乐教谕)
童养正(广西阳朔知县)
李 柄
黄以良(四川蓬州判)
赖存礼(天启元年,中副榜首名,恩典准贡)
李仕宾⑤(天启元年岁贡)
李 焜(天启二年恩贡,授广东程乡县知县)
罗 昂(山西泽州同知,升云南都司经历,署河西县印,叙加通判)
李汤臣(陕西武功县丞)
童茂成(中顺天试,江西会昌知县)
童应举(恩贡,中顺天试)
陈端明(建宁府训导)
林春试(江西浮梁县丞)
李承汉(府贡,广西浔州府经历)
李 燧(江泽训导,升永福教谕)
罗 厚(兴化府训导)
李 涵
丘凤呜(应万历肆拾七年贡)
黄时行(潮阳训导)
王 逢(兰溪训导)⑥
周 庠(庐州州同)
李 恭
李 烱(崇祯十五年岁贡)
[清] 朝 贡
谢家宝(顺治四年正贡,恩选考通判)
傅应元(四年次贡改正贡,泉州南安训导)
沈期扬(六年岁贡,邵武建宁训导)
黄景煇(八年恩选正贡,考通判)
李日登(八年次贡改正贡,任广东廉州训导,升泉州德化教谕)
傅作和(八年拔贡,考通判)
赖启亨(十年,兴化莆田训导)
沈元奇(十一年恩贡)⑦
李 炌(顺治十二年岁贡,将乐训导)
童彦士(顺治十四年岁贡)
董大炜(顺治十六年岁贡)
谢 瑶(顺治十八年岁贡)
赖延泰(顺治十八年恩贡,祀乡贤)
【注释】
①此“正”字据乾隆县志补。
②此“临”字据卷七宦达传补。
③此“丞”字据乾隆县志补。
④乾隆县志无此“西”字,可能是“江西”遗漏了“江”字。
⑤李仕宾以下至沈元奇,在复印本上为同一页码,而版面字体明显不同,可能是以后重印时旧版不全而补刻之板。
⑥据乾隆县志,王逢之后有“周廷诏(崇祯十五年拔贡)”。
⑦沈元奇之后缺页,今据乾隆县志补齐。
○荐 辟①
王德闰(推官,以儒士举)
黄六七(主簿,以人材举)
邓希禹(同知,以人材举)
伍清源(宝钞提举司副使,以明经举)
沈德辅(黄岩县丞,以贤良方正举)
李元祥(瑞州经历,祀乡贤)
童志熹(云南断事,传见宦达)
周 贵(广东都事,以才幹举)
沈德卫(以端厚任本学训导,祀乡贤)
罗永俭(以人材任县丞)
沈安住(知县,以人材举)
黄玉瑺(任鸿胪序班)
黄 隆(任东阳主簿)
罗成製(贡生,任尤溪教谕)
【注释】
①复印本荐辟缺页,今据乾隆县志补。
○例 贡①
钱国珂(府庠)
沈日表
李逢时(廪生)
【注释】
①复印本例贡缺页,今据民国县志选举表辑补,所辑皆明代例贡。
○例 监①
黄 昱(光禄寺署正)
董大纶(附生)
钱国璋
钱国球
沈文泮
官有权(监生,博罗县丞)
李 烜(增生)
李和春(附生)
沈一元(附生)
林 勋(附生)
江承恩(附生)
李兆祥(附生)
李 稳(廪生)
黄弘仁(附生)
官文桂(监生,万历十二年任阳山朱冈司)
【注释】
①复印本例监缺页,今据民国县志选举表辑补,所辑皆明朝例监。
○例 仕
(内无职任可考者,因旧志附名,故仍之)
余祖达(任吉水主簿,父任茶,仗义崇儒,签粮长,运解至京,卒于难,达棄官寻骸)
孙 昂(授南雄推官)
黄玉琰(任杭州卫经历)
沈廷仪(任新安卫经历)
沈文德(任经历)
董三策(授鸿胪序班)
沈有蛟(镇江府知事)
沈有蟠(衡州府照磨)
李 火广(处州卫经历)
沈澄源(海阳主簿)
黄 昱(光禄寺署丞)
沈兆阶
童 纶
沈廷弼
沈文澜
李 烜
沈文泮
李 稳
沈一元
李和春
钱国璋
李逢时
黄宏仁
林 勋
沈日表
钱国球
江承恩
李兆科②
【注释】
①复印本例仕缺页,今据乾隆县志补。
②乾隆县志在李兆科之后,有清朝“沈紫芹(监生,任江南常州通判,丁父艰,服阕补顺德府通判)”和“李馥(任云南盐大使)”二人;查民国县志,此二人列在康熙时,但未知是否曾列入康熙县志。
○掾 仕
李 根(东莞县主簿;居职九载,肃慎爱民。归里,约己齐人,俗称长者)
吴文宇(崇明县典史,升三河巡检)
童乔桂(罗定州东安县主簿)
李 言(陕西渭南典史,督运勤勚,卒于官)
林景智(茂山卫经历)
陈玉章(湖广长沙府经历)
陈定策(广东东莞县丞)
林 卿(湖广广济县主簿,升苏州卫经历)
○委 署
罗宗夔(县庠,广东饶平县教谕)
沈兆阶
○逸 士
林台芝(邑庠)
吴翊运(邑庠,善弈)
●卷七 人物志
知县都门杜士晋辑
夫乡贤,士大夫之表也,民之望也,俎豆百世宜矣。有所谓宦达者焉,虽位职之崇卑,有得志不得志之殊,其表见于当时,一也。若夫文学,犹盛世之麟凤,见则天下瑞,其甲胄之士,讵可忽诸?执斧以靖难,捐生而殉节,文事武备,于例均书。连之俗淳矣,厚矣,孝父母、友兄弟、信朋侪者不胜书,书其著者。至于隐逸、若巢、由流、千载不一见,凡抱道而处者,以隐名之;虽甿也,进而士则书,女而士则书、贞孝节烈之妇,不辱不苟,死生两无遗憾,亦书其著者焉。噫!幽芳能悉阐乎?
○乡 贤
宋
彭孙 封陇西郡开国侯,食邑千六百户彭孙,字仲谋,连城人,于仁宗皇祐间率里侠应募,剿江南刘石鹘,平陷辰州贼田元獈①,继讨岭南交趾,皆有功。孙常单骑造贼廖恩巢,谕以大义,恩降,馀不杀者三千人。又招讨巨盗詹遇等,悉以计擒戮之。泸南蛮乞弟叛,上召问方略,孙言:“蛮夷徒恃险阻,当令坐困,废农乏粮,久之授首耳。”与韩存宝议不合,乞归。明年再召,上曰:“存宝逗遛不进乎?”孙奏曰:“存宝不易得,愿宽假以竟后功。”乃宥之。寻命进兵讨河西,独以三千军获六万②,往③贼势犹张。上召问状,对曰:“寇未易猝除,宜坚壁以守,且耕且战,期以岁月,则兵不血刃而贼斃。”明年复建言:“愿得藉兵五万人,灵州可得;但不愿为经略节制耳。”凡进劄十五通,皆边防机密大事。适神宗不豫④,寝不报⑤。寻乞老归。孙历事四朝,恩宠甚厚。年七十九,卒于颖昌,后家焉。
邓 字晦之,开国侯彭孙之婿也。有武材,好读兵书,孙平詹遇,谋居多,论功擢里城使。性虽刚毅,然驭下有恩,与士卒同甘苦,皆乐为之用。熙河久叛,画策收复之,迁熙河简会都统。性忠勇,每战輙陷阵先登,竟死王事,终武功大夫。四子以父荫补官,后皆通显。
丘鳞 字起潛,先儒杨澹轩弟子,登嘉定进士,调赣州赣县尉,政有廉声,值绍定寇发,郡委摄连,画计御寇,率民避难于东田石--即寇鹰山也。招捕使陈韡奏其功,辟知邵武军建宁县,终承直郎。
丘方 字正叔,鳞之侄也,登宝庆第,优于文学,耿介特立。任宁都丞,以吾儒正大之学,破宁都邪洿之术;以在官日廪之俸,赈宁都岁歉之饥。嶽嶽稜稜⑥,鱼鱼雅鸦⑦。
邓旦 字日昇,都统使之族。少颖悟,博极群书,为文典雅,四举于礼部,年甫强,即无复仕意,日以诗酒自娱,士夫竟馆致之。卜筑县东十里石门岩,作《归田记》,隐居四十有三年,以寿终。
元
许景辉 北安许坊人也。招集义勇,防禦连城有功,授北团寨巡检。至元间,率众攻贼,师⑧李三等三十余人,捐家赀以犒义士。又攻破伪永兴帝巢穴,射中左胁,折⑨其首,并获伪印。授武略将军,终临江路治中。
林茂轻(府志作林懋)某里人。避罗天麟之乱,损棄田宅,与兄卜筑于北安里之溪尾,号清隐居士。天资纯朴⑩,乐与人为善。岁歉輙赈,人咸德之。复捐赀建林公、昼锦二桥,行人称便。年八十四,以寿终。
明
沈得卫 字辅之,端恪醇儒,隐居莲峰山中,日与朋侣登临啸咏,虽元季一官,不屑居也。洪武初,郡邑闻其贤,辟为本学训导。著《东崖樵唱集》。
伍清源 字石泉,善诗文。洪武初,本府辟充儒学训导。后郡守杨大德以清源应明经举,授宝钞提举司副使。以疾告还,自号秋圃,居家黜浮屠(注11),子孙至今守之。卒年八十七。
沈仲继 字成之,登洪武甲子应天贤书(注12),初授湖广靖州会同县学教授;祭酒张显宗荐,迁山西大同应州知州。有文武才,弭盗安民,境内以治,永乐元年,升江西吉安府知府,改广南知府,卒于官。
吴禧 字君受,中洪武庚午应天乡试,迁授户部主事。奉敕督凤阳商课,适岁水灾,捐俸倡郡邑,仍疏额课拯之,复蠲秋粮,民赖以宁。上念拯灾功,擢礼部仪制司郎中,皇太孙六礼与其事。陛谢过御榻,忽(注13)墨滴袍,时有御墨披红之贺。后以亲老乞归,至建宁叶坊驿卒。万历三年,知县郭鹏申祀乡贤。
许浩志 景辉之族人也,以礼经荐于乡,文章学问显名当时,以亲老乞养。授同安学教授,将奉亲从任。抵家,遇寇发,率乡人登冠豸山御之,卒赖以全,遂不仕。
李庆 字善征,正统甲子乡荐,任广东封川县教授。其邑科第久乏,庆多所造就,士子自是始登科第,迁抚州府教授,改任温州。素富文学,尤善诗赋。成化辛卯,四川以文衡聘,将赴,疾作,卒于官。
童玺 字信之,诚之孙也。天性孝友,领成化庚子乡荐。初授全州同知,累迁平乐府通判,高判府同知,服阕,改广州府,力罢佛山铁课,平寇。迁刑部员外郎,疏请筑连城城堡。时母年将九十,给假省亲。寻迁澂江府知府,建城、迁学、平徭、弭寇,澂人载德,立祠祀之。秩满归林,年逾古稀,躬养九旬老母,朝夕不懈,所谓终身慕父母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