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志

  兜率寺在州东南二里周广顺三年吴越王建旧有胜光和尚居之名胜光安国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上有观音殿即旧景徳寺水月像也【翟参政汝文谪居时形之梦欲改塑凡三四弗类工泣祷是夜梦白衣高髻如生塑而成赵守企诗云一到巾山眼界寛招提直在翠微间黄鹂过处金穿栁白鹭飞时雪防山鱼艇两三随月上海帆八九趂潮还归时聴得梅花角落日西城未掩闗】
  嘉祐院在州北一里旧名净名庵后改今额僧长吉尝游京师得宋防政庠以下一百四十五人所书般若经建台以实之复自刺血书维摩经附焉【宋谏议庠记云建塔庙散香华奉经典摄受妄迷而为功徳有为者为之虽然佛灭度三千年世与法交相丧浊刼下根訹为愚防非广示像法无以震动而倾骇之使趋善良神道化时叵得而已沙门长吉当兹世为功徳者也初师以释子之秀来上都防译高选义学僧敷演祖教名在籍右始与龙象为徒而觉华余辉注射物境颇作歌诗杂拟辄自翼其宗由是益为人闻俄诏赐紫方袍号梵才大师胜流钦风多所延供久之厌着谢去复山林之游嵗在降娄始还台州州守悦其风虚净名庵以舎之惟师行严而身修寓旷而气安能示方便悦可大众居三年道益光明台人异焉捐金抵壁踵徃瞻事四方来者与麻苇俱乃辟精庐而肆之刋林衡镂岩椒棘如而堂煟如而庭者且数百筵朝薰夜袚供拟尤具九年复作一成台置大般若经六百篇及刻千刼佛像彼货与力不募自至弗可赀纪师复砭肤取血书维摩经质神为要又欲推慧命而广之乃谋于公卿大人于是龙图阁直学士南阳叶君倡始吁谋分缮寳与凡台阁方面知名士数十族丛喜迭舍参讫冩庸阅三年台成纳经奉像庋而安之黒白相趋距跃围绕以为去圣滋逺有能驾其説植徳于人令夫威神嵬巍现前知亲炙面命不在是经乎因是经读诵悟入掊五蕴泯空色搅万异为阙真其为福又可胜量耶仆顷与师游乐其誓愿之就且枉锡顾我丐辞以永传因宣是义而偈之曰台屹而崇摧我慢而恭兮经华而精竦我怠而诚兮像严而显被吾魔而善兮报我四恩常不减而存兮师闻之谓余言为信若其营综之烈投施之众日月之谨大槩具之至夫笔不可文言不能宣者仆与师均寄一叹而已宋祁诗云故人诗未报恨恨复经年梦去长江路心知寳所天身依岩桂老诗与暮云传无柰缨緌累犹防方外縁 又诗云名高身愈隠孤锡倚岩扄园布黄金地台藏白马经庵云吞暝烛涧月防虚瓶坐想谿桥路莓苔又防青 周延隽诗云幽致极东南青隂润客衫林深才辨径云满欲藏岩琴想山猿伴花憎谷鸟衔孤标如可挹坠藁怅开缄 钱惟演诗云汉苑辞千柰仙丘访五芝汲缾春溜满巻衲晓云滋望刹青龙起观涛白马驰红楼曽应制佳句咏朝緌 蒋堂诗云老被诗名系此身思山深去避人羣寳台千尺隔江见清磬一声归路闻岩上开扉灯照月庵前扫地雪和云终焉此是清凉处浄住无惭相国文】
  普宁院在州东北二里旧名上方资国建隆中钱忠懿
  王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崇法院在州东二里旧名紫凝周显徳元年建国朝天
  禧元年改今额今废
  教院五
  宁国院在州东二里旧名六通晋天福二年建国朝大中祥符中改今额有铜钟一梁干化中所铸
  延夀院在州东一里三百步皇祐五年重建或云即古仓基大中祥符元年赐额旧有凌云轩后废【开禧中雨后壁壊有黒米之异】
  普济院在州东北一里三百步旧在州东一里名普贤【今状元塘是也】大中祥符元年建治平三年改今额崇宁元年以其址卑湿徙今地
  顺感院在州东二百步旧名报国晋天福二年郡人凌延熙舍宅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旧有观阁今废【赵守企题云一上危梯一解顔重岗复岭四周环山川尽出登临外天地都归俯仰间飞鸟直堕双目断游云长与片心闲文书了却无余事日午须来日落还】
  福安院在州东一里二百步旧名兴福保安治平三年改今额今废惟殿堂两庑仅存【详见贡院门】
  律院一
  崇寿院在州东北二里旧名弥陀建隆元年钱忠懿王建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淳熙三年其孙参政端礼重新之【钱自为记】嘉定十六年齐守硕请以禅为律
  甲乙院十
  永庆院在州北一里即古郡治旧名白云延夀庵太平兴国二年钱守昱建咸平二年赐今额寺后有泉庵以其旁水故名【唐守仲友题云万斛出时非择地一澄处本无心】西有翠屏亭一览亭今皆废【丁注题一览亭诗云插迥飞檐耸凌虗叠砌危四天栏下揖万象掌中窥目力不到处云容无尽时尘尘皆胜事凭槛几人知 张景修题云衙城直上有烟峦亭在重崖絶壁间几个白头忘嵗月一生青眼看江山秋风落木楼台出暮雨笼沙鸥鹭闲珍重京西绣衣使作书题榜许追攀】
  明庆塔院在州巾子山上旧名净光塔院干徳五年钱守昱建大中祥符四年赐今额【按僧子文结界院记有芟洗萝茑披伐榛荆鳞布层基翼建宝塔森沈月殿萧洒星廊之语其详及题咏附见巾子山】
  宝城院在州东一里旧名护国唐光启三年僧道元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章郇公得象为之记】旧有清熙堂【陈右司瓘为作夏讲防按瓘政和六年以诋诬羁管居此时蔡氏党方盛每宻讽守石悈胁而杀之呵守严甚又尝召至庭怖以后命瓘竟不屈尝为寺作修造等疏见集中】
  惠日院在州东一里旧名罗汉晋天福五年建国朝大中祥符三年改今额有大塔幢镌唐大中十一年
  妙胜院在州西一百步一名石佛旧传辟基时得石佛三躯塑之殿故名按题梁绍兴十五年重建钟乃显徳二年钱王女所铸
  小兜率院在州东一里天圣七年建
  祚圣院在州东北一里一百三十步白云山下旧名白云按传灯録唐欣禅师尝受业焉沈佺期饯台州刺史序云懐白云之兰若葢指此也国朝乾兴元年重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今废
  资圣院在州东南二里建隆四年建有定光岩昔有僧于此诵法华经俄而光现故以为名治平二年赐今额今废
  福圣院在州北一里大观三年重建今废旧有松轩【赵守企题北山松轩诗云万木有荣谢此松无盛衰梦阑秋韵起碁罢午隂移般匠顾不顾秦君知未知亭亭高节在看取雪霜时 张景修题云雪天苍翠暑天风珍重僧轩十八公不是诗人少吟咏世间花草易为工】
  胜因院在州东二里治平二年建今废
  尼院二
  净慧寺在州南三百步唐武徳元年建乃妙善公主道
  场二年赐额国朝淳熙二年重建
  演教院在州东三百五十步净慧子院唐武徳元年建
  二年赐额
  临海
  禅院二十有六
  惠因寺在县东南一百二十九里旧名禅房宋元嘉四年僧应俊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名惠因熙宁中僧了尘重新之绍兴三十二年钱太师忱家乞为香灯院加崇亲其后孙丞相象祖还诸朝复今额
  报恩衍庆院在县东四十五里旧名兴福俗又名龙华晋天福六年建国朝绍兴六年范丞相宗尹家乞为香灯院遂改今额【初范公游此爱其幽胜题诗有兹逰恐不再聊寄小诗中之句人谓非佳谶月余薨竟其中】
  隆恩院在县东南一百二十五里旧名明恩大中祥符九年县人周圜舍基建先是唐武徳初有蓊蕚禅师卓庵于此治平三年改今额乾道元年稍徙髙爽一新之
  褒忠显绩院在县西三十里旧名景福唐武徳二年建应顺元年改慈圣国朝绍兴九年吕丞相颐浩家乞为香灯院遂改今额
  保福院在县南一十五里周广顺四年建晋开运四年
  赐额
  青莲院在县西北二十里旧名兴善大中祥符元年改
  今额绍兴十年重建
  具足院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旧名百文晋天福六年建
  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庆恩院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旧名报恩石晋防同元年
  建国朝乾徳三年改今额
  昌国院在县南二十五里旧名佛窟周广顺二年建国
  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法海院在县南二十五里太平兴国七年建治平三年
  赐额
  惠明院在县西北三十里旧名重元建隆四年建祥符
  七年改今额
  显恩褒亲院在县西四十里旧名显名淳熙三年曹开
  府勋家乞为香灯院遂改今额
  普安院在县西四十五里旧名安像宝蔵岩萧梁时建
  国朝治平三年赐今额
  浄安院在县西五十五里旧名资夀庵咸平元年赐今额淳熙十四年僧了恭重建【张郎中布为之记】寺后有大靁峰面直常风山
  惠峰院在县西北五十五里旧名福田唐咸通十三年
  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延恩院在县东南七十九里旧名涌泉晋太康中建盖因任旭女弟卓庵诵莲经俄有泉自地涌出生白莲华故名其后僧懐玉居焉唐咸通中改今额
  法安院在县东九十里旧名广济保安吴越寳正五年
  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广福院在县东九十里旧名资瑞唐元和六年僧重济
  建国朝隆兴元年改今额
  真如院在县东一百五里旧名回向唐武徳二年建国
  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金仙院在县东南一百一十九里旧名雉溪庆厯元年
  建治平三年改今额
  常乐院在县东南一百二十四里旧名崇福嘉祐元年
  建治平三年改今额
  崇梵院在县东南一百二十五里太平兴国二年建初僧智顗于寺南北建放生池且造阿育王塔号普光塔院治平三年赐今额
  法兴院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治平元年建建炎四年
  赐额
  鸿祐院在县东一百六十里旧名资福晋天福八年建
  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安圣院在县东一百七十里旧名新安晋天福四年建
  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威神院在县西北五里旧名天王院干德四年建大中
  祥符二年改今额
  教院三十有一
  能仁寺在县东北四十五里旧名承天元符二年建有九祖阁罗汉堂政和七年改今额嘉定十四年御书寺扁及藏额八字今剏阁奉焉侧有普同塔葢绍兴中僧法照掩遗骸处【石公孺为之记姚舜谐题云面势崔嵬挿斗牛东分一掖镇丹丘玉毫金相祖师防宝帙琅函海藏流苍桧茂林尝防映白莲香社共熏修红尘断处人难到俗驾经年始此游承天白莲旧同一院故有共熏修之句】
  白莲寺在县东北四十五里旧名白莲庵庆厯五年僧本如建魏国大长公主请今额旧有十六观堂嘉定十年御书扁题四字以赐乃改院为寺按智顗教起天台佛陇而白莲能仁宗而阐之号东掖两山云【章守得象题云闻説新庵号白莲五峯环绕布金田虎溪社共何人继佛陇灯从几代传岚色排空长似画松枝偃葢不知年劳生已作归休计愿解尘缨结净縁 石象之题云结社当年号白莲师心应欲继前贤有时中夜初回定清磬一声秋月圆】
  大中祥符寺在县东南一百一十九里旧名灵穆晋永康中土人陈坦舍基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建炎四年巡幸有御座尚存【父老云往嵗懴院摧剥盗窃三铜象越海而去逾百日有僧遇之闽江迎像而还朝发暮至今在东掖能仁寺又有一浮图内多古甎题曰上元丁卯灵穆寺塔记按唐有两上元年号皆非丁卯殊不可晓】
  保宁广福寺在县西北六十里旧名永明五代时僧德韶建国朝天禧元年改保宁广福开禧元年谢丞相深甫家乞为香灯院遂改今额
  云岩寺在县东北四十五里旧名松山梁天监二年建
  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保寿院在县东南七里旧名普明干德二年建祥符中改今额东有塔乃僧德韶建俗名白塔有三目观音三目者旧传天圣初有一木泝潮而至洎于院山浮图之下时见异光僧惟谅遂以为像奉安曰剨然有声视其目裂为三矣自是祷者益众生之日尤盛
  普济院在县东七里蔡岭旧名广济在西南一里俗号东茶院治平初改今额熈宁中徙今地时有僧法腴庵于西山持呪水涌以疗疾立愈侧有井井上有亭【罗提刑适为之记】旧有秀野亭地多梅花【元守绛题云亭占青山口郊原四望平遥林连崦黒白水隔田明翠麦波涛动飞泉劒佩轻长年便野趣拟欲觧尘缨】
  善济院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金鳌山本祥符塔院建炎四年巡幸赐今额洎金三十两度僧三人有御座尚存西有如画轩下瞰长江前挹海门诸峯【寺壁旧有诗云牡蛎滩头一艇横夕阳多处待潮生与君不负登临约同向金鳌背上行巡幸时见诗嘉叹访其人巳逝后人题咏甚众惟一絶云黄防当年转舳舻东浮鲸海入三呉中兴事业风波恶好作君王座右图人多称之 潘朝英题如画轩云春潮暮落海门山百艇齐飞牡蛎滩分得鱼鰕归野市满江鸥鹭夕阳闲又倦客登临力已疲髙僧故索小牕诗江山最好君知否春去秋来烟雨时又有人题休説三江与五湖平生心眼此中舒人人摠道浑如画只恐丹青画不如】
  净信院在县东七里旧名资国唐光启二年建国朝治
  平三年改今额
  香积院在县西北一十五里大中祥符中赐额元祐中
  僧良弼重建
  净慧院在县东南一十九里宣和中燬于宼绍兴二年
  重建
  宝严院在县南二十九里旧名香积唐防昌中废干宁元年重建改名香严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灵鹫院在县南二十里旧名瑞峯治平三年改今额俗
  称小灵鹫
  小能仁院在院东二十五里大中祥符三年建康定元
  年赐名承天大观中改今额
  真如院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旧名石门梁天监三年建
  晋天福八年改今额
  无量院在县东南三十里景德中僧鉴融建大中祥符
  元年赐额
  广化院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旧名善化治平三年改今
  额
  大安院在县西北四十里旧名普安唐大厯元年建干
  宁三年改今额
  延福院在县东四十五里五代时建旧传一岩甚美常现祥光故名应瑞峯且有堂曰瑞光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
  净戒院在县西四十五里旧名资圣庵周显德中建国
  朝治平三年赐今额
  正真院在县东四十五里旧名灵龟庵大中祥符九年
  建熈宁六年赐今额
  妙縁院在县东南四十七里旧名资福唐防昌五年建
  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慈相院在县东南四十九里旧名慈圣干德四年重建
  治平三年改今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