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志

  县河在县郭由官河东出支而为流者五深广眎官河出庆善坊者【旧大寺巷】至寺门而断出丛桂坊者半民居而断出孝行坊者逾华严阁西而断出奎文坊者则入前洋而西逹于浦惟出景贤坊者处五河之中过钱家桥而北直郏家桥永宁桥分为别流西汇于城隍祠下则经于县治之前又北抵于夀宁坊则经于县治之后复南流与县前河接环抱县圃西防于洪家巷以逹于江
  官河在县东南一里自南浮桥南流至峤岭一百三十里陆程九十里广一百五十歩又别为九河各二十里支为九百三十六泾以丈记者七十五万分为二百余埭其名不可殚纪绵亘灵山驯雉飞鳬繁昌太平仁风三童永宁八乡溉田七十一万有竒旧建闸一十有一以时啓闭其仁风者曰常丰清混斗门飞鳬者曰交龙灵山者曰鲍家歩长浦繁昌者曰周洋回浦永丰黄望金青其区画之详昉于元祐中罗提刑适广于淳熈中勾提举昌防既而李谦李大性踵将使指又重修焉役大费钜至烦朝廷拨封桩降度牒以附益之规模闳逺矣【彭殿撰椿年为之记】
  黄岩溪在县西一百里源出黄岩山前所谓小源者也其濵有黄石五区如相拱揖云【孙应时诗云得雨溪声壮终风云气多山花依翠竹滩石乱寒莎樵父谷中出牧儿牛背歌逢人问尘世扰扰意如何】
  三童溪在县西南三十里源出三童山东流一十八里
  入永宁江
  日溪在县西六十里古号新城西北有小谷曰金玉弯横溪在县南九十里
  白龙潭在县东一十里方岩其穴有三大仅如瓮常有云气罩之居人见龙出入因其色白故以名潭嘉祐初祷未騐夜分有大呼于野者曰龙巳居西矣旦以防投西潭一蛇跃出烈日飞雪继之以岁大稔
  白塔潭在县南四十五里土人常见龙出入旧传潭在山顶广不盈尺牧童续蔓坠石累十数莫能测俄大雷羣儿惊走翌日过之已失潭所矣嘉定十一年里人祷之岩鏬水流如线忽有小鼈从旁窍出盛之以归既而大
  方山潭在县南一十七里一名金鹅俗传旧在吉墺山有金鹅自潭飞出逾五里止于方山隅竟夕风雨雷震旦视则为湫矣
  雾露潭在县东南二十里下有水深仅尺许每欲雨则云气直升或如霭雾纷凝则数日方雨
  双鱼潭在县西南三十里砂歩佛岭俗传有双鱼各尺余金色从溪逆上渔人网之不得竟入石岩下有一小坑涌水成潭每祷輙应
  湖师潭在县南三十里旧传有巫家女尝浣纱溪上为龙卷去其尸乆不出后有渔人云见一女乘龙自南海升天遂以名潭每欲雨则有云雾
  画潭在县西五十里山如饼炉潭居底旁无通蹊将诣潭必从上而下嘉定八年不雨权令陈逵将投鐡简而雷发潭中有五色云出焉俄大风
  赤颊潭在县西五十里乱山中龙出入必大风雨故近山无居人旁有大木皆无肤叶父老言有龙黒身而赤颊遂以名潭
  晋源潭在县南八十里百丈岩侧相距一涧水常汹涌中有巨石如斗欲诣潭则俯循牛背以度岁旱致祷或雷声发于潭底则大雨随之
  栅眉潭在县西九十里栢都洞南恠石壁立过者悚栗年丰则有云气覆其上虽炎日中不散歉则否
  三井潭在县南九十里穴恠石上龙出入则云气蓊然又县西北一十五里地名钱本坑下有井如品字亦号三井潭
  藏雪潭在县西北一十里即鸣山之鸣川潭旧传五六
  月间积雪不消遂更今名
  米筛浪潭在县西五十里四面多恠岩虽无风而水常
  有浪如米筛纹云
  圣岩潭在县西六十里日溪侧有瀑布自北山注潭中
  上有石可宴坐
  灵龟潭在县西六十五里【求仲弓诗云江潮虽濶多罾网幽涧清虚且勉旃待我功
  成买双鹤归来伴汝一千年】
  楼﨑潭在县南七十里每欲则云绕半山土人谓楼
  﨑尖褁防云
  寒坑潭在县西一百三十里两崖夹山为涧时有黒风自潭出每祷乘木筏以入防不谨则有惊怪
  灵岩潭在县北一十里灵岩下
  戚五娘潭在县西北一十里
  横山潭在县西北一十五里
  岱石潭在县西南一十七里石大人山侧
  望海尖潭在县西三里灵石山北巅
  夏乌潭在县西南六十里夏乌山侧
  圎岩潭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松门山
  天赐湖在县东南五十里阻浪山下水极清泚岁旱溉田千顷故老相传以为不假浚凿天实赐之
  横湖在县东南八十里百丈岩下凡东南溪流三十有
  六皆防焉
  消湖在县东南九十里五龙山北
  溪口湖在县南一百一十里源出王城山东北流入浦茭池在县南三里中有石塔泉与鉄米筛井通僧浄真
  沟之入市今塞矣
  大泽塘在县西北四十里瑞岩山上僧慈保即一大壑为之下絫石上筑以土旁为十门分数道以逹于田【钱叅政端礼题云尘缨乆欲濯沧浪今日来逰大泽塘水似我心心似水更无一事可商量】
  石井在县西九十里栢都洞下上有石穴如旧圎而深虽刋凿之巧不如也水自山流注旱涝如一一日牧童续蔓坠石探之莫测其深有木叶堕其中旋自其南龙湫流出意其下相通云
  常乐寺井在佛殿前大旱不枯庆元二年大溪溢水及寺半壁忽于井处作大盘涡撮水入焉湏臾见平地
  铁米筛井在县东三里九峰寺南源自山出其行如沟入井处僧以铁限之故名米筛邑人皆汲焉令常濬孙榜曰不竭泉且亭其上
  鲁神井有三在县东五里鲁神庙侧一在神像下不可汲二在庙后回环皆巨木叶坠独不入井中人以为异
  委羽井在县南五里洞南百歩深不二尺旱涝不损益
  其味甘尤冝酿酒
  甘露井在县西八十里浮山寺旧传有西僧讲仁王经
  而甘露降故名泉宜造茶
  古漩井在县南三十五里平陆中
  镇头山井在县东南五十五里清可见底味尤甘水帘在县东八里箕岩侧派流甚广以其飞防如帘故
  名
  滴水湾在县北一十里自马鞍山滴水成湾甘洁可爱东监水在县东南五十里自监山东流一十里仅胜十
  石舟又一十五里入官河
  水眼在县东南五十里泥奥山下广仅如盆深不满三
  尺大旱时随汲随满人颇异
  滴滴泉在县西北四十里瑞岩旧传有如意道人者居之尝絶粮神气不减庵前有泉洁可爱令王然作颂有庵前滴滴泉水流出心源嗣祖风之句遂取以名
  智者泉在明觉院非溪非井但于丛林根有小窍挿以筠筒引至石槽昼夜防滴不絶上槽既溢流及下槽其水仅供缁流一日之用无余无欠
  天台
  大溪在县西南五十歩源出婺州东阳县以其受始丰天台桐栢之水故名顺流而下凡一百一十七里至州
  始丰溪在县西南百歩源出大盆山东溪一百八十里
  与天台桐栢二水合始入大溪
  青溪在县西五里源出天台山南流至桐栢又南流三里经三井下流为瀑布方南入大溪按谢灵运登临海峤诗云旦发青溪隂唐宗送司马承祯诗云青溪祖逸人皆作青字俗呼为清者误
  楢溪在县东二十里孙绰赋所谓济楢溪而直进是也杜甫诗亦云饥拾楢溪橡徐灵府记注云楢溪源出华顶从鳯凰山东南流入溪则得名旧矣或又名欢溪齐顾欢尝居焉
  灵溪在县西北一十五里福圣观前孙绰赋所谓瀑布飞流以界道过灵溪而一濯是也今县东二十里亦有灵溪盖其名适云
  干溪在县南一十五里旧传僧昙猷访赤城有一媪与之语神怒投媪于渊猷飞钖救之其溪立涸故以为名
  神迹溪在县东北五里与国清溪共流至神迹庙分支
  一入临川桥一入孝义桥
  左溪在县西三十里夀昌路上与闗岭接委蛇曲折凢
  七十里至大溪
  福溪在县北四十里按晋束晳启蒙记注天台山去人不逺路经福溪水险而清盖是时已有此名矣
  折溪在县东北五里旧经作浙溪
  国清溪在县西北一十里流九里入大溪
  玉女溪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桐栢观前
  界溪在县东四十里一名介溪
  罗木溪在县北六十里罗公岭东南
  水母溪在县北一百里摘星岭南
  赤城溪在县西北五里入大溪
  南防溪在县西北七里
  响山溪在县东一十五里
  幽溪在县东北二十里浄明院前
  闗岭溪在县西四十里
  惠济潭在石梁下嘉泰初祷现异鼋四年夏雷涌出金银藏钱圎径六寸余文曰太平通宝实太宗朝赐以镇潭者侧有伫真亭
  百丈潭在琼台双阙间翠蔓蒙络水声潨然盘涧绕麓
  入为云溪云
  灵泽潭在县东四十里旧名苍山三潭列其下深广莹
  彻其龙最灵嘉泰元年祷雨现异蛇
  石蝉潭在县东五十里小溪乱石中水深无底其灵眎
  灵泽潭
  金桥潭在县西北一十五里水清彻可鉴旱涝不损益深坑潭在县南二十五里筋竹岭侧
  瀑布潭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无相院侧一名戏龙河潭在县西七十里下上云雨土人敬事之
  雷马潭在县西九十里雷马山上
  鼻山潭在县西一十五里
  莫婆潭在县北一十五里
  丹霞潭在县西北二十里
  翠屏潭在县南三十里
  泉湖在县西五十里【茅君传云霍林司命治赤城玉洞之府齐永明中忽冇羣鹄从西北来下集霍门溪谷填塞弥蔓数里多所蹹籍状如为物所惊一夕退飞向西北去殆是赤城上都泉湖中物也】
  始丰湖在县南四十歩今为大溪水冲壊并为一矣降真塘在县北二十里徐灵府记云桐栢观前一里石坛前有塘名降真中植荷荇今自塘一里出洞门西峯即王真君坛也
  三井在县北二十里昭庆院东唐时尝遣使投金龙白璧旧传为尼所触一井自塞其二深不可测每春夏时则众流灌注激涌雷吼或云通海又云海眼李郢诗所谓三井应潮通海浪是也咸平中醮祭投龙【夏英公竦铭云石鏬山半三井如凿员不可规深不可度乱涧四入飞流外落坠石不盈骄阳不涸冷激松桧碧混崖崿山灵所卫神物攸托箫鼔一鸣雷雨偕作】
  涌泉在县西一十五里
  岩泉在县北六十里
  龙须泉在县西七十里龙须洞口以其喷薄如龙须之
  布故名









  赤城志巻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赤城志巻二十五    宋 陈耆卿 撰山水门七
  水
  仙居
  永安溪在县西二百一十里大小二源小源出冯师山东流一百六里至曹村浅不可舟自曹村而下广二十歩胜小艇又东至妃姑与大源防广二十歩又东流六十七里而南胜二十石舟
  曹溪在县西九十里源出括苍岭南流四十里入大溪岭上有潭曰曹潭淳熈十四年令苏光庭祷忽有物蜿蜒而出一黒一黄以磬承之跃而入遂迎止于潭下翌日大雨先是光庭夣有曹其姓者手二小龙而至及是符其梦问潭何名则曰曹遂筑室以祠
  榉溪在县西二十里源出处婺温三州流至同蓼溪入
  大溪【孟大武诗云樵斧斫云春谷暗渔楖敲月夜溪寒人甚称之】
  杜蜀溪在县南二十里蜀王庙前颇窈险俗号杜浊按
  庙记当为蜀也
  彭溪在县东二十里源出天台南流一百一十里入大
  溪
  蓼溪在县西二十里源出永嘉杉岗北流一百十里入
  大溪
  南溪在县西南二十九里源出永嘉杉岗北流五十里
  入大溪
  白水溪在县东北四十里源出天台竹山溪南流一百
  十五里入大溪
  班溪在县东五十八里源出天台县竹山溪东流五十
  里入大溪
  马岭溪在县西六十里源出东阳南流三十里入大溪柘溪在县西六十里源出马岭东流三十里入大溪瞿溪在县西七十里源出东阳南流三十里入大溪土渎溪在县西八十里源出紫岩山北流五十里入大
  溪
  石井溪在县西一百四里源出东阳南流一百二十里
  入大溪
  朱溪在县西一百六里一名木溪源出括苍岭南流四
  十里入瞿溪十里入大溪
  防里溪在县西一百六里源出括苍岭南流三十里入
  大溪
  左溪在县西一百七十里源出永嘉杉岗北流四十里
  入大溪
  真溪在县西一百七十四里源出冯师山东流四十三
  里入大溪
  方溪在县东一百七十八里源出永嘉北流一百二十
  里入大溪
  慈溪在县西一百八十里源出括苍岭南流四十里入
  大溪
  盂溪山潭五曰老公潭在县北二十里曰山王潭在县北二十五里曰孟椀潭在县北三十五里曰马篠潭在县北三十里曰桂坑潭在县北三十里按旧经马篠即石藤石棱二夫人溺死处皇祐中令陈防祷雨立应【陈有报雨诗二十韵有灵泉汲坎窞仙仗下嶙峋雷斧潜嗔树天波忽洒尘之句】
  柘溪潭在县西北三十里近张阜山中有古湫名广潭深特甚前横石槛广三丈许脩四丈有竒有石室可容百人岩贮圣僧像且有石虎石马之又有大古藤一根故老云尝有青蛇绕防或斧之则流血焉下又有三湫湫外有水亦随潮盈缩每翕干则有居人常以为候云
  张阜潭在县西北三十里山上其深峻处有石潭垂崖飞瀑林木森然至者神竦后以崕石摧堕龙不潜伏歘于山岭洞侧涌一砂潭每水清则见长鲔焉防乞水必自石潭以次而升夜憇潭侧旦则迎水而去每潮长则砂潭之波浸没沙石潮退复平皆云龙之潜升以时变化盖如此
  彭溪潭在县北四十里支防为四堰所溉田甚众其旁脩竹十顷民采撷以供衣食焉其后豪民奄防剪耨几尽淳熈十四年因作新庙遂严樵牧之禁云
  三井潭在县东北三十里
  罨源潭在县西南四十里
  天井潭在县东六十里
  马鞍山潭在县东六十里
  左溪右溪潭在县西南九十里韦羌深处
  苍山潭在县东南一百里
  深澄湖在县东一十五里相传开禧初有渔于此者见巨鱼长可二三丈因以物枞之获一鳞如杯自后出没不常或以为龙宅云
  相湖在县东一十五里水四时不涸尝于网中得石刻
  有相湖二字今尚存
  虬湖在县东一十五里以其水湾曲如虬故名今废黄赤湖在县东南二十里脩广皆数丈水四时如沸夏饮毛骨凛凛冬饮则如汤故老云皇祐中尝有龙出没云
  小西湖在县西二十里吴给事芾所剏延袤数里傍有
  亭舘凡十数
  磬湖在县东南二十五里父老云常有磬浮水上光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