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蕃志


  没药

  没药,出大食麻啰抹国。其树高大如中国之松,皮厚一、二寸。采时先掘树下为坎,用斧伐其皮,脂溢于坎中;旬余方取之。

  血碣

  血碣,亦出大食国。其树略与没药同,但叶差大耳。采取亦如之。有莹如镜面者,乃树老脂自流溢,不犯斧凿;此为上品。其夹插柴屑香,乃降真香之脂,俗号假血碣。

  金颜香

  金颜香,正出真腊,大食次之。所谓三佛齐有此香者,特自大食贩运至三佛齐,而商人又自三佛齐转贩入中国耳。其香乃木之脂,有淡黄色者、有黑色者;拗开雪白为佳,有砂石为下。其气劲工于聚众香。今之为龙涎软香佩带者多用之。番人亦以和香而涂其身。

  笃耨香

  笃耨香,出真腊国。其香,树脂也。其树状如杉、桧之类,而香藏于皮。树老而自然流溢者,色白而莹;故其香虽盛暑不融,名白笃耨。至夏日以火环其株而炙之,令其脂液再溢,冬月因其凝而取之;故其香夏融而冬凝,名黑笃耨。土人盛之以瓢,舟人易之以瓷器。香之味清而长,黑者易融。渗漉于瓢,碎瓢而爇之,亦得其仿佛;今所谓笃耨瓢是也。

  苏合香油

  苏合香油,出大食国。气味大抵类笃耨,以浓而无滓为上。番人多用以涂身,闽人患大风者亦仿之;可合软香及入医用。

  安息香

  安息香,出三佛齐国。其香乃树之脂也。其形色类核桃瓤,而不宜于烧。然能发众香,故人取之以和香焉。「通典」叙西戎有安息国,后周天和、隋大业中曾朝贡,恐以此得名,而转货于三佛齐。

  栀子花

  栀子花,出大食哑巴闲、啰施美二国。状如中国之红花,其色浅紫,其香清越,而有酝藉。土人采花晒干,藏之琉璃缾中。花赤希有,即佛书所谓「檐卜」是也。

  蔷薇水

  蔷薇水,大食国花露也。五代时,番使蒲謌散以十五瓶效贡,厥后罕有至者。今多采花浸水,蒸取其液以代焉。其水多伪杂,以琉璃瓶试之,翻摇数四,其泡周上下者为真。其花与中国蔷薇不同。

  沉香

  沉香所出非一,真腊为上,占城次之,三佛齐、阇婆等为下。俗分诸国为上下岸,以真腊、占城为上岸,大食、三佛齐、阇婆为下岸。香之大概生结者为上,熟脱者次之;坚黑者为上,黄者次之。然诸沉之形多异,而名亦不一。有如犀角者,谓之西角沉;如燕口者,谓之燕口沉;如附子者,谓之附子沉;如梭者,谓之梭沉;文坚而理致者,谓之横隔沉。大抵以所产气味为高下,不以形体为优劣。世谓渤泥亦产;非也。一说:其香生结成,以刀修出者为生结沉;自然脱落者,为熟沉。产于下岸者,谓之番沉。气哽味辣而烈,能治冷气,故亦谓之药沉。海南亦产沉香,其气清而长,谓之蓬莱沉。

  笺香

  笺香,乃沉香之次者,气味与沉香相类。然带木而不甚坚实,故其品次于沉香,而优于熟速。

  速暂香

  生速出于真腊、占城,而熟速所出非一;真腊为上,占城次之,阇婆为下。伐树去木而取者,谓之生速;树仆于地、木腐而香存者,谓之熟速。生速气味长,熟速气味易焦;故生者为上,熟者次之。熟速之次者,谓之暂香;其所产之高下与熟速同。但脱者谓之熟速,而木之半存者谓之暂香半生熟。商人以刀刳其木而出其香,择其上者杂于熟速而货之,市者亦莫之辨。

  黄熟香

  黄熟香,诸番皆出,而真腊为上。其香黄而熟,故名。若皮坚而中腐者,其形如桶,谓之黄熟桶。其夹笺而通黑者,其气尤胜,谓之夹笺黄熟。夹笺者,乃其香之上品。

  生香

  生香,出占城,真腊、海南诸处皆有之。其□下□□□,乃是斫倒香株之未老者。若香已生在木内,则谓之生香。结皮三分为暂香,五分为速香,七、八分为笺香,十分即为沉香也。

  檀香

  檀香,出阇婆之打纲、底勿二国;三佛齐亦有之。其树如中国之荔支,其叶亦然。土人斫而阴干,气清劲而易泄,爇之能夺众香。色黄白者谓之黄檀,紫者谓之紫檀,轻而脆者谓之沙檀,气味大率相类。树之老者,其皮薄、其香满,此上品也。次则,有七、八分香者。其下者,谓之点星香;为雨滴漏者,谓之破漏香。其根谓之香头。

  丁香

  丁香,出大食、阇婆诸国。其状似「丁」字,因以名之。能辟口气,郎官咀以奏事。其大者谓之丁香母。丁香母者,即鸡舌香也。或曰鸡舌香,千年枣实也。

  肉豆蔻

  肉豆蔻,出黄麻、驻牛崘等深番。树如中国之柏,高至十丈,枝干条枝蕃衍,敷广蔽四、五十人。春季花开,采而晒干;今豆蔻花是也。其实如榧子,去其壳、取其肉,以灰藏之,可以耐久。按草本,其性温。

  降真香

  降真香,出三佛齐,阇婆、蓬丰、广东西诸郡亦有之。气劲而远,能辟邪气。泉人岁除,家无贫富,皆爇之如燔柴然。其直甚廉。以三佛齐者为上,以其气味清远也。一名曰紫藤香。

  麝香木

  麝香木,出占城、真腊。树老仆,湮没于土而腐,以熟脱者为上。其气依稀似麝,故谓之麝香。若伐生木取之,则气劲而恶,是为下品。泉人多以为器用,如花梨木之类。

  波罗蜜

  波罗蜜,大如东瓜,外肤礧砢如佛髻,生青、熟黄。削其肤食之,味极甘。其树如榕,其花丛生;花褪结子,惟一成实,余各蘸死。出苏吉丹;广州南海庙亦有之。

  槟榔

  槟榔,产诸番国及海南四州,交趾亦有之。木如棕榈,结子叶间如柳条,颗颗丛缀其上。春取之,为软槟榔;俗号槟榔鲜,极可口。夏秋采而干之,为米槟榔;渍之以盐,为盐槟榔。小而尖者,为鸡心槟榔;大而扁者,为大腹子,食之可以下气。三佛齐取其汁为酒,商舶兴贩泉、广,税务岁收数万缗。惟海南最多。鲜槟榔、盐槟榔皆出海南,鸡心、大腹子多出麻逸。

  椰子

  椰子木身叶悉类棕榈,槟榔之属。子生叶间,一穗数丈,大如五升器。果之大者,惟此与波罗蜜耳。初采,皮甚青嫩;已而变黄,久则枯干。皮中子壳可为器;子中瓤白如玉,味美如牛乳。瓤中酒,新者极清芳,久则浑浊不堪饮。南毗诸国取其树花汁,用蜜糖和之为酒。

  没石子

  没石子,出大食勿厮离。其树如樟,岁一开花结实,如中国之茅栗,名曰沙没律,亦名蒲芦;可采食之。次年再生,名曰麻茶。麻茶,没子石也。明年,又生沙没律。间岁方生,没石子所以贵售;一根而异产,亦可怪也。

  乌樠子

  乌樠子似棕榈,青绿耸直,高十余丈,荫绿茂盛。其木坚实如铁,可为器用,光泽如漆;世以为珍木。

  苏木

  苏木,出真腊国。树如松柏、叶如冬青;山谷郊野在在有之,听民采取。去皮晒干,其色红赤,可染绯紫;俗号曰窊木。

  吉贝

  吉贝,树类小桑、萼类芙蓉。絮长半寸许,宛如鹅毳,有子数十。南人取其茸絮,以铁箸碾去其子,即以手握茸就纺,不烦缉绩。以之为布,最坚厚者谓之■〈〈止白匕〉上儿下〉罗绵,次曰番布,次曰木棉,又次曰吉布。或染以杂色,异纹炳然,幅有阔至五、六尺者。

  椰心簟

  椰心簟,出丹戎武啰,番商运至三佛齐、凌牙门及阇婆贸易。又出三屿。蒲嘿啰噜山产草,其状似藤,长丈余,纹缕端腻无节目,名曰椰心草。番之妇女,采而丝破,织以为簟;或用色染红黑相间者,曰花簟。冬温而夏凉,便于出入。以三佛齐者为上,三屿者最为下。

  木香

  木香,出大食,麻啰抹国、施曷、奴发亦有之。树如中国丝瓜。冬月取其根,剉长一、二寸晒干,以状如鸡骨者为上。

  白豆蔻

  白豆蔻,出真腊、阇婆等番,惟真腊最多。树如丝瓜、实如葡萄,蔓衍山谷。春花夏实,听民从便采取。

  胡椒

  胡椒,出阇婆之苏吉丹、打板、百花园、麻东、戎牙路;以新拖者为上,打板者吹之。胡椒生于郊野村落间,亦有界(阙)中国之葡萄,土人以竹木为棚。(阙)开花,四月结实。花如凤尾,其色青紫。五月收采晒干,藏之仓廪;次岁方发出,以牛车运载博易。其实,不禁日而耐雨;旱则所入者寡,潦则所入倍常(或曰南毗、无离拔国至多;番商之贩于阇婆,来自无离拔也)。

  荜澄茄

  荜澄茄,树藤蔓衍,春花夏实,类牵牛子。花白而实黑,晒干入包。出阇婆之苏吉丹。

  阿魏

  阿魏,出大食木俱兰国。其树不甚高大,脂多流溢。土人以绳束其梢,去其尾,纳以竹筒,脂满其中;冬月破筒取脂,以皮袋收之。或曰其脂最毒,人不敢近。每采魏时,系羊于树下,自远射之,脂之毒着于羊;羊毙,即以羊之腐为阿魏。未知孰是?姑两存之。

  芦荟

  芦荟,出大食奴发国;草属也。其状如鲎尾,土人采而以玉器捣研之,■〈火敖〉而成膏,置诸皮袋中,名曰芦荟。

  珊瑚树

  珊瑚树,出大食毗喏耶国。树生于海之至深处。初生色白,渐渐长苗拆甲,历一岁许,色间变黄;支格交错,高极三、四尺,大者围尺。土人以丝绳系五爪铁猫儿,用乌铅为坠,抛掷海中发其根,以索系于舟上绞车搭起;不能常有,蓦得一枝,肌理敷腻,见风则干硬,变为干红色。以最高者为贵。若失时不举,则致蠹败。

  琉璃

  琉璃,出大食诸国。烧炼之法,与中国同。其法,用铅硝、石膏烧成。大食则添入南鹏砂,故滋润不烈,最耐寒暑,宿水不坏;以此贵重于中国。

  猫儿睛

  睛儿睛,状如母指大,即小石也;莹洁明透如猫儿眼,故名。出南毗国。国有江,曰淡水江;诸流匜汇,深山碎石为暴雨淜流,悉萃于此。官以小舸漉取其圆莹者,即猫儿睛也。或曰有星照其地,秀气锺结而成。

  珠子

  真珠,出大食国之海岛上,又出西难、监篦二国;广西、湖北有亦之,但不若大食、监篦之明净耳。每采珠用船三、四十只,船数十人。其采珠人,以麻绳系身、以黄蜡塞耳鼻,入水约二、三十余丈;绳缠于船上,绳摇动则引而上。先煮毳衲极热,出水则急覆之;不然,寒栗致死。或遇大鱼、蛟鳌诸海怪,鬐鬣所触,往往溃腹折支;人见血一缕浮水面,则知已葬鱼腹。尝有采珠者,绳动而引之不上;众极力举之,足已为蛟鼍所断矣。所采者曰珠母;番有官监视,随其所采籍其名,掘地为坎,置诸坎中。月余,珠母壳腐,取珠淘净,与采珠者均之。珠大率以圆洁明净者为上;圆者置诸盘中,终日不停。番商多置夹襦内及伞柄中,规免抽解。

  砗磲

  砗磲,出交趾国。状似大蚌。沿海人磨治其壳,因其形为荷叶杯,肤理莹洁如珂玉。其最大者,琢其根抵为杯,有厚三寸者。脱落碎琐,犹为环佩诸玩物。按佛书以此为至宝。今乃海错耳,未审是古砗磲否?

  象牙

  象牙,出大食诸国及真腊、占城二国;以大食者为上,真腊、占城者为下。大食诸国,惟麻啰抹最多。象生于深山穷谷中,时出野外蹂践,人莫敢近。猎者用神劲弓以药箭射之,象负箭而遁,未及一、二里许,药发即毙。腊者随毙取其牙、埋诸土中。积至十余株,方搬至大食,以舟运载与三佛齐、日啰亭交易。大者重五十斤至百斤;其株端直、其色洁白、其纹细籀者,大食出也。真腊、占城所产,株小色红,重不过十数斤至二、三十斤。又有牙尖,止可作小香迭用。或曰象媒诱致,恐此乃驯象也。

  犀角

  犀状如黄牛,只有一角;皮黑毛稀,舌如栗壳。其性鸷悍,其走如飞;专食竹木等刺,人不敢近。猎人以硬箭自远射之,遂取其角,谓之生角;或有自毙者,谓之倒山角。角之纹如泡,以白多黑少者为上。

  腽肭脐

  腽肭脐,出大食伽力吉国。其形如猾,脚高如犬;其色或红或黑。其走如飞。腊者张网于海滨捕之,取其肾而渍以油,名腽肭脐。番惟渤泥最多。

  翠毛

  翠毛,真腊最多。产于深山泽间,巢于水次。一壑之水,止一雌雄;外有一焉,必出而死斗。人用其机饲媒,擎诸左手以行;巢中者见之,就手格斗,不复知有人也。右手即以罗掩之,无能脱者。邕州古江亦产一种茸翠。其背毛悉是翠茸,穷侈者多以捻织如毛假然。比年官虽厉禁,贵人家服用不废。故番商冒法贩鬻,多置布襦裤中。

  鹦鹉

  鹦鹉,产占城;有五色。唐太宗时,环王所献是也。案传谓能诉寒,有诏还之。环王国,即占城也。钦州有白鹦鹉、红鹦鹉,大如小娥。羽毛有粉如蝴蝶翅,谓之白鹦鹉;其色正红,尾如乌鸢之尾,谓之红鹦鹉。

  龙涎

  龙涎,大食西海多龙,枕石一睡,涎沫浮水,积而能坚;鲛人采之,以为至宝。新者色白,稍久则紫,甚久则黑;不熏不莸,似浮石而轻也。人云龙涎有异香,或云龙涎气腥,能发众香,皆非也。龙涎于香,本无损益;但能聚烟耳。和香而真用龙涎焚之,一缕翠烟浮空,结而不散,座客可用一剪分烟缕。此其所以然者,蜃气楼台之余烈也。

  玳瑁

  玳瑁,形似龟鼋。背甲十三片,黑白斑纹间错;边襕缺啮如锯。无足而有四鬣,前长后短,以鬣掉水而行。鬣与首,斑文如甲。老者甲厚而黑白分明,少者甲薄而花字模糊;世传鞭血成斑,妄也。渔者以秋间月夜采捕,肉亦可吃。出渤泥、三屿、蒲嘿噜、阇婆诸国。

  黄蜡

  黄蜡,出三屿、麻逸、真腊、三佛齐、策国。蜂出于深山穷谷中,或窠老树、或窠芭蕉树、或窠岩穴,较诸中国之蜂差大而黑。番民以皮鞔躯,先用恶草作烟,迫逐群蜂飞散,随取其窠;挤去蜜,其滓即蜡也。镕范成■〈石匋〉,或杂灰粉盐石。以三佛齐者为上,真腊次之,三屿、麻逸、蒲嘿噜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