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至正四明续志
至正四明续志
东山慧福寺旧名东山福昌寺宋淳佑七年丞相郑忠定王清之增田重建请于朝赐今额
慈济寺干符寺僧普容开山延佑七年塔于寺东南金华黄溍为铭
溥济庵县北二里桃花渡侧泰定初干符寺僧可遗首建开县翼万户完哲图赞其成
奉化州 【旧志七十四新志七十六】
雪窦资圣寺至治闲毁重建未完
岳林大中崇福寺元统元年僧景湘重建藏殿翰林应奉黄溍记 【佛灭度后存于今者象教而已开元所录五千四十八卷与后人之增译即其所谓教也自菩提达磨承摩诃迦叶之正传以不立文字为宗学者几于废经不谈而禅林所在无不安置经藏尊奉惟谨窃意世尊从始成佛乃至涅盘于其中闲不说文字藏固无所收云台宝网尽演妙法毛孔光明皆能说法藏亦不能摄凡其所教所传可以开示悟入乎佛之知见者盖非外非内非别非同也岳林寺古之禅苑水南湘师今之禅伯师主寺事十有六年以其化导之余力从事乎兴作仆者必起缺者必完而于经藏尤汲汲焉致其意以至治元年冬摹全经至顺元年冬构广殿元统元年冬度美材征良匠建大宝轮一柱八面实经其中其止山立其作雷动神河龙负可怖可愕琢雕藻饰殆无遗功金碧髹彤绚烂溢目观者为之叹仰而不已会谒补陀洛迦山还过岳林师谓予曰吾书中言观音弥勒各有五百化身弥勒在震旦淛河之东于双林为傅大士于岳林为布袋和尚其应迹尤暴着大士以创物之智肇创轮藏摄十方于一尘卷大海于一滴使夫人一举手而种种佛法皆悉现前兹大圣人以方便利益群品而吾徒之所取法也子大士里人藏成而子适来宜为之记予既睹兹殊胜且有以识夫禅学者不即文字亦不离文字实于教外别传庸弗辞而记之寺之本末有事实刻石堂上兹不书】 又建法华经堂
常浦寺至元十三年火二十四年建又圯元统二年僧士标重建
圆通接待寺州东八十里旧在广济寺侧宋开宝闲僧善为元琎置田建名至大元年迁东宿象山渡头
清隐接待庵在州东四十里宋开宝元年僧介如建
佛照宝莲堂在州西四十五里至元二十年士人丁氏舍宅为之至正二年毁
昌国州 【袁文清公修郡志时厚孙分领诸寺书至昌国而公以丧女辍局既而入朝故昌国惟载宝陀一寺余皆未备今参旧志补完禅教律据旧志书】
禅院
梅岑山宝陀寺见前志
九峰山吉祥寺州北三十里山之南有香柏岩极高峻唐开元闲僧惠超居其中汉干佑二年号崇福宋咸平中有真大悲者为乡民所敬丁县尉渐为舍基请真迁其居于山之麓治平元年赐今额建炎初给事中黄龟年施辟支佛牙建阁藏之嘉熙三年参政余天锡请以显忠崇孝为额皇朝大德元年僧净怡重建选佛堂
普慈寺在州北五里始东晋时名观音唐大中十四年号观音院宋治平元年赐今额庆元闲黑山明师重建淳佑五年复火麟师又建敬实堂参政应(彳繇)记皇朝为祝圣道场至元五年建藏云阁
万寿寺州东北三十里旧名永福宋建隆元年建治平元年赐今额寺有秋荪名万寿香
保宁寺在安期乡马秦山旧名保安晋天福元年建宋治平二年赐额
祖印寺在州东南寺元在胊山旧名蓬莱晋天福五年建宋治平二年赐今额嘉熙二年邑令余桂迁于此以接待寺并为一
延福寺州东四十里旧名罗汉院唐光化二年僧法融建宋祥符元年赐寺额寺有阁奉五百罗汉像宝佑五年赵节使请以继善衍庆为额
回峰寺在金塘乡之岑山江宋建隆元年建赐额丞相王安石宰鄞日尝游有诗 【山势欲压海禅扃向此开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树色秋擎出钟声浪答回何期乘吏役暂此拂尘埃】
兴善寺州西三十里名曰凤山后唐天成二年建宋治平元年赐额淳佑十年应参政(彳繇)请以教忠兴善为额
广福寺在金塘乡册子山宋治平中赐额寿圣淳佑中改今额
教院
超果寺在州东岱山旧名资福晋天福二年建宋治平二年赐今额参政楼钥有记
化城寺在州西金塘乡旧名罗汉院汉干佑元年建宋治平二年赐今额
资福寺在州东北海中晋天福八年建
华云寺在州东北蓬莱之胊山旧名香兰周显德七年建宋治平元年改赐空王建炎三年赐今额迂斋楼昉有跋语
封崇寺在州东安期乡之桃花旧名资福又名资国周广顺元年建宋大中祥符三年赐今额
接待观音院与祖印寺并为一
律院
潭石广福寺在州东南安期乡旧名崇寿宋端拱二年建熙宁元年易名寿圣绍兴三十二年赐今额
翠萝寺在金塘乡之海西唐开成闲刱会昌闲废宋建隆中赐以铜钟吴越国受封奉国又镇以铁塔寺一名金钟
隆教寺在州东北四十里汉延佑二年建名降钱宋大中祥符三年赐今额后毁僧清琏度土迁于翠屏皇朝僧行圆重建选佛堂
保安寺在州东北金塘乡之兰山汉干佑二年建
梵慧寺在州西金塘唐咸通闲建汉干佑二年名寿圣宋开宝二年改超果治平二年赐今额有佛殿记临川晏敦复撰时建炎辛亥也敦复又有咏方丈梅诗
普济寺在州西金塘汉干佑元年建周广顺元年黄檗山僧神静开山名山门院宋治平二年赐今额
普明寺在州西北古泗洲堂有二塔以铁为之世传阿育王所铸钱忠懿王寘于此宋大中祥符中赐今额绍兴十八年僧昙解拓大之高丽入贡候风于此
庵舍
海岸禅庵在翁山之北麓元统二年文知州增创以待四方瞻礼宝陀之人
慈溪县 【旧志四十一新志四十八】
三峰广福寺县西南七十里唐会昌元年置曰三峰院宋熙宁元年改寿圣绍兴三十二年改赐今额寺有智交律师塔黄州教授曹粹中为铭 【旧志有新志无】
资国广福寺县西南六十里唐咸通五年建名资国宋熙宁元年改寿圣绍兴三十二年改今额寺有藏殿刘应时记僧元实重建刘叔温记 【前志云三峰资寿寺景定闲改额当考】
开寿普光禅寺县西南四十五里宋宝佑二年丞相史嵩之建为功德院请额
鸡鸣接待寺县西二十里宋绍定四年僧元吉建庵曰鸡鸣后废皇朝至元元年正念庵僧正时徙建于庵之西偏
黄墓福禅寺县西南三十里僧元诘建扁曰黄墓宋淳熙十五年重建
南山崇福接待寺县西北五里宋淳佑七年僧志(昏页)建名南山庵咸淳六年赐今额
妙法寺县西北十里宋景定二年僧师文建咸淳闲移请今额
石柱山具足庵县东二十里宋开庆闲僧道森建
丈亭庵县西四十五里宋咸淳闲僧觉了建后(土已)于风潮至元二十九年迁于凤皇山西麓
三元经堂县西北五里至元十八年资西寺僧了津建
定海县 【旧志三十一新志三十三】
普照庵县东北五里至元二年重建
存善庵县西北五里至顺闲建
象山县 【旧志十六新志十四】
灵岩广福寺县西南四十里宋太平兴国二年僧智(王舀)建进士俞让记熙宁元年加寿圣二字绍兴三十二年赐今额 【旧志有新志无】
僊岩院 【新志无】
永明寺县西北十里至元二十四年延寿寺僧契先建塔院大德十一年拓新之请给寺额
福聚寺县东五里至大三年邑人倪□建僧一观请额
道观 道院
在城 【旧志二新志十三】
玄妙观至大二年火道士吕震亨重建奎章阁侍书学士翰林侍讲学士虞集为碑铭 【玄妙观江淮以南列郡皆有之其在庆元者观在郡城东南本唐紫极宫天宝二年所建也梁开平二年改真圣观宋大中祥符二年改天庆观世祖皇帝取江南例改今名庆元为在故宋行都近郡贵人大家多居之佛老之祠甚盛独所谓天庆观者莅于官府施与弗至食力(甚少)薄观中自度人守之既内附守者不能自有而诸方道士皆得沿檄而来为之主者徒取圭撮之赢以去观益弗治雷谷陈真人可复以道法见知朝廷始从玄教大宗师与嗣汉天师为文书定为甲乙相传择材能嗣守观事乃出橐中金作新之既成亦以其弟子吕君震亨被玺书还主其事岛夷岁以土物互巿郡境吏卒侵渔之不堪以忿持所赍流黄等药火城中官府故家民居几尽观亦与焉盖至大二年也吕君乃属其副陈清一等以是年六月作库堂米廪庖舍明年八月作藏经之殿中为飞天大法轮以庋道经而吕君方嗣其师之法留侍内廷者数年然后归至治元年正月作寥阳殿以奉三清大帝深七十六尺广百有五十尺翼以廊庑其为屋五十闲泰定三年作大门为屋十有三闲深四十六尺广二百尺又作两碑亭与其师弟子所居之堂其像设供具晃耀华丽高广宏壮有加于昔焉又割田若干亩岁取其入以备缮修俾永无阙乏而吕君之心力益罄矣二年吕君弟子张端仁亦以法师留京师以吕君之书来求记既为叙次如上按陈君定海人幼有高志闻海上有林先生能役雷电如指诸掌然使酒不可近君委曲师事之三年得其传稍起为郡县祷大旱有应名闻于朝至元末征至京师以其法承诏内廷行幸无所不从凡祷祈皆验其为法皆传诸性命之要原阴阳之本以播五行之精以适事物之变名曰太极今玄教大宗师吴公全节中龢真人夏公文泳皆尝师事之以为博大宏远云故赠诚明翊教太极真人亦以太极为言也吕君在京师修其师之法亦着灵异及得请还山以太玄广德冲道法师为玄妙观住持兼领诸宫观事观庭中桧树有神芝生其上势若飞凤精采炫目郡人以为玄征好事者有述焉余与陈真人交游既久乐闻吕君之善嗣其业而克勤以成功故为之勒铭以垂之无穷焉铭曰鄞城之东作为新宫象帝之容万灵攸宗创始自唐今六百祀名随代迁郡乘有纪弊而新成玄征有时益高胜菑越人之词谁其高之维陈维吕瓜华之嬴上所赐与时雨时旸我握其机有云有雷沛然弗违陈君有神归念故土俾民有依相在神宇吕君作之克继克承金币偕来土木具兴率其土友来崇来辅俾世其传常在贤者郡有守吏有蕃有宣有吏有民来致其虔海波不惊山薮靡疾年登谷丰以安以食内向治朝天子万年万年之禧歌以永言○真人陈可复事见前志后有徐天常亦以道术承应为法师所请有应】
报恩光孝观泰定四年火今营建未完观之东有东岳行宫至大二年火元统元年道士陆嗣华募建
福顺观岁久废(土已)天历二年道士吕虚夷重建就观建四明山仙官祠翰林学士虞集题曰四明别馆临川危素为记 【天历二年道士吕君虚夷由句曲山还四明朝列大夫临江路同知总管府事赵由松具书致其治郡城之废观吕君起应之发橐中资饰唐吕真人岩之象作玄玄堂六楹上为太清楼祠老子又得施入作三清殿既而复居民所据地作三门云堂廊庑庖湢赵氏之祖与夫施财者皆作室祠之既完与其徒讲老庄氏之道乃以书至京师求为记按其观由松之大父清敏公所构也公讳与欢字悦道明春秋尤尚老氏学宋淳佑闲尹临安以清静为治闻有道士上谒飘然有凌云之意欲与之语因忽不见明日童谣于路谓吕真人云于后归守四明拓其里第旁田舍构福顺道院象而祠之它日群鹤蜚鸣而下世传吕真人三至其家公之子浙东道宣慰使孟传请于张天师宗演更道院为观孟传命道士朱可立主之继者非其人赵氏子姓适宦游他郡久之观弊坏仅存衍庆祠二楹以栖神像至是由松归谋于族人曰昔者兹观为吕真人作也苟得其人而守之庶几先君之志有所托矣皆曰非虚夷不可故来居之虚夷又谓有诏致祭山川独四明洞天行事于埜在吾法为弗严乃作高阁奉地示榜曰四明别馆掌其教者为移牒有司必于此乎祭虚夷将老于句曲俾其徒以次主之此其书所列者也吕君四明人字与之端谨而文慕陶隐居司马炼师之风始着道士服于天台桐柏山尝作大瀛海道院于海坞着老子讲义若干卷与余最故乃不让而记之并系之以诗其诗曰纯阳真人列僊翁佩剑游嬉都巿中常来武林谒君公笑而不语乘刚风白鹤飞去沧海东井泥路断栋宇空大瀛海客颜如童还归故邦树灵宫祝厘报上鸣鼓钟伏藏蛟鳄驱丰(上雨下隆)仰闻至道贵虚盅阴滓阳尽精濡融欻然变化犹神龙后天而老茫无穷真人玩世如冥鸿下土阳焰何蒙蒙方蓬云气通云梦千二百岁常相从】
真隐观在西南隅月湖旧名竹洲宋丞相史忠定读书之所忠定自号真隐干道中尝赐御书其后遂为观皇朝至大二年火至治三年道士邹居正重建渐完
报德观至元十九年火重建泰定三年道士戴择善重修
文昌宫旧无门庑至顺二年浙东都事牟应复重建
佑圣观在西北隅至治元年全真高道元建请额教所
紫阳宫在西北隅泰定二年士民余守元建
鄞县 【旧志六新志十一】
明真道院县东五里旧为宋丞相郑忠定清之读书之地咸淳闲始为道院
冲虚真观县东南五里道士吕震亨建国子助教陈旅纪其事
隐仙馆县西三里道士王德华建翰林侍讲袁桷尝为隐仙记
奉化州 【旧志一新志七】
虚白观唐开元闲道士叶静能建名曰兴唐昭宗时改今额观有大溪名曰龙溪旧传静能讲经观中座有父老白衣而髯请曰某宝藏守龙也有故僧婆罗门将以其术竭海水愿哀而救之师即命符奔往海水十涸八九符再至水复还龙遂免难来谢欲效指使师曰观在原上无井汲水甚远子可致乎父老唯诺既而石甃遶观清流入于溪名曰仙师渠此事新旧志不载姑纪以广异闻
佑圣道院州南六十里至大元年陈一愚等建
昌国州 【旧志一新志六】
慈溪县 【旧志三新志三】
定海县 【旧志一新志六】
象山县 【旧志一新志一】
大瀛海道院在县东二十里地名爵溪至元二十七年里人王一真建大德闲吕虚夷奉命教所开山翰林直学士吴澄为记见前志道院多名公士人题咏编为瀛海记言若干卷
新校
【[寺院]】 [湖心广福寺] 宋翌有广生堂记 【刘本朱上有宋字】
四明续志卷第十一
宋元四明六志弟八十三
元 王元恭 撰
集古〔一〕
古迹
按宋干道志叙云制置张公津首为郡志有曰明之为郡在古为余姚之墟在汉为会稽之境逮唐武德中即鄮置县开元中即县为州山有四明洞有梨洲有孙兴公见之于赋有梅僊虞喜之所庐有任弈董黯之人物有王密房管之德政有康宪钱公亿之墓有荆国王文公之祠其它山川胜概章章在人耳目者未易缕举以故搜访遗亡以补四明之故事也州城内古迹七今略其所不存而书其有遗迹可考者焉
蜃池或曰即蛟池在郡治之西北隅故老云尝有蛟自江来窟于此人患之故其旁立佽飞庙以镇之按宝庆志载城中既有日月二湖又凿此池潴水以备旱时己称居民所侵堙塞无几距今又一百余年民乃建僧庵于池上缭以廊庑内设石栏甃砌以汲秖成一小沼而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