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至正四明续志
至正四明续志
赡学田土
田壹阡贰伯壹拾玖亩贰角贰拾伍步半
地壹伯伍拾三亩三角柒步半
山肆阡陆伯伍拾三亩伍拾柒步半
岁收
夏租
钞壹拾玖锭肆拾两柒钱伍分
丝壹伯肆拾两重
小麦捌石贰斗捌升
乌豆伍斗
秋租
米三拾伍石肆斗柒升玖合
谷壹阡伍伯玖拾贰石肆斗壹升玖合伍勺
岁办解有司送纳
夏税
中统钞壹锭肆拾柒两柒钱柒分伍厘
秋粮
正米三拾贰石捌升贰合陆勺
元管免粮田土
田三伯柒拾壹亩贰拾三步半
谷三伯伍拾壹石贰斗陆升
白米壹拾捌石伍斗贰升
糙米壹拾肆石壹斗三升玖合
钞壹两伍钱
丝陆两伍钱重
小麦三石捌斗壹升
地壹伯贰拾柒亩壹角壹拾肆步
钞贰锭壹拾壹两柒钱伍分
丝陆拾捌两柒钱伍分重
糙米贰斗伍升
小麦陆斗
乌豆伍斗
山贰阡三伯玖拾肆亩壹角伍拾肆步半
钞三锭壹拾肆两贰钱伍分
丝陆拾肆两柒钱伍分重
前宋冯知县嘉定年闲劝率助到汪伋等田系义廪
田三伯壹拾三亩贰角伍拾壹步因硗瘠量收谷肆伯肆拾石贰斗三升陆合
地三拾陆亩贰角壹拾捌步半
谷壹石贰斗捌升
钞壹锭壹拾肆
小麦壹石
山贰阡壹伯玖拾捌亩三角三步
钞壹拾贰锭肆拾壹两伍钱伍分
小麦壹石伍斗
元续置田土
田贰拾贰亩壹角肆拾三步
谷三拾捌石伍斗伍升贰合伍勺
地壹拾肆亩贰角三拾陆步半
小麦壹石三斗
山伍拾亩
钞伍两
前知州马奉议续置田土
一项延佑七年儒人董湛等舍助到田三伯壹拾肆亩玖步
谷肆伯陆拾柒石玖斗玖升玖合
糙米壹石壹斗贰升
山壹拾亩
钞贰两伍钱
一项至治元年将本学钞买到郭坊沈了翁田壹伯三拾壹亩贰角贰步
谷贰伯肆石玖斗捌升柒合
米壹石肆斗伍升
一项学基地元计捌亩三角伍拾三步续置到叶成之等学东地壹拾三亩贰角延佑七年增筑墙围将续置地陆拾步换到告成寺地伍拾步作墙基
前知州李奉议至治三年将本学钞置到鄞县甬东隅谢彦文坐落本州岛三拾三都田肆拾玖亩三拾柒步谷伍拾捌石贰斗伍合
前知州苏奉训泰定四年将本学钞买到三拾贰都李文八等田壹拾柒亩壹角肆拾步谷贰拾肆石玖斗
屋宇 【见前志】
增设知州马称德任内起造
书楼五闲
六斋增建一十二闲
祠堂六闲
松亭三闲
跨鳌桥
祭器
铜器
爵 坫
象尊 牺尊
簠 簋
罍 洗
勺
木器
豆 俎
竹器
笾 篚
从祀廊帘
(上□下瓦)器
香炉花瓶一副 【青(上□下瓦)器】 大香炉花瓶一副
廊炉八个 【并石器】
乐器 【见前志】
书板
知州马称德任内置到活板□万字
书籍知州宋节任内置到
周易毛诗尚书周礼春秋四书韩柳文通鉴集韵通计壹伯伍拾三册活字板印到大学衍义一部计二十册
昌国州蒙古学
昌国州儒学
学在州治东一百四十步宋熙宁闲建学则自令张懿文始绍兴闲置田养士则自令韩晦始嘉定闲葺治增益则自令赵大忠始袁正献公燮有记淳佑闲重建者令沈壑也深宁王先生应麟记入国朝泰定闲重修者知州韩抟也清容袁先生桷记并见前志
赡学田土
旧管见前志
新置
水田贰拾三亩坐属蓬三四都地名东岙旧被豪民占据赵知州任内追还
神前沙岸坐属蓬五都被林巡检占据干同知任内追还复业
屋宇 【见前志】
祭器 【见前志】
乐器赵知州任内置到
钟十二口 磬十二片
琴二张 瑟一床
柷一座 敔一个
管二枝 箫二架
埙二个 篪二枝
搏拊二个 笙二攒
竽二枝
书籍同知干文传任内置到
周易注三册
尚书注三册
毛诗注七册
周礼七册
礼记一十一册
春秋一十八册
蔡氏书传三册
朱子诗传八册
胡氏春秋五册
严氏诗缉九册
大学集成三册
论语集成一十二册
孟子集成十二册
中庸集成五册
皇极经世书二册
汉书五册
晋书二册
南北史七册
隋书三册
唐书三册
通鉴纲目十九册
荀子老子文中子三册
庄子三册
贞观政要二册
杜工部诗一十册
太白诗注八册
陆宣公文集六册
韩柳文一十三册
晦庵文集五十七册
慈溪县儒学
学在县治之东南一里沿革已见旧志入国朝元贞二年毁因旧址创建殿宇门庑论堂直舍四斋曰本仁明义约礼崇智祠乡先生慈湖杨文元公如旧至元五年教谕季仁寿重修尹程郇撰记 【古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淑善士成美俗三代盛时党庠术序国学之法立而乡射饮酒合乐养老考艺选言之政皆于是乎出其吉士之多习俗之美良有由也慈溪故有学在县治西宋庆历中林君肇为令徙县之东南帅弟子起杜先生醇为之师鄞宰王安石记之元贞丙申毁于火主簿皇甫莅克崇新构视昔有加自选举以来士以科目进者相望国朝兴科举郡贡士率百十人邑士翁传心首登名春官再荐于礼部厥后举不乏人重纪至元之三年郇窃邑来兹始至谒学顾庙宇颓圮惕然是惧欲嗣而葺之未遑也明年括苍季君仁寿来领教事乃班明学令簿正领给撙节浮用铢积寸絫与邑之老儒经营区画新棂星门涂塈仞墙自大殿讲堂之陊剥漫漶以至斋庖庑庾之给挠弗支者次第毕举改养蒙堂为教谕厅增置黄东发先生祠邑长也里不花君主簿李君汝干相与助赞役未毕会浙东廉访副使柳庄畅公按部至县得逋租钱一千二百余贯以造祭器之未完者又命有司督余租之未入者戒毋缓输俾成就厥功邑之俊髦皆喜见颜色而郇引年谢事归老田里贡士翁君率诸生以书请曰昔王文公为慈溪学记邑之俗修醇而易治邑之士茂美而易成教学之功远矣虽属时补弊代有其人而使轺适至嘉惠斯文勉励作新士俗丕变有元十角惟是丽牲之石将假辞纪载使百里之民不忒其仪均沾丰芑之泽嗟叹咏歌于无穷庶不忘公功郇自媿治邑无状侥幸逸责虽骫骳之词不足以传方来然显诗之则郇与有荣焉其何敢辞公名笃字曾伯河南人魏郡文肃公之嗣子持节三台扬历中外击强惠鳏有学有政故知所先务宪椽陈君礼梁君实郡从事马君祖元皆缵成其美法宜并书重成绩也诗曰稽昔教民立学惟古养老有庠习射有序春诵夏弦执礼诗书干钥之舞顺时以居司徒学正三物四术德行道艺直温宽栗论秀选俊宾兴自乡辨材以告利用观光九德敷施三事立政黎民时雍一人有庆皇元于赫孔道大行向用儒术教被八纮有邑慈溪纯德惟旧由汉以还民重孝秀庆历建学亦既立师舒王之文日星与辉二百年余孰济其美或革或因一二仅纪缅惟前绩辑此新功支倾拄挠多士来同有光宪节六辔戾止咨诹勉励百里兴起嘉尔弦歌范尔象牺簠簋爵坫礼器孔多自门徂堂焕焕翼翼綦弁深衣藏修游息神道设教日用不知鼓征逢逢经训昭垂如游重渊如履薄凌视尔书绅忠信笃敬广文氏季职是学官勉以弗懈功用苟完贡士诸生请识牲石后来嗣诸视此铭刻】
赡学田土
田元该肆伯陆亩贰拾捌步除田改作地伍亩贰角贰拾肆步贡士庄田柒亩肆拾步实该田三伯玖拾三亩壹角贰拾肆步
地元该肆拾陆亩三拾步并田改作地伍亩贰角贰拾肆步实该地伍拾壹亩贰角伍拾肆步
海涂田地伍伯玖拾玖亩贰角三拾伍步坐落鸣鹤乡元纳租钱三锭元贞元年有司起科秋税壹锭壹拾柒两柒钱肆分正粮米伍石陆斗本学增科各佃纳钞玖锭壹拾捌两伍钱大德十年经理转科谷麦贰伯三拾石有奇大德十一年旱荒佃绝皇庆二年本县将数内地三伯三拾捌亩伍拾步作荒闲地拨属蒙古学累年争辨不决延佑五年教谕厉德润率儒职告蒙总管马太中照勘明白拨还本学元统二年打量全熟田土共征谷麦贰伯肆石陆斗壹升捌合租额未登至元四年全征
鱼池壹伯贰拾肆口元该贰伯余口坐属白洋湖杜湖被鸣鹤场灶户侵占大德八年教谕范鋆等经理得实复被占据至元四年儒人桂善卿重行经理到杜湖鱼池外据白洋湖未复
岁收钱粮
中统钞三锭贰拾陆两
米贰伯贰拾陆石
谷壹伯贰拾肆石三斗伍升捌合
小麦捌拾石贰斗陆升
屋宇 【见前志】
增设
二令尹祠成德堂之西偏祠前令尹唐丞相房公管宋侍读张公颖庆历八年令林肇立庙于县西南一里久而圮后迁神祠于学
乡先生祠旧祠先贤大隐杨先生适石台杜先生醇慈湖杨先生简宋宝庆闲知县周符俾祠于讲堂东偏淳佑五年郡守陈公垲以规模褊狭别建慈湖祠于堂之西偏天台陈霖记元贞二年毁大德八年并祠三先生仍于堂东偏邑有乡先生未祀者本学申明儒学提举司檄下至正元年增立东发黄先生震二年增立石坡桂先生万荣寿张张先生虙雪窗孙先生梦观通祠七先生
祭器 【见前志】
新置至元六年教谕季仁寿任内置到
铜器
大香炉二个 小香炉四个
爵一十六个 坫二片
簠一十四个 簋一十四个
大花瓶一对
定海县儒学
学今在县治东北半里宋雍熙二年始建先圣殿于县东二十步建炎闲毁于兵绍兴八年令章汝翼改建于此庆元闲重建大成殿嘉泰闲明伦堂成嘉定闲四斋成曰育英养贤升俊达材泮水桥戟门两庑俱成八年又增设小学二斋曰会文求益
赡学田土
田贰阡壹伯肆拾伍亩壹角壹拾玖步米柒伯壹拾捌石贰斗捌升陆合
地壹伯陆拾捌亩贰角贰拾肆步钞三拾陆两柒钱三分玖厘
山伍伯柒拾壹亩壹角壹拾贰步租钱三拾玖两捌钱柒厘
抛荒
田壹拾肆亩壹角肆拾壹步米捌石玖斗壹升贰合
地伍拾三亩壹角伍拾贰步钞贰两柒
钱三分玖厘
实额
租钱中统钞壹锭贰拾三两捌钱柒厘
米柒伯玖石三斗柒升肆合于大德十一年闲饥荒租额高久荒无人承佃为此往年减额召人布种止催到米陆伯贰拾陆石捌斗贰升至元六年冬蒙宪司分司官查照得砧基簿内减退元额米捌拾贰石伍斗肆升当年起租复还元数实征米上项
屋宇
礼殿三闲 棂星门三闲
台门三闲 仪门三闲
东从祀廊三闲 西从祀廊三闲
明伦堂五闲 【并轩】 斋屋六闲
土祠一闲 献官厅三闲
观礼厅三闲 仓屋三闲
教谕厅三闲
碑刻
宋绍熙元年三月内知县赵釴夫置到鲁国图石碑壹座
祭器 【见前志】
新置至正元年教谕杜易任内置到
铜器
大香炉二个 大花瓶一副
小香炉四个 爵二十五只
簠一十六个 簋一十六个
坫二十五片 豆一十个
洗二面 龙杓二个
书籍
周易古注疏八册
尚书古注疏一十三册
毛诗古注疏二十六册
周礼古注疏二十一册
仪礼一十册
礼记古注疏三十册
春秋左氏传古注疏三十册
孝经古注疏二册
论语古注疏一十册
孟子古注疏九册
尔雅注疏三册
公羊传注疏十一册
谷梁传注疏七册
史记三十册
西汉书五十册
东汉书五十册
三国志二十册
晋书五十册
宋书一册
齐书一册
梁书二册
陈书一册
南史二十五册
后魏书一十五册
北齐书二册
后周书二册
北史四十三册
隋书三十册
唐书八十五册
五代史一十五册
新置系各官儒职助到
周易程朱传四册
蔡氏书传三册
朱氏诗传四册
春秋胡氏传四册
大字四书一十册
四书纪闻四册
性理四书二册
四书集成一十四册
玉篇广韵五册
五子二十八册
通鉴纲目二十八册
宋鉴八册
山堂考索三十六册
黄氏日抄五十册
三场足用十三册
迂斋古文六册
杜诗注一十册
藏书记袁桷撰 【定海为县南接蛮岛汪洋数千里食息可至厥今号为重屯四方语言咿嚘侏离交衢旁午褒衣儒冠见者訾议考诸郡乘惟沈端宪一人嗣后接武犹班班可见泰定二年春阿察赤承务君始来监县事乃曰县固有学学必聚书冥行空言讲习何补武城弦歌先圣是取进乡小民首于文词其必自聚书始乃与主簿庞君思忠首捐俸资复命教谕汪宗江出学粟俾儒职樊惟肖胡骥繇杭置经史一千五百一十八卷计五百七十五册又谕学之耆老曰经以穷理史以究成败广闻修辞惟子集是宜亦不可缺复得七百二十八卷计二百一十五册将刻石列目以示永久谒记于余念昔在殿庐见承务君之兄在庑下察其仪貌庄肃知非凡近后果为进士第一见承务君于国学仪端语温审其颉颃萃于一门今兹宰是邑尤以教学为己任抑尝闻之聚书非难宝书为难校官之不职悉资以奉权贵甚者窃其故籍挟之以逃其最甚者漫漶散落一不挂眼三者之病比比皆是今刻于石将杜其渐后之来者宁得不自勉乎】
象山县儒学
学在县东南一百步唐会昌六年与文宣王庙同建宋建炎兵毁令胡琦重建庆元闲令韩元礼重建讲堂斋庑事备前志皇朝至元二年十月县尹庞思忠刱立棂星门至正元年二月县尹穆卜颜帖木儿来睹殿宇廊庑损漏捐俸修理殿宇仪门廊庑斋舍厨库内外一新又甃砌砖地重置祭器又于学前建东西街坊巷二座曰宣化曰文明
四明续志卷第八
宋元四明六志弟八十
元 王元恭 撰
学校〔二〕
本路医学
国朝立医学以祀三皇所以着仁民爱物之政四明郡学初僦民居以应诏旨至元闲廉访副使陈公祥改建西南隅王惟良旧居王尚书为记至大二年毁于延燎延佑二年移置东北隅魏家巷系宋鄞县主簿厅基重建待制袁桷记见前志
赡学田土
田陆亩三角贰拾柒步上米陆石伍斗坐落鄞县四十九都至顺三年十月置
屋宇 【见前志】
增设
斋房八闲在大殿后东西两序元统元年夏总管苫思丁增建至正二年夏学正崔演重修扁名淳德全道彰明广生四斋
石棂星门一座 小门楼一座
官廨五闲 土祠一闲
门房一闲 教授厅三闲
三皇圣像龛帐三座
以上至正元年夏总管王公元恭建造
奉化州医学
三皇殿在州学之北延佑六年知州马称德重建殿堂门庑棂星门四斋垣坛咸一新之郡人袁桷为记见前志
屋宇 【见前志】
增设
光道斋 养生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