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至正四明续志
至正四明续志
钞玖钱
地
粮米捌石肆升肆合
钞壹钱伍分
荡
粮米捌斗陆升壹合
池
粮米贰斗柒升三合
漕
钞贰两伍钱
房屋租钱肆拾肆两贰钱
奉化州
粮米壹万壹阡伍伯贰拾壹石伍斗贰升壹合
钞伍拾伍锭贰拾贰两贰钱伍分伍厘
官田土
田
粮米壹阡壹伯玖拾柒石三斗伍升捌合
钞壹两捌钱伍分
地
粮米伍拾捌石柒斗贰合伍勺
钞贰拾陆锭肆拾陆两贰分伍厘
山
粮米柒拾肆石玖斗肆升壹合
钞壹拾柒锭壹拾两
荡
钞贰锭壹拾玖两壹钱贰分
溪
钞壹两陆分
河
钞捌锭肆拾两贰钱
民田粮米壹万壹伯捌拾柒石伍斗壹升玖合伍勺
官牛租粮米三石
房屋租钱肆两
昌国州
粮米肆阡三伯柒拾壹石伍斗伍升贰合伍勺
钞壹拾贰锭壹两捌钱捌分
官田土
田
粮米壹阡陆伯壹拾贰石壹斗陆升三合伍勺
地
粮米陆拾贰石伍斗伍升肆合
钞陆锭肆钱玖分
山
粮米三斗壹升壹合
钞伍锭三拾陆两陆钱陆分
荡
钞三钱三分
民田粮米贰阡陆伯玖拾陆石伍斗贰升肆合
房屋租钱壹拾肆两肆钱
慈溪县
粮米贰万三阡壹伯三拾伍石陆斗
柒升三合伍勺
钞玖锭肆拾两壹钱玖分
官田土
田
粮米柒阡三伯壹拾伍石壹斗柒升捌合
钞贰拾柒两肆钱贰分
地
粮米壹拾石伍升玖合
钞柒锭肆拾玖两三钱柒分
山
钞壹锭壹拾壹两玖钱捌分
荡
钞壹两三钱柒分
池
粮米肆斗捌升
钞伍分
民田粮米壹万伍阡捌伯玖石玖斗伍升陆合伍勺
定海县
粮米壹万陆阡贰伯玖拾玖石伍斗柒合伍勺
钞肆拾肆锭肆两肆钱壹分柒厘
官田土
田
粮米贰阡陆伯柒拾三石伍斗玖升捌合伍勺
钞贰锭三两三钱三分
地
粮米贰拾贰石三斗三升陆合
钞三拾肆锭贰两肆钱三分柒厘
山
粮米壹拾伍石玖斗捌升陆合
钞陆锭肆拾壹两玖分伍厘
荡
钞壹锭壹两陆钱玖分
漕
钞三两肆分
河
钞贰两捌钱贰分伍厘
民田粮米壹万三阡伍伯捌拾柒石伍十
捌升柒合
象山县
粮米三阡玖伯贰拾石壹斗三合
钞壹拾陆锭三拾柒两贰钱贰分
官田土
田
粮米壹阡壹伯玖拾玖石肆斗柒升伍勺
地
粮米壹伯陆拾肆石壹斗
钞壹拾壹锭贰拾陆两肆钱三分
山
钞伍锭壹拾两柒钱玖分
民田粮米贰阡伍伯伍拾陆石伍斗三升贰合伍勺
录事司
系官租钱玖锭贰拾壹两壹分
官田土
地
钞伍锭壹拾两捌钱伍分
湖泊
钞贰锭壹拾壹两伍钱
房屋租钱壹锭肆拾捌两陆钱陆分
夏税
依验粮额科征每民苗米壹石带科中统钞三两
总计钞肆阡三伯捌拾捌锭贰拾壹两玖钱肆分伍厘
鄞县壹阡陆伯陆锭三拾壹两贰钱三分壹厘
奉化州陆伯肆拾柒锭壹拾捌两柒钱玖分三厘
昌国州壹伯陆拾贰锭柒两捌钱陆分三厘
慈溪县玖伯捌拾陆锭贰两伍分壹厘
定海县捌伯三拾贰锭肆拾贰两肆钱陆厘
象山县壹伯伍拾三锭壹拾玖两陆钱壹厘
拨赐宝陀罗寺赡寺斋粮系官田贰拾顷秋税粮米捌伯柒拾柒石柒斗玖升陆合于鄞县广德湖田内标拨令寺僧收米归寺大德十一年计拨开除出额
税课周岁额办
总计钞中统陆阡贰伯壹锭贰拾两玖分三厘
在城务肆阡肆伯三拾捌锭贰拾三两肆钱肆分柒厘
奉化州务伍伯肆拾伍锭捌两
昌国州务壹伯三锭三拾柒两壹钱肆分陆厘
慈溪县务贰伯壹拾陆锭柒钱伍分
定海县务柒伯捌拾伍锭贰拾陆两贰钱伍分
象山县务壹伯壹拾贰锭贰拾肆两伍钱
官降契本每本收钞壹两伍钱税务销用另项作数解纳
酒醋课周岁该办
总计钞肆阡捌伯伍拾壹锭三拾陆两捌钱捌分捌厘
酒课肆阡肆伯捌拾伍锭肆拾捌两捌钱捌分捌厘
醋课三伯陆拾伍锭三拾捌两
录事司壹阡伍伯贰拾贰锭壹两肆钱捌厘
鄞县壹阡肆伯三拾贰锭肆拾陆两玖钱陆分
奉化州柒伯壹锭贰拾肆两伍钱陆分
昌国州壹伯壹锭肆拾玖两捌钱捌分
慈溪县伍伯三拾柒锭壹拾壹两捌钱捌分
定海县肆伯陆拾锭壹两
象山县玖拾陆锭壹两贰钱
茶课周岁该办
总计钞肆拾锭柒两伍钱壹分
鄞县壹拾壹锭贰拾两陆钱捌分
奉化州玖锭壹两三分贰厘
昌国州三锭伍两陆钱肆分
慈溪县壹拾锭壹拾捌两捌钱捌厘
定海县三锭伍两柒钱壹分
象山县三锭伍两陆钱肆分
铁冶课
奉化州岁办钞贰锭
盐课
木路合属盐场周岁煎盐实办
鄞县
大嵩场玖阡贰伯玖拾壹引
昌国州
正监场捌阡伍伯柒拾贰引
岱山场捌阡壹伯捌拾三引
芦花场捌阡贰伯玖引
慈溪县
鸣鹤场贰万肆阡肆伯捌拾伍引三伯三拾斤
定海县
清泉场壹万玖阡壹伯壹拾伍引
穿出场壹万贰阡壹伯三拾玖引
龙头场玖阡肆伯肆拾玖引
长山场柒阡壹伯肆拾陆引
象山县
玉泉场壹万三阡壹拾柒引
本路合属州司县周岁额办食盐壹万柒阡伍伯三拾贰引壹伯三拾贰斤
录事司壹阡伍伯贰拾陆引三斤陆两
鄞县肆阡肆伯玖拾伍引贰伯贰拾捌斤壹拾两
奉化州伍阡壹伯陆拾三引贰伯壹拾贰斤
昌国州壹阡壹伯柒引贰伯贰拾壹斤
慈溪县三阡肆伯柒拾肆引肆拾肆斤
定海县玖伯伍拾玖引贰伯壹拾贰斤
象山县捌伯陆引壹拾壹斤
织染周岁额办
总计段疋三阡贰伯玖拾壹段俱系陆托
纻丝壹阡柒伯贰拾陆段
枯竹褐伍伯捌拾肆段
捍草褐贰伯伍拾玖段
驼褐三伯陆段
蓝青壹伯贰拾捌段
鸦青贰伯贰拾肆段
明绿贰伯贰拾伍段
丝紬壹阡伍伯陆拾伍段
枯竹褐三伯陆拾段
驼褐三伯三拾贰段
橡子竹褐三伯伍拾玖段
鸦青三伯玖拾陆段
明绿壹伯壹拾捌段
杂造军器周岁额办
总计军器贰伯柒拾伍副
人甲壹伯伍副紫真皮盔甲袋全
手刀壹伯壹拾伍口黑漆木鞘靶全
弓袋箭葫芦杂带伍拾伍副
皮货额办
总计皮货肆阡三伯玖拾贰张半除慈溪鄞县因饥荒死绝事故皮壹阡贰伯柒张外实办皮三阡壹伯捌拾伍张半
鄞县貉皮壹阡壹伯贰拾肆张半
奉化州貉皮伍伯伍拾玖张
昌国州狸皮贰拾张
慈溪县貉皮壹阡贰伯捌拾三张半
定海县貉皮壹伯贰拾张
象山县貉皮柒拾捌张半
沙鱼皮
总计额办壹伯陆拾三张
奉化州贰拾柒张
昌国州玖拾肆张
定海县肆拾贰张
鱼鳔
总计额办贰伯斤
奉化州肆拾斤
昌国州捌拾斤
定海县肆拾斤
象山县肆拾斤
回回等户包银
总计佥定合科征贰拾肆户计银肆拾捌两每银贰两折至元钞壹拾贯准中统钞壹锭计钞贰拾肆锭
回回壹拾玖户计银三拾柒两贰钱准钞壹拾捌锭三拾两
答失蛮贰户计银肆两捌钱准钞贰锭贰拾两
放良通事三户计银陆两准钞三锭
录事司元佥定捌户包银壹拾陆两
鄞县三户
元佥定壹户银贰两
续合收系贰户银肆两
奉化州肆户
元佥定三户银陆两
续合收系壹户银贰两
昌国州伍户
元佥定肆户银捌两
续合收系壹户银贰两
慈溪县元佥贰户银肆两
定海县元佥壹户银贰两
象山县元佥壹户银贰两
历日钱
总计肆万壹阡伍伯壹拾三本计钞陆伯三拾玖锭三拾壹两壹钱
大历三万玖伯贰拾贰本每本价钞壹两计钞陆伯壹拾捌锭贰拾贰两
小历壹万伍伯玖拾壹本每本价钞壹钱计钞贰拾壹锭玖两壹钱
录事司捌拾锭贰拾贰两柒钱
鄞县壹伯柒拾肆锭三钱
奉化州壹伯陆拾玖锭壹拾玖两陆钱
昌国州贰拾壹锭贰拾陆两柒钱
慈溪县壹伯锭肆拾伍两壹钱
定海县陆拾壹锭壹拾玖两壹钱
象山县三拾壹锭肆拾柒两陆钱
历日纸札岁买贰拾贰万捌阡陆拾三张
系官屋地钱 【楼店务地钱在内】
总计赁钞肆拾肆锭肆拾两捌分
录事司贰拾柒锭三拾陆两三钱柒分贰厘
鄞县肆锭三拾陆两三钱肆分捌厘
奉化州壹锭三拾肆两壹钱
昌国州壹锭肆拾两捌钱捌分
慈溪县三锭贰拾伍两捌钱肆分
定海县伍锭陆两肆钱肆分
象山县壹拾两壹钱
市舶
物货见土产类
抽分舶商物货细色十分抽二分麤色十五分抽二分再于货内抽税三十分取一又一项本司每遇客商于泉广等处兴贩己经抽舶物货三十分取一周岁额办钞伍伯三锭肆拾玖两贰钱陆分肆厘
药味
总计药味肆拾斤
鄞县
干山药壹拾伍斤
骨碎补壹拾斤
慈溪县
干山药壹拾伍斤
常平仓
至正元年九月奉省札钦遵诏旨设立常平仓谷贱则增价以籴贵则减价以粜随宜以济其民今各处没官财产系官赃罚阙官子粒并入粟补官散济不尽钞数从宜举行将元拨籴粜数目立仓处所每季登答申呈以凭点视
本路
总计钞伍伯伍拾肆锭三拾玖两陆钱陆分贰厘除鄞县解到元本钞壹伯贰拾壹锭肆拾三两三钱三分收贮永丰库外各州县实在钞肆伯三拾贰锭肆拾陆两三钱三分贰厘价值不等共籴到稻谷贰阡伍伯陆石贰斗柒升肆合伍勺于济留仓收贮此系至正二年四月报到数
元发本钱肆伯玖拾锭壹两肆钱陆分捌厘
各州县见在本钱三伯陆拾捌锭捌两壹钱三分捌厘
鄞县解到壹伯贰拾壹锭肆拾三两三钱三分
没官赃罚钞壹拾三锭贰拾壹两三钱伍分
阙官子粒钱伍拾壹锭壹拾陆两捌钱肆分肆厘
米阙官子粒贰伯三拾三石贰斗伍升捌合三勺
奉化州
元有
钞
元发本钱玖拾陆锭三拾玖两伍钱
没官赃罚钞肆拾伍两
阙官子粒钱贰拾伍锭壹拾两
米阙官子粒柒拾石
见籴到 【陆伯壹拾三石肆斗伍升】
【[按曰]原本及卢本并脱奉化州见籴到数今据前开总计数内除下开一州三县外拟补】
昌国州
元有
钞
元发本钱伍拾贰锭肆拾柒两伍钱
没官赃罚钞柒锭三拾两
阙官子粒钱三锭肆拾贰两伍钱贰分柒厘
米阙官子粒伍拾贰石捌斗捌合三勺
见籴到谷三伯贰拾贰石伍合
慈溪县
元有
钞
元发本钱柒拾三锭壹拾壹两玖钱捌厘
阙官子粒钱三锭壹拾贰两壹钱壹分柒厘
米阙官子粒陆拾玖石伍升
见籴到谷肆伯贰拾肆石捌斗玖升贰合伍勺
定海县
元有
钞
元发本钱柒拾锭肆拾捌两壹钱伍分
没官赃罚钞肆锭肆拾贰两三钱伍分
阙官子粒钱壹拾玖锭贰两贰钱
米阙官子粒肆拾壹石肆斗
见籴到谷伍伯贰拾柒石肆斗壹升贰合
象山县
元有本钱柒拾肆锭壹拾壹两捌钱
见籴到谷陆伯壹拾捌石伍斗壹升伍合
鄞县钞壹伯贰拾壹锭肆拾三两三钱三分已解留永丰库
义仓
至元元年七月奉省札钦奉圣旨义仓乃民闲自藏之粟备凶年缺食之用丰年则验口而收荒旱则随人而给今后每社设立义仓一所提调官设法敦劝钦此行下州县劝率收贮似备计点
弓兵
本路各州司县见设陆伯三拾名于见纳税三石以下壹石以上丁多户内差拨
录事司贰拾伍名
鄞县陆拾伍名
尉司贰拾伍名
大嵩巡检司贰拾名
小溪巡检司贰拾名
奉化州壹伯肆拾伍名
捕盗司贰拾伍名
连山巡检司贰拾名
公塘巡检司贰拾名
鲒埼巡检司贰拾名
栅墟巡检司贰拾名
东宿巡检司贰拾名
田下巡检司贰拾名
昌国州壹伯陆拾名
浦盗司三拾名
岑江巡检司贰拾名
岱山巡检司三拾名
螺头巡检司三拾名
北界巡检司三拾名
三姑巡检司贰拾名
慈溪县陆拾伍名
尉司贰拾伍名
鸣鹤巡检司贰拾名
丈亭巡检司贰拾名
定海县壹伯伍名
尉司贰拾伍名
白峰巡检司贰拾名
管界巡检司贰拾名
施公山巡检司贰拾名
海内巡检司贰拾名
象山县陆拾伍名
尉司贰拾伍名
东门巡检司贰拾名
莆门巡检司贰拾名
狱卒
本路各州司县见设肆拾柒名于苗粮壹石以下五斗之上户内差拨
司狱司壹拾玖名
录事司三名
鄞县伍名
奉化州肆名
昌国州肆名
慈溪县肆名
定海县肆名
象山县肆名
衙前祇候曳刺
本路各州司县见设壹伯三拾肆名于苗粮壹石以下伍斗之上户内差拨
本路祇候肆拾名
经历司曳刺壹拾名
录事司祇候壹拾名
鄞县祇候壹拾贰名
奉化州
祇候壹拾贰名
曳刺肆名
昌国州
祇候壹拾贰名
曳刺肆名
慈溪县祇候壹拾名
定海县祇候壹拾名
象山县祇候壹拾名
站赤
在城站
铺马贰拾拨
正马贰拾匹
备马贰拾匹
兀剌赤肆拾名
船壹拾贰只
站船捌只
递运船肆只
稍水玖拾陆名
车厩站
铺马壹拾贰拨
正马壹拾贰匹
备马壹拾贰匹
站船捌只
稍水陆拾肆名
急递铺
本路在城各州县递铺贰拾伍处额设铺司共壹伯肆拾柒名系苗粮三石之下户内点
在城铺
铺司壹名
铺兵伍名
鄞县铺伍处
铺司伍名
铺兵贰拾伍名
奉化州铺壹拾壹处
铺司壹拾壹名
铺兵肆拾肆名
慈溪县铺捌处
铺司捌名
铺兵肆拾捌名
新校
【[赋役]】 [急递铺] 额设铺司 【据刘本司下脱兵字】
四明续志卷第七
宋元四明六志弟七十九
元 王元恭 撰
学校〔一〕
党庠遂序见王制而郡学之兴自西汉始县学自后魏始至唐州县皆有学始立孔子庙宋庆历中士皆土著而教之学校于是天下郡县无小大皆有学复行三舍法月书季考贡于京师三年大比升于春官由太学而进者居多四方士又皆可预计偕则乡学之舍法寻废入国朝首复儒役立科举勉励教养则莫盛于今日自庠序而增设书院在东南为尤盛然而士贡于乡则土著之源也分贡于学则舍法之端也济济多士克广德心兴贤材美教化盍亦思乡学之本蒙古学医学阴阳学亦附见云 【[按曰]则乡学之以下舍法寻废以上必有阙文之字原本适在行末盖传写者脱落一行耳】
本路蒙古学
学初在西南隅仓桥侧今就东南隅帝师殿东庑权设招集官员子弟员及民闲俊秀者习读成材以备擢用
本路儒学
郡学创于唐开元闲夫子庙建于贞元闲宋天禧二年守李夷庚迁于郡治之东北一里半合庙学为一焉建炎兵毁而先圣殿独存绍兴七年守仇悆兴建前为仪门又前为台门后为明伦堂稽古堂堂之上旧有五经阁八斋庖廪先贤祠备见旧志皇朝至元十九年火惟台门三闲不毁更革兴建已见新志各有碑识皇庆年闲设立大小学训导共六员后量减存设四员守中进德二斋为大学说礼兴贤二斋为小学泰定三年总管郭郁重修翰林侍讲袁桷记 【见新志】 至元四年廉访副使顺昌重修翰林应奉陈旅记 【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谓学所以化民而成俗也故善为治者必建学以崇教化而任风纪师帅之职者不敢不以是为己责也四明郡学唐开元中立贞元中宣圣庙立宋天禧中庙与学徙郡东北陬建炎中毁于兵而殿独存宋在江左百五十载鸿生巨臣蔚然出乎句章其弦诵之舍宜益完且美矣我世祖皇帝既统一海宇以孔子之道可以隆化基也乃兴起学校登用儒雅天下翕然向风至元十九年庆元庙学灾当时守臣务亟成室屋规制简易二十八年始大营建至大二年更造大成殿皆部使学者作兴焉历岁滋久昔之闳壮而炳绚者皆弛圯而黝闇矣重纪至元之四年冬廉访副使宁夏顺昌公行部至郡首展谒庙下又环视师弟子舍叹曰是出风化之地也而衰敝若此今不葺责在我矣总管上饶张侯荣祖蹴然曰是吾责也于是廉访公属侯即图之乃考学田之入征宿逋缩浮费以庀材物工佣之需属府判苏邱齐侯谦总程督事齐侯展布心力完葺礼殿新圣容为坛构神栖而加幎焉四配十哲暨从祀诸子皆饰其容观在殿上者为坛帟在两庑者施承尘颙卬圭璋之仪黼黻文章之盛来观者若见圣贤于洙泗之上低徊而不能去也先是尊经阁梁楹栋榱皆朽蠹且压明伦堂亦坠漏不足蔽风雨矣至是悉以贞材代腐木以密瓦易疏覆以夷甓除坏阶若殿门先贤祠八斋大小学庖庾莫不缮治又仍故地为守神之祠范金以补礼器之未备者明年秋教授王苰学正薛元德以书来请记窃惟孔子之道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善天下者孔子则以之而善万世也其理具于人心而着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伦其教具于六籍而讲于庠序行于邦国庙朝乡党家庭之闲人知讲学则孔子之道明孔子之道明则唐虞三代将不在尧舜禹汤文武而在乎今之世矣为天下者不能使人人皆从道也故既设校官教之又俾为师帅者教而率之任风纪者又宣风化而饬励之不以是道善其民是鄙其民不以是道善其身是不爱其身鄙民非仁不爱身非孝廉访公与郡长贰以兴学为己责为其民者盍亦知所劝矣四明多硕学笃行之士而故家遗俗犹有存者父兄尚告子弟使究其所学者以有诸已黜浇习养厚德也鲁人颂僖公能修泮宫曰济济多士克广德心则化民成俗之事亦有望于泮宫之诸贤为至正五年己卯七月九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