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修台湾府志


  十九年:王化成(府学)。

  二十年:郭世标(府学)、方达圣(台湾)、杨鸣凤(凤山)、林河清(诸罗)。

  二十一年:朱瑞麟(府学)。

  二十二年:王廷瑜(府学)、吴元(台湾)、许学周(凤山)、王梦鲤(诸罗)、张登第(彰化)。

  二十三年:游楚材(府学)。

  二十四年:陈林锦(府学)、张源德(台湾)、钱鏄(凤山)、欧阳騧(诸罗)。

  二十五年:吕日臣(府学)。

  二十六年:简国柱(府学。恩)、林起廉(台湾。恩)、林鹏举(凤山。恩)、郭元善(诸罗。恩)、谢锡名(彰化。恩)、江中起(府学)、徐廷琬(台湾)、周连璧(凤山)、许殿辅(诸罗)、陈权(彰化)。

  二十七年:陈志魁(府学)。

  例贡

  雍正二年以后,例贡非由廪生者,不得以教职用;现任教职,俱罢去。

  吴元之(归化训导,呈请终养)、林廷芳(沙县训导)、李士敏(延平训导)、陈君锡、张方高(建宁县训导)、张导升(俱廪)、王凤来(漳平训导,升开州府同知;刑部员外郎,升怀庆知府)、王纯(上杭训导,升庐州同知、刑部员外)、吴振经(训导,升开封府同知、署开封府知府)、林长盛、卢芳型、黄师韩、施士安、李国祯、郭邦英、陈国栋、郑勋业、陈应魁、刘荣遴、傅汝梅、李雰、李桃、林怀西、王麟、林其蕡(泰宁训导)、饶嗣珍(大田训导)、廖中起、李廷撰、陈焜、陈汝楫、王应选、蔡文达、林怀瑾、李明廷、陈附柏(本姓林)、郑应捷、王朝鉁、王良佐、黄振昌、陈奇典、陈应光、丁宸、郑大枢、陈方升、江日照、石国珠、黄国英(即用州同)、黄长青、董廷英、施士成、吴振统、吴振纶、李朝玺、蔡必昭、蔡壮器、陈天明、陈鸣鸾(俱由附生)、蔡维新(由增生)、李明选(由监生。以上俱乾隆十年「旧志」)、李凤飞、苏廷扬、陈廷标、许联璧、李朝瑜、蔡大勋、陈文英、陈文焕、郑光永、俞成沛、陈文炳、侯锡麟、许应元、陈元龙、李锺彩、黄为翰、施嘉春(以上俱府学附生)、翁昌龄、张方大、李朝桂、蒋士贤、吴庄敬、徐仰高、陈廷藩、詹学魁(附生)、陈毓秀(以上俱台湾人)、高其祥(附生)、吴一尊、吴超宗(俱由附生)、黄璜勺、高如山(附生)、传升元(廪生)、王懋德(附生)、廖殿萃(附生)、施国贤(廪生)、陈正春(增生)、廖殿丞(附生)、吴因(附生)、畲世道(廪生)、施士范、吴可(附生。以上俱凤山人)、张名佑、魏鸣玉(俱由附生)、蔡壮猷、陈志先、张维朝(即用州同)、方大实、翁云宽(即用州同)、叶璇玉(即用州同)、陈文英、陈日茂(俱由附生)、林振魁、许巽元、蔡大勋(附生)、李联拔、陈世纶、张国栋、蔡维韩、章振香(附生)、陈凤池、蔡壮聘(即用州同)、陈廷标(附生)、叶廷扬、林国富、黄光岳、吴瀚海、翁云高、薛文琛、郭焕祥、林飞凤、萧光赫(附生)、薛登选、蔡必懋、刘毓奇、邓耀国、叶大经(附生)、江鼎万(以上俱诸罗人)、黄璧(附生)、吴洛、郭大通(附生)、蔡宗岳、王化成、颜鼎玉(俱由附生)、萧复旦、杨志申(以上俱彰化人)。

  武进士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阮洪义(联捷)。

  四十五年丙戌:叶宏桢(联捷)。

  四十八年己丑:柯参天。

  五十一年壬辰:林大瑜(联捷)。

  五十二年癸巳:许■〈犭俞〉(侍卫。授镇标中营游击,转延平府游击)。

  五十七年戊戌:范学海(甲辰殿试,授山东兖州寿张营中军守备,署本营游击。雍正十一年,以母老病,请假终养)。

  乾隆四年己未:蔡庄鹰(侍卫。五年,请假省亲,卒于姑苏旅次)。

  武举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林逢秋(凤山)。

  三十二年癸酉:阮洪义(台湾)。

  三十五年丙子:许仪凤。

  三十八年己卯:王之彪(台湾)。

  四十一年壬午:陈进元(府学)、王臣、洪国珠(俱台湾)、吴有声、曾国翰(俱凤山)。

  四十四年乙酉:叶宏桢、洪奇英、黄继捷、黄应魁、施世黻(俱府学)、李清运、蔡志雅、萧凤来、黄彩(俱台湾)、柯参天、张化龙(俱凤山)、许■〈犭俞〉(诸罗)。

  四十七年戊子:吴朝佐(府学)、薛宝珠、周良佐、许兆昌(俱台湾)、蔡一聪、蔡朝凤、翁士俊、谢希元(俱凤山)、许兴(诸罗)。

  五十年辛卯:林大瑜(府学)、林培(府学)、陈士成(台湾)、颜士骏(凤山)、余立赞(诸罗。本姓蔡)。

  五十二年癸巳:黄廷魁(台湾)、林中颖(诸罗)。

  五十三年甲子:王元功(府学)、洪壮猷(诸罗)、苏学海(诸罗)、曾天玺(府学文生)、许庄威、苏时亨(俱台湾)。

  五十六年丁酉:王桢镐(解元。本姓李)、范学海(亚魁)、李明德、黄彦彰(俱台湾)、赵奇遇、李行可(俱凤山)、洪奇猷(诸罗)。

  五十九年庚子:汪玉润(府学)、曾英杰、萧凤求(俱台湾)。

  雍正元年癸卯(恩科):蔡联芳、洪秉彝(俱府学)、李朝龙(凤山文生)。

  二年甲辰:刘大璸(府学)、施世爵(台湾)。

  四年丙午:杨逢春(台湾)。

  十年壬子:郑和泰(凤山)、张光国(诸罗)、刘长青(彰化)。

  十三年乙卯:许志刚(台湾)、苏惟豫(凤山文生)、黄绍辉(诸罗)、颜振云(彰化)。

  乾隆元年丙辰:吴志超(府学)、蔡庄鹰(府学)、韩克昌(文生)、邱世质(诸罗)。

  三年戊午:范学山(府学)、林日茂(府学)、王振业(台湾)、许日文(凤山)、欧阳谷(诸罗)、林长春(彰化)。

  六年辛酉:许大勋(府学)、吴景福(彰化)。

  十二年丁卯:姚天敏(府学)、陈天拱(彰化)。

  十五年庚午:陈廷魁(府学)、蔡青海(府学)、张超伦(府学)。

  十七年壬申(恩科):郑鸿善(府学)、庄英(府学)。

  十八年癸酉:陈廷光(凤山)。

  二十四年己卯:金英(府学)、张国栋(府学)。

  二十五年庚辰(恩科):黄国梁(府学)、黄廷英(府学)。

  列传

  萧明灿,隶籍台湾,本泉之安海人。生踰岁而孤。顺治十一年,伪郑掠泉州,明灿甫五岁,与母林氏相失,号泣道左。其叔祖某携之至台,以为己子。迨明灿稍长,始稔遭寇失母之故;行求内地不获,积有年所。最后,与家人诀,誓不见母不复生还。继遇延平族人,知其母依倚以居;欢迎以归,备极孝养,人比之朱寿昌云。明灿子凤来、凤求,并举武乡试。

  王璋,字昂伯;台湾人。康熙癸酉举人。三十四年,分修「台湾郡志」。初为云南宜良令,洁己爱民。丁母艰,百姓数千吁留于云抚。璋素服,从间道旋家。服阕,起知湖广房县。寻升主事,迁监察御史。卒于官。

  陈远致,字子静;台湾人。康熙二十二年,以军功署参将,协赞水师提督施琅平台。冲锋陷阵,攻克澎湖;前后赏银一千三百。平台后,留远致安插居民;将所给银两,募佃开垦田园二万余亩。升左都督,管台湾镇标左营游击事;给拖沙喇哈番,纪余功二次。寻升瑞安副将陛见,以年老准原品休致。子应橙、天杓,六十年随征平朱一贵功加,署都司;由把总,累升守备。

  列女

  郑氏,郑斌女;配续顺公沈瑞。辛酉,傅为霖反间谋泄,株连及瑞;囚其眷属,独氏发归。氏泣谓父曰:『儿既适沈,生死与共。今罹重祸,儿安可独生?愿遣儿同系』。斌从其请,羁之别室。及瑞将缢,使人持一带别氏。氏自结缳,其弟泣挽之,氏曰:『生为沈家人,死为沈家鬼;姊从此辞矣』。遂投缳死。

  黄氏弃娘,台湾人;黄堂壮女。年十九,适伪宾客司传为霖次子璇。为霖以反间谋泄,父子俱置极刑,家属发配;氏兄铨为氏营救,得免。方璇之被系也,氏犹日望其生;及父子遇害,遂决意身殉。其兄多方慰之,氏泣曰:『今日之事,子为父死、妻为夫亡,于理甚顺;妹复何憾』!遂自缢。闻者哀之。

  陈氏,郑克■〈臧上土下〉妻、陈永华女。少知书守礼。克■〈臧上土下〉者,郑经螟蛉子也。经西寇,委政于永华,请立克■〈臧上土下〉为监国。经败东还,永华亦殁,即以国事付克■〈臧上土下〉。无何,经病亡。诸弟于丧次扬言曰:『彼非郑氏子,孰肯为之下』?环诉于经母董氏,董氏命幽克■〈臧上土下〉,收监国印;克■〈臧上土下〉自缢死。当克■〈臧上土下〉之被执也,语陈曰:『事变矣,恐不能相保』。陈曰:『夫在与在、夫亡与亡,无相负也』。董氏以永华故,礼遇陈;陈曰:『昔为箕帚妇,今为罪人妻;愿出居,待亡夫百日后即从地下耳』。许之。乃处陈别室,置克■〈臧上土下〉柩其中,旦暮哭奠。既卒哭,沐浴整衣,缢于柩侧;与克■〈臧上土下〉合葬台之武定里洲仔尾。

  郑氏宜娘,漳郡人。年十八,适台邑谢灿。灿远贾,三载始归;寻病卒。氏朝夕号泣,誓以死殉。邻妪慰之曰:『姑老家贫,且无兄弟;若何』?氏曰:『妇人从一而终;余惟知「从一」之义耳』。遂投缳死。伪天兴州为建坊表之,即今下寮港街「贞节」坊是也。

  阮氏荫娘,台湾人。年十六,归王寻,居安平镇。未有出,抚夫伯兄遗腹子,备极鞠育。已而夫殁,其仲兄来哭;殡毕,氏请所抚侄为夫立后,许之。遂欲自缢,仲嫂急救,且慰之曰:『叔死不可复生,姒何自苦乃尔』?氏曰:『夫死,誓不独生;得同归,愿足矣』。仲使人防之密,氏醉以酒,即严妆洁服从容就缳。雍正五年,祀节烈祠。

  郭氏益娘,台邑曾国妻。年十八,未有出;国溺海死。氏日夜哀哭,誓不欲生。已而白所亲曰:『夫亡,义不独存;愿相从地下』。劝弗止,遂自缢。雍正五年旌表,祀节烈祠。

  赵氏,台之镇北坊人;归李宋。年二十有二,宋病侍药,不梳洗、不解衣。俄宋死,氏哀恸凄惨,誓与同穴。迨卒哭,遂自经死。台之士民高其节,争吊祭之。雍正五年,祀节烈祠。

  郑氏月娘,台湾人;哲光女。年十九,归凤山王曾儒。逾年,儒卒;翁以贫故,欲速葬。月娘乞稍缓,愿死同穴。翁嘱邻媪劝止之,月娘曰:『夫病剧时,吾以死许之矣;义不可移』。投缳而死。绅士竞挽以诗。知县宋永清高其节,亲祭氏坟,匾其庐曰「百年今日」;盖宋挽诗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雍正五年,祀节烈祠。

  纪氏险娘,台湾人;纪惠女。少许字吴使。年十八,未嫁而使病;氏闻之,寝食俱废。寻便殁,氏遂自经以殉。夫家移使柩,与纪合葬武定里洲仔尾。雍正五年,祀节烈祠。

  王氏德娘,台湾安平镇人;适杨轸。轸捕鱼溺水死,氏年二十二,家惟老翁、幼女。将卒哭,夜四鼓,设祭筵哭奠毕,即入房自缢。林封君宸昌白协镇张国,拜而敛之。宸昌及台人士赋诗以挽,有「惜女怜翁尽节难」之句,盖纪实也。

  王氏■〈毛上灬下〉娘,诸罗人;欧预妻。年二十适预,逾年而预卒。王氏哀毁悲号,治丧尽礼。既卒哭,白内外诸亲,沐浴更衣自缢而死;合葬善化里北仔店。雍正五年,祀节烈祠。

  黄氏器娘,黄勉女;台邑武定里人。幼许陈越琪;闻琪病,即为减膳祈祷。迨琪死,父母秘不与言;氏密察得实,遂自缢。夫家舁琪柩与氏柩会于路,合葬魁斗山。康熙六十一年旌表,建坊十字街。

  庄氏珠娘,台湾人;庄连女。少许配陈景昭。年十八,未婚而景昭病故。珠娘闻讣,脱簪珥、更素服。家人虑其殉也,防之密;乃佯谈笑。越旬日,入室自扃;母呼寂然,急破扉视,已投缳矣。因附窆景昭墓右。先是,连有弟宗,聘高氏金娘;年十八,未婚而宗卒。金娘闻讣,即削发为尼。又有妹劝娘,未嫁以母病笃,祷天割股和羹以进,母食而愈;即珠娘胞姑也。人以为节孝贞烈,萃于庄氏一门,诗以挽者累卷帙焉。

  蒋氏,北路参将罗万仓妾。朱一贵之变,贼犯诸罗城,万仓出与战,为贼所殪。氏见万仓所乘马逸归署带血,曰:『吾夫其死矣』!遂自缢以殉。事闻,旌表,祀节烈祠。

  袁氏顺娘,台湾人;袁权女。年十六,适鲁定公。甫六月而定公殁,袁哀恸凄惨。越七日,白内外诸亲,自缢以殉;合葬魁斗山西。雍正五年旌表,祀节烈祠。

  林氏,台湾人;辜纯汤妻。汤卒,林年二十二;无子,抚其媵二子为己子。事姑孝;姑病笃,刲股和药,吁天减算以益姑寿。病果痊,延五年乃卒。里闬称为辜孝妇。雍正五年,祀节烈祠。

  张氏,台湾人;洪之廷妻。年十八,归洪生一女,之廷殁。舅姑怜其年少,使妪微讽之。氏曰:『吾所以不死者,为舅姑也』。于是勤纺绩以终养,冰操四十年如一日;台人称其节孝焉。雍正五年,祀节烈祠。

  余氏,台湾人;杨茂仁妻。生子三而茂仁卒,氏年二十二;痛绝复苏。环顾三子,长者甫离襁褓,幼者未满二旬;乃泣曰:『与其舍生以殉,曷若抚孤存祀』!织纴度日,荼苦自甘;守节六十三岁而卒。孙五人,俱为诸生。

  王氏,诸罗人;陈仲卿妻。卿卒,王年十九。嫡早丧,有遗孤子应选,甫八岁;王抚嫡子如所生,延师课督。应选长,入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