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修台湾府志


  余所坐海船,桅木之值数百金。柁师云:得之外域者任重,当风不稍屈曲;长可八丈,通身无节,名「打马木」。明监察御史路振飞「按闽摘略」云:『崇祯六年,遣户科给事中杜三策、行人司司正杨仑册封琉球。先期,采木造舟,大桅屡求未获;嗣于宁化县方得应用。独铁力木柁,产自广南;差官采买,回大鹏所被贼焚劫。复支银五百五十两,前往海澄县采买二门,运到副用』云云。今盐木柁尚值数十金,亦广南所产(「赤嵌笔谈」)。

  每船载杉板船一只,以便登岸;出入悉于舟侧,名水仙门。碇凡三,正碇、副碇、三碇(正碇一名将军碇,不轻下),入水数十丈;棕藤草三緪,约值五十金。寄碇先用铅锤试水深浅,绳六、七十丈;绳尽犹不至底,则不敢寄。铅锤之末涂以牛油,沾起沙泥,柁师辄能辨至某处。有占风望向者,缘篷桅绳而上,登眺盘旋,了无怖畏;名曰「亚班」(同上)。

  南北通商,每船出海一名,即船主。柁工一名、亚班一名、大缭一名、头碇一名、司杉板船一名、总铺一名、水手二十余名或十余名。通贩外国,船主一名。财副一名,司货物钱财。总捍一名,分理事件。火长一正、一副,掌船中更漏及驶船针路。亚班、柁工各一正、一副,大缭、二缭各一,管船中缭■〈纟索〉。一碇、二碇各一,司碇。一迁、二迁、三迁各一,司桅■〈纟索〉。杉板船一正、一副,司杉板及头缭。押工一名,修理船中器物。择库一名,清理船舱。香公一名,朝夕焚香楮祀神。总铺一名,司火食。水手数十名(同上)。

  海船按十二支命名:船头边板,曰鼠桥;后两边栏,曰牛栏;柁绳,曰虎尾;系碇绳木,曰兔耳;船底大木,曰龙骨;两边另钉湾杉木,曰水蛇;篷击绳板,曰马脸;船头横覆板插两角,曰羊角;镶龙骨木,曰猴楦;枹桅篷绳,曰鸡冠;抱碇绳木,曰狗牙;拄桅脚杉木段,曰桅猪(同上)。

  凡商渔船往崇爻社贩卖番货,乾隆二十年示禁;如有藉端越贩,照偷越番境例,从重治罪。其社丁应纳番饷,责成通事由陆路输纳。
 
  人物

  进士举人乡贡例贡武进士武举列传列女流寓

  邱文庄破琼山之荒、海忠介系中州之望,地以人传,何论绝岛。台屹处海洋,蛮天菁岭,求其青编夙汗者不少概见。自归国朝版图,声教远讫,易狉獉以文明,科名后先辉映。其间瑰行奇节、闺门闾巷,代不乏人;以至间关栖止,亦萃名流。则勿谓蜑烟蜃雨间,佳气蜿蜒,鲜所锺灵也。若乃沐久道之化成,涵育蒸濡,当必有植名教而开风气者,挺然杰出为第一流人;则采风者,有厚望焉。志人物。

  进士

  举人

  乡贡

  例贡

  武进士

  武举

  列传

  列女

  流寓

  进士

  乾隆四年,巡视台湾御史诺穆布等奏请会试之期,台郡士子照乡试例,于福省中额内编台字号取中一名。部议:『台郡士子来京十名以上,再行奏闻,恭请钦定』。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蔡以台榜):王克捷(诸罗附生)。

  举人

  康熙二十六年,福建提督张云翼奏准:台湾于闽省乡试另编字号,中额一名。三十六年,总督郭世隆奏准:撤去另号,通省一体匀中。雍正七年,巡察台湾兼理学政御史夏之芳奏准:台湾贡监、生员仍照旧例另编台字号,于闽省中额内取中一名。雍正十三年,巡抚卢焯奏准:于本省解额之外,不论何经,加增台湾中额一名。乾隆元年,巡抚卢焯奏准:恩科福建加中三十名,内台湾于原额外加中一名。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萧弘梁榜):苏莪(凤山附生)。

  二十九年庚午(潘金卣榜):邑星灿(凤山附生)。

  三十二年癸酉(郑基生榜):王璋(府学附生。有传)。

  三十五年丙子(余正健榜):王际慧(凤山附生。龙溪教谕)。

  四十四年乙酉(施鸿纶榜):王茂立(台湾附生。龙岩教谕)。

  五十年辛卯(许斗榜):杨阿捷(府学附生。惠安教谕)、王锡祺(诸罗附生)。

  五十二年癸巳(江日升榜):杨朝宗(台湾附生)。

  五十三年甲午(林廷选榜):陈飞(台湾附生。本姓张)。

  雍正元年癸卯(廖学信榜):王世臣(府学附生。本姓陈)。

  四年丙午(吴士拔榜):庄飞鹏(府学附生)。

  七年己酉(陆祖新榜):陈文苑(凤山拔贡)。

  十年壬子(叶有词榜):廖殿魁(凤山拔贡)。

  十三年乙卯(黄元宽榜):陈邦杰(府学拔贡)、石国球(台湾附生)。

  乾隆元年丙辰(蔡云从榜):张岳(府学附生)、蔡朝英(台湾附生)、李树滋(凤山廪生)。

  三年戊午(出科联榜):陈辉(台湾增生)、王宾(台湾廪生)。

  六年辛酉(邱鹏飞榜):陈连榜(府学附生)、李如松(凤山廪生)。

  九年甲子(朱任琇榜):张简拔(诸罗增生)、黄师琬(彰化廪生)。

  十二年丁卯(黄元吉榜):陈名标(府学生□)、林垂芳(台湾□生)。

  十五年庚午(蓝彩琳榜):林大鹏(府学□生)、卓肇昌(凤山拔贡)。

  十七年壬申(蔡廷芳榜):林昂霄(府学□生)、唐谦(凤山□生)。

  十八年癸酉(骆天衢榜):谢其仁(凤山□生)、王克捷(见进士)。

  二十一年丙子(杨凤腾榜):穆帝赍(府学□生)、庄文进(凤山□生)。

  二十四年己卯(孟超然榜):杨对时(府学廪生)、白紫云(彰化附生)。

  二十五年庚辰(张克绥榜):尤廷封(府学廪生)、张源仁(府学□生)。

  二十七年壬午(赖涛榜):蔡霞举(台湾□生)、张源德(台湾岁贡)。

  乡贡

  康熙二十七年:王喜(府学。手辑「台志」;旧志创始,多采其语)。

  二十八年:陈天机(府学)、王弼(台湾。松溪训导。康熙三十四年分修「郡志」)、曾联镳(凤山)、蒲世趾(诸罗。古田教谕)。

  二十九年:吴蕖(府学)。

  三十年:蔡复旦(府学。闽清训导,升永安教谕)、冯昆玉(台湾。寿宁训导)、黄巍(凤山。康熙三十四年分修「郡志」)、周盛(诸罗)。

  三十一年:陈澜(府学)。

  三十二年:苏知宜(府学)、陈逸(台湾。福安训导。康熙三十四年分修「郡志」,五十八年分修「诸罗志」)、何则鸣(凤山)、马廷对(诸罗。南安训导。康熙三十四年分修「郡志」,四十三年董建诸罗学宫)。

  三十三年:庄一煝(府学。延平训导)。

  三十四年:柳梦和(府学。龙岩训导,升沙县教谕)、郑萼达(台湾。永福训导。康熙三十四年分修「郡志」)、蔡邦彦(凤山。宁洋训导)、许汝舟(诸罗。寿宁训导)。

  三十五年:王日登(府学。泰宁训导)。

  三十六年(是年恩、拔、岁并举行):郑光基(府学。恩)、郑国对(台湾。恩)、郭允豪(凤山。恩)、卢贤(诸罗。恩。康熙三十四年分修「郡志」)、苏一鸣(府学)、黄位思(府学。拔。原籍闽县。其孙元宽,雍正乙卯科解元)、郭光萃(府学。拔)、陈绍美(台湾)、王联魁(台湾。拔)。梁六善(凤山。闽县训导)、施世榜(凤山。拔。寿宁教谕,升兵马司副指挥)、林中桂(诸罗)、杨以仁(诸罗。拔)。

  三十七年:黄元倬(府学。尤溪训导,升尤溪教谕)。

  三十八年:张铨(府学。归化训导。康熙三十四年分修「郡志」)、辜南金(台湾)、张祚(凤山。南平训导)、薛维英(诸罗)。

  三十九年:蔡恺兰(府学)。

  四十年:许士骐(府学)、林虞良(台湾)、王蕙冈(凤山)、林中騋(诸罗)。

  四十一年:陈道南(府学。长泰训导)。

  四十二年:陈腾祥(府学)、陈尚最(台湾。宁洋训导)、叶朝弘(凤山)、方宗伟(诸罗)。

  四十三年:江琳(府学。莆田训导)。

  四十四年:叶昕(府学。武平训导)、施玮(台湾。侯官训导)、李为泽(凤山)、陈志(诸罗。福清训导)。

  四十五年:林彦瑛(府学。大田训导)。

  四十六年:陈文达(府学。康熙三十四年分修「郡志」,五十八年分修台、凤二邑志)、颜我扬(台湾。归化训导)、郑其炳(凤山)、吴一鸣(诸罗)。

  四十七年:胡琛(府学。恩)、林萃冈(府学。兴化训导)、陈圣彪(戊子副榜)。

  四十八年:叶道坦(府学。训导)、郭必捷(台湾。宁洋训导)、陈宗达(凤山)、林浚(诸罗)。

  四十九年:蔡光座(府学。长汀训导)。

  五十年:张应时(府学。沙县训导)、张缵绪(台湾。同安教谕)、吕世昂(凤山)、苏克缵(诸罗。崇安训导)、许宗岱(辛卯副榜。代州判)。

  五十一年:许冈(府学。泰宁训导)。

  五十二年:洪登瀛(府学。恩。罗源教谕)、林璲(台湾。恩。永福教谕)、郑应球(凤山。恩)、林中梅(诸罗。恩)、蔡振声(府学。长乐训导)、蔡梦弼(台湾)、吴台成(凤山)、洪成度(诸罗)。

  五十三年:蔡应新(府学)。

  五十四年:蔡邦俊(府学。长汀训导)、金继美(台湾。康熙三十四年分修「郡志」)、郑其灼(凤山。长泰训导)、郑隆彤(诸罗。南平训导)。

  五十五年:董大章(府学)。

  五十六年:杨文定(府学)、张天佐(台湾)、蔡骏声(凤山)、许琇(诸罗。闽清训导)、王元辉(丁酉副榜)。

  五十七年:粘敏求(府学)。

  五十八年:刘荣衮(府学)、陈鹏南(台湾。连江训导)、蔡缵烈(诸罗。光泽训导)。

  五十九年:郑基岳(府学)。

  六十年:黄必第(府学)、石锺英(台湾)、李钦文(凤山。南靖训导。康熙五十八年分修台、凤、诸三邑志)、庄特远(诸罗)。

  六十一年:辜经(府学。恩)、孙文振(府学)。

  雍正元年(是年恩、拔、岁并举行):张从政(台湾。恩。拣选州判)、詹捷(凤山。恩)、陈浚发(诸罗。恩)、李清时(府学)、谢飞鹏(府学附。拔。本姓陈)、陈洪言(府学附,拔)、洪大初(台湾)、石云路(台湾附,拔)、张开铣(凤山)、陈文苑(凤山附,拔。己酉中式)、陈桧堂(诸罗)、林中莱(诸罗附,拔。拣选州判。本姓马)。

  二年:薛烈(府学。本姓王)。

  三年:陈鹏飞(府学)、颜宗文(台湾)、许士丽(凤山)、欧阳达(诸罗)。

  四年:郑国庆(府学)。

  五年:叶其苍(府学)、洪亦缨(台湾。本姓李)、林起鹏(凤山)、洪绩(诸罗。本姓陈)。

  六年:陈云从(府学)。

  七年:吴滋灿(府学。本姓陈)、陈邦杰(府学廪,拔。乙卯中式)、张方升(府学廪,拔)、李栖凤(台湾)、洪际春(凤山)、廖殿魁(凤山廪,拔。壬子中式。是年拔三人)、陈慧(诸罗。分修「诸罗县志」)。

  八年:陈杏元(府学)。

  九年:黄名臣(府学)、林长春(台湾)、王凤池(凤山)、陈必第(诸罹)。

  十年:张士箱(府学。漳州训导。康熙五十九年分修「台湾县志」)。

  十一年:柯德玉(府学)、余修(台湾)、施士燝(凤山。兴化训导)、许明健(诸罗)。

  十二年:王思兴(府学)、林邦彩(府学廪,拔)。黄佺(台湾廪,拔。乾隆元拣选,以州判用)、陈王选(凤山附,拔)、蔡开春(诸罗廪,拔。是年拔四人)。

  十三年:刘元相(府学。恩)、余奋乡(台湾。恩)、张好瑛(凤山。恩)、陈任文(诸罗。恩)、谢国球(府学)、王邦俊(台湾)、陈璇(凤山)、林诸冠(诸罗)。

  乾隆元年:陈奎(府学)。

  二年:黄之猷(府学。本姓袁)、郭朝宗(台湾)、李树乔(凤山)、陈衷和(诸罗)。

  三年:许元珪(府学)。

  四年:陈云龙(府学)、杨廷栋(台湾)、杨清时(凤山)、周日灿(诸罗)。

  五年:王大猷(府学)、黄继业(府学廪,拔)、蔡培(府学增,拔)、施士膺(台湾廪,拔)、卓肇昌(凤山廪,拔)、林玉书(诸罗廪,拔)、丁鸣蜚(彰化廪,拔)。

  六年:范学洙(府学)、杨邦望(台湾)、林皋(凤山)、颜仲凤(诸罗)、郑联芳(辛酉副榜)。

  七年:林名世(府学)。

  八年:蔡锺岳(府学)、林日高(台湾)、吴际元(凤山)、金鸣凤(诸罗)。

  九年:王立新(府学)。

  十二年:朱芾(府学)、苏翼宸(台湾)、陈云从(凤山)、许廷辅(诸罗)。

  十三年:杨文树(府学)。

  十四年:黄幡然(府学)、卢昌裔(台湾)、黄际春(凤山)、林作哲(诸罗)、张作雨(彰化)。

  十五年:萧元光(府学。恩)、张惠迪(台湾。恩)、卢尔德昌(凤山。恩)、吴元琛(诸罗。恩)、刘克敬(彰化。恩)、杨俊(府学)。

  十六年:陈鸿伦(府学。恩)、陈绍黄(台湾。恩)、童作楫(凤山。恩)、方员(诸罗。恩)、蔡思衍(彰化。恩)、林栖凤(府学)、吕昆玉(台湾)、谢元音(凤山)、陈三英(诸罗)。

  十七年:林有凤(府学)。

  十八年:钱元起(府学。拔。考授州判)、张花春(诸罗。拔)、吴南辉(彰化。拔)、杨廷英(府学)、侯世辉(台湾)、萧有文(凤山)、赖继熙(诸罗)、陈元训(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