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边长安志

     玉清殿
德宗义章公主薨于大明宫玉清殿
     清思殿
穆宗崩于大明宫清思殿
     长生殿
肃宗崩于大明宫长生殿
     会宁殿
德宗崩于大明宫会宁殿
    南内宫殿
     兴庆宫
南内兴庆宫距外郭城东垣武后大足元年睿宗在藩赐五王子宅明皇始居之宅临木池望气者云此池有天子气故数宴游上已泛舟以厌之南街东出春明门开元二十二年置宫因本坊为名十四年又取永嘉坊胜业坊之半增广之谓之南内宫之正门西向曰兴庆门南曰通阳门北曰跃龙门西南隅曰勤政务本楼南向开元八年每岁中秋节酺饮于楼前其西曰花蕚相辉楼宁王宪申三撝歧王范薛王业邸第相望环于宫侧明皇因题花蕚相辉之名帝时登楼闻诸王音乐咸召升楼同榻宴谑
     兴庆殿
在通阳门北即正衙殿也其后曰文泰殿天宝十年作前有瀛洲门内有南熏殿北有龙池在跃龙门南本是平地自垂拱后因雨水流潦成小池后又引龙首渠水支分溉之日以滋广至景龙中弥亘数顷澄澹皎洁深至数丈常有云气或有黄龙出其中本以坊名池俗亦呼为五王子池置宫后谓之龙池拾遗蔡孚作龙池篇以赞其事公卿多和之后为景龙池今俗语讹呼为九龙池
     大同殿
在勤政楼北大同门内殿前左右有钟楼皷楼天宝七载大同殿柱产玉芝有神光殿太和三年修宫殿疏曰大同殿十三间
     长庆殿
在通阳门东明义门内唐杂说曰明皇为太上皇居兴庆宫每置酒长庆楼南俯大道裴回观览
     积庆殿
唐杂记萧太后徙居兴庆宫积庆殿中书门下奏准义安殿太后故事号积庆皇太后
     义安殿
敬宗母王太后居义安殿
     冷井殿
懿安郭太后崩于是殿又有新射飞僊同光荣光等殿其内有龙堂五龙坛沉香亭金花落在池东
   隋唐
    离宫
     僊游宫
在盩厔县南三十五里旧图经曰隋文帝于此避暑
     崇业宫
在渭南县东一十五里隋炀帝大业三年置
     甘泉宫
长安志隋甘泉宫在鄠县西南甘谷口
     长春宫
三辅会要长春宫在朝邑县梁原上宝定 年宇文护所筑隋文帝增修殿宇炀帝大业十三年唐高祖起义兵自太原赴京师于此休养士卒西定长安
     龙跃宫
在高陵县西十四里唐神尧旧宅武德六年以奉义宫建龙跃宫德宗改为修真观内有神尧真容御井(灵栢)
     庆善宫
在武功县南一十八里神尧旧第也太宗降诞之所南临渭水武德元年建武功宫六年改庆善宫贞观六年太宗临幸燕群臣赋诗后废为慈德寺有诗曰昔时高祖宅今日梵王宫塔耸白云外僧行绿树中真容唐列圣墨迹宋坡公半日休心处烹茶话祖风
     望贤宫
在咸阳东数里唐明皇自蜀还京肃宗至望贤宫迎明皇上马帝亲拢马行数十步执鞭弭道引明皇入开远门
     华清宫
在临潼县南贞观十八年太宗诏左屯卫大将军姜行本将作少匠阎立德营造殿御汤名汤泉宫太宗因幸制碑咸亨二年名温泉宫天宝六载改华清宫骊山上下益治阳井池台殿环列山谷明皇岁幸焉又筑会昌罗城即于司所置百司及公卿邸第禄山乱后天子  干复游幸唐末(土已)废晋天福中改灵泉观赐道士居之
     万金宫
在蓝田县东四十五里开耀二年诏新造凉宫为万金宫高宗遗诏万金芳桂奉天等宫并停废武后诏奉天宫置道士观芳桂万金置僧寺以旧宫为名
     上清太平宫
在盩厔县东三十里清平镇宋建隆元年置太平兴国二年重修
     游龙宫
在渭南县西一十一里两京道里记唐皇元二十五年勑两京行宫远近不等宜令将作大匠康(上巩下言)与州县均融修葺取黑龙饮渭名之有遗址
     玉华宫
贞观二十一年于宜君县凤凰谷置玉华宫永徽三年县废宫亦废今隶坊州西四十里有故基为佛寺杜诗云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尾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
     翠微宫
唐余曰贞观二十年营大和宫于终南山上改翠微宫北门曰云霞门朝殿曰翠微寝殿曰含风太宗崩于含风殿废为翠微寺诗云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
     鱼藻宫
会要曰鱼藻宫去宫城十三里在禁苑神策军后宫中有九曲山池贞元十三年诏鱼藻池先深一丈更淘四尺穆宗初又发神策六军二千人浚之又观竞渡王建宫词曰鱼藻宫中锁翠娥先皇幸处不曾过而今水底休铺锦菱角鸡头积渐多
     望春宫
长安志望春宫去京城东北一十二里在唐禁苑内高原之上东临浐水西岸道里记曰隋文帝初置望春亭改为望春宫炀帝改为长乐宫大业初炀帝夜见太子勇领十余人各持兵器问杨广何在帝惧之走长乐宫文武宿卫不知乘舆所在比明方移仗此宫炀帝去洛阳终大业不敢都长安
     九成宫
唐会要曰九成宫在凤翔麟游山即隋之仁寿宫也贞观年改九成宫中有醴泉铭碑
     太平宫
长安志隋太平宫在鄠县东南三十里对南山太平谷
     云阳宫
封禅书所谓谷口是也其山出铁有冶铸之利因以为名入谷便洪潦沸腾飞泉激射两峰皆峭壁孤竖横盘坈谷凛然凝冴常如八九月朱明盛暑当昼暂暄凉秋晚候缊袍不暖所谓寒门者也又曰入冶谷二十里有百里槐树树北有泉名金泉谷中有毛盘监
  宫禁
   禁中
汉宫殿疏云汉宫中谓之禁中谓宫中门门有禁非侍卫通籍之臣不得妄入通籍谓出入禁门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悬宫门按相应乃得入
   豹尾
中宫殿疏谓天子出行道中则有仪卫豹尾亦曰禁中
   省中
汉孝元皇后父名禁避之改曰省中出入宫中当省察也
   清道
旧汉仪谓天子将出苑令道路拚洒清凈出入警跸
   卤簿
礼阁新仪卤簿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有法驾有小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太仆卿属车八十一乘作三行尚书御史乘之备千乘万骑
   陛下
陛由陛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阶陛以戒不虞臣下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殿陛下以告之曰陛下
   行在
天子四海为家不以言师居处为常当乘车舆以仁天下车驾所至奏事皆曰行在
   署
虎威章沟皆署名汉有长水中垒屯骑虎贲越骑射鍪胡骑八营宿卫王宫周庐直处
   阙
周置两观以表宫门其上可居登之人臣将朝至此思其所阙
   塾门
外舍也臣来朝至门外就舍则熟详应对塾言熟也
   掖门
在两傍如人之臂掖也
   闱闼
宫中小门也
   织室
未央宫后有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有令丞主之
   暴室
主掖庭染练之署取日 煞为名
   内诣者署
汉宫仪曰内诣者署在未央宫属少府汉书云掌宫中步张亵物丁孚汉官云令秩千石
   属车
属者言相联属而不绝也
   金马门
史记曰武帝时相马者作铜马法献之立马于鲁般门外更名鲁般门为金马门公孙弘待诏于金马门
 
   武库
汉书曰武库以藏禁兵
   灵金藏
汉太上皇佩刀长三尺上有铭字难识传殷高宗伐鬼方所作也上皇游豊沛山中穷谷有人冶铸何器工者对曰为天子铸剑慎勿言曰得公佩刀杂而冶之即成神器可定天下昴星为辅佐木衰火盛此为异兆上皇解匕首投炉中剑成杀三牲以衅祭之工即以剑授上皇上皇以赐高祖斩白蛇是也及定天下藏于宝库守者见白气如云若龙蛇吕后灵金藏惠帝贮兵器名曰灵金内府
   金龟
唐实录武后时崔神庆上疏曰五品以上佩鱼后改为龟恐有诈妄故内出龟合然后应命
   作室
尚方工作之所
   凌室
在未央宫周官凌人藏氷供祭祀饮食
   弄田
游戏始元元年耕于钩盾弄田
   金钱会
开元天宝遗事内庭嫔妃春时禁中结伴掷金钱为戏开元别记明皇与妃子在花蕚楼下掷金钱以远近为限赛其元掷于地者以金觥为赏今里巷犹效之
 类编长安志卷之三
京兆路儒学教授骆天骧纂集
开成路儒学教授薛延年校正
  圆丘郊社坛附
   圆丘
    汉圆丘
按三辅黄图在昆明故渠南有遗址犹高二丈周四百二十步
    唐圆丘
按长安志唐长安明德门东南一里有更衣殿基又东南一里有圆丘高一百二十尺周回三百六十步分三级十二分野俗呼为坛冢拜郊台
   南北郊
    南郊
在长城南谓天郊圆丘以象天岁时以奉祭祀成帝始奉祀上帝于长安城南
    北郊
在长安城北谓北郊方丘以象地岁时以奉祭祀成帝始祀后土于长安城北
   社稷
    汉社稷
祭祀志汉除旧社稷立汉社稷其后又立官社以配夏禹而不立官稷平帝元始三年始立官稷于官社之后
    唐太社
长安志云在舍元门街西南其门额隋平陈时东晋王右军所题隋代重之以粉墨摸之金朝移社坛在荐福寺北圣容院前
   百神坛
    百神灵星三坛
长安志云在明德门外南郊左右古迹犹在
    青帝先农二坛
俱在皇城景风门东二里
    黄帝赤帝二坛
在明德门外东南圆丘左右
    白帝夕月二坛
在城西开远门外
    风伯雨师坛
在城西金光门南
    黑帝坛
在城北太仓畔
    雷师坛
在城北玄武门外
    司中司命坛
在城西北开远门外
  明堂辟雍太学附
   明堂
    周明堂
援神契曰明堂所以正四时出教化天子布政之宫也黄帝曰合宫尧曰衢室舜曰緫章夏后曰世室殷人曰阳馆周人曰明堂先儒旧说其制不同或曰明堂在国之阳大戴礼云九室室有四户八牗凡三十六户七十二牗以茅盖屋上圆下方八窻四牗考工记云明堂五室称九室者取象阳数也八牗者阴数也取象八风三十六牗取六甲之爻六六三十六也上圆象天下方象地八牎即牗也四闼者象四时四方也五室者象五行也皆无明文先儒以意释之耳礼记明堂位曰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卿而立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服知明堂是布政之宫也孝经云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则周有明堂者明矣
    汉明堂
三辅黄图云在长安西南七里汉书武帝初即位向儒术以文学为本议立明堂于城南以朝诸侯应劭云汉帝造明堂王莽修饰令大武帝元年议立明堂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鲁申公欲治明堂以奉高帝
   辟雍
    周辟雍
三辅会要云在长安西北四十里澧河岸上璧廱如璧之圆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诗云于论鼓钟于乐辟雍毛苌注云论思也水旋丘如璧廱以即观者郑玄注云文王立灵台而知人之归附作灵沼灵囿而知鸟兽之得其所以为音声之道与政通故合乐以详之
    汉辟雍
在长安西七里河间献王来朝献雅乐武帝对之三雍宫即此礼乐志成帝时犍为郡水滨得古磬一十六枚刘向说帝宜兴辟雍焉
   大学〔附〕
    汉太学
汉书云在长安西北七里王莽作宰衡时作太学弟子舍万区起市郭上林苑中其门东出修仁之门南出兴礼之门西出守义之门董仲舒策曰太学贤士之关教化之本原也关中记曰汉太学明堂皆在城南安门之东杜门之西
    唐太学
按长安志唐太学国子监贞观四年立在务本坊领国子太学四门书律筭六学监内有孔子庙巢寇乱皆为灰烬独国子监石经存焉许公韩建移迁石经于府城今府学中有焉
  苑囿池台〔榭附〕
   苑囿
    周
     灵囿
周文王囿也在长安西四十五里澧水西诗云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毛苌注囿所以域飬禽兽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灵者言文王有灵德也灵囿言德行于苑囿也孟子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其利民以为小也
    汉
     上林苑
汉书武帝建元三年开上林苑本秦之离宫旧苑也东至蓝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长阳五柞北绕黄山濒渭而东周袤三百里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汉宫殿疏云方三百四十里汉旧仪云上林苑方三百里苑中飬百兽天子秋冬射猎取之帝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植其中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异关中记曰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二观二十五长杨宫昭台储元葡萄犬台承光卷阳望庭宣曲鼎湖步高存神等宫有昆明观平乐远望燕升观象便门白鹿三爵阳禄阴德鼎郊樛木椒唐鱼鸟元华茧观柘观上兰即池当路豫章明光走狗愽望象观旧仪曰上林苑有令有尉禽兽簿记其名数上林苑中禽兽宫馆之事属水衡苑中有六池市郭宫殿鱼台犬台兽圈又有射熊馆平乐馆啄木馆建章馆当路馆鹿馆又有东陂池西陂池郎池牛首池蒯池当路池麋池积草池又有龙台观细柳观飞廉观属玉观白鹤观霸城观云林观集灵观临山
     甘泉苑
汉书武帝置因甘泉山名在云阳去长安三百里凡周回五百一十里苑中起宫殿台阁百余所有仙人观鳷鹊观石阙观封峦观通仙观通天台台上望见〔长安〕
     思贤苑
汉文帝为太子立思贤苑以招宾客苑中有堂室六所甚馆皆广庑高轩屏风帏祳甚丽
     愽望苑
汉武帝立子据为太子开愽望苑以通宾客汉书武帝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太子冠为立愽望苑以通宾客从其所好博望苑在长安城南五里
     西郊苑
汉书西郊苑有苑囿林麓薮泽连亘缭以周垣四百余里余宫别馆三百余所
     乐游苑
宣帝神爵三年春起在长安东南杜陵之西北本秦之宜春苑也宣帝起乐游庙因苑为名在唐京城内高处已正月晦日上已重九京城士女咸以此登赏祓禊任氏郑生相遇之地也
     御宿苑
武帝置离宫别馆禁御人不得入往来游观上宿其中故曰御宿苑在长安城南御宿川
     宜春下苑
孟康注曰宫名也在杜陵县师古曰宜春下苑即今京城东南隅曲江池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