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边长安志

    唐奉天皇帝齐陵
在县东一十六里旌儒乡新丰店南道西二里
    唐文敬太子惠昭太子二陵
在县东一十五里新丰镇西
    恭哀太子陵
在县境
    庄恪太子庄恪陵
在骊山北原
    古华胥氏陵
在蓝田县西三十里
    唐太宗昭陵
在醴泉县西北六十里九嵕山白鹿长乐瑶台三乡界古逢蒲村下宫去陵一十八里封内周一百二十里陪葬诸王七公主二十一妃嫔八宰相一十三丞郎三品五十三功臣大将军以下六十四所乘六骏石像在陵后
    汉太上皇陵
在栎阳东北廾五里郡国县道记曰高帝葬太上皇于栎阳北原其陵在东者太上皇在西者昭灵后也
    后魏孝武帝孝陵
在渭南县东南二十二里广乡原陵崇六丈周一百二步石人虎尚存
    唐睿宗桥陵
在蒲城县西北二十里丰山宣化乡积善村封内四十里陪葬太子三公主三
    玄宗泰陵
在蒲城县东北三十里金粟山怀仁乡敬母村封内七十六里下宫去陵五里陪葬一
    宪宗景陵
在蒲城县东北一十三里金炽山丰阳乡吴村封内四十里陪葬妃后三
    穆宗光陵
在蒲城县北二十里尧山西案岭宁康乡普济延兴二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陪葬后二
    让皇帝惠陵
在蒲城县西北一十里豊阳乡胡村封内一十里陪葬诸王三公主三
    唐高宗干陵
与武皇后合葬在奉天县西北五里梁山乡丈八青仁埪子三村界周八十里有于阗国所进无字碑陪葬太子诸王五公主一
    僖宗靖陵
在奉天县东北一十五里岑阳乡鸡子堆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与干陵相接隔豹谷
    西魏文帝陵
在富平县东南二十五里
    后周文帝成陵
在富平县西北一十三里
    唐中宗定陵
在富平县西北一十五里龙泉山周文乡郭门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陪葬太子一公主五
    代宗元陵
在富平县西北三十里檀山永闰乡王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
    顺宗丰陵
在富平县东北三十五里金瓮山通关乡修善义周公孙三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
    文宗章陵
在富平县西北二十里天乳山永闰乡洪波村封内四十五里下宫去陵三里陪葬一杨贤妃
    懿宗简陵
在富平县西北四十里紫金山会善永闰两乡范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七里
    景皇帝永康陵
在三原县西北一十八里丰原万寿两乡大澹村封内
    高祖献陵
在三原县东一十八里龙池乡唐朱村封内三十里下宫去陵五里陪葬诸王一十六公主一功臣六
    敬宗庄陵
在三原县西北五里太平乡胡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八里陪葬一悼怀太子
    武帝端陵
在三原县东一十里神泉乡腾张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四里陪葬一王贤妃
    汉昭帝赵太后云陵
在云阳县南汉书钓弋赵婕妤昭帝母也史记曰钩弋夫人死云阳暴风扬尘三秦记曰钩弋夫人居甘泉宫三年不反遂即葬之名曰思合墓昭帝即位追尊为皇太后发卒二万人起云阳陵邑三千户云阳记曰钩弋夫人从至甘泉而卒尸香闻十余里葬云阳武帝思之为起通灵台于甘泉宫有一青鸟集台上往来至宣帝乃止
    唐德宗崇陵
在云阳县北一十五里嵯峨乡化青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
    宣宗贞陵
在云阳县西北四十里小王山谷口乡邓村封内一百二十里下宫去陵一十里
    肃宗建陵
在醴泉县东北一十八里武将山修文乡刘村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陪葬功臣一尚父汾阳王郭子仪
    周幽王陵
在临潼县二十五里戏水镇南原上
    汉许后小陵
城南记在咸宁县司马村其陵北杜陵差小谓之小陵长安方语以小为少故曰少陵
    秦庄襄王寿陵
两京道里记在通化门东二里皇览曰是吕不韦冡三辅旧事云是子楚母冡皆非也其冡制度广大岂人臣所宜据韦述两京记则秦襄王寿陵也盖不韦始皇之父而始皇襄王之子以此致惑也俗呼为韩信冡也
    隋文帝秦陵
在武功县西南二十里三畤原
    宇文陵
在好畤县东一十五里
    吴妃陵
在好畤县西北二十里明月山下
   冡
    贾大夫冡
在蒲城县西南一十八里春秋左氏传昭二十八年曰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杜预注曰贾国之大夫恶亦丑也今县有贾城即古之贾国后汉王阜字代公为重泉令时大旱收夺强吏按察豪猾犹是澍雨有鸾集县屋为雅乐应声而舞旬日方去其化感如此
    荆轲冡
在蓝田县西北三十里
    燕子冡
在蓝田县东八里汉书曰临江闵王荣景帝太子废为临江王坐侵庙壖地为官上征荣将行祖于江陵北门既上车轴折车废江陵父老流涕窃言曰吾王不反矣荣至诣中尉簿责讯王王恐自杀葬蓝田有数万燕子行  土置冡上百姓怜之世名燕子冡
    贺若妇冡
在蓝田县西南一十五里妇县人也姑有疾刲股肉奉姑疾遂愈府县以闻勑旌表门闾名其乡为节妇乡旧不载岁月疑唐事
    马冡
汉滕公夏侯婴冡也东临霸水郡国志曰滕公乘马至此马踣地悲鸣因掘地得石椁铭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公曰天也吾死即安此冡在咸宁县饮马桥南时人谓之马冡长安图曰汉时七里渠有饮马桥夏侯婴冡在桥南三里
 
   墓
    邴吉墓
在咸宁县南二十里杜陵南俗呼塌冡
    萧望之墓
在咸宁县东南五里古城春明门外道南
    唐杜如晦墓
在咸宁县南三十里司马村
    颜师古墓
在咸宁县二十里
    王君奂墓
在咸宁县东界滋水驿东道北两京道里记曰君奂开元中任凉州都督死王事招魂葬此张说为碑
    浑瑊墓
在咸宁县西南一十五里
    樗里子墓
在长安县东北长安故城中史记樗里子秦惠王之弟也昭王七年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谓人曰后百岁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也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秦人谚曰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周太公墓
在咸阳县东北二十五里周尚父齐太公也郑玄曰太公受封留为太师五世之后乃葬齐
    周公墓
在咸阳县北一十五里
    汉萧何墓
在咸阳县东北三十七里
    曹参墓
在咸阳县东北三十五里
    张良墓
在咸阳县东北三十六里汉书留侯陪葬长陵与高祖陵相去五里
    杨雄墓
按雄家谍曰子云以天凤五年卒陪葬安陵阪上弟子巨鹿侯芭负土作坟号曰玄冡
    李夫人墓
亦名习仙台崇二十丈周二百六十步在兴平县东北十六里三辅黄图曰李夫人墓东西五十步南北六十步高八丈茂陵西北一里俗名英陵水经注曰李夫人冡形三成世谓之英陵
    霍去病墓
在兴平县东北十九里崇二丈汉书曰去病为骠骑将军大司马冠军侯元狩六年薨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冡象祁连山师古曰在茂陵旁冡上有竖石冡前有石人马者是
    卫青墓
在兴平县东北十五里崇二丈汉书曰青为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尚平阳主元封五年薨与主合葬起冡象庐山云师古曰在茂陵东次去病冡之西相并者是
    苏武墓
在武功县北一十里义门乡按郡国志在好畤县东三十里里名守莭乡与此地里相接
    秦始皇太子扶苏墓
在临潼东南三十四里墓崇九尺
    后汉冯衍墓
在临潼县东十四里墓崇二丈
    唐赠太尉叚秀实墓
在临潼县西一十五里斜口镇西南姚村
    僧一行葬塔
在临潼县铜人原明皇幸温汤过其塔前驻马徘徊明皇八分书碑尚存
    汉陈平墓
在鄠县南十里陈平庄
    后秦二主墓 【姚苌姚兴】
在高陵县东一十三里
    唐西平王李晟墓
在高陵县东南一十里 【墓前有柳公权正书神道碑】
    周柱下史老子墓
在盩厔县东南楼观水经注曰就水北经大陵西俗谓之老子墓按老子为周柱下史适西戎于此有冡事非经证然庄子曰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有冡可也
    商妲己墓
在奉天县西五里莫谷西半崖坡内
    王翦墓
在富平县东二十七里
    唐李光弼墓
在富平县西四十里
    秦相范睢墓
在邠州宜禄县东道北
    汉周勃墓
在长陵南周曲湾原上周曲乃勃之食邑
    汉樊哙墓
在樊川南原上樊乡乃哙食邑
    韩信墓
在古长安城东三十里新店墓前有小庙多题诗来俌诗曰楚汉争雄日将军亦奋扬一时分去就两处系兴亡幸得逢真主何须求假王惜乎高鸟尽曾不免弓藏
    拨川王墓
城南记万年县韦曲北原上有拨川王论弓仁墓弓仁吐蕃赞普族也世相赞普戎言宰相曰论以为氏圣历二年统吐蕃七千帐归唐累有战功死赠拨(川王)
    唐郭敬之墓
在咸宁县郭庄敬之子仪父也碑尚存
    李抱玉墓
在长安县杜永村颜真卿书碑犹存
  纪异
   梓树
异闻录秦文公时雍南山有大梓树文公伐之辄有大风雨树复生合不断有一人病夜往山中闻有鬼语树神曰秦若使人被发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忧否以事闻文公如其言伐树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澧水复出使骑击之牛复入水不出
   忖留神
长安志中渭桥本名横桥云云水经注曰秦始皇造桥铁镦重不胜故刻石作力士孟贲等像祭之镦乃可移动也桥之北首迭石水中旧有忖留神像此神尝与鲁班语班令其闪出忖留神曰我貌丑卿善图物容我不能出班于是拱手与之言曰出头见我忖留乃岀首班于是以足画地忖留觉之便还没水故置像于水中唯背已上立水中其后魏武帝重造忖留之像因乘马见之惊又命下之
   山鬼
史记秦始皇帝三十六年使者从关东来夜过华阴见素车白马从华山上下持璧与客曰为我遗镐池君因言曰明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使者奉壁以闻始皇默言曰山鬼不过知一岁事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壁乃二十六年行渡江所沉璧也苏林曰祖者始也龙者人君象谓始皇明年果崩
   石鸡
地里志宝鸡山有山鸡石鸡杂处而不相别秦赵高烧其山其山鸡皆飞去而石鸡不去其石鸡晨鸣三十里谓之宝鸡
   哭泉
新说曰在防州宜君县世传(木巳)梁筑长城不回其妻孟姜与夫送寒衣寻夫不见绕城而哭日夜不止城土忽崩见枯骸姜啮指出血誓曰是吾夫者血入骨其血果入骨负骨而归哭至宜君止宿哭甚哀忽有泉涌出其水声音如哭号曰哭泉至今犹在商左山行台陜西经过题诗曰人之有大伦爰自夫妇始刚柔若乾坤动止亦如此两姓以义合两义路人耳孟姜(木巳)梁妻贞节世无比从夫知有天无天有遄死一心心不移恸哭哭不止城土为之崩泉涌出地底至诚人能尽感应存是理世衰恩义薄对面若千里胡为贫家妇暮嫁富家子富家恨嫁晚贫家已为耻狡谋工蛊惑巧笑藏险诐静者复主动亦鲜不及矣此泉宜君山长城余旧址叹息无古人哭声如在耳会当悲烈妇闺人作模(车丸)陵谷有变更不竭哭泉水
   御衣舞
汉宫殿仪疏曰惠帝七年正月高皇庙中御衣自箧中出舞于殿止久而自下
   藻帘
幽明录汉武帝与近臣宴未央殿方噉黍臛忽闻空中人语曰老臣自诉寻不见忽梁上一老翁八九寸而下柱杖偻步而前帝问之老翁稽首不言但仰视殿俯指帝足忽然不见东方朔曰此名藻帘乃水木之精夏巢于林冬潜于河陛下与造官殿斩伐其居故来诉耳
   积忧
事见坡坂条
   磨刀剑
事见山陵条
   刼灰
关中记昆明池汉武帝习水战尧治水停舡于此池盖尧时已有污池汉武因而深广耳曹毗志恪曰汉武凿昆明池极深悉是黑灰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试问西域胡帝以朔不知难以劾问至后汉明帝时外国道人来洛阳有意方朔言者试以武帝时灰黑问之胡人曰经云天地大刼将尽则刼烧此刼烧之余灰乃知朔言有旨
   报珠
三秦记昆明池畔有灵沼名神池有人钩大鱼绳绝鱼带钩而去其鱼梦于武帝求去其钩明日帝游池上见大鱼衔钩岂非昨所梦乎帝取鱼去其钩而放之间三日帝复游池滨得明月珠一双帝曰岂鱼之报邪
   忍寒暑
三辅黄图上林苑有昆明观武帝所置桓谭新论曰元帝被病远求方士汉帝送道士王仲都诏问所由对曰能忍寒暑乃以隆冬盛寒日令祖载驷马车于上林昆明池上环水而驰御者厚衣狐裘寒颤而仲都独无变色卧于池观上晖然自若夏大暑日使爆坐环以火十炉不言热而身不汗
   天狗星
耆旧传汉武帝祀甘泉至泾桥有女子浴于泾水乳长七尺吐怪遣问之女曰帝后第七车知我时侍中倪宽在第七车对曰天狗星主祭祀斋戒不洁则天狗女人星见
   椽化龙凤
汉书武帝元封二年作甘泉宫通天台师古曰言此台上通天汉汉旧仪通天台高三十丈望云气悉皆下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元凤问台自毁椽木皆化为龙凤随风雨飞去
   蜚帘铜马
汉书元封三年长安作蜚廉馆应劭曰飞廉神禽能致风气晋灼曰蜚廉身似鹿头似爵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文明帝永平五年至长安迎取蜚廉铜马至西门外平乐馆董卓悉销以为钱
   尸香
列仙传曰钩弋夫人齐人姓赵少好清净卧病六年右手拳饮食少望气者云东北有贵人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佳武帝反其手得玉钩而手寻展遂生昭帝后武帝害之及殡尸香昭帝即位更葬之棺空但有丝履
   授五行
洪范汉宫殿疏云天禄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成帝时刘向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老人着黄衣植青黎杖进见向暗中诵书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说繁广忘之乃裂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问姓名曰我是太一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愽学者下而观焉乃出怀中竹牒有天文地图之书余略授子焉
   茅狗
列仙传呼子先者汉中阙下师也寿百余岁临去呼酒家妪云急(米壮)当与妪共应中陵王今夜有人持茅狗来先持一与酒家妪得俱骑乃化为龙上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