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边长安志

    太子少保崔琳宅
张注曰琳祖义玄父神庆伯神基皆为相其父昆弟之子洎出三朝宴者数十人鸣玉启道自兴宁里谒大明宫冠盖相望一时荣之
    孙思邈宅
大唐遗事华原县东北五里流惠坊玉磬山有孙思邈旧宅有石洞洞中塑像犹存
    宋丞相冠莱公宅
新说曰府城掖庭街有莱公宅中有山池熙熙台后为寺号安众禅院中有莱公祠堂
    宋种太尉宅
新说曰府城衙后街有种太尉宅中有奎钩庆赐之阁下东壁绘晋王羲之兰亭图西壁绘庐山远公白莲社图
    宋太尉张金紫宅
新说曰府城草场街有金紫光禄大夫张中孚宅中有颐真堂后为钱监金为利用仓
   亭
    夏甘亭
道里记甘亭在鄠县尚书启与扈战于甘之野帝王世记甘亭殷为崇国文王伐崇
    周斄亭
朝野签载尧封后稷于斄今武功县西南二十里有邰亭即周之邰国也今为邰城乡
    戏亭
史记曰戏亭在新丰县东南骊山半原苏林曰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无寇褒姒乃笑欲悦之数举烽火诸侯不信犬戎共攻幽王征兵不至遂杀幽王于骊山下○潘岳西征赋曰履犬戎之侵地疾幽王之诡惑举伪烽以沮众淫嬖褒而纵慝军败戏水之上身死骊山之北赫赫宗周灭为亡国
    汉鸿门亭
两京道里记鸿门亭在新丰县即汉高帝会项羽处北有鸿陂南有坂口故曰鸿门
    曲邮亭
汉书曰曲邮亭在新丰县西二里乃张良追高(帝处)
    唐望春亭
去京城一十一里据苑之东南高原之上东临浐水西岸两京道里记曰隋文帝初置以作游客亭炀帝改名长乐宫大业初夜见太子勇领徒十人各持兵仗问杨广何在帝惧走长乐宫文武宿卫不知乘舆所在比明方移杖此宫炀帝遂幸洛阳终大业不敢都长安李晟葬德宗御望春门临送疑亭有门按长安图及杂见多云望春宫
    北望春亭
在南望春亭北亦曰北望春亭宫
    坡头亭 柳园亭 月坡球场亭子
以上六所苑内长乐监所领
    真兴亭
文宗时真兴门外野鹊巢冢上疑亭外有门构
    神皋亭 七架亭 青门亭
去宫城十三里在故城东门之外即邵平种 之所
    太液亭
唐逸史穆宗初侍讲韦处厚入太液亭分讲毛诗尚书文宗纂集君臣事迹命图写于太液亭朝夕观览
    含春亭
唐实录宣宗召学士令狐绹对含春亭赐莲花炬送归院
    沉香亭
明皇杂录开元间初种木芍药得四本上移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
    振旅亭
谭宾录天宝六载于开远门外作振旅亭以待兵回
    东亭
唐书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宴宰相于麟德殿东帝令于宰相坐后施屏风图画汉魏以来名臣并列善言美事于其上
    会庆亭
唐书贞元十二年宪宗御会庆亭宴田弘正及宰臣三品以下
    白雨亭
长安志太平坊有御史大夫王鉷宅天宝中鉷有罪赐死官簿录太平坊宅财物数日不能遍宅内有白雨亭檐上飞流四注如白雨当盛夏处之凛若高秋皆思挟纩
    宋桂林亭
亦曰三桂亭新说曰桂林亭在长安城南杜城潏水之阳乃宋谏议陈公之别墅三子尧叟尧佐尧咨同登科扁其亭曰三桂绘其像仍各书所试程文题于板示不忘其本大中祥符尧咨知永兴军府事书诗于碑至今犹存诗曰不夸六印满腰间二顷仍寻负郭田当日弟兄皆刷羽如今鸿鴈尽摩天扶疏已问新栽竹清浅犹寻旧漱泉大尹今来还又去夕阳旌斾复翩翩
    长乐亭
新说曰长乐亭在京兆通化门东十里长乐坡上尧咨自序云青门路长乐坡古别离之地大中祥符七年予为京兆守作亭于坡侧东出迎饯必至斯亭但见颓垣坏址草色依依徘徊亭上感而长歌曰古人别离增愁悲今人别离多吁戏古今人物自迁变唯有别离无尽期南山峩峨在天半灞水呜呜流不断应见古今别离人一番纔去一番新落日危亭悄无语览今念古堪伤神歌毕因命笔书之复存其叹古之意载之篇首刻石立于亭中命曰长乐亭记
    绿野亭
新说曰绿野亭在武功县张氏懿族也也有园在县之西南隅庆历中自叔美君筑亭于其园名曰绿野以为游息之所后横渠先生过而悦之乃寓居以讲学士大夫从之者甚众由是亭名益重后岁久弗葺贤士大夫登其亭而悯焉此横渠先生讲学士处忍使废之族人复增饰之绍圣三年张闳中为之记政和改元重阳日承事即知京兆武功县事刘干立石
    流杯亭
新说曰兴庆池北众乐堂后有宋太尉张金紫所构流杯亭砌石成风字样曲水流觞以为祓禊宴乐之所傍有禊宴诗碑
   园
    僊桃园
汉书武帝元封三年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于承华殿母出桃七枚自啖其二以五枚与帝帝留核种之于僊桃园今长安县苑西乡有仙桃园
    戾后园
汉书戾太子史良娣也宣帝祖母悼皇考母也遇害宣帝即位号戾后改葬长安白亭东为戾后园
    逍遥园
姚兴如逍遥园引诸沙门于澄玄堂听鸠摩罗什演说佛经又逍遥宫姚兴时殿庭左右有楼各高百尺相去四十丈以麻绳大一围两头系楼正会曰二人各从楼内出相逢绳上过新说曰逍遥园金圭峰草堂是也
    芳林园
武成二年三月明帝会群臣于芳林园
    流杯园
在未央宫北有汉代旧址
    明水园
在汉故城内未央宫北
    梨园
旧圆在通化门外正北禁苑之南中宗令诸学士自芳林园入集于梨园球场分朋拔河文宗幸左军因幸梨园又唐书曰文宗欲闻古乐命太常卿王涯取开元时雅乐选乐童按之名曰云韶乐乐曲成涯与太常丞李廓献于梨园亭帝按之于会昌殿又天宝故事华清宫骊山上亦有梨园明皇选宫人为梨园弟子制梨园雅曲
    乐游园
在京城清龙坊有宣帝乐游庙基址开元天宝遗事明皇同二相以下宴乐游园赐诗曰拱日岩廊起需云宴乐初万方朝玉帛千品会簪裾地入南山近城分北斗余林塘垂柳密原隰野花疏  巾幕看余暗歌钟听自虚兴阑归去后还奏弼危书左相张说以下各有赐
    芙蓉园
长安志云在曲江之西南旧名曲江园隋文帝改为芙蓉园即秦之宜春苑之地乃唐之南苑也杜诗城上春云覆苑墙芙蓉别殿谩烧香王建三台词曰鱼藻池边射鸭芙蓉园里看花日色赭黄相似不着红鸾扇遮
    杏园城
南记杏园在慈恩寺正南唐进士宴集于此会要曰太中元年勑今后放新进士榜依旧宴于杏园所司不得禁制唐人尤贵进士开元天宝之盛新进士以泥金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而乡曲亲戚例以声乐相庆谓之喜信刘禹锡诗曰礼闱新榜动长安九曲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满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张籍赠刘郎中诗曰怪君把酒空惆怅同是贞元花下人自别花来多少事春风二十四回春贾岛下第诗曰下第唯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又唐人下第诗云十载长安未是安杏花常是看人看
    樱桃园
唐实录中宗游樱桃园令五品已上尝樱桃
    葡萄园
景龙文馆记中宗召近臣骑马入樱桃园马上口摘樱桃遂宴东蒲萄园奏以宫乐
    奉诚园
司徒兼侍中马燧宅在安邑里燧子少府监畅以赀甲天下畅亦善殖财贞元末神策中尉杨志廉讽使纳田产遂献旧第为奉诚园
  街市里第
   街
    八街九陌
三辅旧事曰长安城中八街九陌张衡西京赋曰观其城郭之制则旁开三门参涂夷庭方轨十二街衢相经厘里端直薨宇齐平
    华阳街
汉书曰丞相刘屈牦妻枭首华阳街
    章台街
汉书曰京兆尹张敝无威仪罢朝走马会章台街卫瓒曰在长安建章台下街也
    香室街
郡国志曰雍州司天台西北有香室街又曰夕阴街在右扶风南
    夕阴街 尚冠街
三辅黄图有夕阴街尚冠街
    太常街
在长安城门中东有汉高帝庙
    藁街
汉书曰陈汤斩郅支王首悬于藁街师古曰街藁街名蛮夷邸在此中
   市
    九市
庙记曰长安市有九所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四里为一市凡九市致九州岛之人在突门夹横桥大道又曰旗亭楼在杜门大道南又有当市楼张衡西市赋曰廓开九市通阛带阓旗亭五重府察百隧
    四市
汉书刘屈牦传曰太子引兵去殴四市人已数万众至长乐西阙下又百官表内吏长安四市四长丞皆属焉
    柳市
汉书长安炽盛街閧各有毫侠万章在城西柳市师古曰汉宫阙疏云细柳仓有柳市群国志曰长安大侠万子夏居柳市司马市主卜于东市西市在醴泉坊陏曰利人市直市在富平津西南十五里即奏文公所造物无二价故以直市为名
    东市
汉书曰晁错斩东市
    西市
惠帝六年六月起长安西市
    直市 
交门市在渭桥北
    孝里市
在雍门东  交道亭市在便桥东
   里
    尚科里
三辅黄 曰长安闾里百六十潘岳西征赋曰尚冠修成黄棘宣明建阳昌阴北焕南平李善曰皆里名汉宣帝舍长安尚冠里又霍光第门自坏兄孙云尚冠里宅中门亦坏又曰武帝同母姨金玉孙女号修成君余未详
    修成礼 黄棘里 宣明里 建阳里 昌阴里 北焕里 南平里
并见上
    戚里
高祖召石奋姊为美人徙其家长安中戚里师古曰于上有姻戚故名其里为戚里
    函里
在长安西出南头第三门
    大昌里
列女传郎女长安大昌里人
   第
    楚王邸
王莽加九赐以楚王邸为安汉公第
    萧何第
汉书曰萧何置田宅必居穷僻处王莽号安汉公以故萧相国甲第为安汉公第
    北帝
惠帝赐夏侯婴北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师古曰北第者近北阙之第婴最第一也
    霍光甲第
赠霍光甲第一区音义曰有甲乙次第故曰第
    王根第
曲阳侯王根大治第室起土山渐台洞门高廊阁道连属弥望百姓歌之曰五侯初起曲阳最怒坏决高都连竟外杜土山渐台象西白虎其奢僣如此成帝微行见园中土山渐台以类白虎殿上怒责问司隶校尉京兆尹知根骄奢僣上赤墀青琐附纵不举奏
    王商第
成都侯王商穿长安城引内豊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舩立羽盖张周惟辑濯越歌成帝幸商帝见穿城引水意恨内卫之
    董贤第
哀帝诏将作大匠为贤起大第北阙下重殿洞门木土之功穷极技巧柱槛衣以绨绵又并合三第尚以为小腹坏暴室师古曰师以三第总为一第赐贤犹嫌狭小复取暴室之第以增益之
 类编长安志卷之五
京兆路儒学教授骆天骧编集
开成路儒学教授薛延年校正
  寺观
   寺
    大慈恩寺
三辅会要隋无漏寺之地武德初废贞观二十二年高宗在春宫为文德皇后立为寺故以慈恩为名乃选林泉形胜之所寺成高宗亲幸佛像幡华并从宫中所出太常九部乐送额至寺寺南临黄渠水竹森邃为京都之冣酉阳杂俎寺凡十余院总一千八百九十七间勑度三百僧初三藏玄奘自西域来诏太常卿江夏王道宗设九部乐迎像入寺彩车凡千余两上御安福门观之太宗甞赐三藏衲直百余金其针綖工无之迹殿庭大娑罗树大历中安西进其木桩赐此寺四橛橛皆灼因其木火德行逢自种之一株不活寺西院浮 六级崇三百尺永徽二年沙门玄装所立初唯五层一百九十尺砖表土心仿西城窣渚度初治以立四域之象后浮 心内世水钻出渐以颓之长安人中立坼改依冬下剎表旧式特崇于前有辟支佛牙大如升光采焕烂浮 下东立太宗皇地选三个人圣教序及高宗皇帝述至帝记二碑并禇遂良书中和中书舍人李启史普进士既列名于慈恩寺塔之曰题名甫社杜司人公豋慈恩寺塔诗曰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知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口  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 【一作泰山】 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呌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黄鹄去不急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鴈各有稻梁谋又章八元诗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讶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蒙蒙 【春一作烟】
    大安国寺
大唐遗事睿宗在藩旧宅景云元年立为寺以本封安国为名宪宗时吐突承璀盛营安国寺欲使李綘为碑文綘不肯撰后寝摧圯宣宗欲复修未克而崩咸通七年以先帝旧服御及孝明太皇太后金帛俾左神策军再建之酉阳杂俎曰红楼睿宗在藩时造元和中广宣上人住此院有诗名时号为红楼集
    大兴善寺
初曰遵善寺随文承周武之后大崇释氏以牧人望移都先置此寺以其本封名焉神笼中韦庶人追赠父玄贞为酆王改此寺为酆国寺景云元年复旧
酉阳杂俎曰寺取大兴靖善二坊名一字为名不虚三藏塔前多老松岁旱时官伐其枝为龙骨以祈雨盖以三藏役龙意其枝必有灵也东廊素和尚院庭有桐四株元和中卿相多游此院桐至夏有污污人衣如輠脂不可浣招国郑相恶其汗谓素曰弟子为伐此树各植一松也及暮素戏祝曰我种汝三十余年汝以汗为人所恶来岁若复有汗我必薪之自是无汗素公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夜常有狢子听经斋时乌鹊取掌中食天王阁长庆中造本在春明门内与南内连墙其形高大为天下之最大和二年勑移就此寺坼时腹中得布五百端漆数十筩寺殿崇广为京城之最号曰大兴佛殿治之与太庙同之章二年火焚之更营建又广于前十二亩之地
    大庄严寺
在永阳坊隋初置宇文氏别馆于此坊仁受三年文帝为献后立为禅定寺宇文恺以京城之西有昆明池地势微下乃奏于此寺建木浮 崇三百二十尺周回一百二十步大业七年成武德元年改为庄言寺天下伽蓝之盛莫与为比寺内有佛牙长三寸宋时沙门法献从乌踵国取以归预章王东目杨州持入京隋文令置此寺大中六年改圣受寺
    崇圣寺
在崇德坊寺有二门西门本济度尼寺隋秦孝王俊舍宅所立东门本道德尼寺隋时立至贞观二十三年徙济度寺于安业坊之修善寺以其所为旲宝寺尽之度大宗嫔御为尼以处之徙道德寺额于休祥方之太原寺以其所为崇圣宫以为太宗别庙仪凤二年并为崇圣僧寺辇下岁时记进士樱桃宴在崇圣寺牙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