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福建通志台湾府
福建通志台湾府
漳州府巡简司十八:龙溪县柳营、漳浦县青山、井尾、古雷、后葛、盘陀、龙岩县雁石、南靖县永丰、长泰县溪口、漳平县归化、平和县漳汀、诏安县洪淡、金石、漳潮分界、海澄县濠门、岛尾、海门社、青浦社。旧有漳浦县东沈、赤山、龙岩县东西洋、南靖县小溪、寒溪、九龙岭、漳平县桃源溪南各巡简司,俱革。
福宁州巡简司八:本州岛大篔筜、青湾、芦门、高罗、延亭、柘洋、福安县白石、宁德县东洋麻岭。旧有松山巡简司,革。
明史兵志:卫所兵有从征者,诸将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戍;有归附者,则胜国及僭伪诸降卒;有谪发者,以罪隶为兵。其军皆世袭。
卫所之外,郡县有民壮,遥郡有土兵。太祖定江东,循元制立管领民兵万户府。闽浙苦倭,指挥方谦请籍民丁多者为军,寻以为患乡里,诏闽浙互徙。宏治二年,立佥民壮法,遇警调发,给以行粮,而禁役占放买之弊。富民不愿则上直于官,官自为募,或称机兵。在巡检司者称弓兵。
浙兵,义乌为最,处次之,台、宁又次之,善狼筅,间以叉槊。戚继光制鸳鸯阵以破倭,最有名。
漳泉习镖牌,水战为最。泉州永春人善技击。
国朝
闽省兵制,有八旗营、有绿旗营。八旗营统以驻防将军,绿旗营统以总督。将军兼辖标下绿旗营(康熙间奏准福州驻防,照京口例,添设绿旗左右两营)、水师旗营,而陆路诸镇协亦听节制(嘉庆十一年,议准闽省除督标、抚标、提标各有专辖外,其余陆路各营协均交该将军一体统辖)。总督兼管福建抚标一(一为浙江)、水陆提标二、镇标八及提镇专辖各营。抚标以巡抚统之。提标则陆路提督一员,除辖本标外,节制福宁、建宁、汀州、漳州四镇(福宁镇原属陆提,嘉庆七年,改左营为水,并听水提节制)。水师提督一员,除辖本标外,节制海坛、金门、南澳、台湾、福宁五镇。其副将、参游以下,则又分隶于各镇总兵官。虽增移裁改,规制屡更,要皆因时制宜,使星罗棋布,声势联络,无鞭长不及之患云。
军标
镇守福建福州等处将军,驻省城,专辖本标左右营,八旗营,绿旗营,水师营。
副都统一员,驻省城。原一员,雍正六年分设左右翼,乾隆间复故。笔帖式三员。
驻防满洲八旗:康熙十九年始设驻防四旗,曰镶黄、正白、镶白、正蓝,皆汉军。凡城门启闭,专司筦钥。乾隆十九年,添设正黄、正白、镶红、镶蓝,凡八旗。协领兼管佐领八员(每旗一员、原十六员,乾隆间裁八员归协领兼管)、防御八员(每旗一员)、骁骑校十六员(每旗二员)、额外虚衔金顶二十四员(俱在领催前锋内)、领催兵百六十名(旗各二十名,后仿此)、前锋兵二百名、马甲兵千二百名、匠兵四十名、步甲兵四百名、养育兵百六十名、兵战马四百匹。
绿旗左营,康熙三十年,将军石文炳援广东京口例请设绿旗两营:参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把总五员、额外外委五员,马战兵七十七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八十七名、守兵三百二十一名、兵战马八十七匹。
绿旗右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把总五员、额外外委五员、马战兵七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九十名、守兵三百二十一名、兵战马七十九匹。
驻防汉军水师旗营,雍正六年,将军蔡良、副都统阿尔赛会同总督高其倬议设水师旗营,驻札闽县洋屿地方,负山面海,距省城七十里。内设旗官教习兵丁,每岁春秋,于三江口演习,地距洋屿二十五里,将军、副都统亲往阅操:协领一员、佐领二员、防御二员、骁骑校六员,汉军领催兵三十名、汉军旗兵四百八十五名(内教习兵十二名)、清字外郎一名。
督标(辖本标中、左、右三营、南台水师营,在闽省则节制抚标一、水陆提标二、镇标八。原辖浙闽二省,雍正五年十二月,奉文专辖福建,十二年奉文兼辖浙闽)
总督闽浙提督军务,驻札省城。
中营副将一员(驻札福州府治)、都司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三员(原四员,康熙间拨一员入军标)、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五员、额外外委五员,马战兵九十七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六十四名、守兵四百九十名,兵战马九十七匹。
左营参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五员、额外外委六员,马战兵百三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七十一名、守兵四百九十名,兵战马百三匹。
右营参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五员、额外外委六员,马战兵百三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七十一名、守兵四百九十名,兵战马百三匹。
水师营参将一员(雍正元年设)、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步战兵五百二十八(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三百七十名。战船见船政福州厂。一分防员山水寨、登高山寨、崇新寨、田螺■〈虫弯〉、红山等塘汛,一分防罗星塔汛兼辖瀛前、峭门、姑庵等塘汛,一分防壁头汛兼辖江边、林埔、中洲、大桥等塘汛,一分防洋尾洲,一贴防福协乌龙江,一贴防福协犬头岐,一贴防福协新岐,一贴防江边,一贴防抚标胐头塘。
抚标(辖左、右二营并听总督节制)
福建巡抚提督军务,驻札省城。
左营参将一员(驻札福州府治,原为游击,雍正间改设)、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五员,马战兵八十七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八十七名、守兵三百二十一名,兵战马八十七匹。分防磕坑、朏头、君竹等塘汛。
右营游击一员(驻札福州府治)、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五员,马战兵八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九十名、守兵二百二十一名,兵战马八十九匹。分防魁岐、埔头、鼓岐等塘汛。
陆路提标(辖本标中、左、右、前、后五营、福州城守营、兴化城守营、泉州城守营、长福营,节制福宁、建宁、汀州、漳州四镇,仍听将军、闽浙总督节制)
提督总兵官一员,驻札泉州府。
中营参将一员(驻札安溪县)、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九十六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五十一名、守兵三百七十二名,兵战马九、十六匹。一分防长坑汛兼辖徐州墟、桃州隘、碧石、霞地、科名、大港头、朋亭、霞村、内洋等塘汛,一分防塘湄、上墟兼辖珍山、举溪等塘汛,一分防安溪县兼辖罗渡等塘汛。
左营游击一员(驻永春州)、守备一员(驻泉州府)、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九十六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三十名、守兵三百二十一名,兵战马九十六匹。一驻防永春州兼辖上场堡、东关塘、赤涂、剧湖洋、小姑、吉际、高坪、溪洲等塘汛,一分防黄阪汛兼辖古格隘、锦斗、西斗等塘汛。
右营游击一员(驻永宁卫)、守备一员(驻泉州府)、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九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六十七名、守兵四百五名,兵战马九十九匹。一驻防永宁卫兼辖默林、沙堤、东店厝、上竿头寨、邓厝仑、后灵、水青、石前埔等塘汛,一分防定公庵汛兼辖西仓、石亭、深沪、柳山、乌浔、石圳、福全后湖沿山等塘汛,一分防蚶江汛兼辖法石、石狮、亭塘市、青阳市、上庵、浦边、鹧鸪后渚、径边、水头、日湖、洋芝、右浮、五堡等塘汛。
前营游击一员(驻泉州府)、守备一员(驻惠安县)、千总二员(原一员,雍正十一年添设一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百一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六十六名、守兵四百五名,兵战马百一匹。一分防崇武汛兼辖獭窟下、按臭涂、白沙、大岝等塘汛,一分防惠安县兼辖交界、涂岭驿坂、居仁、新田、盘龙、上田、岭北等塘汛,一分防黄崎汛兼辖小岝、辋川、峰尾港、西沙格等塘汛,一分防洛阳、北岸寨等塘汛。
后营游击一员(驻泉州府)、守备一员(驻泉州府)、千总一员(驻德化县)、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一员(原二员,乾隆五十三年裁)、外委千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九十六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三十三名、守兵三百二十八名,兵战马九十六匹。一分防德化县兼辖高阳、赤水格、郭坂溪边、南埕、水口、美洋、岳尾等塘汛,一分防内洋汛兼辖隘门格、倚洋、际头、王春、十八格、山坪等塘汛。
福州城守协(嘉庆十三年,改为兼理军标绿旗营)
副将一员,驻札福州府治。
左军(原称营,游击一员,康熙三十一年裁)、都司一员(驻福州南台,原为守备,康熙间改设)、千总二员、把总五员(内一员康熙间设,驻防屏南县汛)、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七员、额外外委七员,马战兵七十七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六百三十九名、守兵五百二十三名,兵马七十七匹。一驻防南台,一分防古田县兼辖羊角岭、阳寿桥、■〈木辱〉桥、严头闸、林曹洋、半坑亭、上洋、公馆、赤凌溪、牛头岭、杉洋、石步坑、教场门、寻洋浿、窝达、嵩州等塘汛,一分防古田县属水口兼辖闽清县属小雄、牛头溪、摇动石、安仁溪、小箬、瓜园等塘汛,一分防黄田、新庄、榖口、峨洋、秀岭、罗溪湾口等塘汛,一分防面岭兼辖柴排横山下、渡城门、三港口、银湘铺等塘汛,一分防乌龙江寨兼辖尤■〈木臭〉、青龙寨、青铺、蓝铺、俊边、青岚岭、龙首岭等塘汛,一分防屏南县兼辖陇庄、棠口、上洋、梨坪、巴地、甘棠、梅花地、七房溪、前漧、分水头、上泼、头牌岭、赤溪、上洋、杨厝、壑领头等塘汛,一分防梅岭兼辖降虎官溪、岭下、山坪、板桥等塘汛。
右军并军标(原游击一员,康熙三十五年裁)、都司一员(原为守备,康熙间改设驻省城)、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原三员,康熙间添设)、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五员、额外外委七员、军标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外委把总一员、额外外委一员,马战兵百二十五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六百七十八名、守兵五百八十九名,兵战马百二十五匹。一分防闽清县兼辖白汀堡汛、面溪口等塘汛,一分防永福县兼辖埕头、汰口、大樟、贯墟、东洋、板楼等塘汛,一分防辽沙汛、南屿、高岐、土牛、芝田、新岐等塘汛,一分防大穆汛兼辖竹岐所、叶洋、白沙马坑、连田、观音阁、仓湾等塘汛,一分防芋原汛兼辖斗米岐、白石头,柑蔗洲、洪塘、洪山、桥西、河口、后山、十四门桥、西安等塘汛,一分防五县寨汛兼辖日溪、猪蹄岭、赤桥、新店、马鞍等塘汛,一拨防常思岭。
兴化城守协(原额辖泉州城守、长福二营,雍正九年改为专营)
副将一员,驻兴化府。
左营都司一员(驻兴化府城,原为游击,乾隆十八年改今职)、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五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六十六员(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九十二名、守兵四百七十三名,兵战马六十六匹。一分防涵江汛兼辖大洋、三角埕、三角坵等塘汛,一分防美澜汛兼辖宁海寨、东华、五隆、惠洋、海滨等塘汛,一分防百美汛兼辖岸胜寨、三江口、张井、南埕、白墓等墩寨,一分防江口汛兼辖桥中水寨、东蔡后郭、五里余埔、铺尾、魏塘、北门等塘汛,一分防黄石汛兼辖天马寨、青山、象城等汛。
右营都司一员(驻仙游县,原为游击,乾隆十八年改今职)、守备一员(驻兴化府)、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五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六十七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九十三名、守兵四百七十三名,战马六十四匹。一驻防仙游县城兼辖石马、俞潭等塘汛,一分防枫亭汛兼辖南寺尾、下桥、浮山、双溪等墩寨、沙溪、打铁店、五里牌、僊岭等塘汛,一分防濑溪寨兼辖长岭、南门、双牌、北墘等塘汛,一分驻忠门汛兼辖马峰、吉蓼、莆禧等塘汛,一分防平海汛兼辖嵌头汛。
泉州城守协(原系兴化协管辖,雍正九年,改归陆提)
参将一员(驻札泉州府治,原为游击,雍正九年改今职)、都司二员(一驻安海汛,雍正九年设,一驻洪濑乡,嘉庆三年设)、守备一员(驻泉州府)、千总三员(原二员,一驻南安,一驻晋江,嘉庆三年添设一员,驻洪濑乡)、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五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六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三十七名、守兵五百九十七名,兵战马六十九匹。一分防晋江县御殿东坡,一分防河市汛兼辖新辖新桥、浮桥、新铺、桥尾、马甲、洛阳南岸寨等塘汛,一分防南安县兼辖澎岭、溪尾、朱渊等塘汛,一分防大盈汛兼辖小盈汛、东岭、龙井、石井、莲河等塘汛,一分防东石汛兼辖围头、桑柄、■〈氵丙〉洲、石菌等塘汛,一分防安海汛兼辖古陵、浯棣、溜石、下辇、冷水井、石龟、驷行、潘径等塘汛,一驻防洪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