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府志乾隆本

  [HT]镇东卫城在方民新安二里。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造。垣高二丈三尺,厚一丈,周八百八十余丈,为门四,警铺四十有三,女墙一千三百四十有九,敌楼三十有一。国朝改为寨,分拨长福营,左军守备移驻城内。
  万安所城在平南里。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造。垣高一丈八尺,周五百二十五丈,女墙八百二十有七,警铺十有三,敌楼十有八,东西南为门,上皆建楼。今沿其旧,设兵防守。
  海口镇民城在方民里。明嘉靖间造,周八百四十四丈,女墙一千六百有五,警铺二十四,敌台七,辟门五。嘉靖三十四年,倭寇犯镇,民多死者,御史吉澄请帑金七千七百余两赈之,镇民愿以所赈筑城。万历十年,知县罗万程请帑修之。三十五年,知县凌汉[HT5,6”SS]翀修西南沿江一带。四十三年,知县汪泗论增高东北一带,添设敌台一,警铺四。四十六年,久甫复圯,知县王命卿重修。国朝顺治间海寇据城,旋平,后立有寨。
  化南民城在化南里。明嘉靖间造,今废。
  沙塘民城明隆庆间造。
    街 坊附
  闽县、侯官合治街
  宣政街自鼓楼至还珠门,东属闽县,西属侯官,今名鼓楼前。
  南 街自还珠门至南门,东属闽县,西属侯官。
  闽 县
  井楼门街自狮桥北达井楼门。
  汤门街澳桥东北折而达汤门。
  水部门街
  新 街宣政街右,今按察司前。
  东 街还珠门外折而东,达东门,唐名左通衢,宋曰凤池坊,为许将立。互见《第宅》。《闽都记》:“内有注水石斛,凡四。”
  新塔街闽王时号新路口,有安福寺崇庆塔,故名。
  柏衙前街元行省柏帖穆尔居此,故名。
  馆前街闽王时五州诸侯馆也。宋湛俞隐居于此,三召不起,名旌隐坊。元宣慰使魏天祐寓坊内,名福星坊。
  三牧坊宋名太平坊。明正德间,为知府何显、知州何岗、知县何继周兄弟立,一名枋门。
  朱紫坊宋朱敏功兄弟居之,朱紫盈门,故名。互见《第宅》,一名新河,有三桥。
  鳌峰坊唐名九仙坊,以通九仙山,宋曰登瀛坊,以状元陈诚之名。按:以上三坊,即今地名,故列于巷前,侯官县同。
  东衙巷旧官廨所,有东总门,一名大东衙。
  提举衙巷旧有提举衙。
  万岁巷旧有万岁寺,今呼庙巷。
  沿河东巷今名玄坛河墘。
  通贤境巷内有通贤里社。
  竹林境巷五代闽促生营地,郡守黄裳名仁庆坊。《闽都记》:“有竹林通应庙,故名。”详《坛庙》。
  石幢巷内有宁海神祠,封广利王。
  行春境巷内有行春里社。
  尚书里巷以尚书林瀚居此,因名。通水部门,一名河西。
  德政桥巷
  东闸巷
  河务巷
  使君桥巷
  后岸巷
  花园巷宋参知政事陈忠肃别业。互见《园亭》。
  祠山巷在闽县学前南行折而东,今名草履营。
  新丰巷内有新丰庵,以通府治,亦名府巷。
  县前巷县治南折,通欧冶池,东抵贡院巷。
  悦济巷在悦济桥傍,通北门后街。
  钱塘巷通北门后街。
  欧冶池巷
  存德巷东通府前,南出新丰巷。
  长河巷内有长河境。
  乾元巷旧有乾元寺。
  经院巷东通井楼门街,西通开元寺前。
  灵山巷开元寺后。
  延善庵巷今名通天境巷。
  卫 巷
  城隍边巷
  坊 表
  东南节镇坊明嘉靖中立,在福星坊。
  海邦砥柱坊在巡抚署西,明立,国朝重建。
  南服屏垣坊在巡抚署东,国朝乾隆十七年建。
  天下文章坊国朝康熙戊寅年立,在学院前。
  澄清坊南察院前。
  激扬坊
  贡院坊成化七年立。
  奎壁腾辉坊
  麟凤呈祥坊二坊旧名“论秀”、“登俊”。正德十一年,御史胡文静辟地其南,改今名。
  为国求贤坊在贡院前旧天开文运坊。
  天开文运坊在贡院前,旧为龙门坊。
  登瀛坊在登瀛桥前。
  天衢坊在贡院左,旧明经取士坊。
  云路坊在贡院右,旧为国求贤坊。以上四坊俱国朝乾隆十八年重修贡院改,惟登瀛坊旧无,新建。
  振肃坊二坊俱南察院前,明建。
  东察院坊旧城隍坊,在岳镇坊北,明正德十一年改建。
  依仁坊晋子城厢。《治平记》:“东定安坊,以其方有定安门名之。”后改今名。
  岳镇坊即宋依仁坊,明布政使陈珂改今名。
  振纪坊按司前,明成化年按察使马文升立。
  紫薇垣坊旧名旬宣,明正德年,布政使陈珂立。
  闽都坊旧名闽会,在旧县治。
  十闽首县坊闽县治前。
  兴贤坊府儒学前,旧名进德坊,宋更今名。
  秀实坊旧曰升秀,士人有累举不第者,后登科,宋改今名。
  文明坊在闽县前,国朝乾隆戊午年重建。
  发政坊内旧有养济院、安济坊。
  以上公署坊表。
  宋
  状元坊嘉祐八年,为许将立,在东街,今存。
  继伟坊高介卿与子安世同年登科,故名。
  振名坊一陈大丞,以方医名,一彭文嗣登第名。并在后河。
  状元坊绍兴十三年,为陈诚之立,在拱星坊。
  筹帅坊在福星坊,因王祖道两知乡郡,故名。
  棣华坊郑杜兄弟三人俱中武举,杜廷试第一,因名。一名汤巷。
  寿宁坊通井楼门。
  温泉坊郡守元绛浚泉,砌石为井,揭宇环之,一名汤井。
  高行坊旧名乡习营,以骁勇名坊,内有驻泊营。后赵伯尚以八行举,更今名。
  海晏坊一名河浚,旧罗城海晏门旁。
  秘书坊以陆藻、陆蕴兄弟官秘书名,今名篦梳巷。
  罾浦坊一名河东,以郡中有谶:“罾浦坊中人挺生”,故名。
  华萼坊闽王时号新市。
  美政坊旧名施政,宋易今名,一名河西。
  尊儒坊一名蔡奇巷,蔡伯亻希所居。
  使旌坊李冫免任漳守,故名。一名大石井,又曰梅枝巷,今名花巷,以内通百花务也。
  连桂坊给舍黄唐传居之,刘延康以其兄弟登科,因名。一名厂巷。
  清泰坊一名石井,大观中李殿撰畸立。
  朝仕坊朱敏元居之,故名。一名小石井。
  岳临坊内有嵩岳行宫,故名。一名塔崎顶。
  拱星坊一名卢巷,闽王时号新路口。
  联荣坊以樊仁远、仁达兄弟故名,内通小石井。一名登龙巷。
  骁骑坊古驻泊营也,宋时将卒自他所召集者居此。今坐营司是其故址。一名嘉荣坊,宋李俯知婺州,子提举衙东,因名。今名南营。互见《第宅》。
  光泽坊在横冲营内,义井二,宋名润泽。
  涟漪坊临河。
  化成坊古铸冶所,一名铁冶巷。
  全胜坊以旧营名,今法海寺前。
  仙迹坊通九仙山里社,中有双石奇迹,今名观巷。
  甘棠坊旧普光塔寺前。
  大隐坊以韩召居之,故名,明改冠英。
  思义坊旧曰阜财,交易所也,宋易今名,通大隐坊,地名厂下。
  仁庆坊五代闽曰促生营,宋郡守黄裳改今名。
  高节坊旧名严师,因林提学徽之名,后杨通判干引年致仕,更其名。
  至善坊胡氏兄弟文炳、文炜同时登科,因名。
  濯缨坊通使君闸。
  积货坊近市,郡守黄裳更名,通促生。
  兼济坊通津门旁。
  坦履坊西通朱紫坊。
  浚明坊在东衙经纬小巷。
  华林坊通平山,内有华林寺,故名。
  丽文坊宋名丽景,明成化间移建贡院于内,改今名。
  元
  清河坊至元间辟是路,通左司理院,一名花巷。
  孝节坊至正中为郑庆生妻林氏立,在嵩山下。
  明
  方伯坊为布政车宁立。
  大司空坊为尚书赵荣立。
  大学士坊为侍读学士林誌立。以上俱宣政街至南门。
  步瀛州坊为弘治壬戌科进士立。
  会魁世科坊旧澄清坊,为弘治己卯科参政林廷□、佥事谢廷柱立。
  三尚书坊正德六年,为冢宰林瀚、司徒林泮立,名二尚书坊。后增司空林廷选,为三尚书坊。
  庆云坊为正德癸酉科举人立。
  吉士坊为正德丙子科举人立。
  应奎坊为弘治已酉科举人立。
  进士坊为正德甲戌科进士李景元、林炫、林春泽、田邦杰立。
  群英坊为弘治已卯科举人立。
  萃贤坊为弘治辛酉科举人立。
  光禄坊弘治十六年,为少卿王鼎立。
  登庸坊为弘治戊午科举人立。
  冠英坊正统中,为举人王浩立,在岳镇坊南。
  都谏坊为给事许天锡立,在福星坊。
  豸绣坊为御史李烨立。
  萃英坊为成化壬午、己酉、戊子三科举人立。二并兴贤坊内。
  世美坊为永乐巳未科、大顺丁丑科、成化乙未科进士立。
  象贤坊为知府林元美子谕德瀚立。
  大司成坊为国子监祭酒林瀚立,在黄山。
  达尊坊正德十二年,为致仕南京兵部尚书八十四翁林瀚立。
  四桂坊在三牧坊,为教谕何继高及三牧昆季立。
  解元坊为解元傅鼎立,法海寺东。
  孝行坊景泰间,为都指挥王胜立,在狮桥。
  大司徒坊、小宰坊二并为尚书黄镐立,在柏衙前。
   貤封报德坊为郎中郑汝美父主事天与立,在白湖。
  经魁坊为宣德已酉科举人林澄立。
  参伯坊为参议郑观立,在高湖。
  世登金榜坊为知府林元美、子吏部侍郎瀚、孙兵部郎中廷木昂、曾孙礼部主事炫四世进士立。三并林浦。
  科第联芳坊为参议林壂立,在塔林。
  人瑞坊《闽都记》:“万历八年,为林春泽百岁立,坊成春泽赋诗:“翠旗谷口万松风,目耑息犹存一老翁。讵意皋夔黄阁上,遥邻园绮白云中。擎天华表三山壮,醉日桑榆百岁红。愿借末光垂远照,康衢早晚颂华封。”
  都宪坊三一为成化二十三年都御史王克复立;一为尚书黄镐立,并柏衙前;一为都御史陈纪立,在下渡。
  进士坊十四一为副使翁晏立,在南街。一为知府李烨立,在兴贤坊。一为进士张纯立,在东街。一为知府孟王巳立,在三牧坊。一为知府邵铜立,一为参政黄埙立,二并法海寺东。一为参政林迪立,一为知府叶亨立,一为主事陈宪立,三并南台。一为进士蔡肃立,在下渡。一为永乐丁丑科林元美立,在林浦。一为左布政林號土立,在塔林。一为参议邓珙立,在竹屿。一为进士叶铤立,在后屿。
  蓬莱真境坊在通仙门西。
  贞节坊一为御史杨永母王氏立,一为陈启妻潘氏立,一为高明妻林氏立,三并在凤池坊内。一为李岳妻刘氏立,通贤巷,一为举人林庭桂妻郑氏立,林浦,一为林克从妻李氏立,塔林。
  国 朝
  升平人瑞坊康熙四十六年,为闽县百有二岁吴庭木云立,在卫巷。
  乐善好施坊乾隆十四年,为诰封奉政大夫何长浩立,在南关外。
  贞节坊一为康熙间王大恩妻林氏立,后屿。一为雍正间陈武榆妻邓氏立,井楼门外。一为乾隆年李基妻陈氏立,一为乾隆年李鏊妻黄氏立,一为乾隆年陈兆发妻丁氏立,三并井楼门外。一为乾隆年鄢世凤妻傅氏立,康山庙边,一为乾隆年镶白旗顾继盛妻金氏立,一为乾隆年正白旗金世耀妻夏氏立,一为乾隆年张天坤妻李氏立,三并朝天桥边。一为正蓝旗马天与妻田氏,一为镶白旗刘士铨妻姜氏,一为镶黄旗邢士楷妻佟氏,一为正白旗刘邦臣妻孙氏,一为正白旗杜正相妻李氏,一为正白旗高尚瑜妻周氏,一为正白旗张朝兴妻王氏,一为正白旗王殿选妻高氏,一为正黄旗白良玉妻徐氏,一为正白旗董文弼妻周氏,一为正白旗王景尧妻高氏,一为镶白旗徐弘鉴妻孙氏,以上俱乾隆年立东门外。一为乾隆年正白旗锁荣华妻管氏立,东门城边。
  侯官县
  西门街自定远桥至西门。
  北门街自土街口至北门。
  北门后街北街之西。
  后 街南街之右。
  衣锦坊初以宋陆蕴、陆藻居之,名棣锦。后王益祥居此,更今名。
  文儒坊以宋祭酒郑穆名,一曰儒林坊。
  光禄坊旧有法祥寺,岩石上有“光禄吟台”四字,为宋光禄卿程师孟镌,详见《山川》。坊北有巷,曰井巷。
  桂枝坊以唐陈去疾登第名,一名牛育巷。
  甘液坊一名水局巷。
  道山坊在官贤坊南,以道山亭名。一名天王岭,内有道士井。详见《古迹》。
  官贤坊在侯官县前。《三山志》:“内有苏公井一。”
  永安坊
  怀德坊宋司业郑南居。
  善化坊元贞元年,平章高兴于州冶西南创驿馆达西门。
  淳仁坊宋名晏公坊,今名后曹。
  熙然坊在定远桥右巷直街东。
  右院巷宋右司理院故址。
  万寿巷亦名府巷,旧有万寿寺。
  沿河西巷一名虎节河墘。
  杨桥巷一名右通衢,宋宣和间改名春风楼,一名丰盈坊。《三山志》:“楼前苏公井一。”
  郎官巷宋刘涛数世为郎官居此,故名。陈烈亦居此。
  塔 巷旧名修文坊,知县陈肃因其中举人数不利,改修为兴文,遂登科,后改文兴,今名塔巷。
  黄 巷晋永嘉间黄氏居此,唐校书郎黄璞仍居此。名益著。详见《第宅》。
  安民巷
  宫 巷旧名仙居坊,内有紫极,后崔、李二姓咸显贵,改名聚英、达明,复为聚英。
  吉庇巷宋郑性之宅址,名急避巷,后改今名。
  螺女巷内通石塔,一名来里巷。
  小水流坑
  大水流坑
  花 巷在双抛桥
  闽山庙巷内有闽山庙,北通衣锦坊。
  打线营
  圆 巷一名小黄巷,在金斗桥边。
  西衙巷
  马房巷一名便民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