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府志万历本

  东岳行宫
  即伪闽所建东华宫之泰山庙。宋大中祥符间,寖广其制,万历二年重修。
  天妃宫
  在水部门内城垣下,建自前代,国朝永乐至万历年间,累经修葺。神姓林,莆田都巡检孚之季女也,生于五代末年,少而灵异,能知人祸福,室处几三十载而卒。宋绍兴间,有司以灵异闻,封灵惠夫人,赐庙额曰:“灵应”。永乐七年,改封弘仁普济天妃。奉使外夷航海,必载其主舟中,每遇风涛,有祷则应,或蝶或雀或灯光,舟人见之,则险夷而利涉矣。嘉靖间,给事中陈侃使琉球还,为请春秋祀典。
  烈威祖庙
  在使君桥之北。神姓陈,与其二弟名讳俱不传,生五季末,一门以贞义自持,没,能为民御灾捍患,祷无不应,宋时累封,并为侯。
  会应庙
  在闽县左三坊。旧为灵泽庙,号五龙,配以方色。相传伪闽时建。宋皇祐中,邑人以旱祷,澍雨大至,北位黑龙,鳞甲犹带池萍。绍兴四年,郡守温益修其庙,乾道三年,郡守王之望请于朝,赐额:“灵泽”,闽令陈长卿记之。淳熙十四年,安抚使贾选奏改今名。
  五显庙
  郡治东南通津门楼上。楼与九仙鳌顶相峙,俗呼青门楼。庙初在河之南岸,即怀远驿故址,旧名五通庙,亦名龙官庙,后废,祀于此。
  振远安福行祠
  在府治北。相传北镇之神也。宋嘉泰初,建于北城楼上。元季,海寇攻城,廉访司掌书记曲时敬领兵击之。祷于神,不许,与战,果不利。明日,再祷,许之,兵既接,彷佛若有神助,遂大胜。时敬乃大新祠宇于门之东。国朝洪武初,增筑城楼,乃迁于时敬旧宅。里民有祷辄应。
  灵沟庙
  在郡城南郊外下郑洋。元至正间,溪水泛溢,忽一木像乘浮槎往来洪沟者数日,乡人异之,乃登于巨石上。是夜,里中父老咸梦一绯衣神谓之:“吾素习歧黄公,当庙食兹土,以福汝等。”翌日各言所梦皆同,即其处立庙,凡疾疫疮疡,有祷辄应。
  [HT5H]马仙庙
  在侯官县十五都甘蔗洲上,庙中有井名龙渊,岁旱不竭。马氏,生建安县将相里,适人一岁,夫亡,誓志不二,纺绩养姑。每跣足出入,遇溪暴涨,无舟可渡,张伞仰置水上,乘之以济,众尽骇异,语人曰:“我非尘世人,有姑在,终其天年,即仙去。”闽人像祀之。马囗津上亦有庙,舟航遇雨,多著灵异。
  祠山庙
  在府治南法云寺东。神姓张名渤,吴兴人,或曰武陵龙阳人,生西汉末,游苕霅之间,卒而为神,显于广德州之横山。闽祠已久,颇著灵迹,郡人敬事之,岁大比,士子多谒梦于此,成化十八年,镇守太监陈道重修。
  刚显庙
  在乌石山之巅,祀唐处士周朴。详见《寓贤》。宋绍兴初,丞相张浚谪福州,将游双峰,夜梦一僧与一金紫人及白袍士来谒。翌日登山,见三人容貌与梦,异之。三人者,朴与观察使李瓒、双峰僧懒安也。后浚帅闽,复游乌石,诣祠下,喟然太息。朴死事三百年,未有庙额,乃疏于朝,赐号“刚显”。郡人郑昂为记,有曰:东汉之衰,陈蕃、李固、孔融之徒,相与标榜,以节义名世,故虽以曹公之阴贼,终身睥睨汉室,不敢取。唐末名节扫地,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朱温以斗筲穿窬之囗囗囗,而攘神器,士大夫亦欣然与之,莫敢正议。使君得志,其肯以国与人乎?”今岁久祀废。
  昭利庙
  在越王山之麓。神为唐观察使陈岩长子。乾符中,黄巢陷闽,王愤唐室衰微,慨然谓人曰:“吾生不鼎食以济朝廷,死当为神以慰人望。”及殁,祀于连江演屿。宣政二年,祀今所。五年,给事中路允迪使三韩,涉海遇风涛,赖神以济,归上其状,诏赐今额。建炎初,寇犯城西,吏民奔走,乞救于神,俄顷冰雹交下,盛夏如冬,平地水深尺许,贼遂惊遁出连江,欲肆剽掠,见士马云布,众骇而去。宋宗正嗣濮王仲湜为之记。
  灵显庙
  在螺江之浒,祀唐将刘氏兄弟三人。宋淳熙间建。初,黄巢之乱,淮甸人刘行全、德全、待全兄弟御之有功,闽人祀之。
  七贤祠
  西门大街,宋建炎初建,以祀王忠竭、郑仲贤、郑谨净、郑守道、郑诚、王子元、王子清,凡七人。距野人也。五代唐天成中,群盗啸聚,阖境之民,赖以保全,故祀焉。又有行祠,在善化坊内。
  显应庙
  闽县饮井山西麓。神姓陈名礹,初与其弟观察使岩同庙,祀于里之芦川。宋嘉祐间,迁于今所。开禧、嘉定间,蝗旱疫疠,邑人祷之,累著灵应。宝庆初,赐额曰“显应”。开庆初,封礹曰:仁济侯,岩曰:忠济侯。侍郎陈益记之。
  北 庙
  旧在遗爱门外,即今北门外,去郡城十里许。王姓刘氏,名行全,唐末,其妻兄王绪,为秦宗权所逼,拔其军南徙,以王为先锋,至漳州,绪忌而杀之。王审知有国,悼其死非罪,为立庙州北。宋政和初,怀安知县吴与重新庙宇,与自为记。
  榷务庙
  在凤池坊东,祀五代榷务使张睦。见《名宦》。
  闽山庙
  在郡城西南文儒坊内,建自前代,国朝正统间,有司重修。万历三十一年,福建左布政使王恩民移檄本府,岁致春秋二祭。神姓卓名祐之,宋景佑元年进士,见《选举志》,庙其故宅也。建炎三年,建寇猖獗。端平中,邵武山寇发。重庆中,汀寇发。神著灵异,现于云端,贼众咸惊怖而遁。寇既平,守臣朱良骥、运判葛有声先后各以事闻,诏加封为广利威显侯,赐庙额曰“灵应”。
  显灵庙
  府城西南胜平里。神姓林名僾,里人也。宋康定间,浙西寇鄂邻倡乱,由海门入窥福州。僾与其子衎倾家招募,分队守隘。贼至,大破之,官军掩为己功。僾曰:“吾为保乡井计,岂与卒伍争?”衎曰:“父子出万死以击贼,今为官军所夺,纵生不封侯,死必庙食耳!”仰天而逝。僾亦寻卒。乡人哀而祀之。自是大显灵贶,有祷辄应。转运使以状闻,赐今额。咸淳间,封僾曰:福恩侯,衎曰:协惠侯。
  通济王庙
  闽县光俗里。宋嘉定初建。神姓林名浦,唐末避地海滨,多凿井以给行人,因谓林公井。及卒,甚著灵应,里人祀之。有司上其御灾捍患之功,赐今号。
  刘巡检庙
  在北门外,元至正间敕建,祀巡检刘濬,有司春秋致祭,岁久废为里社。详见《名宦》。
  彰义祠
  在南门外吉祥墩,祀御寇阵亡将卒。嘉靖四十年建。初,倭夷起海上,逼闽会城,把总童子明等战死,后总兵戚继光平寇。合前后水陆阵亡将卒,并祀于此,为置祀田。今守者颇乾没。


 
 祀典志四
  祠 庙(中)
  

  古灵祠
  在万寿巷内,祀宋枢密直学士陈襄。襄见《名宦传》。明高廷礼诗:“寂寂古灵祠,明明仙居宰。当时化百里,惠泽流千载。冢林庙貌存,不啻桐乡爱。何以咏甘棠,古榕绿阴大。”。
  道南祠
  在郡城光禄坊内,旧名书院,祀先儒杨龟山先生,宋宝祐六年建。国朝成化元年,督学副使游明重建,以罗豫章、李延年、朱考亭并祀之,令有司春秋致祭。嘉靖八年,提学金贲亨增祀程明道为正飨。三十一年,督学朱衡又以程伊川同祀一堂。岁久祠圯。四十一年,提学金立敬重修。万历八年,废天下书院,有司改额曰,“三山公馆。”十三年,巡按御史杨四知题请,奉旨修复,祀典如故。后祠宇多为人侵据。万历三十八年,提学佥事熊尚文查复旧址,修葺一新,又以豫章、延年、考亭为龟山弟子,乃列主配飨。熊尚文谒祠文曰:“于惟龟山,道宗列圣,亲承北学之传;教演六经,创辟南来之统。爰至豫章、延年,益相承于一脉;迨乎考亭父子,随兼集其大成。海滨邹鲁,悉资群贤羽翼之功;飨祀春秋,旧有特祠崇报之典。顾流传既久,而祠宇寝荒。始缘假馆诸生,耽为游息之别业;继坐僦居氓隶,渐成牧蓄之秽场。于是或有构木诛茅,竟生囗于席卷;或有窥窗伺牗,阴蓄意以侵渔;或有潴其宫而鞠为蔬圃,或有穴其地而戏为樗蒲。上不足以妥先灵,下非所以观来学。凡有纲常之责,可无兴起之图。第尚文自受事于兹,殊苦校文未暇,虽曩因岁考之竣,曾造竭其遗祠,然粗修肃拜之仪,未诘穷其窃据。惛惛袭舛,几虚度乎此生;赫赫儒宗,幸假灵于今日。始知侦访,深用惊惶。随檄县以清查,务周详于检勘,追夺其已侵之地,即寸址必使复原;驱逐乎占住之人,虽诸生毋容寝处。且量捐薄俸,庀役缮修。薙蔓草于庭阶,榱题稍焕;坯垣墙于界限,侵削无虞。又祠门扃钥,专责云仍之管承;若苾祀牲羈,豫饬有司之洁备。崇儒典盛,或者藉以永光;为道夙心,庶几无至终负。联荐苹蘩之奠,愿言几席之歆,尚飨!
  道原祠
  在贡院南祀宋儒林之奇、黄幹。正德十七年建。
  林文昭祠
  在三山驿之南,创自前代,宋儒林之奇与其徒吕祖谦讲学处也。岁久倾圯。国朝成化间,其裔孙重建像,又昭祀于中,左配东莱,右附文昭仲子子冲及子冲之子耕。万历三十八年,提学佥事熊尚文修葺,为之记曰:“闽地夙称邹鲁,而倡道三山,则文昭林先生实称鼻祖云。先生蚤师吕本中,亲受濂洛之衣钵,随与其徒日传习发明,寻第绍兴进士,官秘书省,转闽提举。会世不能大用其道,随以祠禄家居,益闭门著述,谹辟讲坛。四方髦俊重趼及门者,匪啻千百计,而吕祖谦、林子冲、刘世南辈则最称高足。当时称先生师弟,固囗然洙泗遗风也。余不佞,束发抱牍时,每从经传,读先生注疏,咸凿凿圣贤格言。又尝横披宋史,见先生论列,如排安石新说,遏金虏和议诸疏,侃侃无减获麟之笔,辄慨然向往,殊以不及登堂奥为恨。既释褐数载,偶滥竽闽学,因得诹先生祠宇竖在三山驿之前,渴饮躬荐俎豆,然方拮据校阅,未暇也。居三年所,会已竣闽事,滥叨量移代去,乃恩遍谒诸儒祠庙,以了为道宿念。乃先生之裔孙林中鸾投牒,向余鸣泣,谓祖祠近为冯夷播虐,且久被无赖侵削窃处,实繁有徒,力不能诃止,可若何?余闻而怆然,曰:“夫胶阁翘馆,刘屈GFABB废为马栈,古今贤哲,犹榏揽欲绝。矧以赫赫大儒之灵寝,而忍令桀黠久据,致沦于草莽乎?”亟檄下侯邑,量捐微俸,庀工缮修。残榱折GFABC杗,罔不饬也;漏霤败薨,罔不新也;庭除蔓草,罔不薙也;崩圯坏坠,罔不举也;湫底洳潦,罔不塞也;借栖之鸟鹊,秽处之狸狐,罔不驱斥而拔除也。无何,旧宇稍已焕然改观,而先生灵爽庶几其妥安矣。既一日,余以蘋蘩荐先生于位,而其裔孙生员林竣初等,请余一言为记,以备异日之防。余惟道未坠地,而秉彝好德,即行道犹有同情,故信陵旧祠,奉祀不绝,栾公遗社,过者必式,彼徒以区区高义,犹足固结易世之人心。乃先生道术传于洙泗,渊源祖于濂洛,即当时紫阳氏犹推为诸儒领袖,其学术醇粹如此,以秉彝之好,律之斯祠,且将百代瞻仰,惟是异日之窃据何虑焉?况祠立于郡傍,固停骖过辙者之所心经也,采风问俗者之所必吊也,诵诗读书者之所必式也。即有奸宄欲睥睨其间,安知负纲常之责者,不更为大创如今日者哉?虽然,亦囗为之后者何如耳?盖折薪负荷之戒,箕裘堂构之囗,亦儒者雅言之故。汉儒尊明经术,征其后多堕世业,即厥祖遗泽未泯,门阅可寻,有识且以遥遥华胄訾之矣。今先生家法俱在,试使诸孙辈率由不悖,令当世征林氏之文献者,不至如汉儒之后,则斯祠血食,岿然如鲁灵光之长存可矣。是在后人亟勉诸。敢记其岁月于石。”
  [HT5H]黄勉斋祠
  在府学射圃之左,嘉靖间建,祀宋儒黄幹。旧在乌石山之西,地废,移今所。
  李忠定公祠
  在西门外,正德十五年建,祀宋丞相李纲。
  诸贤祠
  在凤冈,祀宋儒刘彝,刘康夫、刘藻、刘嘉誉、刘世南、刘砥、刘砺、刘子玠,有司春秋致祭。
  忠毅侯祠
  在谯楼之左,祀元都元帅陈君用。详见《名宦》。
  董忠宪祠
  在驿左,祀元参知政事董文炳。详见《名宦》。
  两贤祠
  在提学道之左。万历二十二年,提学副使徐即登改建,祀提举罗文毅伦、舒文节芬、三十八年,副使甘雨重修,为之记。
  忠烈祠
  在郡城西善化坊内,嘉靖初建,祀参政孙公燧。万历二年,燧孙御史錝修葺。三十九年,巡按御史陆梦祖重修。[HT6SS]按燧以宸濠叛,死于江右,乃祀于闽中,非所当祀,謟也,然燧先为闽参,审囗囗囗名宦得其正矣,今囗之囗囗之司囗者采焉。
  怀悯祠
  在郡城西南,嘉靖十二年建,祀左布政使查约、参议杨瑀、都指挥使王翱、经历周焕,岁春秋二祭。初,狱囚反三司方囗侯御史台城,卒至遇害,闽人悯而祀之。
  [HT5H]殷公祠
  在唐公祠之东,万历间建,祀巡抚都御史殷从俭,有司春秋致祭,后庞、商二公祠圯,今并祀于此。俱详见《名宦》。尚书林燫为之记。殷公祠者,祀吾省故殷巡抚公也。公讳从俭,广西临桂人。隆庆五年,奉玺书以佥都御史督闽军务,明年,召入为副都御史,未几卒。闽人罢市,哭如丧所亲。丧西归,里巷哭以过柩,妇人则哭拜于门内,得人心如此。燫时为文吊之。自嘉靖间,吾土有倭寇,囗至尊囗食,思得囗南顾忧,于是,朝议谓宜置抚臣,盖历数公者,至谭司马始定之,又历数公者至公始安之。当时识者,或以燫为知言云。公卒之三年,闽人思公不置,为建祠西郊外。万历二年某月某日也。遂为述其事,系以诗曰:“闽号乐土,僻海一隅。民之质矣,山耕水渔。或治或否,抚我何如?当嘉靖末,倭夷用急,刘我人民,掠我城邑。鲸波未澄,燕幕安集?赫赫明明,肃皇圣武,命谭大夫,作镇闽府,扫除东夷,绥宁南土。丧乱既平,既安且定,载号载呶,有作弗靖。赤子龙蛇,囗惊百姓,穆穆昭陵,怙冒至仁。文武大吏,孰予抚闽?选于众举,殷公其人,节钺旄盖,殷公至止。田亩多荒,疮痍未起,譬治乱绳,宜宽而理。滔滔大海,群蛮在东,有将矜勇,往殪彼戎。毋宁镇静,勿觊有功,寇盗之余,室家悬磬,军需旁午,有严其令。无宁撙节,缓征弛禁。公宴宾佐,乐舞有奕,请卜其夜,乐不可极。令此三军,向晦宴息。公命经营,子来欢囗。彼食其力,吏勿追呼,令此百城,安于里闾。先时公出,盛其军容;公于简阅,羸卒以从。先时公府,盛卫以兵;公在宴处,庭无人声。郑歌侨如,蜀思诸葛;民之无禄,昊天降割。西郊之外,湖水之浒,作庙翼翼,笾豆有楚。弗殄禋祀,千春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