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畿辅通志
畿辅通志
泉从洞口飞下如帘
金龙洞 阜平县东北九十里大茂山之口也北接
倒马关旧为戍守要地又神仙洞在县东北八十
里
示衣坂 藁城县西北三十里唐天寳十四载安禄
山至藁城赐常山太守颜杲卿金紫使仍守常山
杲卿指其衣谓长史袁履谦曰何为着此衣履谦
悟其意乃阴与杲卿谋起兵讨禄山后人因名其
坂
顺徳府
土山 在府城内
昔冉闵攻石祗于襄国为土山地道此其遗址 元 和
志
石梯山 府城西南五十里路陡如梯又五里为牛
家峪
栲栳红山 府城西南七十五里山径盘曲旋绕故
名
鼎梅山 府城西南与栲栳红山相连
石门山 府城西南九十里
石季龙进据石门 十六国 春秋
龙冈县有石门山 寰宇 记
八盘山 府城西南九十余里自麓至巅旋绕八级
老翁山 府城西南百里一峰陡絶状如老人故名
其西相连为子母山状如妇抱小儿又名孩儿山
天红山 府城西南百二十里老翁山之西石色多
红故名
封山 府城西二十五里以邢侯初封此故名亦谓
之西山自此而西绵亘数百里直接太行皆西山
孤山 封山西十里陡絶多石
风门山 府城西四十里
龙冈有风门山冬夏多风其西即清风岭七里河
出此 寰宇 记
百花山 府城西四十二里石色青白有类百花又
西十里为香炉寨又五里为五马寨铁笔寨
清城山 在百花山西
牛洞山 府城西五十里与老雪山龙尾山相接
薛村山 府城西七十里
翠阳山 府城西八十里又十里为牛心山又十里
为巨山
三尖五平山 府城西一百二十里
水门山 府城西一百二十五里又五里为广阳洞
又二十里即黄榆岭
紫金山 府城西一百四十里元刘秉忠张文谦张
易王恂读书处
夷仪山 府城西一百五十七里
乐平县东南有夷仪岭道通襄国 晋地 道记
皤皤山 一名婆 婆山 府城西一百五十里黄榆岭下
仙翁山 府城西北三十里山腰有张果洞
马鞍山 府城西北三十八里山脊隆起宛似马鞍
山腰有洞可容千余人戍兵防秋常屯于此
龙山 一名石 婆山 在马鞍山北
雷公山 府城西北四十三里
山上有雷公庙 明 志
陵霄山 府城西北七十里径路﨑岖山上寛平西
坡下为黄谷岩又西北二十里为温居山又西北
二十里即马岭口
百岩山 府城西北一百里
龙冈县西北有百岩山其山极峻有百岩故名 寰 宇
记
梅龟活山 沙河县西南七十里宋王舜据此为冦
为杨业所擒今有梅龟寨
磬口山 沙河县西南九十八里本名磬山
磬口山在西南九十八里汉魏时旧铁官也 元和 志
五明山 沙河县西南百八十里
禾山 沙河县西三十里
白龙山 沙河县西三十五里
黑山 沙河县西四十里出铁
鳯凰山 沙河县西四十里相近有龟山
狼牙山 沙河县西四十里
王母山 沙河县西五十里
广阳山 沙河县西七十里上有泉曰漆泉
赫山 沙河县西八十里下有龙潭前有神龙祠
鸡冠山 沙河县西九十里
仓门山 有二小仓门山在沙河县西百里大仓门
山在县西百二十里亦名仓口唐时尝置仓于此
故名
七鹗山 沙河县西百二十里
和尚山 沙河县西百三十里其山平顶
五指山 沙河县西百四十里逺望山岭俨如五指
排列故名
汤山 沙河县西北七十一里汤水出焉
山上有石室絶无尘秽俗号圣人室 寰宇 记
笔架山 南和县南门外山峰列峙形如笔架
铁牛山 南和县东北二里旧有铁牛元末刘绍祖
守顺德销之以铸兵器遗址存焉
干言山 唐山县西北四里山势延袤数千里接内
邱县界
内邱有干言山 隋书地 理志
诗邶风出宿于干饮饯于言注适卫所经之地今
合为一山 正字 通
尧山 唐山县西北八里有元魏武定三年残碑所
载惟兹巏陶唐采封八字
夫子山 唐山县北十里一名孔冈相传孔子停车
处
元许衡建书院于此后有圣裔孔璠自曲阜徙居
因于其冈建奉圣祠祭器多得之土中 畿辅 旧志
宣务山 唐山县北十二里
邢国有巏山 山海 经
世俗或呼为宣务山或呼为虚无山莫知所出余
尝为赵州佐读柏人城西内碑是汉桓帝时所立
铭云有巏嵍山王乔所仙方知此巏务山也巏字
无所出俗音当名权务入都为魏收说之值其为
赵州庄严寺碑铭曰权务之精即用此也又名[山宣]
嵍山 颜氏 家训
柏乡有山一名巏嵍山按宣务山即尧山之
东麓也 隋书地 理志
宣务山一名虚无山髙一千五百五十丈山西三
里出五色文石亦名权务山 寰宇 记
茅山 一名 旄山 唐山县东北十五里山际出茅有刺而
三脊
卧牛山 在茅山西一里
青山 内邱县西二十里
青山本名黒山以周太祖讳黒獭故改名隋置青
山县取此 元和 志
虎头山 内邱县西四十里
白银山 内邱县西六十里百花岩南上出云母遥
望如银上有观音洞
天台山 内邱县西六十五里上有九仙洞
黑壁山 在天台山东
黑壁山在天台山下其石多黒故名 县 志
逢山 一名鹊山又 名蓬鹊山 在内邱县西上有白云洞
鹊山在县西六十三里昔扁鹊将虢太子游此山
采药因名 元和 志
内邱有蓬鹊山亦名龙腾山即汉志蓬山也 寰宇 记
与鹊山并峙者为龙腾山上有太子岩相传虢太
子与鹊并游之所岩东有乔家洞 县 志
夹耳山 内邱县西七十里形如人耳相夹故名
十八盘山 内邱县西七十里山有盘道十八
上凌霄山 内邱县西七十五里其峰峭拔插空
攫山 内邱县西北十三里
砺水出攫山 寰宇 记
峰岩错峙势如搏击故名 明 志
思亲山 内邱县西北十七里本名孤山唐天寳六
载敕改今名
石河山 内邱县西北
双峰山 内邱县西北
攫山思亲左枝石河山思亲右枝双峰山思亲中
枝 畿辅 旧志
且停山 内邱县西北四十里虎头山北下有马跑
泉
露萝岭 府城西八十里
清风岭 府城西一百六十里有边墙一道涧水通
流其中
黄榆岭 府城西北一百六十里石径盘旋形险道
冲有边墙一道
焦山岭 府西南七十里
秦王岭 府西北一百四十里
马岭 府西北一百六十里其地峻险为戍守要地
唐天佑三年河东将李嗣昭攻邢州朱全忠将张
筠引兵助守州城因设伏于马岭
岭设边墙二道外有沟涧名曰鬼谷沟 府 志
夜歇岭 内邱县西六十里
鹤度岭 内邱县西一百七十里
在蓬鹊山西 寰宇 记
漫天岭 在鹤度岭北
麦穗岭 在漫天岭东
龙驹岭 内邱县西北五十里
乜须岭 内邱县西北九十里
黄谷岩 府西七十里
中岩 接黄谷岩
黄背岩 沙河县西一百五十里五指山北和尚山
南南去数道岩三十五里
大伏岩 沙河县西一百五十里有白龙洞
落丝岩 沙河县西九十里
滴水岩 沙河县西一百里石泉自絶壁而下四时
不涸
舍身岩 沙河县西一百八十里
数道岩 沙河县西南一百七十里涧沟之路旋绕
数层故名相近又有大岭口
嘲岩 在马岭北
爱子岩 内邱县西一百七十里
圣佛岩 内邱县西南
鹿城冈 府西北三十里
邢侯欲于此筑城立标巳定夜有鹿衔标徙于今
城处 畿辅 旧志
石井冈 在府西北
晋大宁元年天旱佛圗澄于石井冈掘得一龙长
尺余咒之腾空而上雨即下因名龙冈 后赵 録
冈在县西北七里上有井大如车轮又任县南亦
有龙冈山脊横亘东西二十里 元和 志
圣水冈 沙河县西四十里
马峰冈 内邱县思亲山东相近有卧龙冈仙人冈
娘子冈响冈
永固冈 内邱县西十里
邵明冈 内邱县北十五里
程子冈 内邱县西南三十里
龙冈 在任县南
岭南冈 任县东北二十里
广阳洞 府西一百二十五里
石佛洞 在府西北又有仙翁洞
琉璃坡 府南三十里西山垂尽处唐龙纪初李克
用败孟方立于琉璃坡即此
牛口峪 沙河县西七十里亦名牛神口上流泉水
至此入地
广平府
聪明山 府城西六十里周围俱石形势髙峻上有
聪明神庙
聡明山在城西六十里之石碑社 名胜 志
娄山 一名 狗山 府城西六十里亦名邯山
临洺县狗山在县西十里山顶石上有狗迹因名
武德五年太宗亲讨刘黑闼于此立营 元和 志
邯山在府城西今名聪明山宋陈荐碑记此山盖
紫山一峰耳 寰宇 记
娄山势稍崇广唐太宗碑迹尚存故一名驻跸山
亦名太宗山 府 志
山 府城西六十里
石碑社口有村曰石碑村其上为兔山 名胜 志
红山 府城西七十里
红山踞紫山北山形延袤回峰环涧其下有屯曰
丰稔屯县名永年取此 名胜 志
和山 府城西北七十里
浮邱山 肥乡县南四里
浮邱山土阜髙于平地数尺 名胜 志
天台山 肥乡县西南十五里土山无石髙踰数丈
盘结数百步
鳯起山 鸡泽县治后今仅存土阜
鸡泽山 在鸡泽境内
鸡泽山在广平府鸡泽县境杜预云在广平曲梁
西南 山堂 肆考
辘轳山 广平县南二里盖培塿也
辘轳山南面横堤北负城郭四望环拱 县 志
紫荆山 广平县东北三十里山产紫荆故名
西逼河岸虽经冲突而紫荆遗本尚存 县 志
灵山 在邯郸县西
隋图经云赵武灵王登灵山因以石凿人马之形
其下有井以石覆之俗呼灵井 寰宇 记
城西有照眉池池西有髙岭即古灵山刘劭赵都
赋云西有灵邱即此 名胜 志
邯山 在邯郸县西
牛首水又东歴邯郸阜张晏所谓邯山在东城下
者也 水经 注
邯郸县邯山在县东南五里 元和 志
邯山旧地理志在召代镇内去东南二十里岁久
山夷 名胜 志
堵山 邯郸县西三十里在紫山南连亘如墙因名
邯郸堵山牛首水所出 汉书地 埋志
紫山 一名马 服山 邯郸县西北三十里
赵奢赐号为马服君正义曰因马服山为号也括
地志云马服山邯郸县西北十里 史记赵 世家汪
邯郸有紫山 魏书地 形志
紫山春夏有气蓊郁岩间有紫石英山下有石石
上菖蒲一寸九节 隋国 经
武安县紫山唐天寳六年改为朱衣山山下有水
北流中有鲋鱼名朱衣鲋 寰宇 记
紫山时有紫气覆峰顶故名 府 志
葛山 在紫山东
上有双泉林木森郁葛藟尤盛故名 畿辅 旧志
神麕山 磁州西四十里
神麕之山其上有文石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洹
滏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欧水 山海 经
贺兰山 磁州西北四十里
贺兰山在磁州贺兰真人居此 神仙 传
石鼓山 一名 滏山 在磁州境
鼓山有石二所若鼓形南北相当谚云南鼓北鼓
相去十五 宋永初 山川记
邺城西有石鼓魏都赋神钲迢递于髙峦是也 冀 州
图
滏口山即魏文帝邀击袁尚处太行山八陉之第
四陉曰滏口陉山岭髙深实为险扼 魏地 记
白土山 磁州西北七十里峰顶有泉曰流泉
黄要岭 府城西七十里土岭平漫长二十里髙三
里
双冈 邯郸县西北
建中中田悦围邢及临洺抱真与马燧合神策兵
败恱于双冈 唐书李 抱真传
白虎冈 清河县西南二里
牛尾冈 磁州西南三十里
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二十
山
大名府
沙麓山 府城东四十五里
沙鹿山名阳平元城县东有沙鹿土山 春秋 注
沙鹿者河上之邑 公羊 传
林属于山为鹿沙山名也 榖梁 传
王翁孺徙魏郡委粟里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沙麓
平晋史卜之曰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兴今
王翁孺徙正直其地日月当之元城郭东有五鹿
之墟即沙鹿地也 汉书元 后传
黒山 府西北八十里山多削壁怪石回蹊曲涧盘
欝其中
童山 在黑山西南山无草木曰童隋宇文化及与
李宻战其下
元城郭东有五鹿墟郡国志曰五鹿墟故沙鹿周
穆王东征舍于五鹿其女叔[女坐]届此是曰女[女坐]之
邱为沙鹿之异名也 水经 注
元城县沙鹿在县东十二里亦名女[女坐]邱 寰宇 记
沙麓在府城北四十里 册说
惬山 大名县北十五里
贵乡县古堰今名惬山在县西九里汉成帝时河
决金堤河堤使者王延世募人运土塞河之处以
其惬当人情故谓之惬山 元和 志
方山 南乐县北七里相传东西二土山并峙其形
方正后为河水荡决
龙光山 东明县东南三十里山上云气现光如龙
故名
白云山 东明县东北二十里
东明县白云山相传张良辟榖于此其里名白云
里
金沙山 在开州治东
鸡鸣山 在开州城内
鸡鸣山在州学北百余歩相传昔有仙人居住闻
鸡鸣于此
洪洋山 开州东南二里土冈绵亘南北数里
洪洋山在州东南义井里即旧澶渊处山南有浮
翠桥 名胜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