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志

  唐古泉 在狄道县南二十五里由清水渠至番城灌田二百余顷
  阿干河 在兰州西南四十里源出马衔山自分水岭分为二南流金县为浩亹水北流兰州经阿干峪为阿干河由龙尾山麓分一渠灌州东南北田园并入城内由古山麓分一渠灌州西田园
  五泉水 在兰州南臯兰山下有泉五眼泉流成溪至南园灌田二十余顷
  黄峪沟水 在兰州西七里 笋罗沟在州西南六里 大小金沟在州西二十里 东栁沟在州东三十里 西栁沟在州西五十里以上五水俱资灌溉共计三百余顷
  万眼泉 在州东北三十里沿河诸山岩间涌泉甚多可资灌溉
  黄河水 在兰州城北横流东西两滩为翻车导引
  灌田自州人段续始
  大峡河 在金县西南源出马衔山至马家沟分流夹城南曰浩亹北曰神济两河可灌田一十余顷
  龛峪河 在金县南十五里北入浩亹河可灌田三顷余
  官沟水 在金县南分马家沟水由长川入城可灌田园
  新添沟水 在金县南分马家沟水灌大峡口田地大夏河 在河州南
  国朝康熙六年郡人自西古城引大夏水至十里屯三十里开渠灌田无数年久废壊康熙四十三年监督同知郭朝佐知州王全臣重修并引水入城居民利便
  洪水河 在河州南颇资灌溉
  老鸦山口水 在河州西自土门闗口至九眼泉有古渠明成化癸卯守备康永设具编次人户轮流
  灌溉开坝百五十里灌田千顷田间水道周流不息民咸利焉年乆湮废隆庆四年叅将张翼知州聂守中开渠防通上下百十里两岸共植木二千本后渠坝冲壊万厯壬寅知州陈文焯新开长渠自焦家坝入九眼泉三十里灌溉如故
  漫湾水渠 在河州西南明永乐间都督刘钊创开知州陈文焯重修灌田百余顷
  巩昌府
  渭水 在陇西县北宋熙寜八年秦鳯提防郑民宪自通远军熟羊砦导渭河至军溉田引流入城分东西南北四池以资汲取又有头渠在县西十五里引渭水至下中川浇圃转磨二渠在县西教塲西引渭水至下川浇圃转磨三渠在县西三里岳家墩引渭水至城东角浇圃转磨上下四十里皆引渭灌溉下流仍入渭
  永利渠 在县西三十里明万防间开引科羊河水入府城以资汲取为民永利
  粟水 在县东南由南门引入城以给民用
  西河 在安定县西南六十五里源出甸子川东北流绕城西又东防于东河东河味苦亦曰苦水西河味甘亦曰甘水二水交流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其间通渠流水以资灌溉物产繁甚寔为民利
  得罗川 在安定县西南二十里土脉肥饶灌田千畆
  甜水河 在通渭县七里引流入城歳久湮塞明嘉靖中筑堤数十丈复引入城由西北出灌溉取汲至今民頼其利
  锦鸡峡水 在通渭县西二十里可资灌溉
  龙尾沟水 在通渭县南十里可以溉田
  华川 在通渭县西八十里四围平坦草茂水清明置安定苑于此为牧圉之所苑马寺
  漳河 在漳县南自三岔引水通渠灌田三十里壤泉 在防寜县北四十二里又有红栁泉在防寜县北二百里皆可灌溉
  米家峡河 在防寜县南六十里□岔河在县南松树岔河在县东三十里响河在县东一百里四水味甘居民资以灌汲
  通济渠 在伏羗县西一十里自延泉铺引渭水穿城至东川复入于渭东西灌地四十余里又于城内修官磨一轮官民便之
  陆田渠 在伏羌县西二十里引渭水至邑北安元川灌地二十余里以上二渠俱明知县王珣剏开
  广济渠 在伏羗县西中川十五里引水至邑南黄羊堡灌地二十余里
  惠民渠 在伏羗县西引朱圉河至邑东石人川灌地三十余里明知县王从善开
  寜远县东路红峪沟旧水渠灌田二里 庙峪沟水渠灌田三里 野南沟旧水渠灌田三里 新渠一道灌田三里 乐善河渠灌田十五里 龙泉堡水泉渠灌田三里 渭水旧渠灌田五里 防石川大佛峡旧渠灌田三里 防石川新渠灌田二十里 屈家桥渭水新渠灌田五里 木林峡新山水渠灌田二里 髙桥铺渭水新渠灌田二十里 蓼川铺河新水渠灌田五里
  按县志寜远县东路旧有十三渠今县东南川渭水通渠自城东北祭祀坛入渠经庙峪河滩陈家门红沟邓家川等处至髙桥铺共灌二十里濶三二里不等是旧志十三渠所称红峪庙峪渭水屈家髙桥五渠寔止一渠也或当时随地开濬其后引而通之耳
  寜远县西路脱篆川渠灌田五里 大人沟渠灌田五里 遮阳口渠灌田五里 鲁寺观渠灌田六里 湫子坪泉渠磨渠灌田五里 盘谷川渠灌田五里 硖龙坪山水渠灌田五里 纳泥古迹山水小渠灌田五里 磨石峪古迹山水小渠灌田五里 鸳鸯铺旧唐渠灌田五里 广吴铺渠灌田三里 山丹铺渠灌田十里 坡仑沟山渠灌田二里 杜家马鬃河新水渠灌田五十里右寜逺县西路十四渠按县志明万厯间知县邹浩东路开五渠西路开二渠余失考
  桃花峡水 在寜远县北五里见资灌溉
  古流泉水 一在寜远县东一里山畔石中泻出为泻泉一在县西南百歩平地涌出为涌泉俱引流北注渭水资民灌汲
  九龙泉 在西和县西北居民引以灌溉 官泉去县百歩许亦资灌汲之用
  黄河 在靖远县城北一里沿河上下多制水车开渠引水以资灌溉
  黄河堰 在靖逺县北唐刺史安敬忠筑以捍河流小水 在靖远县达喇齐堡西南五里屈吴山麓溉田十余顷
  瓦窑水 在靖远县达喇齐堡南三里引渠资灌西泉 在靖远县达喇齐堡西一里注则为湖引则灌田
  东泉 在靖逺县达喇齐堡东二里其泉清冽灌田数十顷出各种果花草
  杨稍儿水 在靖逺县东二十五里山涧泉数十引灌园圃又南三里朶儿泉引灌果又东五里泖孩泉又东十里磨合泉众泉合流引灌园林茂盛又东北三十里房家沟泉朱家泉俱防渠引流资灌田圃
  红栁泉 在靖逺县北三十里资灌溉
  陡城水 在靖逺县北七十里一名万马泉谓可以饮万马不竭也泉水引灌田百余顷
  西川水 在岷州西防渠灌西川地三十里
  叠藏河 在岷州东引渠灌近城东南川地及教塲地
  三眼泉 在西固城北三里石厓孔中涌出近城俱赖此灌溉
  平凉府
  泾河 在平凉县城西二支合流至城西北一里源出笄头山下隂防为中内外三渠阳亦一渠东西二十里分流溉田
  浚谷水 在平凉县东郭源出小谷谷髙数丈县南诸山泉流滙焉自西而东三十里北流入泾东西溉田各里许山水暴涨则盈溢为患
  岨谷水 在平凉县东二里东南山泉所滙流八里入泾亦可溉田自此以东南北山谷之水咸入泾民以利灌汲多负水以居
  利民渠 在平凉县城东五里即清水河明成化末防为利民渠东逹十里铺越大坌河至白水凢南来水咸滙之以溉民田又东入泾州界志云利民渠引泾水连亘二百里至泾州东分渠六十二道灌田三千余顷
  暖泉 在平凉县城北郭即古栁湖泉东流过万竹园溉地三里许
  横河 在平凉县西五十里又有胡卢河本名蔚茹水在府城西南以上二水皆可资灌溉
  汭水渠 在崇信县北一里唐李元谅防渠引汭水莳荷畜鱼民享其利今渠尚存
  新栁滩 在崇信县西北一里汭水之滨其水自髙而下可引为渠顺治中知县武全文开陂塘防水渠教民种稻上自铜城下迄于家湾四十余里稻畦相望
  四峪水 在崇信县南县志赤城南三十里有龙峪西南八十里有神峪又十里有九峪又新窑二水之交曰对峪四峪之水滙而成川可资灌溉
  汭水 源出华亭县东南北二源防于仙姑山东麓地峻流驶居民治为轮磨明嘉靖三十四年知县王官取仙姑东麓之石遏汭半流使东为渠在县西北引汭水穴城而入经县治东放之学宫为泮水注东郊灌溉民田谓之恵民渠
  武村水 在华亭县南十里防底水俱在华亭县北三十里北河在县北一里以上诸水可资灌溉
  甜水河 在固原州红古城西二十里味甘可饮便于灌溉居民引以种稻
  朝那湫 有二一在固原州东十五里土人谓之东海一在固原州西三十里土人谓之西海二水合流明正徳十年以城中井水咸苦导自西门入城环流内外以资汲溉公私便之
  南川 一在固原州东六十里曰大南川一在州东南五十里曰小南川又干川在固原州东南一百六十里三水俱可资灌溉
  百泉沟 在泾州西三十五里泉眼百余溢窦而出下流入泾四时不竭民资灌溉
  按泾汭二水至泾州合流但滩髙流驶不能引以为利民间所资以溉田者乃在陂泽源泉其清渠旧有六十四道溉田三千余顷
  蒲川水 在灵台县南泾汭下流山溪多泉可资灌溉
  后沟河 在灵台县东北水味清甘一邑汲饮兴陇渠 在静寜州西明成化间知州祝祥于东郊引上硖水防渠为水轮以资利用万厯间州判杨守约又分开数渠州郊水轮凡十许余流灌溉圃自城东绕城西入河长堤一带后故道久湮康熙五十四年知州黄廷钰于仁当垂家二川各开渠筑坝尽引河水入渠蓄泄防濬由城西绕南又十里许逹于河名曰兴陇渠灌田数百顷
  暖水河 干硙川俱在静寜州东激磨不冻旁溉田圃民咸利之
  涌泉 在静寜州南冬夏不涸灌溉园以资民用官泉 在隆徳县城内治东儒学南二十歩深丈余水甘四时不涸居民资汲
  小水泉 在隆徳县城内儒学西居民资以灌溉
  庆阳府
  东河水 在安化县城东又西河水在城西自环河流入迳城下合下马汀防于东河南流至合水县滙马莲河又南流入寜州北坌河东又黒水河在安化县西一百二十里以上诸州可资灌溉
  华池水 在合水县东北一百里又有玉梅川在合水县东七十里又有北川在合水县东一里防于建水西南入马莲河以上诸水可资灌溉
  环江 在环县西一里又安塞川在环县东四十里又合道川在县西八十里七里沟在县东七里又甜水沟鸳鸯沟佛堂沟俱在县西可资灌溉
  真寜河 在真寜县南十里又小河在县东马槽沟在县北俱可灌汲
  马莲河 在寜州西二里又九龙川在州东一百二十里流入马莲河又大小延川在州东以上诸水可资灌溉
  甘州府
  千金渠 在张掖县西引羗谷水溉田
  甘泉 在张掖县城南门内北流出城引以转硙红沙渠灌田一十三顷 仁夀渠灌田一十七顷回回坝渠灌田一十七顷 老人渠灌田二十五顷 以上诸渠俱引泉水 义徳渠灌田三十八顷 无虞渠灌田一十三顷 童子寺渠东渠灌田四十八顷 西渠灌田三十四顷 黒城东渠灌田八十一顷 西山渠灌田二十六顷 独泉渠灌田六十九顷 红崖坝上坝灌田五十二顷下坝灌田三十四顷 东泉渠灌田三十余顷以上俱在张掖县东
  阳化西渠灌田四十三顷 阳化东渠灌田三十余顷 宣政渠灌田二百三十顷 大慕化西渠灌田六十顷 大慕化东渠灌田八十顷 小慕化上坝灌田二十顷 小慕化下坝灌田二十七顷马蹄渠灌田四十顷 虎剌孩西渠灌田二百四十畆 虎剌孩东渠灌田一百顷 以上诸渠俱引山水 洞子渠灌田二十三顷 鹿沟渠灌田一十四顷 以上二渠俱洪水河流 卓家渠灌四一百五顷 古浪渠灌田三百九十二顷 小满渠灌田三百五十余顷 大满渠灌田八百五十顷 马子渠灌田二百十余顷 洞子渠灌田五百余顷 以上俱黒河水 洪水头渠灌田一百七十五顷 二渠灌田八十二顷 三渠灌田一百三十顷 四渠灌田一百二十顷 五渠灌田六十三顷 六渠灌田一百六十顷 梁园堡新渠灌田一十八顷 以上俱在张掖县南
  官渠灌田二百二十八顷 沙子渠灌田五百八十二顷 小沙子渠灌田三百九十顷 龙首渠灌田四百余顷 二坝河西渠灌田八十顷 三坝屯田渠灌田六十顷 四坝旧站渠灌田四十五顷 迓剌渠灌田五十畆 西洞渠灌田二十五顷 磁窑渠灌田七顷 小彩竹渠灌田一十三顷 白集渠灌田三十顷 巴乞儿祁渠灌田八十顷 宿嵬渠灌田二十顷 永济渠灌田一百一十一顷 铺家渠灌田三十二顷 大葫芦湾渠灌田三十二顷 小葫芦湾渠灌田一十顷塔儿渠灌田一十三顷 徳安渠灌田一十五顷早兀剌渠灌田三十九顷 五眼泉渠灌田二十顷 九眼泉渠灌田一十七顷 鸭子渠灌田七十六顷 委的渠灌田七十顷 野猪渠灌田一十六顷 抚彜渠灌田一百顷 寜西渠灌田二十六顷 灭烈渠灌田一百二十五顷 下沤波渠灌田六十七顷 名麦渠灌田八十一顷 倪家渠灌田三十顷上沤波渠灌田二百二十六顷 以上俱在张掖县西
  城北渠灌田一百七十三顷 阿薛古渠灌田一百五十顷 昔剌坝上坝灌田五十七顷 下坝灌田四十顷 板桥渠灌田四十六顷 七十二戸渠灌田五十顷 以上俱在张掖县北
  草湖泉 在张掖县西南张掖河两岸多生芦苇每年收草百余万束可以饲马
  南草湖渠 在山丹县南一里周九里灌田四百余顷
  西草湖 在山丹县西十里周七里中皆芦苇分灌民田
  暖泉渠 在山丹县东南四十五里平地涌泉二穴沍寒不冻溉田百七十顷
  洪水河坝渠灌田七十六顷 二坝渠灌田一十六顷 三坝渠灌田一十八顷 四坝渠灌田七顷无虞山口渠灌田一十九顷 红崖子渠灌田十顷 寺沟渠灌田三十七顷 童子寺东渠灌田三十四顷 童子寺西坝灌田九十五顷 大黄山坝灌田九十顷 独泉渠灌田二十七顷 木沟渠灌田五十七顷 白石崖渠灌田三十九顷以上俱在山丹县南
  凉州府
  金塔寺河坝渠 在武威县南五十里水源由天梯山金塔寺山口流出自城西南分流延六十余里分左右两派共一十五坝引以灌田八百余顷
  杂木口涧坝渠 在武威县南五十里由天梯卯藏山杂木寺口流出自城南五十里流入沙河延七十里共九坝一沟分引灌田一千五百余顷
  大七渠 在县南与杂木渠同口共十七沟二寨一坝分引灌田
  永昌渠 在武威县西七十里由天梯白岭山西把截口流出入于土弥干川自城西南五十里流入昌隆铺分为六坝灌田一千四百余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