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漕运通志
漕运通志
运卫辉府仓粮于通州。
巡抚河南侍郎于谦题,卫辉□仓收各年税粮,见存一十八万余石,年久损坏,见存二万石备用,其余每石加耗二斗五升,令官军运赴通州仓收。从之。
六年今各卫兑军粮,兑完就出通关,若路途窎(diào,深邃貌)远,卫所于本都司出给通关,填给勘合。
令瓜洲置仓,暂收江南兑军粮。
总兵官武兴奏,略曰:江南苏、松、常等府民运兑军粮米,俱在瓜洲沿江湾泊,江潮风飓,曾有淹没漂流,累及无辜者,合令兑粮州县设法于瓜洲高阜地方起盖仓房,暂收候兑。户部议宜从。侍郎周忱斟酌民力整理。
七年令漕运官军若一卫有数船遭风漂流者,委官覆实,全卫改拨于通州及天津仓上纳。
减浙江沿海卫所运粮旗军四千名备倭,议拨补之。
工部侍郎周忱题,浙江沿海金乡等卫所官军专为备倭而设。宣德七年以来,摘拨九千四百二十五名里河运粮,缘卫所经隔路远,致将备倭之务废弛。正统四年,奏拨杭州等卫所军替回松门等卫所军三千三百六名,尚有金乡等八卫、瑞安等六所旗军六千一百一十九名依旧运粮,乞要开豁。户部会查得,正统六年分攒运粮四百五十万石,在京官军人等支过粮四百六十七万三千八百名,运少支多,难准减退。合将浙江沿海卫分旗军减退四千名守城备倭,于直隶九江等卫所调拨二千名抵补减数外,少二千名,少运粮七万石,就令苏、松等府民运赴通仓交纳。奉圣旨:是,钦此。
八年令运粮船损坏,拨附近地方产有物料,于清江、卫河提举司修造,每处工部差官一员监收督造,各所仍差拨官军盖立厂房,相兼匠作用工及贴办物料。
九年令各处民粮每岁该起运京师之数,先尽本都司卫所兑运。其有不尽者,布政司坐拨各府县轮流运送于淮安、徐州、临清、德州等仓交收。
巡按御史陈鉴奏也。
十年令许把总官乘坐粮船。
总兵官武兴奏,提督运粮都指挥李琮等,自永乐间合令官船一只乘坐催攒,近御史吴镒奏革,给与站船廪给。缘驿船有限,占住不便,令于该管卫分摘船一只,量带官粮乘坐。户部议准所言,不给廪给。明年,山东把总都指挥狄瓛奏,仍要廪给脚力。本部会议合照旧例,兑粮之时,总兵官各都司填给符验,应付站船廪给,兑完住给,各乘坐船赴京交粮。
令京库折钞银布米并南京仓粮改拨兑军。
户部侍郎刘奏:今年南直隶并浙江、江西、湖广俱有灾伤,无征数多,不勾攒运,合将原坐南京各卫仓粮内拨四十万石,并京库折钞银布米内改拨补凑,务全攒运。从之。
十一年差户部主事一员于各处提督军民兑粮。
十二年令遮洋船顺带绵布花绒至林南泉店支给军士。
阔白棉布一十万匹、绵花绒五万斤,蓟州官库收贮,听候给用,至今行之。
令南京水军左并淮安等卫所军运粮于近京仓收。
户部题南京水军左并直隶淮安等卫所该运粮□十万石,将一十二万六千石□□□□□□□□万二千石一半粮□□□
□□□□□□
□□□常盈仓收,遮洋原兑黑豆仍□□□□□□
□□。
十三年令各处兑运民粮每二石□□□□□□□淮安等处仓支运者,每二石领垫仓基蓆□领至京、通二仓,每百领除损坏,止纳七十领。
令兑运粮料于东安等门并五府六部都察院□□门及京仓收六分,通州仓收四分,□□□□□淮安、徐州、临清、德州等仓关支,于□□□□□□□□□东店仓收十万石,□□仓□□□□□□□□□□奏准各处原坐兑运京粮□□□□
□□□□□□徐州、淮安、南京等卫□□□□□□□□□□
□□□□□□□□□□□□□□□□俱一尖一平斛收,两平斛放支,民粮送纳临清、淮安仓者,每石俱一尖一平斛收,两平斛放支。官军攒运俱一尖一平斛支,赴京、通二仓交收。
令湖广、江西、浙江加耗俱六斗五升,南直隶五斗五升,江北扬州、淮安、凤阳四斗五升,河南民粮于萧县水次兑者四斗,民自运至瓜、淮等处兑军运者三斗。其运料豆加耗亦准此例。
令明年该运粮以三分为率,支运一分。
户部奏,淮、徐、临、德四仓,见贮粮三百二十二万石,系正统八年以来所收,诚恐陈腐,合令官军将正统十四年该运粮,以三分为率,兑运民粮三分,于各仓支运一分,高邮以南都司卫所并泗、寿、凤等卫分淮安常盈仓,德州以北卫分德州仓支。
河决汴梁,东北趋漕河,决沙湾东堤。命工部尚书石璞、侍郎王永和、都御史王文继塞之。
十四年命邹干、汤节送粮船回。
户部题,将运粮军存留在京操备旗军内,选软弱之数驾船回还,奉圣旨:是。着邹干、汤节去整理,送交与徐恭毕,邹干、汤节着回京来。
暂令苏州府属县里出一夫运粮,替运军操守。
因苏州卫奏也。
运粮旗军留京操练,明年,粮改委有司官督粮里人等运纳。
户部拟奏也。浙江郎中卢钦、江西郎中陈翌提督运纳山东、河南、湖广并江南江北苏、松、淮、扬等府州。从尚书周忱酌派。
景泰三年始命都御史王竑总督漕运。
与总兵官、参将统领其事,自通州至扬州水利有当蓄泄者,督所司行之。
命总督漕运都御史王竑兼管巡抚监督常盈仓粮储。
户部题,该吏科给事中李瓒题,淮、扬、庐三府,徐、滁、和三州,就令漕运都御史王竑兼管巡抚,监督常盈仓粮储,将员外郎冯諲取回,郎中虞钦所理系京储,仍令督运。
四年命左佥都御史徐有贞治沙湾决河,五年塞成。敕总兵官徐恭、都御史王竑、徐有贞整理粮船。
户科给事中卢祥题,要将浙江等处该征民粮尽数起运,量拨淮、徐、济宁等仓收。奉圣旨:是。便写敕与徐恭、王竑、徐有贞,上紧去整理前项粮船,今年务要过尽。时有贞以治河在张秋,故有是命。
令苏、松、常、镇等府民粮自运至瓜洲兑军者,加耗四斗五升,淮安兑军者四斗。
五年令河南、山东布、按二司管粮官催督兑运军粮,青州、济南二府运送德州仓,兖州、东昌二府及河南布政司所属运送临清仓,每石加耗四斗。
令山东、河南布、按二司各委官一员,督征兑运粮一员,公同户部主事收受。
巡抚山东、刑部尚书薛希琨等题,恐插和糠秕也。
令每卫指挥一员,分番修船运粮。
总兵官徐恭奏,江南船只经涉江湖,车坝损坏,原拟各卫掌印官措料协同整理,近年多不遵守,往往稽迟起运。先年各卫原有指挥二员,运粮后暂停止,今合照旧每年一员管运,一员整理船只,听候下年轮运守御。千户所亦同。
七年令扬州迤南卫所运粮官军每员名支行粮三石,淮安迤北卫所每员名二石。
差侍郎同郎中、员外郎催攒。
户部题:该本部侍郎孟题,先带郎中董昱,差遣不敷,令本部员外郎夏时先差,沿途直抵湖广,整理粮草未到,将本官存留在彼,同董昱分投催攒粮草。
天顺元年命总兵官徐恭兼理河道。
先是总兵官徐恭题,换制敕,奉圣旨:河道既有部里委官及御史管理,只着徐恭专管漕运,换敕与他。钦此。既而恭力陈欲遵平江伯故事,兼理河道。事下工部议,漕运与河道事实相宜,须令恭兼理河道,有与本部委官相干之事,令所在官司抄案转行。从之。
二年开蓟州河十里,例三年一浚。
大河卫百户闵恭言,命都督宗胜、御史李敏、主事李尚发军夫万余,开河自新开沽至蓟州四十里中十里。先是河两头皆通,惟此不通,蓟州粮由直沽海口涉历海洋,船多覆没,至是由此以达,船粮无虞,公私便之。
刑部复差官理漕运刑名。
总兵官徐恭题,漕运衙门词讼繁多,先年奏差行在刑部郎中刘礼让,提督兑粮管河兼理刑名,后差官接管。近都御史王竑奏减取回,就委有司官问理内有干都备挥等官,不便,合令该部选精骁刑名郎中或主事一员,照旧管理。
复令清江、卫河二提举司匠役,二年一班。
先年,原拨苏、淮二府各色共四千名,二年一班,二千名在厂上工造船。近因新编勘合该四年一班,班稀匠少,造船不起,总兵官徐恭奏照正统间例,二年一班。户部会议依拟。
复差御史、按察司官整理河道。
总兵官徐恭题也。户部议,济宁迤南差御史一员整理,济宁迤北添除山东按察司副使一员专管,北直隶河道,就令长芦巡盐御史兼管。
四年令运粮官军杂犯死罪者,比流罪、加纳米三十石,共八十石,于淮安、徐州仓支运。
六年差侍郎杨鼎催攒粮船,量宜收贮。
太监牛玉传奉圣旨:如今天气寒冷,河道将冻,粮船未到的,着侍郎杨鼎上紧催攒,不要冻阻了回船,便写敕与他,户部知道,钦此。其敕书略云:如令河道将冻,粮船未到通州者尚多,今特命尔前去看视催攒,可到天津者,就于天津收贮,可到德州者,就于德州收贮,量留耗米,以待下年带运。
令德州、天津、河西务各收来迟粮。
户部题,粮船来迟,恐致冻阻故也。将南昌左等三卫德州收,荆州左等六卫所天津收,宁波等一十二卫所河西务收。
七年令运粮官军犯罪者照例纳米收赎,罢淮、徐支运粮例。
八年令官军运粮或遇风水不测损坏船粮,若在百里内者,务要府州县正官,在百里外者,许所在有印信官司勘实,结申总兵等官处。如有诈妄,罪坐原勘官粮米,仍依原定分数交纳。
成化元年以荆襄等五卫官军兑粮运荆襄备用,暂令各卫支运补之。
先是襄王奏,封内房县贼众猖獗,有旨将荆襄、安陆五卫运粮官军存留本处操守杀贼。户部议奏支兑粮数分派见运官军酌量运赴通仓,上纳足数。继该襄王奏,奉旨就将五卫兑粮委官部运荆襄备用。至是兵科都给事中袁恺奏,该支运少之数,在淮安常盈仓支补,运军不敷,拨空闲余丁代运一遭。
令各处运粮旗军附带土产物货,河西务、张家湾处免其税课。
二年定浚仪、瓜二港之例。
先是仪真坝下黄泥滩、直河口二港,瓜洲坝下东、西二港,江潮往来,涌沙填淤,潮不登坝,船不得过。是年始定例,每三年冬月江涸之时,发军民人夫挑浚一次。
令浙江、江西、湖广、南直隶卫所并南京各卫,俱于本处支行粮三石,江北凤阳等八卫所并直隶庐州、安庆、六安、滁州、泗州、寿州、仪真、扬州八卫,俱于淮安仓支米麦二石八斗,高邮、淮安、大河、邳州、徐州、徐州左六卫,俱于徐州仓支米麦二石六斗,遮洋船并南京水军左等八卫,于南京各卫仓,大河等五卫于淮安常盈仓、山东于临清仓,俱支米二石四斗,德州、天津等九卫,于德州仓支米二石。
六年浚烟墩桥河至三里河,作平水坝,置船盘剥。
总兵官杨茂奏,略曰:通州张家湾河道上接浑、白等河,每年山水泛涨,损坏粮船数多,况堤岸坍塌,逼近民屋,无处下橛系船,上用绳缆互相连系,一遇风浪,俱被冲流。今年水涨,将徐、邳、淮、泗等卫运船冲坏,漂流粮米,淹死人命,甚为不便。看得京城南原有三里河直通张家湾烟墩桥,自桥往西疏浚深阔二十余里,却将烟墩木桥改作吊桥,粮船到彼湾泊,可免漂流之患。若将此河浚深直至三里河,作平水坝三四截,于内置匾浅剥船,令运船由此盘坝以达京师,岁可省车脚数百万。乞命工部踏勘明白,将在京操备旗军暂借,分工毕事,诚为经久之利。
七年始令瓜、淮水次兑运官军下年俱过江,就各水次兑运。
总督苏松粮储都御史滕昭奏,该应天、苏松等府粮长徐汉等各告,近年民运过江瓜洲、淮安二处水次兑军并淮安府常盈仓上纳粮米,俱照该部原定正耗则例起运,又加盘用船车等米。每年于十二月以里运赴前项水次,但军船先后不齐,民人守候月日难论,未免将粮入仓,或被人盗取。其该纳常盈仓之数,又被官攒刁蹬,筛晒亏折,要将成化七年分民运瓜、淮二处兑军并常盈仓上纳粮米,俱令官军过江,就与各该水次仓,分听其交兑,每石照依江南官军兑粮则例,增与加耗,又再加船脚盘用等米,及将该运常盈仓粮,亦照各年加耗,就彼支与官军领运。户部议得,常盈仓粮已议就彼支与官军领兑,瓜、淮二处兑军粮米,准令官军过江,就各水次仓交兑,每石除加耗外,再添脚价米六升。
议修芦沟桥河决堤。
工部题,据本部主事沈熊呈,奉本部札付顺领土作头并督顺天府委官人等,亲诣芦沟桥冲决堤岸处所踏勘,得冲开两岸决口五处共六百七十丈五尺,淹没官民田地不计其数。其西一处冲开南北通行大路,水流成渠,往来病涉,东南一处冲成河道,水流涌急,直入南海子,弘仁桥等处尤为紧要,其余三处俱冲低洼,俱合修补筑塞。缘所用工料浩大,审据里老人等供称,前项堤岸专以防御西北后山一带水患,正统年间,被水冲决之时,钦差内外大臣起拨军民夫役二万余名修筑,方得完成。今又冲决,若不趁时修筑闭塞,夏秋水涨,为患愈甚。将丈量过冲决缺口画图贴说,计算合用工料开呈到部,查得先该都知监左监丞蒋宗等题,本年二月初九日以来,河水增溢,将夹当河口桩木冲开三空。臣等看得海子内沙河,旧春水泛涨,盖因成化六年被水冲开芦沟桥南东堤,渐成河道,未曾闭塞,恐山水泛涨,冲毁桥梁,要行修筑,已经踏勘。今看得冲开岸口,系南北总路,有碍经行。况连接南海子弘仁桥等处,尤为紧要,不早修治,贻患非小。欲将合用桩木,行令芦沟桥抽分局,抽有松木并长柴板片尽数存留备用,荆囤、荆笆、石块,拨人于附近山场采打编织,拨运白麻,于丁字库关支,檾麻于本部收有数内支用,材木于芦沟桥分局选用。该用人夫一万名,后军都督府于属卫起军余一千名,兵部行五军三千,神机等营次拨官军内拨八千员名,于顺天府起民夫一千名,各委官管领。限本年三月十五日兴工修筑,户部照耍儿渡口事例,于附近仓分每月支口粮四斗,仍敕文、武大臣各一员提督,工完奏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