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通志

  鳯凰山县南九十里其形如鳯
  起龙山县南髙矗霄汉登临可望数百里西有峯对峙峯腰一石髙三五丈顶覆如盖飞檐四出俗呼为轿儿崖上有栖灵寺寺傍即磙钟坡草木下垂前有池名黒龙天霁则澄一碧将雨则烟云四布居人每望之以騐隂晴
  程子山县南百二十里崛起平原嶙峋壮丽相传明道先生游此
  文公山县南百二十五里昔朱文公守潭州时曾讲学于此后人立庙其上额曰文公讲学处
  云台山县南百三十里髙峯秀出髙数百丈每雨前即有云气出其中俗名擡山
  髙峯山县西南上有二池唐慧禅师栖此
  九冈山县西九十里秀色如黛蜿蜒虬曲旧有亭为一邑胜览昔人题云江分三峡浊山挹九冈青秀峯县南三里四时常葱郁
  双剑峯县南七十里上有炼丹台吕洞賔所憇走马岭县南十五里汉昭烈入蜀驰马于此
  星辰洞去县四十里洞门屹立中有龙潭深不可测岁旱祈雨即应
  僊女洞去县百四十里洞门九重一窍极深逺燃炬可达四五重中有流水潺然其空嵌处约髙八九丈峭石悬岩明季居民避兵于此全活甚众
  丘家湖县东三十里
  张伯湖涴市南十五里接江陵界濶二十余里黒淘河县南三十里相传宋黄山谷洗笔处
  裹河洲县东南九十里
  上菜洲县北三里
  龙潭县东十里相传有龙潜此

  天鵞池明湘献王养天鵞于此今没于江
  石泉县东仁威观前
  竹泉县南九十里舆地纪胜苦竹寺傍宋至和间有僧浚井得笔黄庭坚谪黔过之视笔曰此吾虾蟆碚所遗也其诗曰松滋县西竹林寺苦竹林中甘井泉巴人漫説虾蟆碚试裹春芽来就煎
  义井县西南五十里寳教寺旁
  麻山井县西南五十五里旁有汉景帝祠
  枝江县
  金鸡山城内大通寺后相传有金鸡拥彩云晒翅于此
  紫山县南三里汉昭烈初入蜀载景帝木主息马此山着紫衣故名孤峯独耸髙插云端松柏挺秀江城第一竒观
  官木山县西南三十里
  金紫山县西五里晓日光映山色如金紫绚耀射目石龙口山县西二十里以形名
  罗老洞县西南二十五里约深二里昔有罗姓者隠此自号青城山人
  石簰县东南三里江边有石如簰冬月水涸浮水面登之似乗槎
  石鼓县东南十里峙立江滨髙八九尺形如鼓老鸦湖县西一里今半为田
  孙家湖县北七十里
  沧滩湖县北百六十里
  沱水源自岷山禹贡沱潜既道蔡注南郡枝江有沱水
  浰洲县东五里大江中
  漷洲浰洲下约寛十里
  关洲漷洲下寛三十里
  灞洲 偏洲俱县东六十里
  南渚洲县东南六十里一名羊角洲
  芦洲县东南七十里
  澌洲洋洲今合为一名澌洋洲约五十余里在芦洲下
  澕洲在洋洲上
  百里洲县东北六十里周百余里梁史陆法和有异术隠此相传县有九十九洲满百出王者桓有闚鼎之心乃漕一洲以充百数僭号未久洲寻没宋文帝在藩邸忽生一洲未几嗣位明嘉靖间水冲为二今名上百里洲下百里洲
  董滩口县东六十里即董市
  堆乌滩县东对江岸响如雷入蜀第一滩
  礶子滩百里洲南岸
  莲花池县治前昔传周茂叔于此观莲莲皆红产白莲则兆年丰
  饮马池县南三里相传汉昭烈关张饮马于此石笋泉县东南六十里其石如笋旁有井泉
  大通井大通寺内水可疗疫
  儒井县学内
  铁索井城西隅昔有女晓汲见铁索盘绕井栏惧而归家人求之弗得
  夷陵州
  东山州东五里山势昻藏为一州之镇
  郭道山州东昔郭景纯结庐于此其基尚存有一井一钟又名葛道山相传葛穉川修炼处
  髙筐山州南四十里荆南图志故老相传尧时洪水此山不没如筐篚然俗名鸡笼山
  五龙山州西十五里五峯连峙蜿蜒如龙
  黄牛山州西八十里水经江水又东迳黄牛山郦道元注曰下有滩名黄牛滩南岸重岭髙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黒牛黄行者谣云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幽深回望如一矣名山志山上有庙曰黄陵庙相传山神佐禹治水有功故立祠祀之诸葛亮有记
  石鼻山州西北三十里髙五百余仞下临江流巨石横六七十丈如簰筏故一名石簰后周常移州治于此西陵山州北十五里蜀江之险始此方舆胜览载呉陆逊守峡备蜀处
  马鞍山州北九十里三国志汉昭烈为陆逊所败升马鞍山陈兵自绕即此
  明月峡州西二十里悬崖间白石如月庾信诗客行明月峡猿声不可闻
  西陵峡州西北二十里三峡之一宜都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百里许山水纡曲林木髙茂哀猿发声岩谷响应行者闻之莫不懐土
  三游洞州西北二十里明一统志唐白居易与弟行简及元稹三人游此作记刻石因名宋苏轼与弟辙及黄庭坚亦游焉轼诗云冻雨霏霏半成霜游人屐冷苍苔滑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白起洞州西百十五里秦白起驻兵于此
  虾蟆碚州西五十里明一统志江之右有石大数丈虾蟆其上出泉陆羽品其水味居第四宋黄庭坚云从舟中望之颐瑱口吻宛然陆游诗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
  浣纱河州西秋冬间水色净丽若浣纱然按艺文志以伍员浣纱女事载入似非
  赤矶州西北五里步阐筑城之所东会大江
  青草滩州南十五里呉俞彦诗青草滩长云满渡红花套远水含烟
  查波滩州西八十里宋冦准赴巴东见水中有人裸体挽舟诘之曰我滩神公异日当大用故来拥防耳以锦袱授之被体而去
  虎头滩 鹿角滩 狼尾滩俱州西三峡中唯此数峡最险
  使君滩水经注江水东流经羊肠虎臂滩杨亮为益州刺史过此覆舟人惩其波澜故名
  洗墨池州治东晋郭璞注尔雅尝于池洗砚宋苏轼亦尝学书于此
  姜诗井州旧无井相传姜诗寓此事母至孝母好饮江水舍旁忽涌泉味如江水甚甘一名甘泉
  神泉井州小南门内明正徳中参政钟文俊平蜀盗至州以城中无井凿此
  宜都县
  虎牙山县东大江北岸状如虎牙昔公孙述遣将依此作浮桥拒汉下有虎牙滩又名武牙宋欧阳修诗醉里人归青草渡梦中船下虎牙关
  石羊山县东三十里髙一百八十余丈山畔白石伏地如羊
  龙巩山县南十五里
  三台山县西十五里
  大梁山县西五十里峯凌霄汉可以逺瞩
  宋山县西北二十里嵂崒悬崖常有云气
  荆门山县西北五十里大江南与虎牙山相对唐陶雍诗两崖开尽水回环一叶才通石罅间
  丹山袁崧记郡西北陆行四十里有丹山山间时有赤气笼葢林岭
  走马岭县东四里呉陆逊窥蜀曽习马于此
  明星岭县南三里传有明星陨此
  界岭县北六十里山势绵亘为夷陵当阳交界仙女洞有二一在石羊山一在马鬃岭下
  石门洞县西四十里洞门深邃潭深莫测旱祷则应桃子洞县西四十余里石窍出水洞口曽有桃数株故名
  汉洋河县西十里发源天正山经渔洋关至夷水下防清江入大江
  云池大江中水涸则见
  五眼泉县西二十五里水深清澈味甚甘美无尽井县东五里
  僊井县北二十里宋山下旱祷辄应
  逺安县
  云梦山县西南六十里崔巍髙拔上有演武峡召将台诸古迹
  鸣鳯山县西十五里峯峦髙峻秀丽甲诸山上有石泉清冽可爱相传邑令侯鸣鳯避乱于此因名鹿溪山县西北十五里梁居士陆法和云着脚名山多矣未有如鹿溪幽邃者遂栖隠焉
  百井山县西北百里山髙广多井迤西有深壑茂林亭子山县北五里
  鳯凰山县北十五里九域志唐韦臯为令时鳯集于此
  白马山县北三十里唐书县有神马山本白马山天寳元年更名山阿有汉髙帝庙
  招僊岩县北十五里鹿苑寺傍多仙迹
  仙女洞县东十里有泉出九子溪
  老龙洞县东十五里山髙洞深有石崖石门石牀之异
  鬼谷洞青溪寺迤西十里洞门髙濶内有石龛相传鬼谷子讲易之所
  观音洞县西十五里石壁峭峙竒拔可爱
  甘霖洞县西二十里有泉东流过新城北又东为石洋河入沮水
  洪岩洞县西五十里洪岩寺后有泉灌田千亩呼儿洞县东北三十里甚髙峻深不可测
  官湖旧县一里水极深
  香桥湖县西六十里源出百井山
  枧水口县北八十里源出鸡头山石穴中土人作枧引水灌田南入于沮
  大汉口 小汉口俱县北三十五里髙岩絶壁下有小径通荆州相传关圣于此拒曹
  将军滩县西十里
  圣泉井 涤心井俱县学内
  圣水井在太平山俗名石井















  湖广通志巻九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巻十
  山川志
  襄阳府
  襄阳县
  鳯凰山县东五里梁武帝立寺其上今废
  白马山县东十里下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后山简日饮其上更名髙阳池南雍州记每年三月三日刺史褉饮于此
  谷隠山县东十三里习凿齿隠此一作谷隠
  玉山县东三十里
  鹿门山县东三十里汉光武梦苏岭山神命习郁立神祠刻二石鹿夹道口故名汉厐徳公唐厐蕴孟浩然皮日休俱隠于此
  阳桥山县东五十里近桥故名春秋传楚为阳桥之役
  虎头山县南三里山上有汉昭烈濯笔池金史乌珠驻马此山筑鹿门新城等堡
  鳯山县南五里唐书孟浩然传樊泽曽为刻碑鳯林山南即此
  岘山县南七里襄阳耆旧传晋羊祜每登此山置酒尝谓从事邹湛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哲登此山者多矣皆湮灭无闻对曰公徳冠四海闻望当与此山俱传祜殁襄阳人感其徳立祠刻碑于其上唐孟浩然有诗
  山在县南十里下有习家池上有望海亭
  匾山在县南十里
  百丈山县南三十里旧传有麝香兽栖止刘表尝遣人采药遇坎穴得麝香数斗如石莲馨香芳馥非人间所有元兵逼襄阳宋来兴国以百艘侵百丈山即此
  龟山县西南五里括地志襄人上巳日来游多卧其上谓可免灾
  望楚山县西南八里旧有三名曰楚山马鞍山防山图经秦与齐韩魏攻楚方城秦君登山以望楚因名一云宋武陵王骏屡登陟以望见鄢城改今名晋刘山简九日尝登髙于此
  募旗山县西南十里相传昔有兵卒于此募旗故名或云其形似旗其山起伏九里又名九里山
  伏龙山县西南二十里宋曽巩知郡事尝祷雨于山有应
  桃花山县西南二十五里旧传山有桃千树故名襄山县西五里以水驾山而下故名
  七里山 大城山俱县西七里
  阿头山县西十里下有曲隈相传昔郑交甫遇仙女解佩处
  万山襄沔记以岘山万山紫盖山为三岘
  马鞍山即刘山简宴处在县西四十里
  隆中山县西三十里有隆中书院遗址即孔明读书处有十景曰三顾堂六角井古栢亭躬耕田梁甫岩控膝石老龙洞小虹桥半月溪野云庵
  土门山县西四十里其形如门
  鹤子山县西五十里近鹤子川故名
  独乐山县西北六十里水经沔水又东径乐山即此孔明每登游好为梁父吟
  方山县西北下有水曲之隈乃汉女昔游处张衡南都赋游女弄珠汉臯之曲即此
  紫盖山县西北五里宋改名中岘山
  栁子山县北七里
  陈庄山县北三十里
  梅林山县北四十里
  谢公岩县西南五里昔谢希逸游此故名
  岘岩县西南七里
  楚岩县西南十里
  黄龙洞 风洞俱县南三十里
  白马洞县南【阙】
  鹿门洞县南三十五里
  僊女洞县西北三十里
  碧云洞县西五里檀溪南
  汉江由均州歴光化县西北里许别入谷城县径绕本县又经宜城东四里入安陆府境
  淳河县东三十里
  滚河县东六十里
  唐河县东二百里源出河南南阳府唐县入汉江清泥河县西北三十里
  七里河县北七里东流入白河
  白河 清河俱县东北十里
  泥河县东北九十里
  襄水县西北五里源出栁子山北流为檀溪南流为襄水又名涑水
  檀溪县西十里汉昭烈乗的卢过此彭年林水录云溪水出自鸭湖北经汉隂谿之阳为徐元直崔州平故宅习凿齿畣谢安书每省家舅于檀溪念崔徐之交未尝不抚膺踌躇惆怅弥日
  五娘子洲县东五里
  蔡洲县东汉水中后汉蔡瑁居此
  虎尾洲县南三十里
  解佩渚县西十里郑交甫遇江妃解佩处
  斩蛟渚县北郡守邓遐斩蛟处
  铁窗口府城西北四里樊城西
  田堘港县东南三十里
  隆盛港县东南四十里
  沙河港县南四十五里
  土山港县南五十里
  石牌港县西三十里
  竹篠港县北三十里
  黄龙港县东南四十五里
  岘潭县南
  鱼浦潭县南八里
  沉碑潭县西北五里南部新书晋杜预南征纪功勒为二碑一立万山上一沉万山下潭中
  万人潭万山下
  黒龙池县东五里
  习家池县南八里襄阳记岘山南习家有大鱼池山简每临此辄大醉归曰此我髙阳池也城中小儿歌之曰山公何所徃来至髙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濯笔池县西虎头山上汉昭烈濯笔于此
  白马泉即习家池县东南十里
  甘泉县西南七里岘山上
  饮马泉县西南十里
  孝义井县城内以唐孝子尹怦得名
  韩公井唐韩思复传襄州有昭王井传言服者死人虽渇不敢饮韩朝宗移书谢神自是饮者无恙人便号韩公井
  王粲井在习家池杜诗应同王粲宅留井岘山前葛井县西二十里
  宜城县
  毓秀山儒学后
  五车山县东二十里俗传有厐徳公舁金弃此山下鸡鸣山县东三十五里相传真武游此值鸡鸣故名两乳山县东三十里有龙潭古寺两山如乳状两耳山以形似名
  天龙山俱县东四十里有天龙坑
  卧牛山县东五十里
  南泉山县东七十里山南有泉
  铁砧山县东八十里
  偏头山鸡鸣山东
  赤山县东南五十里土石皆赤下有深潭相传吕尚尝钓于此名钓鱼洞
  覆船山县南四十里
  鳯凰山县南四十四里
  鹞子山牛心山南上有风洞
  牛心山县西南二十里
  女冠山县西南二十五里
  紫盖山县西里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