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湖广通志
湖广通志
菜公山县西二十五里土产仙韭故名
石梁山县西三十里上有厐徳公祠
蚌山县西三十五里山形似蚌
王家岭县东里许
走马冈县东南六十里
赤湖冈县南五十里
古羊冈县西北四十里
夫子垭去城四十里相传夫子曽游此
上滴水岩五车山下有伍子胥庙
下滴水岩赤山下
卧虎岩县北
僊人洞赤山半岩濶丈许相传有仙居此
臭湖故襄城东
杨栁湖县东一里
泰山湖县南一里
石子湖县南四十里
天鵞湖县西十五里
糠皮湖县西北七里
磨珠湖县北二里相传有龙磨珠于此
长渠县西四十里曽巩记荆及康郎楚之西山水出二山之间秦白起攻楚壅水为渠以灌鄢即此潘家河县东七十里
蛮河县西南四十五里发源房县界经南漳入县西南至破河脑入汉江按春秋时名鄢水左传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是也后曰夷水水经所谓汉水又南迳宜城县东夷水注之是也又其后曰蛮水郦道元谓避桓温父名故改曰蛮水
交丫滩在破河脑因蛮河水出汉二水交流故名灌子滩县北二十里
连四洪滩灌子滩下一滩四洪相连
拖鎗港县东十里
隂港 朱家港俱县东三十里
王成港县东五十里
清水港县东南十五里
练港县东南四十里
龙潭港县西南里许
毛家港县北二十五里
莲花池去县里许报恩寺前
洗马池县东南六十里相传关忠义洗马处
龙池县南十五里韩愈宜城驿记所谓白起堰是也月牙池县西二十里
金沙泉县东二里其水造酒甘美世谓宜城春又名竹叶春今塞梁元帝诗宜城醖酒今朝熟停鞭系马暂栖宿温岐诗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交交皆咏此
珍珠泉县东七十里入汉江
南泉县东九十里入汉江
双池泉县西南二十里
甘泉井县城中
杜康井县东
关王井县东六十里
八角琉璃井县南二里
林公井县西门外
朱公井县西仓边
千佛井报恩寺北
南漳县
玉溪山县治前其峯髙峻有溪水声淙淙如玉佩故名
舞旗山县东三十里
八叠山县东南六十里晋司马懿凿山开道屈曲八叠
四望山县南三十里一名太府山东望襄阳西望房陵南望荆门北望谷城皆见故名
清溪山县南六十里其山髙峻东有泉郭璞尝游此赋诗清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
老鸦山县南七十里上接文阳洞下接三泉山周回四十余里洞险峻幽深人不可近相传神农所居祷雨有应
鳯凰山县西三里
十防山县西十五里
鸡头山县西百八十里北临漳水一名临漳山荆山县西北八十里通典南漳汉临沮地有荆山相传周卞和宅上有抱璞岩左传昭四年司马侯曰荆山九州之险十二年右尹子革曰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寰宇记荆山顶上有池乔松翠柏列绕其旁羊角山县西北百二十四里
司空山县西北百三十里
七里山县北五十里
一锹岩县西南里许
僊女洞荆山上抱玉岩东去县八十里
圣马洞县西南一里有石室可容三十人旧传有白马饮水其中故名
笋石县北五十里石门寺内石上生成玉兎望月又生笋纹数茎
清凉河县东十二里源出西溪洞与蛮河合
漳河县南百三十里其水由当阳境入汉江
蛮河县西南一里发源自房县经南漳入宜城西南六十里入汉江
沮水县南五十里王粲登楼赋倚曲沮之长洲即此潮水县西百里水一日一潮
珍珠池县西南二十里人于池旁蹴嘑则四围水涌如珠
一椀泉县西二百里
三涌井灵泉寺内晋时僧聪达见此井祝曰吾教若兴水涌者三果如其言故名
阳县
武王山县东五十里唐书地理志舂陵有霸山即此相传楚武王游猎处
赤眉山县东八十里传赤眉尝军此地名北寨资山县东南六十里深邃濶逺可以耕种脩篁大木环山之民皆资焉故名
狮子山县南四十里上有汉光武庙
无量山县南七十里
青山县西南六十里
瀴源山县西南七十里上有二石名东西石虎大阜山县东北五十里上有仙人晒药台洗药池椒山县东北六十里上有寺
甘泉山县东北七十里地肥而水甘故名
九十九冈县东北二十五里宋邢居实诗岐路剧羊肠重冈九十九
华阳河县东四十里
白河县南四十里
中河县南五十里
沙河县西南一里元张翥诗沙河岸边秋草白即此镇北河县北八十里
瀴水县东五十里西流入汉江西魏置瀴河县以此浕水县南三十里源出浕山汉张衡南都赋滍澧浕是也
蔡子池县北半里相传汉蔡伦造纸池
汝泉县南八十里
义井县西北七十里
谷城县
赤山县东南八十里丹崖壁立下临汉水故名永安山县东南九十里
老军山县南十里
髙亭山县南十五里上有髙临庙
屛风山县南五十里相传白玉仙人得素书于此金牛山县南八十里唐广徳寺铸钟以牛负之路经于此故名
薤山县西南八十里山有孤竹三茎三年生一笋笋成竹枯代谢不巳每诸山云起此山无云终不雨人以为騐
倒驴山县西九十里髙峻险絶行者驴每倒死故名开林山县西北四里汉萧何子封筑阳侯建国此山下
谷山县西北十里有古谷城即春秋谷伯绥旧国又有谷神山在县西十里上有石城
界山县西北百二十里
黒水河县东六十里
白石河县西南三十里中有白石
黄土河县西南三十五里
干汉河县北五里
古洋河县东北一里
粉水在县南雍州记云萧何夫人于此渍粉鲜洁异于众水故名时人呼为粉青河又俗称南河东南入汉江
沅漕洲县东五里
小樊洲县南七十里
卧牛池县南八十里
古灵泉县南五十里古灵寺旁
灵泉广徳寺后
光化县
马窟山县东五里中有石窟荆州图记汉时有白马数匹从此窟出形小似滇池马故名
固封山县西北十里本名崇山唐改今名
三尖山县西北六十里盘折幽邃抵河南南阳府境牛头山县北五里今名麒麟山
杏儿山县北七十里多产杏
蒿堰河县东南三十五里
陡沟河县南三十里
泥河县北十里
龙潭县西北五里
黒龙潭县北五里
均州
乌头山州东三十里
大观山州东南三十五里
小观山大观山下
大岳太和山州南百二十里水经注武当山一曰太和山亦名防山又曰仙室荆州图副记山形特秀异于众岳峯首状博山香炉亭亭逺出药石延年者萃焉晋咸和中歴阳谢允舎罗邑宰遯于此故亦曰谢罗山其峯最髙者为天柱昔真武曽栖止修炼于此后人谓非武不足以当之更名武当其紫霄南岩舞龙真庆旧有宫元末燬于兵明永乐中改今名建太和南岩紫霄舞龙玉虚等宫观天柱巅冶铜为殿范以泥金恢宏壮丽副于五岳嘉靖间赐名元岳周八百余里为峯七十二岩三十六洞三十四台五井五泉三潭十四天门三洞天一福地一
石阶山太和山内一名华岳地肺
寳盖山 赤山 龙山 炮山 元望山 横山黄峰山 庙垜山 大界山 小界山 二陇山大龙山 康家山俱太和山七十二峯外
鹤鸣山太和西
外朝山太和后外向
逺山州西北二十里
方山州北十五里
冷水山州北三十里上有泉性冷味清
天柱峯 显定峰 万丈峯 狮子峰 皇岩峯中笔峰 紫霄峯 靁石峰 贪狼峯 巨门峰禄存峯 文曲峰 廉贞峯 武曲峰 破军峯中笏峰 千丈峯 大莲峰 小莲峯 大笔峰小笔峯 落防峰 白云峯 紫盖峰 松萝峯桃源峰 隠仙峯 叠字峰 金鼎峯 伏龙峰舞龙峯 灵应峰 阳鹤峯 健人峰 太师峯太傅峰 太保峯 始老峰 真老峯 皇老峰老峯 元老峰 僊人峯 隠士峰 大名峯中鼻峰 聚云峯 手扒峰 竹篠峯 槎牙峰灶门峯 九卿峰 伏魔峯 玉笋峰 拄笏峯大彝峰 把鍼峯 丹灶峰 天马峯 鸡鸣峰鸡笼峯 眉棱峰 复朝峯 香炉峰 九渡峯展旗峰 金鎻峯 青羊峰 七星峯 系马峰防仙峯 茅阜峰以上俱均州太和山计七十二峯九里冈州境
玉虚岩 太子岩 崇福岩 滴水岩 灵应岩灵虚岩 紫霄岩 卧龙岩 尹喜岩 隠仙岩太上岩 沈仙岩 歘火岩 黒龙岩 白龙岩黒虎岩 风岩 皇后岩 白云岩 三公岩 朱砂岩 天马岩 藏云岩 隠士岩 云母岩 杨仙岩 常春岩 集云岩 书字岩 谢天地岩北斗岩 升真岩 碧峯岩 九卿岩 雷岩 僊龟岩以上俱均州太和山计三十六岩
白龙洞 雷洞 桃源洞 花花洞 试剑洞 磨鍼洞 试心洞俱太和山
浍河州南六里
浪河州南九十里
响河州北十里
赵峪河 西河 蒿口河 梅溪河 白浪河 淄河 小淄河 黄沙河 屈原河 界河
均水州东汉地理志丹水东流入均水
沧浪水按易氏曰均州武当县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沧浪洲又名沧浪水盖汉沔合流即禹贡又东为沧浪也
中洲州西北五里
沧浪洲州东北四十里
浮洲
乱石滩州东南十五里水中乱石簇立如铓
石门滩州东南二十里
磨鍼涧州太和山北相传真武修炼久之未契亟欲出山至涧遇老妪操铁杵磨鍼问曰难乎妪曰功至自成真武大悟
黒龙潭太和山紫霄涧中
白龙潭在太和山
天池 太乙池 苍水库池 上善池 上龙池炼丹池 饮马池 日池 月池俱太和山
白花泉在太和山 甘露泉 益人泉 烈士泉金泉宋王齐有记 参斗泉相传二星所临
龙井在太和山
甘露井太和山玉虚宫内
郧阳府
郧县
沧浪山县城山横似舟产古松三株下有圣水寺龙门山县东九十里两岩对峙如门水从中出可通楫
古塞山县东南八十里战国时楚城此以备秦今名大塞山
天马山县南二里又名天马崖旧传崖裂出天马王三字
寳盖山县南三里又名西山上有石虾蟆仓卒视之了不能辨山北有崖旁视之一穴甚明号星牖羊尾山县西百五十里
白龙山县西二百二十里上有石盘如龙
鸦鹘山县西北二里
三台山县西北八十里
锡义山县西北百八十里一名天心山道书福地记天心之山方圆百里四面有门上有石坛相传列仙所居山髙谷深多产蘅其草风至不动风静反摇黎子山县北七十里
斧山县东北二十里
雷峯山县东北六十里
风火山县东北六十五里
石鸡山县东北七十二里
红岩县东南二里旧名赤壁龙滚滩侧髙峻色赤日光霞彩朝夕掩映为一郡胜槩云
尖岩县南百五十里峭削屹立千尺
仙女洞县境内
武阳洞县西五十里悬崖深邃旱祷多应
逺河县东五十里
龙门河县东六十里源出龙门山
神定河县东南二十里源出竹山县流入汉江将军河县南百五十里北与红石河合流入汉江堵河县西三十里
赵河县北七十里西流至府东为盛水堰溉田百亩沄洲县东南五里
龙滚滩县东二里相传有龙降于此
马嘶泉县东北百四十里相传汉光武屯兵处有马忽嘶于地掘之得泉元至正间立有黑龙庙
灵源井县明伦堂东教授林典所凿
通益井县东城角指挥蔡洪凿
品字井县前知县戴琰凿
胡公井县前知府胡伦凿
房县
牛心山县东二里
青峯山县东八十里
见日山县东百里
十盘山县东百四十五里
倒驴山县东二百里髙险上有张果老倒驴迹建鼓山县东南二百里袁崧记云登勾将山见马鬛建鼓嶷然半天元和郡国志建鼓与马騣山相接冬夏积雪
南山县南三里宋陈与义避兵奔此有诗
石门山宋陈与义诗石门泄风无旦夜古木截道藏雷雨
定山宋呉曽漫录云房陵定山有朱仲子园三十六所俱县南七里
南荒山县南十五里
阜山县南百五十里左传文公十六年戎伐楚西南至于阜即此
望夫山县南二百里
景山山海经荆山之首曰景山雁北归必经其上因名为雁塞山寰宇记房陵有三十五溪三十四山此其发源处也
房山县西三十里四面有石屋如房
九室山县西四十里相传陈抟修炼处
黄竹山县北百里竹色皆黄
杨子山县北百里
马嘶山县北百三十里最髙险马陟其巅则嘶香耳山县东北百里
明月山去县四十里下有崖志公修行处夜望光如朗月
瑶峯岭县东二百五十里
志公岩县西四十里相传志公结庵处
湖溪岩县西北十五里
八渡河县境内源出滴水崖流入汉江旁有八河渡马栏河县东三十里
南枧河县西一里
北河县北一里
沮水县南五里源出景山东流入汉江左传江汉沮漳楚之望也
粉水县东北五十里雍州记萧何夫人于此渍粉鲜洁异于诸水俗名粉渍水又盛之荆州记筑阳县西有粉水源出房陵县取其水为粉鲜洁异于锦水故因名粉水
小汤池县东十里青崖山下
大汤池县东十五里土地岭东山下四时常温澄澈愈痼疾疮癣
汤泉县东五里宋洪迈夷坚志泉中有硃砂
八角琉璃井县西南隅上有真武庙
竹山县
霍山县东三里
方城山县东四十里山上平坦四面絶固山南有城周十余里春秋庸地有四方城此其一也楚使卢戢黎侵庸地方城即此
香炉山县东南五十里
龙只山县南二里旧道士王若冲于此山服柏叶上升鸡公山县南三里
上庸山县西南四十里上庸水源出此雄峻为一方镇古以上庸置邑
庸城山县西五里庸人昔居于此上置鼓故又名悬鼓山与横鞍山相连
筑山县西五里筑水所出汉昭烈屯兵筑口即此马鞍山县西五里
鼇山县西十里
黄茅关山县西十五里
十转山县西二十五里
观山县西三十里
燕子山县西三十五里
寳峯山县西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