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宦纪闻

  三山方言,茨姑曰「苏」,傍水多植之。虽尝在水中,遇晚稻损,苏亦损。
  有一种柑曰「回青」,实大。凌冬不雕,满树垂金,至春复回青。再黄始摘,味不甚佳。花极香,与抹利相颉顽。
  永嘉之柑,为天下冠。有一种名「朱栾」,花比柑橘,其香绝胜。以笺香或降真香作片,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毕,则彻甑去花,以液渍香,明日再蒸。凡三四易,花暴干,置磁器中密封,其香最佳。
  「朱栾」乃好柑之祖。栽接之法,始取「朱栾」核洗净,下肥土中,一年而长,名曰「柑淡」,其根簇簇然。明年移而?之,又一年,木始大盈握。遇春,则取柑之佳品,或橘之美者,接于木身,则尽为佳者矣。「朱栾」,乃枳也。
  三山荔子,丹时最可观。四月味成曰「火山」,实小而酸。五月味成曰「中冠」。最后曰「常熟中冠」。品佳者,不减莆中。二十年来,始能用掇树法。取品高枝,壅以肥壤,包以黄泥,封护惟谨。久则生根,锯截移种之,不踰年而实,自是愈繁衍矣。日干致远者,皆次品。
  果中又有黄淡子、金斗子、菩提果、羊桃,皆他处所无。黄淡大如小橘,色褐,味微酸而甜。本草载于橘柚条,岂橘中别有名黄淡者?长乐志曰「王坛子」。旧记又云:「相传生于王霸坛侧。」
  玉出蓝田、昆冈。本草亦云:「好玉出蓝田,及南阳徐善亭部界,日南、卢容水中。外国于阗、?勒,诸处皆善。」今蓝田、南阳、日南,不闻有玉。国朝礼器,及乘舆服御,多是于阗玉。
  晋天福中,平居诲从使于阗为判官,作记纪其采玉处云:「玉河在国城外,源出昆山,西流千三百里,至国界牛头山。分为三:曰白玉河,在城东三十里;曰绿玉河,在城西二十里;曰乌玉河,在绿玉河西七里。源虽一,玉随地变,故色不同。每岁五、六月,水暴涨,玉随流至,多寡由水细大,水退乃可取。方言曰:『捞玉,国主未采,禁人至河滨。』」
  大观中,添创八宝,从于阗国求大玉。一日,忽有国使奉表至。故事,下学士院,召译表语,而后答诏。其表云:「日出东方,赫赫大光,照见西方五百国,五百国条贯主,师子黑汗王,表上日出东方,赫赫大光,照见四天下,四天下条贯主,阿舅大官家:你前时要者玉,自家甚是用心力,只为难得似你尺寸底。自家已令人两河寻访,纔得似你尺寸底,便奉上也。」当时传以为笑。后果得之,厚大踰二尺,色如截肪,昔未始有也。
  大抵今世所宝,多出西北部落:西夏、五台山、于阗国。玉分五色:白如截肪,黄如蒸栗,黑如点漆,红如鸡冠,或如臙脂。惟青碧一色,高下最多。端带白色者,浆水又分九色:上之上、之中、之下;中之上、之中、之下;下之上、之中、之下。
  宣和殿有玉等子,以诸色玉,次第排定。凡玉至,则以等子比之,高下自见。今内帑有金等子,亦此法。
  三山溪中产小鱼,斑纹赤黑相间。里中儿豢之,角胜负为博戏。昔有斗禽,未见有斗鱼,亦可观也。闻永嘉亦有之。
  本朝宰相,三入者四人:赵韩王、向文简、王冀公、文潞公。四入者,止蔡京而已,然其人不足算也。
  自甲至癸为「十干」,自子至亥为「十二枝」。后人省文,以「干」为「干」,以「枝」为「支」,非也。
  改元始于共和,记号?于汉武,后世遵用之。我宋年号,无过九年者。惟天圣尽九年,至十年十二月改明道,熙宁亦尽十年,绍兴乃三十二年,淳熙亦十六年,而后揖逊。高庙居德寿者二十六年,孝庙居重华六年,光庙居寿安宫七年,宁宗嘉定十七年。
游宦纪闻卷六
  世南有令原之戚,以绍定戊子仲冬,往怀玉,修伊蒲供。山行百里,始至其下,舍舆策杖,无非崇山峻岭。又二十里,有平地,广袤数百亩,人烟数十家,田畴井井,满目桑麻。问道傍之人云:「岁熟可得米千斛。」其上复有?峦围绕,一目不能穷。又五里,始至寺。
  寻考记载,乃唐大历中,高僧志初经始。干符初元,南岳僧宝光来居。又四年,赐名怀玉。古志云:「天帝遗玉此山,山神藏焉,故其地灵爽垲,仙佛所居,因以是名。」由古至今,兵戈不到,疫疠不及。僖宗于干宁之四年,改赐定水禅院。
  时有双?长老师,复自长安,领徒千人,止息邓公场。 【 今德兴县是也。】 遣人致词于宝光曰:「师复酷爱此山,师具慈悲,若为取舍?」光曰:「舍则不舍,来则不止。」语意深远,?莫晓解。于是双?选日入院,光师携杖下山,别建禅剎,即今兴教院是也。
  时禅月大师,混居会下,身达性相,文笔神敏。爱其林木潇潇,水石连云,建读书堂、修禅观。隐居山中,遗址犹存。尝梦游他国,于岩阿石室,亲见大士,觉而追想,谓之应梦罗汉。或云:「师则『罗怙罗』化身。」 【 师则罗怙罗化身 「化身」稗海本作「罗汉」。】 每入定观,率意挥染,皆其真容,非世间相。末乃照水,自状本形。既而绝笔,故托于梦感。自正本之外,别有临模二本。予登罗汉阁,取禅月亲作本,谛观尽日。其间有极破碎糜烂者,笔法高妙,相貌古怪。至道丙申五月,太宗搜天下古书画,悉以进呈,至二年正月,复付本寺免进。间有题其傍云:「西岳僧贯休作」,皆篆文。或古体,或玉?,或柳叶。又一轴题云:「大蜀国龙楼待诏、明因辨果功德大师、翔鳞殿引驾内供奉、经律论道门选练教授、三教玄逸大师、守两川僧录大师、食邑三千户、赐紫、大沙门贯休字德隐。」今人知禅月之号,则以为高僧,闻贯休之名,则以为能画,殊不知当时所作神异如此。非特能画,且于诗文尤高,有西岳集三十卷。翰学?融为之序,唐相张格、韦庄、王锴、周庠,皆有诗纪其事。
  去寺之左里许,下梯径又二里,有亭曰辅龙,乃先兄之冰翁,董讳煟 【 原注:案商刻误作「熠」。】 字季兴所创。季兴向为瑞安邑大夫,有志斯世。所著活民书、寿国脉书,尝经乙览,今浙漕有刊本。作亭之意,盖为四方祈祷者,栖息之所,则辅龙之名,良有以也。且舍田入寺,为辅龙不朽计。又半里许,始至龙湫。仰望瀑布,作三级,倾泻于两山之间。飞琼溅雪,汹涌澎湃,浩浩然,声若奔雷。下临石壁,屹立万丈,真奇观也。时云雨未收,溪流初涨,岚雾滃郁。山颠水涯,千态万状,得寓目者,移时不忍舍去。世南既登览山川之奇秀,且得考核其事之颠末,故详纪之,以告来者。
  秦会之当轴时,几务之微琐者,皆欲预闻,此相权之常态 【 此相权之常态 「相」原作「招」,据稗海本改。】 。然士夫投献,必躬自披阅,间有去取。吾郡德兴士人,姚敦临字公仪,能篆书,秦喜之,令作二十家篆孝经,上表以进,时绍兴十一年二月十九日也。许授以文资,未降旨间,会之招饮,姚喜,忘其敬,不觉振股,以此恶之。寻得旨,令充枢密院效士,辨验篆文而已。
  又有蜀士,投启干阙。其间一联云:「乾坤二百州,未有托身之所;水陆八千里,来归造命之司。」秦尤称道之,遂得升擢。
  董季兴昔尝为世南言,沙随先生,绍兴丙午,苦淋血之疾,两年不愈。明年七月二十四日,筮易,遇涣之观。其辞曰:「涣、奔其机,悔亡。」俄梦知大冶县,赵定叟相访。定叟名不疚,疚,久病也,言不久病也。偶董阅本草,因见白冬瓜治五淋,于是日食三大瓯,七日而愈,前此百药皆无效。董,沙随先生之婿也。先生尝书此事于家庙之壁。
  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盖俗谈也。顷在成都,尝闻有天涯地角石。暇时访古,及阅图志,乃知天涯石在中兴寺。耆老传云:「人坐其上,则脚肿不能行。」至今,人不敢践履及坐其上。又有天牙石,在大东门,对昭觉寺,高六、七尺,有庙。今在市人汤家园。
  地角石旧有庙,在罗城内西北角,高三尺余。王均之乱,为守城者所坏,今不复存矣。
  钦州有天涯亭,廉州有海角亭。二郡,盖南辕穷途也。
  柳子厚息壤记:「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者尽死。」秦甘茂盟息壤,乃在秦地,非此也。龙兴寺今在永州太平寺,而息壤不复见矣。
  江陵城内有法济院,今俗称为地角寺,乃昔息壤祠。图经引溟洪录云:「江陵南门有息壤焉,隆起如伏牛马状,平之,则一夕如故。前古相传,不知其始。牛马践之或立死。」
  唐元和中 【 原注:案唐元和中,商刻作「唐开元中」。】 ,裴宙牧荆州,掘之,深六尺,得石城,与江陵城同制,中径六尺八寸,弃徙于墙壁间。是年,霖雨不止,江潦暴涨。从道士欧阳献之谋,复埋之,祭以酒脯而水止。厥后,凡亢旱,祈祷无应,即诣地角寺,欲发掘,必得??之雨,遂为故事。详见皇佑辛卯,刑侍王子融息壤记。二郡大率相类,而秦地之息壤,则未详也。
  沙随先生寓居鄱阳,一日,买得米元晖小端砚,后刻铭曰:「惟端有溪,孕石惟黟。兹乃下岩,举无有比。色夺芝英,温坚玉理。以贻安中,是亦成美。」后书「绍兴己未」,盖元晖亲笔,以遗建昌守喻安中者。
  后又得张无垢遗樊茂实研,后刻诗曰:「端溪石砚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不随凡石追时好,直与日月争光辉。韬藏久矣不乱用,惟恐翰墨污染之。樊子文章有余地,汪汪万顷谁能窥。赠君此砚无轻弃,经史妙处其发挥。飞流溅沫?天下,要使咳唾皆珠玑。无垢居士作,子喻子书。」盖小篆,玉泉先生学张有篆。无垢从沈元用学,汪端明从无垢学。凡十有二年,三公相继魁多士。建炎二年,李顺之作魁,玉泉亦登高第。
  世南尝见沙随先生亲笔纪载,卒章云:「此奇物也,子孙世传。不知樊公家,何以不宝守此物?」以三先生盛名,此物乃沙随程氏世传之宝。二砚今亦流落,不知所在,良可叹惜。
  沙随先生尝云:「顷于行在,见一道人,以笛拄项下吹曲。其声清畅,而不近口,竟不晓所以然。」此说已在三十年前。嘉定庚辰,先兄岳翁赵宪伯凤,自曲江携一道人归三衢,亦喉间有窍能吹箫。凡饮食,则以物窒之,不然,水自孔中溢出。每作口中语,则塞喉间,作喉间语,则以手掩口。先兄之所目睹。但不知沙随先生昔所见者,是此人否 【 但不知沙随先生昔所见者是此人否 此十五字,稗海本作「但不知沙随先生昔所见,有似此人否?」】 ?
  先伯讳 【 上大下正】 ,字汝弼,登淳熙丁未第。初隆兴乙酉,请乡举,时主司命题云:「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已而春官失利,梦神人告曰:「汝若再遇四克,始克有济。」自以为经旨中,别无四克矣。淳熙丁酉再试,题云:「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场中遇程三畏,字景宣,厉声云:「汝弼可贺矣,不记向时之梦耶?今果有四克。」是年遂再荐,景宣为解首。
  嘉定辛酉,乡人王佐起莘,以免举赴省。忽一日,告从侄庆辰云:「作宵梦赵宰拉赴鹿鸣,与公邻坐,已而杳然。」后三举庚午,庆辰预荐。时新举只六人,宰招已第者十人同宴,起莘预焉,果与庆辰邻坐。宰亦天族师?。信知得失,莫非前定云。
  张约斋种花法云:「春分和气尽,接不得,夏至阳气盛,种不得。」立春正月中旬,宜接樱桃、木樨、徘徊黄、蔷薇。正月下旬,宜接桃、梅、李、杏、半丈红、蜡梅、梨、枣、栗、柿、杨柳、紫薇。二月上旬,可接紫笑、绵橙、匾橘。已上种接,并于十二月间,沃以粪壤两次,至春时,花果自然结实。立秋后,可接金林檎、川海棠、黄海棠、寒球、转身红、祝家棠、梨叶海棠、南海棠。以上接种法,并要接时,将头与本身,皮对皮,骨对骨,用麻皮紧缠,上用箬叶宽覆之。如萌茁稍长,即撤去箬叶。无有不成也。
  沙随先生尝蓄一歙砚,后有蔡忠惠题诗曰:「玉质纯苍理致精,锋铓都尽墨无声。相如间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后以送汪书季路。
  又汪书寓三衢,以五千得一砚,后刻东坡铭曰:「东坡砚,龙尾石。开鹄卵,见苍璧。与居士,同出入。更寒暑,就燥湿。今何者,独先逸。同参寥,老空寂。」二砚,皆佳物也。
  鄱阳自雍熙乙酉梁颢榜,至绍定己丑登科者,五百七十余人。其间三世联登者,唯三家:龙溪先生汪藻、汪盘、汪谷;张宗谔、张琮、张棫;鲍煜、鲍安世、鲍升之。汪氏之登科者七世,张氏今亦六世,然非正嫡相续也。鲍氏安国、安行、安世兄弟,三科连中,故程文昌伯禹赠之诗,有「七年三破桃花浪」之句。其余父子兄弟俱中科第者甚多,不胜纪载。
  世南家尝藏高丽国使人状数幅,乃宣和六年九月,其国遣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知枢密院事、上柱国李资德;副使太中大夫、尚书、礼部侍郎、柱国、赐紫金鱼袋金富辙,至本朝谢恩进奉,各有四六,仿中国体。李之词云:「跂予望之,适江干之弭节,亦既媾止 【 亦既媾止 按各本原句「既」字下空一格,有著者自注云「犯高庙嫌讳」。宋高宗名「构」,据本句文义,「既」下空格,当为「媾」字,今补入。】 ,幸堂上之披风。况飞五?之云,特贶千金之币。礼当拜受,心则愧惶。」金之词云:「穆如清风,幸被余光之照。酌彼行潦,可形将意之勤。幸被宽裕而有容,敢以菲微而废礼。」所尘名品,别且染濡:私觌之物,则幞头纱三枚、白成级花银盘一面 【 白成级花银盘一面 「级」稗海本作「钑」。】 【 十二两】 、紫大纹罗一匹、生大纹罗二匹、白蹙大绫一匹、生花绫二匹、白细苎布三匹、大纸八十幅、黄毛笔二十管、松烟墨二十挺、松扇三合、折迭扇二只、螺钿砚匣一副、螺钿笔匣一副 【 螺钿笔匣一副 原无此句,据稗海本补。】 、翘丝药袋一枚、赳丝篦子袋一枚、绣系腰一条、茯苓二斤、白朮二斤、白铜器五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