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记

  咸通初有渤海僧萨多罗者寓于西明精舍云能通鸟兽之言往往闻鸟鹊燕雀啅噪则说休咎及闾巷间事如目击者佛图澄之听铃语不是过也一日秋暑方炎与小朝客数人联骑将纳凉于城西别墅路遇牝豕引诸??屯而行喀喀有声一朝士戏曰此猪有语否对曰有之人自不能谕也又问曰所语何对曰巨彘顾诸雏云行行行向前树阴下吃妳料其不远当遇官槐而止且饲羣子矣诸朝士颇奇之因缓辔以侦果逾沟不没过圈不奔直抵木阴踞乳诸子尔后贵臣宅互迎问之无少差忒后中官主禁旅者将籍名于军寺蕃僧不乐杖锡出京不知所往 【唐高彦林阙史】
  僧载雄者渤海亡率五十人奔高丽殆义不食契丹粟者欤
  僧灵仙苾蒭者未详何许人礼佛五台山渤海文王时日皇以黄金百两授渤海使高承祖欲附致之苾蒭文王遣使入唐贺正命礼毕诣五台山访之致日皇旨至则苾蒭已化去渤海使返国海行过涂里浦疾风暴起舟覆使与金俱没 【日本史】
  契丹阿保机天赞三年甲申六月诏曰上天降监惠及烝民圣主明王万载一遇朕既上承天命下统羣生每有征行皆奉天意是以机谋在己取舍如神国令既行人情大附舛讹归正遐迩无愆可谓大含溟海安纳泰山矣自我国之经营为羣方之父母宪章斯在胤嗣何忧升降有期去来在我良筹圣会自有契于天人众国羣王岂可化其凡骨三年之后岁在丙戌时值秋初必有归处然未终两事岂负亲诚日月非遥戒严是速 【辽史太祖纪】 诏所谓两事者一为吐浑党项阻卜等部一为渤海也天显元年丙戌正月灭渤海七月班师次扶余府阿保机卒丙戌秋初必有归处至是乃验
  天赞三年十月契丹日益强盛遣使就唐求幽州以处卢文进时东北皆服属惟渤海未服太祖谋南征恐渤海掎其后乃先举兵击渤海之辽东遣其将秃欲及卢文进据平营等州以援幽地师攻渤海无功而还 【契丹国志】
  渤海本与奚契丹为唇齿国辽太祖初兴吞并八部继灭奚国渤海王大諲譔深殚 【殚:惮】 之阴与新罗诸国结援太祖知之集议未决后游猎有黄龙见所居毡屋上连发二矢殪之龙坠于前太祖喜曰是灭 【脱渤字】 海之兆也遂平其国虏其主 【同上】
  渤海首领大舍利高模汉兵步骑万余人并髠发左袵窃为契丹之饰 【同上 补注宽按舍利五代会要云官震志云姓见国统篇读此可知是官非姓】
  辽东路置渤海军都指挥使 【同上】
  仪坤州启圣军节度本契丹右大部地应天皇后建州回鹘糯思居之至四世孙容我梅里生应天皇后述律氏适太祖太祖开拓四方平渤海后有力焉俘掠有伎艺者多归帐下谓之属珊以所生之地置州 【辽史地理志】
  凡举兵帝率蕃汉文武臣僚以青牛白马祭告天地日神惟不拜月分命近臣告太祖以下诸陵及木叶山神乃诏诸道征兵惟南北奚王东京渤海兵马燕京统军兵马虽奉诏未敢发兵必以闻 【辽史兵卫志】
  渤海亡之四年东丹国遣使裴璆以九十三人聘于日本璆故渤海政堂省守和部少卿也尝两使日本承优礼至是复奉使通好日皇以契丹之灭渤海失信义且使者无人臣节重诘责之璆奉状谢曰璆背真向伪忍耻偷生不救先主于樽俎之间猥谄新王于兵戈之际望振鹭而面惭咏相鼠而股战不忠不义罪无可逃卒不获将命而还 【日本史】
  渤海亡之十五年契丹遣使如高丽修好遗橐駞五十匹高丽王建以契丹尝与渤海连合背盟灭其国甚无道不足远结为邻遂绝交聘流其使三十人于海岛系橐駞万夫桥下皆饿毙 【高丽史】
  王寂辽东怀古诗李唐遭百六边事失经营大氏十传世辽人久用兵战场春草瘦戍垒暮烟平今日归王化居民自乐生 【辽东行部志】

  ○年表上

  渤海诸王立改年没有谥新旧唐书间见之粤稽日本朝鲜诸史则渤海之元与谥二者加详焉当有所据非虚构也礼国君即位踰年始改元三代以下帝王或不尽然偏方霸国宜可例视新书文王大钦茂之后有元义华玙二代华玙有元有谥而元义独否疑有元失之谥则国人靳而不予也礼制随时变易中外历法复有异同并举互书传之以大事亦治史学者之要义欤
  渤海 唐 【梁 后唐附】 日本 新罗 高丽 契丹
  丙申 元年乞乞仲象唐封振国公 武后万岁登封元年万岁通天元年封乞乞仲象为振国公 持统帝大化二年 孝昭王金理洪五年    
  丁酉 二 武后神功元年 文武帝大长元年 六    
  戊戌 三 武后圣历元年 二 七    
  己亥 四败唐将李楷固之师 二遣李楷固讨大祚荣败还 三 八    
  庚子 振国王渤海太祖大祚荣天统元年 武后久视元年 四 九    
  辛丑 二 武后大足元年长安元年 文武帝大宝元年 十    
  壬寅 三 二 二 圣德王金兴光元年    
  癸卯 四 三 二 二    
  甲辰 五 四 庆云元年 三    
  乙巳 六唐招抚使来因遣使入侍 中宗神龙元年遣张行岌招抚渤海 二 四    
  丙午 七 二 三 五    
  丁未 八 景龙元年 四 六    
  戊申 九 二 元明和铜元年 七    
  己酉 十 三 二 八    
  庚戌 十一 睿宗景云元年 二 九    
  辛亥 十二 二 四 十    
  壬子 十三 玄宗先天元年 五 十一    
  癸丑 十四唐封渤海郡王自是始称渤海遣土子入朝 玄宗开元元年册封国王大祚荣渤海郡郡王十二月渤海王子入朝 六 十二    
  甲寅 十五 二拂涅铁利越喜三部俱来朝 七 十三    
  乙卯 十六 三 元正灵龟元年 十四    
  丙辰 十七 四拂涅部来朝 二 十五    
  丁巳 十八 五拂涅部来朝 元正养老元年 十六    
  戊午 十九 六 二 十七    
  己未 二十高王薨子大武艺嗣 七二月拂涅铁利越喜三部使朝八月拂涅部献鲸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 三 十八    
  庚申 武王大武艺仁安元年唐册王嫡男大都利行为桂娄郡王日本观风俗使来唐使来 八八月册渤海王嫡男大都利行为桂娄郡王九月遣使如渤海告讨奚契丹 四遣渡岛津轻司等如渤海观风俗 十九    
  辛酉 二遣大首领朝于唐 九十一月渤海拂涅铁利大首领俱朝 五 二十    
  壬戌 三遣使入唐献鹰 十十月越喜首领朝十一月渤海献鹰 六 二十一    
  癸亥 四 十一 七 二十二    
  甲子 五新罗筑长城于北境以备我遣使入唐贺正 十二二月渤海使贺正十二月越喜使贺正献方物 圣武帝神龟元年 二十三筑长城北境备渤海    
  乙丑 六遣使入唐贺正遣王弟大昌勃价入唐宿卫 十三正月渤海使贺正献方物 渤海王弟大昌勃价朝留备宿卫 二 二十四    
  丙寅 七遣嫡男大都利行王子大义信入唐宿卫遣母弟门艺伐黑水门艺奔唐 十四四月渤海王嫡男大都利行朝留宿卫十一月渤海王子大义信朝献方物渤海王母弟门艺来奔 三 二十五    
  丁卯 八王弟大昌勃价归自唐遣弟大宝方朝于唐 十五封渤海王弟大昌勃价襄平县开国男遣归国八月渤海王弟大宝方朝 四渤海使始来 二十六    
  戊辰 九唐归我嫡男大都利行之丧遣使入唐朝 十六归渤海王嫡男大都利行之丧 五 二十七    
  己巳 十遣弟大胡雅大琳先后入唐宿卫 十七二月渤海献鹰又献鲻鱼渤海王弟大胡雅大琳先后来朝留备宿卫 天平元年 二十八    
  庚午 十一遣弟大郎雅入唐贺正备宿卫又两遣使贡献 十八渤海王弟大郎雅来贺正留备宿卫又两遣使贡献 二 二十九    
  辛未 十二遣使入唐贺正又两遣使朝 十九渤海使贺正又两遣使朝 三 三十    
  壬申 十三遣大将张文休寇唐登州 二十渤海寇登州 四 三十一    
  癸酉 十四新罗攻我南境 二十一诏大门艺发兵讨渤海诏新罗发兵击渤海南境 五 三十二奉唐命命金允中率师击渤海南境    
  甲戌 十五 二十二 六 三十三    
  乙亥 十六 二十三赐新罗浿江以南地八月拂涅铁利越喜使朝献方物 七 三十四唐以击渤海功赐浿江以南地    
  丙子 十七遣弟大蕃朝于唐 二十四渤海王弟大蕃来朝 八 二 【二:三】 十五    
  丁丑 十八遣使入唐献鹰鹘遣使入唐送水手并唐没落人武王薨子大钦茂嗣 二十五渤海使献鹰鹘 渤海使送水手及没落人 遣使如渤海吊祭册立 九 孝威王金承庆元年    
  戊寅 文王大钦茂大兴元年 遣使入唐献貂皮干文鱼遣使入唐写书 日本入唐使假途归国遣使送之 二十六渤海使来献貂皮十张干文鱼百口渤海来写书 十入唐使假途渤海归国渤海使来遣使如渤海 二    
  己卯 二遣使入唐谢恩日本使来 二十七二月渤海献鹰拂涅使献方物十月渤海谢恩使来 十一 三    
  庚辰 三遣使入唐献貂皮日本使来 二十八渤海贡貂皮 铁利越喜使献方物以平卢节度使兼押渤海黑水两蕃使 十二遣使如渤海 四    
  辛巳 四遣使入唐贺正 又遣使进鹰鹘 二十九春渤海拂涅越喜使贺正四月渤海进鹰鹘 十三 五    
  壬午 五 天宝元载 十四 景德王金宪英元年    
  癸未 六遣弟蕃入唐宿卫 二渤海王弟朝留宿卫 十五 二    
  甲申 七 三 十六 三    
  乙酉 八 四 十七 四    
  丙戌 九遣使入唐贺正 五渤海使贺正 十八 五    
  丁亥 十遣使入唐贺正献方物 六渤海使贺正献方物 十九 六    
  戊子 十一遣使入唐献鹰 七渤海使献鹰 二十 七    
  己丑 十二遣使入唐献鹰 八渤海使献鹰 孝谦帝天平感宝元年胜宝元年 八    
  庚寅 十三 九渤海献鹰 二 九    
  辛卯 十四 十 三 十    
  壬辰 十五遣使日本 十一 四渤海使来 十一    
  癸巳 十六遣使入唐贺正 十二渤海使贺正 五 十二    
  甲午 十七遣使入唐贺正 十三渤海使贺正 六 十三    
  乙未 十八徙都上京 十四 七 十四    
  丙申 十九唐平卢留后使来乞师 肃宗至德元载平卢留后遣使乞师渤海 八 十五    
  丁酉 二十日本使来 二 天平宝字符年 十六    
  戊戌 二十一唐平卢节度使来乞师且告国难 遣使入唐奔问官守日本使来 干元元年平卢节度乞师渤海且告国难 渤海使朝 二遣使如渤海 十七    
  己亥 二十二遣使日本 二 三 【淳仁帝仍称旧元】 渤海使来 十八    
  庚子 二十三遣使入唐贺正遣壹万福如日本 上元元年 四 十九    
  辛丑 二十四日本使来 二渤海使贺正 五渤海使壹万福来 二十    
  壬寅 二十五唐进为渤海国王遣使日本 宝应元年进渤海郡王为渤海国王 六 二十一    
  癸卯 二十六 代宗广德元年 七 二十二    
  甲辰 二十七 二 八 二十三    
  乙巳 二十八 永泰元年以淄青平卢节度使押新罗渤海两蕃使 称德帝天平神护元年 惠恭王金干运元年    
  丙午 二十九 大历元年 二 二    
  丁未 三十五遣使入唐朝贡 二渤海使五至 神护景云元年 三    
  戊申 三十一遣使入唐朝贡 三渤海使朝贡 二 四    
  己酉 三十二 四 三 五    
  庚戌 三十三 五 光仁帝宝龟元年 六    
  辛亥 三十四 六 二渤海使来 七    
  壬子 三十五遣使入唐朝贡遣壹万福聘于日本 七渤海使朝贡 三 八    
  癸丑 三十六六遣使入唐朝贡 八渤海使六至 四 九    
  甲寅 三十七两遣使入朝于唐 九渤海使两至 五 十    
  乙卯 三十八四遣使入唐朝贡 十渤海使四至 六 十一    
  丙辰 三十九遣使都蒙如日本 十一 七渤海使史都蒙来 十二    
  丁巳 四十三遣使入唐献鹰献日本舞女十一人献方物 十二渤海使三至献日本国舞女及方物 八 十三    
  戊午 四十一 十三 九 十四    
  己未 四十二遣使日本贺正 十四罢渤海岁贡鹰鹞 十渤海使来却之 十五    
  庚申 四十三遣使入唐朝贡 德宗建中元年 渤海使朝贡 十一 宣德王金良相元年    
  辛酉 四十四 二 天应元年 二    
  壬戌 四十五遣使入唐朝贡 三渤海使朝贡 桓武帝延历元年 三    
  癸亥 四十六 四 二 四    
  甲子 四十七 兴元元年 三 五    
  乙丑 四十八 贞元元年 四 元圣王金敬信元年    
  丙寅 四十九徙都东京遣使日本 二 五 二    
  丁卯 五十 三 六渤海使来 三    
  戊辰 五十一 四 七 四    
  己巳 五十二 五 八 五    
  庚午 五十三 六 九 六遣一吉飡伯鱼使北国    
  辛未 五十四两遣使入朝于唐又遣王子大贞翰朝留宿卫 七渤海使两至一朝一贺正 王子大贞翰朝留宿卫 十 七    
  壬申 五十五遣使入唐朝贡 八渤海使朝贡 十一 八    
  癸酉 五十六 九 十二 九    
  甲戌 五十七三月四日文王薨元义嗣被弒成王大华玙中兴元年华玙薨弟嵩璘嗣 十渤海王子大清允朝授卫尉卿 十三 十    
  乙亥 唐王大嵩璘正历元年 唐册立使来遣使日本告哀告即位 十一二月册大嵩璘为渤海郡王 十四 十一    
  丙子 二遣使日本请聘期 十二 十五渤海使来告哀告即位 十二    
  丁丑 三 十三 十六日本羣臣以渤海国书辞逊诣阙表贺 十三    
  戊寅 四日本使来允六年一聘唐册立使来 日本使来 十四三月进封渤海郡王大嵩璘为渤海国王 王侄大能信朝 十七遣使渤海 渤海使来 十四    
  己卯 五日本使来 十五 十八遣使渤海报聘 昭圣王金俊邕元年    
  庚辰 六 十六 十九 哀庄王金重兴元年    
  辛巳 七 十七 二十 二    
  壬午 八 十八越喜首领来 二十一 三    
  癸未 九 十九 二十二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