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三山志

  资国院 温泉里。三年置。
    旧产钱八百九十七文。
  瑞云院 施化里。同年置。
    旧产钱七百八十六文。【“曾记”:八百八十六文。】
  祥云院 同里。四年置。
    旧产钱一贯八百四十五文。【“曾记”:一贯八百四十一文。】
  保寿院 长寿里。六年置。永隆三年。
    旧产钱一贯三百九十六文。
  兴善院 恭顺里。八年置。
    旧产钱四百六十三文。
  灵峰院 稷下里。九年置。
    旧产钱九百九十一文。
  凤池寺 怀贤里。汉乾祐元年置,本僧慧觉塔亭也。初,忠懿王易升山僧田为尚贤夫人藏室,寻以施塔所。二年正月,始为禅院,赐号凤池报慈。皇朝绍兴八年,以为颜门下岐焚修之场,改显忠嗣庆为额。
    凤池山 【按:《十国纪年》:“闽王葬夫人任氏于闽县凤池山。后忠懿薨,亦葬焉。”又按:乾祐赐额,则凤池名山久矣。太平兴国二年,始分闽九乡置怀安。元公绛诗:“州人未识凤池山,朱毂时来此往还。四座杯盘在天上,满轩云雨落人间。千围老木排旌盖,百尺飞泉响佩环。谁为霜绡图景象,翠微高处一衰颜。”后守叶公棣诗云:“闻说治平元太守,殷勤晚到凤凰池”。温公益诗云:“少年曾接元公论,屡话南闽佛刹奇”。盖山见于《图经》,前此未显,元公始披荆榛而大之。】
    水帘 【温公诗:“竹生石上琼瑶碧,泉落檐间组带垂”。陈公旸诗:“地喷飞泉成雨露,根盘乔木列旌麾”。】
    擢秀亭 【提刑喻陟名,仍隶书额,亦有诗。谢守卿材、倅幕皆和】。
    翠微亭 【建炎二年,新进士始题名于鲁侯堂。后以其隘,遂移于此。】
    览辉亭 【旧凤池轩。
    华藏阁 【政和五年,承事郎陈瓘为记云:“罪窜之余,世念衰歇,惟致一内典而已。”时了翁在丹丘,方蒙恩自便。】
    旧产钱一贯七百二十一文。【“曾记”:一贯七百一十五文。】
  栖隐院 高阳里。三年置。
    旧产钱九百六十五文。
  保福院【(底本作“保福院”,库本作“广德院”。)】 太平里。周广顺二年置。
    旧产钱二贯四百文。
  龙兴院 安定里。显德元年号仙宗。后改今额。
    旧产钱一贯二百八十八文。
  云居院 待宾里。三年置。
    旧产钱一十二文。【“曾记”:一十一文。】
  法云院 灵运里。同年置。
    旧产钱二百四文。【“曾记”:一百三十四文。】
  宝胜院 北平里。【(底本作“北平里”,库本作“比平里”。)】皇朝建隆二年置。
    旧产钱四百八十七文。【“曾记”:四百八十三文。《县申》:四百一十七文。】
  闽山院 太平里。乾德四年置。
    旧产钱二贯一百二十五文。【《县申》:一贯一百二十五文。】
  弥陀院 杨崎里。开宝二年置。
    旧产钱九百七十三文。
  普明院 怀贤里。三年置。
    旧产钱三百三十三文。【“曾记”:三百三十文。】
  兴福院 遵化里。四年置。
    旧产钱一贯二百三文。
  普济院 胜平里。同年置。
    旧产钱七十七文。
  兴庆院 忠信里。七年置。
    旧产钱六百二十二文。
  华严院 观风里。同年置。
    旧产钱三百三十九文。
  药师院 越城里。八年置。
    旧产钱二百六十五文。
  资圣院 钦德里。九年置。
    旧产钱三百一十七文。【“曾记”:三百四十文。】
  普闻院 怀贤里。太平兴国二年置。
    旧产钱三百六十一文。
  崇福院 越城里。同年置。
    旧产钱一百七十文。
  三峰院 兴城里。三年置。
    旧产钱一贯六百六十六文。
  宴云院 德风里。同年置。
    旧产钱七百一文。
  云林院 同里。同年置。
    旧产钱一贯五百二十三文。
  慈云院 施化里。七年置。
    旧产钱二百一十二文。【“曾记”:二百一十七文。】
  奉慈院 同里。同年置。
    旧产钱八百一十文。【“曾记”:八百七文。】
  仰山院 德风里。雍熙四年置。
    旧产钱一百一十八文。
  报恩尼院 超胜里。同年置。
    旧产钱一贯五百一十五文。【“曾记”:一贯五百一十三文。】
  大仙宗院 怀贤里。同年置。
    旧产钱二贯四百三十二文。
  白云院 江阳里。端拱元年置。
    旧产钱三百五十八文。
  西台院 【“曾记”、《县申》并作西室。】崇江里。【(本志“叙县·侯官乡”条云:“乡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旧有崇江里,后并。”此处及以下“般若院”仍称其里名,存疑。)】淳化五年置,王太师墓墩为基。
    旧产钱一百文。
  报恩院 宁棋里。大中祥符八年置。
    旧产钱一贯二百四十三文。
  重林院 待宾里。天禧元年置。
    旧产钱一贯二百六十六文。
  鹫峰院 施化里。天圣二年置。
    旧产钱二贯五百九十文。
  仙宗塔院 忠信里。七年置。
    旧产钱一贯一百五文。
  西峰院 太平里。宝元元年置。
    旧产钱八百八十二文。
  马鞍山地藏院 太平里。二年置。
    旧产钱八十八文。【“曾记”:二十八文。《县申》:八十六文。】
  龙安院 清善里。庆历元年置。
    旧产钱三百四十二文。
  兴圣院 太平里。三年置。
    旧产钱四百四十七文。【“曾记”:一贯九十七文。】
  灵源院 同里。五年置。
    旧产钱五百七十七文。
  盐山院 宁棋里。八年置。
    旧产钱一百三十八文。
  庆云院 超胜里。先是,闽王舍花园为之,后废,皇祐元年复置。
    旧产钱一贯二十四文。
  南塔院 忠信里。同年置。
    旧产钱二百九十二文。【“曾记”:四百九十一文。】
  荐福院 江阳里。二年置。
    旧产钱四百六十文。
  秀峰院 忠信里。四年置。
    旧产钱七百九十二文。
  万安院 施化里。嘉祐元年置。
    旧产钱一贯一百二十七文。
  观音尼院 忠信里。二年置。
    旧产钱三百八十二文。【《县申》:一百八十二文。】
  螺峰院 太平里。同年置。
    旧产钱四百五十五文。【“曾记”:一贯一百三十五文。】
  弥勒院 崇福里。三年置。
    旧产钱八十文。【“曾记”:一百八文。】
  资圣院 怀贤里。熙宁三年置。
    旧产钱二百八十九文。
  三明院 胜平里。六年置。
    旧产钱二百八十文。
  长生院 施化里。元丰三年置。
    旧产钱一贯四百八十三文。
  大慈院 忠信里。三年置。
    旧产钱五百三十二文。【“曾记”:五百二十一文。】
  建兴院 黄信里。四年置。
    旧产钱一贯二百四十八文。【“曾记”:一贯四十三文。】
  般若院 崇江里。六年置。
    旧产钱五百一十五文。
  罗汉院 稷下里。七年置。
    旧产钱四百四十二文。【“曾记”:四百二十二文。】
  云际院 同里。同年置。
    旧产钱三百五十一文。【“曾记”:三百五十七文。】
  丁山院 兴城里。元祐二年置。
    旧产钱六十二文。【“曾记”:一百二十文。】
  报先院 钦德里。五年置。
    旧产钱七十五文。
  祥山尼院 崇福里。八年置。
    旧产钱二百三十六文。【“曾记”:一百三十五文。】
  释迦尼院 太平里。同年置。
    旧产钱八十二文。
  保安院 长寿里。绍圣二年置。
    旧产钱二百五十四文。
  保福院 遵化里。三年置。
    旧产钱三百一十五文。
  菩提院 钦德里。元符二年置。
    旧产钱二百四十六文。
  资福尼院 孝悌里。崇宁二年置。
    旧产钱三百三文。
  昙山尼院 北平里。五年置。
    旧产钱二百二十八文。
  鹿苑院 钦德里。同年置。
    旧产钱八十一文。
  瑞云院 兴城里。政和二年置。
    旧产钱四百一十五文。
  崇福院 稷下里。六年置。
    旧产钱一贯五百六文。【“曾记”:五百五文。】
  灵光寺 清平里。建炎四年重修凤凰亭。
    旧产钱一贯二十二文。
  崇林尼院 长寿里。绍兴二十年置。
    旧产钱二百六十三文。【“曾记”:二百五十有奇。】
  资福院 遵化里。
    旧产钱二贯四百五十五文。【“曾记”:二贯四百六十四文。】
  灵峰院 同里。
    旧产钱二百七十八文。
  资国院【(底本作“资国院”,崇抄作“资福院”。)】 钦德里。
    旧产钱二贯三百八十五文。
  兴福院 兴城里。
    旧产钱一贯三百四十文。
  崇福院 同里,蕉溪屯。
    旧产钱六百六十四文。
  报恩尼院 同里。
    旧产钱三百九十一文。
  翠云院 同里。
    旧产钱一百三十一文。
  保福院 同里。
    旧产钱一百一十一文。
  灵石尼院 同里。
    旧产钱九十二文。
  观寂院 钦德里。
    旧产钱三百六十文。
  建瑞院 恭顺里。
    旧产钱一百八十二文。
  新兴院 高迁里。
    旧产钱五文。
  观音院 顺安里。
    旧产钱九百三十文。
  资福院 太平里。
    旧产钱六百九十七文。
  北天王院 同里。
    旧产钱二百六十四文。【“曾记”作保圣天王,二百四文。】
  新兴尼院 同里。
    旧产钱八十文。
  报先院 北平里。
    旧产钱六百四十四文。
  泗洲院 稷下里。
    旧产钱五百九十五文。
  前观音院 同里。
    旧产钱五百七十二文。
  后观音院 同里。
    旧产钱四百五文。
  五云院 同里。
    旧产钱三百五十二文。
  秀峰院 同里。
    旧产钱二百七十四文。
  资福院 同里。
    旧产钱二百一十六文。
  中兴院 同里。
    旧产钱一百六十一文。
  慈峰院 越城里。
    旧产钱四百二十三文。
  大善院 长寿里。
    旧产钱三百九十一文。
  西峰院 温泉里。
    旧产钱一百二十五文。
  庆安院 高迁里。
    旧产钱三百九十一文。
  凤山院 忠信里。
    旧产钱一百一十三文。
  香山尼院 江阳里。
    旧产钱一百七十五文。【“曾记”:一百一十三文。《县申》:二百九十九文。】
  净安院 德风里。
    旧产钱一百五十六文。
  西灵院 江阳里。
    旧产钱八十六文。
  西林尼院 同里。
    旧产钱六文。
  山院 观风里。
    旧产钱一百四十三文。【林殆庶《记》:五代时创。】
  白莲院 宁棋里。
    旧产钱一百九文。
  观音院 崇福里。
    旧无产钱。
  石泉院 杨崎里。
    旧产钱九十二文。
  宝峰院 怀贤里。
    旧产钱八十八文。【“曾记”:八十九文。】
  泗洲院 西安里。
    旧产钱八十三文。
    【以上《州籍》。】
  香灯地藏院 杨崎里。
    旧无产钱。【《县申》:新产十四文。】
    【已上四十所,未会到起置年代。(底本、崇抄皆作“四十所未会起置子粒”,库本作“田十所未会到起置子粒”。末二字疑误,今据上例改“子粒”为“年代”。)】

○道观 山附
  
  山川胜概,神仙之所栖宅,餐霞饮水,与世迥隔,故耳目不至者,率常以为荒诞。吾州东郭外榴洞,南山间甘果,与城东南突兀号九仙者,此固杳漠无所追据。至升山、怡山、福山、霍童、高盖、洞宫、石竹,则悉有遗迹可验。自后汉徐登,吴董奉,梁王霸、林玄光,唐法权、法群,皆家世吾郡,踵相继见记传者,岩岫深秀,泉石清古。是以任敦又自临海,【(据出土之王审知夫人任氏墓志铭中作“任敖”,而本志中各处皆作“任敦”,注之。)】邓伯元自吴郡,王玄甫自沛国,褚伯玉自盐官,咸不远数千里而至,学成名著,后人间即其地慕求之。于是,有道观焉。
  惟道家以清净求不死为术,彼安分委命,来向者寡矣,非若释氏以死后祸福恐动惊怖,故寺院无数,而道观至今才有其九,自非时代好尚,祠、宫、斋宇亦卑隘无足言者。唐祖混元帝,始广所建;皇朝祥符间,奉《天书》;崇、观后,尊道学,故于近郡兴置特伟。今天庆、光孝观,紫极宫,是也。其首冠他所,以朝谒、焚修与祈禳之地,故灵迹古怪又非六者所能尽云。
  闽县 天庆观 州东七里。皇朝大中祥符六年置。先是后唐长兴中,闽王建东华宫。【时王鏻方信道士陈守元,既建宝皇宫,又建东华宫。】大中祥符元年,诏以正月三日【(底本作“一日”,据库本、崇抄及下文郎简《记》,并检《宋史·真宗纪》改。)】天书降,为天庆节。二年,令天下建天庆观。五年,圣祖降,复令建殿。是岁正月,州乃以东华宫为之。【时,张邓公为广东转运使,会诏建观,因请即旧为之,以纾天下土木之劳。】十一月建殿,崇奉圣祖。【八年,郎简为《记》云:“元正三日,改元祥符,(底本作“改元□□”,库本作“改元天禧”,崇抄作“改元”,不示缺。按:此为祥符八年作《记》,当追记前事,非其后之“天禧”,当作“祥符”为是。)特立令节,广建灵宫;简自帝心,咸称‘天庆’。然后东封岱宗,西祀睢上,致神人叶梦,语扬天意。(底本、库本作“语扬”,崇抄作“阐扬”。)乃设位延恩,端圭清夜,祥云飘然以纷郁,圣祖倏尔而来格,仙官肃侍,列位惟六。皇帝钦承明训,抚育黎庶,复诏列藩,严祠立像。盖尊尊而敦孝也。六年春,敕赐为天庆观。旁倚翠巘,雅为逍遥之墟;杳隔红尘,宛是清净之奥”云云。】岁时,长吏率官属朝谒。有金宝牌。【大中祥符六年,有进烧金法,以铁为之,凡百余两为一饼,每饼辐解为八片,谓之鸦咀金。真宗令上方铸为金牌数百。天禧元年,玉清昭应宫成,遂颁天尊万寿金宝牌,镇天下名山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