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三山志

   东 海澳,三十五里。
   西 闽县界,一里。水路百二十里至县。
   南 福清县界,五十里。
   北 山外大海,取连江县界,(底本作“取”,崇抄同,库本作“去”。)百二十里。
   东南 千零里至东洛。水路百二十里。
   西南 泉元里至石尤岭,(各本均只作“尤岭”二字。按其下“泉元里”条,有“石尤岭”。又卷三“福清县”亦记“北长乐县石尤岭分水为界”,知脱一“石”字,补之。)三十五里,福清县界。
   东北 新开里到当西澳,水路百二十里,外连江县界。
   西北 宾兴里至闽县苦竹溪,水路十五里。(底本作“小路”,据崇抄改。)
  四乡旧七乡 三十二里
  善政乡 县西一里,并永泰乡为之。(廉风、建兴、崇德、敦素、崇贤,旧属永泰。)
  宾贤里 (旧德致里。因邹异中经明行修科改。)河南临水渡,出首石(县主山,高二十余丈,广数十里,中有泉。四望皆水也,又名“四水口”)、县驿(县南十五步)、临水驿(县西一里)、吴航头(相传夫差略地至此,未必然)。
  逍遥里 黄弹岭。
  进贤里 桃坑(源出董平山)。
  廉风里 董平山。
  建兴里 (距海半里)。
  清平里 沙坑。(距海半里。县滨海处多沙,风飏飞积,小成坡,大成山,岁岁迁徙无定,扑面眯目,(底本作“扑面昧日”,据库本、崇抄改。)无所不至;而米谷、饮食中殊无之。亦异也。)
  崇德里 北湖(距海三里)。
  敦素里 (旧县治,距海五里)
  崇贤里 晁石。
  仁义里 获溪桥(源出大山阳,流入演江,江阔九里,深十一丈,东流二十里入海。昔有二龙起于江中,白归山阳,则白龙潭也;黑居山阴,则祥云潭也。有人于潭侧获卵壳,大如斗)。
  昌化乡 县东南十里,并依德乡为之(海滨、崇化、良田、千零。旧属依德)。
  絃歌里 石梁。
  海滨里 东石。
  崇化里 流水。
  良田里 江田。
  千零里 社下、钟门驿(今无)。
  崇仁里 湖东。
  和风里 河下、双髻石。
  招贤里 竹■〈土寻〉。
  永胜里 千历。
  二难乡 县西南五里,旧崇丘乡。以潘循、潘衢同登祥符元年第,改。后并安时乡之昆由、依福、灵石、泉元、归义里。
  同荣里 (疑更“归义”为之)参溪、破石潭(下有石柱庙)、抟纱潭(深不可测,尝有以纱一抟测之,不至其底)。
  崇丘里 大边、洋门。
  信德里 小边。
  嵩平里 白田。
  (上三里,旧属闽县。咸平二年,以煎盐之乡与闽县惟界一岭,私贩丛至。踰境即非所部,闽之弓手仓卒莫至,遂以隶之)
  泉元里 石尤岭、白岩山。
  依福里 (前曾村)
  灵石里 小门。
  昆由里 百石堰、黄龙潭(底本作“黄龙潭”,库本、崇抄皆作“黄新潭”。)(岁旱,雩之。昔有巫者妻沤麻潭侧,见黄龙首藉其上,驰以告其夫,夫以告县。往祈之,俄而大雨)。
  芳桂乡 东北二十五里。
  新开里 梅花村。
  方乐里 东皇村。
  大宏里 (以林犯御名思中宏词,(林慎思,长乐人,字虔中,唐咸通十年,以博学宏词第进士。本志因南宋孝宗名“慎”,故避讳以“犯御名”三字代之。)奏名)大石、渡桥。
  万安里 相村、祥云潭(旧名“玄云”。祥符中,避圣祖名,改。旱,祷即应)。
  敦化里 古烂岭。

《三山志》卷第二终

●卷第三 地理类三

  叙县
    福清县
    古田县
    永福县
    闽清县
    宁德县
    罗源县
    怀安县

○福清县
  
〔望〕
  
  州东南百二十里。【《旧记》百七十七里。】唐圣历二年,析长乐南八乡置万安县。【因乡为名。】天宝元年,改为福唐。梁开平二年,改为永昌。唐同光元年,复为福唐。伪闽龙启元年,改为福清。【或曰:“晋天福初改为南台县”。考,未见。】
  东——西 百二十里。
  南——北 百四十七里。
   东 大海,五十里。
   西 兴化军百丈岭分水为界,六十里。
   南 大海,百二十里。
   北 长乐县石尤岭分水为界,二十五里。
   东南 海。
   西南 莆田县县岭分水为界,六十里。
   东北 长乐县薛田岭分水为界,五十里。
   西北 闽县常思岭分水为界,六十五里。
  七乡旧十乡 三十六里
  太平乡 县东五里。旧有龙兴、崇宾里,后入永东、永西、海坛三里。
  永东里 通海桥(俗名河头,舟楫所萃。天聖五年,以木为之。元祐中,增十三间,名坦履。绍兴中,知县黄童以桥南势卑,增筑八梁)。
  永西里
  修仁里 (旧属永乐乡)
  海坛里 (海中间,八百里,户三千)
  万安乡 县西南,四十里。旧有文秀乡,以翁谏议承赞得名;嘉祐省,隶万安。
  万安里
  新丰里 (旧属太平乡)
  灵德里
  苏田里 (旧属文秀乡,有里、外,今并。)万安桥、铁场桥。
  光贤里 (旧属文秀乡。翁承赞之居)
  安香里 (旧属文秀乡。相传雪峰真觉僧归莆中,囊山僧妙应迓之,举香问讯)
  崇德乡 县东南五十里。山亭乡,旧有遵义、遵教、灵瑞、时和里,今并附近诸乡。
  钦唐里
  惇和南里 (旧有惇和北里,今并)
  归化北里
  南夷北里 (旧属山亭乡)
  拜井里 (闽王审知筑占计洋,凿井无水,拜而得之)
  安夷南里 (旧属山亭乡。)
  孝义乡 县南二十五里。旧有万寿、桑里。后并。
  栖仁里
  江阴里 (旧属崇德乡)
  临江里 径江、蹑云桥(元丰初作。名鳌江桥。政和五年为亭。淳熙初,改今名)。(底本于“临江里”下有此注文,库本同,崇抄所无。)
  南匿里 (旧属万安乡)
  归化南里 (旧属崇德乡)
  长东乡 县西四十里(旧有长乐西乡,此为东乡。后并西乡。此遂去“乐”字)。
  文兴里 (旧无)
  清元里 (旧半属西乡)
  永寿里
  新宁里 (旧属西乡,有里、外里,今并)
  方兴里
  感德乡 县东二十五里(旧有鳣庭里。今并)。
  仁寿里
  浔洋里 (旧属孝义乡)
  新安里 
  方成里
  永宾里
  方乐南里 (旧有北里,今无)龙江桥(阔五里,中浮六丈。政和中,增四十二间。林舍人遹《记》,以“连沧巨浸”名。刘提刑峤改名“永平”。绍兴中,林少卿栗改今名)。
  永乐乡 县西十二里。旧有常乐、元福、立德里。后并。
  永福里
  清远里 (旧属万安乡)
  善福里 (旧属长乐东乡)士林桥(水陆院之左。开宝五年创,治平元年修)、无患桥(近林真君炼丹之地。相传:饮其水者无疾患。今改为“龙津”。林枢密希《记》)、交溪桥(宣和四年作)。
  遵义里 (旧属山亭乡)

○古田县
  
〔望〕
  
  州北二百八十里。唐开元二十八年,洞豪刘彊【(本志多处述及古田洞豪归唐之事,但其名或作“刘彊”或作“刘疆”不一。因从底本中多数,统一为“彊”。)等三人以土地、人民归于都督李亚丘。乃遣杨参军招致林镕《记》作“溢”。】等千余户,咸曰:“祖父咸亨中来此潜焉。因古昔田亩垦辟而居。”以闻于朝。明年,立县双溪之汇、屏山之南。平陆三十五里。【《新唐书》谓:“永泰二年,析侯官、尤溪置”,误。】皇朝太平兴国五年,从转运使杨克让之请,乃迁治于水口。【今嵩溪驿乃县庭。】端拱元年,仍旧。【转运使崔策请,即从之也。(底本作“即□□也”,缺二字,库本作“即从之”,据崇抄补。)】
  东——西 八十三里。
  南——北 二百五十里。
   东 连江县界,百四十里。界首至县二百里。
   西 南剑州界,百四十里。界首至县二百里。
   南 水口镇,八十里。
   北 建宁府界,百四十五里。界首至府二百里。
   东南 侯官县界,百七十里。界首至县百九十里。
   西南 闽清县界,八十里。界首至县六十里。
   东北 罗源县界,三百里。界首至县六十里。
   西北 建宁府界,(底本作“建宁府□”,缺一字,崇抄只作“建宁府”,不示缺,据库本补。)八十里,界首至府九十里。
  四乡 十三里
  建东乡(底本作“□东乡”,缺一字,库本只作“东乡”二字,不示缺,据崇抄补。)
  保安里 东溪、感溪、屈斗、转水、鸣玉桥(下有磨剑石)、戴星州、平沙桥、龙津桥、劝农桥、温泉桥、仙岩、花岩井、尖峰、小尖峰、醴醻山、上坊龙潭、下坊龙潭、古城山、环屏山、花山。
  崇礼里 白沙、凌桥、茶亭、螺坑、风伯林、龙井、桃花坞、五花山、玉山、大仙峰。
  濑溪里 破石、车竿、(《寰宇记》云:濑溪、积善二里,南唐保大六年,(底本作“南唐□□六年”,缺二字,库本同,崇抄则作“南唐武德六年”。按武德为唐初年号,当时古田未建县,亦未设南剑州。南唐李璟年号升元,有六年,亦未治及南剑。惟有李璟于保大四年破建州灭王延政,南剑、古田为其所辖。因补正为“保大六年”。)隶南剑)今有濑溪、白银峰、后溪龙潭。
  和平里 神前、芋洋、小鲎、(底本作“小鲎”,库本同,崇抄作“小黉”。)谷口、黄田、林洋(皆驿路)、潮鱼桥、汤桥(半属闽清)、清潭桥(旧从朱坑铺前渡)。
  恩惠乡 旧有长安里。今无。
  慕仁里 天宫岭、羊角、洪头、筋竹、黄柏口、桃洲、高家游、覆船岭。
  新兴里 左拔、副拔、平湖、石崎山。
  横溪里 横口、东西溪、银场窟、黄柏造山场、栗木洋。
  新俗里 (旧名洛阳。出牡丹、芍药。建中靖国元年改)包地、白溪、庵溪、青溪。(崇抄无“新俗里”之下整段注文。)
  元和乡
  邵南里 金坑、倒坑、胭脂笼、牛头岭、甘溪、潭溪。
  安民里 辜洋、廖洋、苏洋。
  青田乡
  安乐里 西寮、盖竹、杉洋、徐坂、皮寮、西溪、潭书(皆造竹纸)。
  移风里 (旧无)竿舟、(崇抄作“竽舟”。)嵩舟、西溪、白籰、若洋造山场、石龟(口眼悉具,长二丈,广八九尺。一人登其上,亦微动)、宝泉山。
  顺委里 (犯御名,改为顺)黄柏、茶洋(造竹纸)。

○永福县

〔紧〕
  
   州西百二十里。唐永泰二年,节度李承昭析侯官、尤溪县各一乡置。号永泰。【《新唐·志》:“咸通二年,析连江及闽置。”误。】皇朝崇宁元年改今名。【避哲庙陵名。】
  东——西 百五十五里。
  南——北 百二十里。
   东 侯官县界,六十里。
   西 南剑州尤溪县界,六十五里。
   南 兴化军兴化县界,七十里。
   北 闽清县界,四十五里。
   东南 兴化军界,八十五里。
   西南 泉州德化县界,百里。
   东北 侯官县界,七十五里。
   西北 闽清县界,六十里。
  三乡 十四里
  丰和乡 县东七十里。旧里五。后并永泰为“唐元”。
  待旦里 (抵侯官,皆危居、斜耕之地。)东新桥(旁有款骖亭)、汤泉。
  保安里 大小妃山(越王葬二妃于此。铸铁盖以掩之)、汤泉。
  永安里 大樟、大宵、官猎、(库本作“大霄、观猎”。)东洋。
  唐元里 创岭、石人坑、岩村、郭店、龙屿、福清十八溪路。
  通化乡 县南三十步。
  开平里 县市(平政桥,在重光寺前。以木作十八盘,用舟三十六乘之。盘长一丈四尺,阔一丈;舟长三丈,阔四尺。绍圣四年作)通京桥、宣和桥、政和桥、太原滩(下石刻“太原”二字。相传:唐大中初,王令罢秩,舣舟于此。邑中饯行,暮夜未返。其夫人题诗一章:“何事潘郎重别筵,君心未断妾心悬。太原滩下相思处,猿叫山山月满船。”政和三年,知县陈武佑以刻石)、方广岩、极乐岩、六洞仙岩、永泰镇(今废,县南五里有大汤、小汤)、陈山。
  光德里 大小洋、北山、锺山、古■〈火〈門外東內〉〉、圆埕、苏坑。
  新丰里 鱼坑、辜洋、黄坑口、汤泉、白面。
  平盖里 (高盖山下)黄柏洋、花林庄、东坑口、上下拔、谢洋。
  安乐里 杉洋、永安桥(通兴化、尤溪)白腰、胡鼻、毗坑、朱洋。
  和平乡 县西南九十五里。
  归义里 洑口、龙湘、石濑、登冲、溪东、葛洋。
  永津里 (库本作“龙津里”。)(旧曰新津,居人沿溪)峬岭、阳井(溪流石上,六尺)。
  义仁里 洪面、拏板、后池、辜岭。
  感应里 五十、鼈坑、大猎、(库本作“大豨”。)柳园。
  保德里 浊水塘、贯尾、际门、冲口。

○闽清县
  
〔中〕
  
   州西北百二十里。唐贞元中,【徐绛记元和中,误。(底本无“误”字,库本同,据崇抄补。)】观察使王翃析侯官县十里,【(底本及库本、崇抄皆作“观察使王雄”,查本志卷二十“秩官·郡守”表中,贞元八年任观察使者,各本皆作“王栩”。检《唐书·王翃传》,其姓名当是“王翃”,则以上各本作“雄”、“栩”者皆误,今悉正之。)】置梅溪场。【《新唐书》云“置县”,误。】梁乾化元年,王审知以为闽清县。【县路,僧法笺开,治通避峻,颇有条理。】